重建淮安府堂记

重建淮安府堂记

斯郡治迁于国初,斯堂创于洪武庚戌,而大启于成化戊子,毁于正德庚午。凡五阅岁,四易守①,乃克有成。盖经始于乙亥春正月吉,而以其夏四月落之。 於戏②!斯堂其亦有关系哉!今之守,视古诸侯;今之郡,视古千乘之国;则夫堂有君道之临焉,有王化之宣焉,有民命之系焉。其兴与废,殆与人事相流通,有不可归之适然之数③者。比年④来吾郡失政百度,一切纵弛,暨竖逆窃柄⑤,政以贿成,郡县吏化之,吾郡且尤而效之。视斯堂则既失其所关系矣,而何取之于灵光岿然⑥也。昔者郑国火,裨灶请禳之⑦。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子产当国,郑不复火。今斯火既易守乃发,意者天将布新乃除其旧耶⑧!是不可以不作矣。 时太守余姚华公琏惧灾如焚,式用贬损⑨,扫地布度,蔑以莅事⑩。既擢去,安福刘公祥代之,吉水罗公循又代之,加以师旅,因以饥谨⑪,龟卜⑫方殷,鸠僝未暇⑬,是盖有所待而然欤!岁癸酉秋,南民部尚书郎魏人薛公继守兹土,治人如己,治官如家。时则履灾地而惧,察民隐而优,欲作焉有弗忍;本其所兴废而思,即其所关系而论,欲安焉有弗敢;兵既少戢,岁亦颇有,乃谂于众。众曰:“斯我公所以临我治我大庇我者,亟成之,岂所以厉我⑭耶!”公曰:“诺。”于是庀徒度材⑮,三议五请,上下既协,乃即厥⑯功,不日而堂成矣。 为间者五,为楹者三,为架者倍其楹之数。轩其前以展雄飞,扃⑰其后以备燕寝,巍然高以示其立㉖也,廓然大以示其容也,窈然深以示其养也,而峻然洁以示其守也。中之虚示吾公而明,外之直示吾简而易,上之密者心之结,下之固者德之基也。丹垩⑱髹漆,所以示文;廉阶枨阈⑲,所以示礼;披檐露栋,一望而知其中之美,所以示心也。既复经历司⑳之旧,又撤照磨所㉑而新之,翼乎其左右者,所以示其有尊也。美哉堂乎!君子攸跻㉒,刑赏平而民命立矣,教养备而王化行矣。其无愧乎君临之道哉! 是役也,财出于公帑之羡㉓,而敛不及民。据其终,省初议之费三之一,力取于舟夫之余,而劳不至再较诸始,蠲㉔属邑之征万而千,其修照磨所,既非初议,而易竹头木屑亦非原议所及者,公无遗算,遹成全功。㉕是固综理之密,抑亦惜财爱民之余也。 公以名进士历州县而登此阶,所至多善政。要之,皆推是心、扩是才而为之者。其施于淮尤卓卓可纪也,岂但兹堂事而已哉!堂作于公,而赞成者,僚佐有焉,同知某某,通判某某,推官某某,不可以不纪。

【注释】 1、凡五阅岁、四易守:共经历五年,换了四任知府。 2、於戏:感叹词。於通“吁”;戏,音呼。 3、适然之数:适合于自然之理。 4、比年:近年。 5、竖逆窃柄:指正德间宦官江彬等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安插党羽等。 6、灵光岿然:灵光:汉代殿名,庚信(哀江南斌》 :“况复零落将尽,灵光岿然,”比喻知交死亡将尽,唯有自己还在,有如灵光殿之岿然独存。 7、裨灶:春秋郑国大夫,懂天文占星术,有先知之能。禳:祭祷消灾。 8、此句的大意是:如今这火,既因更换知府而发示意思,是天意将除旧布新啊! 9、式用贬损:用缩小简约的式样。 10、蔑以莅事:蔑:轻视,小视,引申为躬身(或下身)以管理过问。 11、加以师旅,因以饥馑:言以军队助工,用以工代赈的形式救灾。 12、龟卜:看风水、卜吉凶。 13、鸠僝未暇:聚集善事尚未得以显现。鸠:聚集;僝:显现。“鸠僝”谓筹集工料。 14、厉我:刻削我们。 15、庀徒度材:治理工徒计量材料。 16、厥:其。 17、扃:门户。 18、丹垩髹漆:丹垩,红、白色土,此指以有色土粉刷墙壁。髹漆:涂油漆。 19、枨阈: 枨,过去门两侧所树的长木柱;阈,门槛。 20、经历司:经历办公的地方,经历,官名,职掌为出纳文书。 21、照磨所:照磨办公的地方,照磨,官名,职掌为照刷卷宗。 22、攸跻:所跻身。 23、公帑之羡:公费之结余。 24、蠲:豁免。 25、遹成全功:遂成全功。 26、立:通假字,通“位”

【译文】 此处府署是在开国(明朝)初年时迁来,这座大堂是在洪武三年(1370)时创设的,成化四年(1468)曾进行过大修,在正德五年(1510)发生的一场火灾中被烧毁。此后经过了五年时间,换了四任知府,终可复建成功。重建工程开始于正德十年(1510)春正月初一,当年夏季四月便竣工落成。 啊!这座大堂难道很重要?现在的知府,相当于古代的诸侯;今天的府,相当于古代一般的诸侯国。那么诸侯大堂就是诸侯亲临施政的地方,是教化天下之所,和百姓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它的兴与废,几乎和人间世事相关,不可当成偶然相合的事情。近年来我淮安府多方面失政,一切政务放纵和松懈。一些不法之徒窃据府中的权柄,办事凭金钱和人事关系,贿赂官员,府、县原有的基层官员跟着学坏,我淮安府尤其如此。看这座大堂已经失去了治国治民的作用,何必要它像汉代的灵光殿岿然存在呢?从前,郑国大夫裨灶预言发生火灾,他建议(用瓘斝、玉瓒)祭祀禳除。大夫子产(即公孙侨)反对,说:“天道遥远,人道接近,这不是人力所能逆转的。”后来子产当了郑国的相国,郑国也没有再发生大火。如今大堂的火灾,既因更换知府而发生,其意思是告知人们,天意将要除旧布新啊!大堂是不可以不重建的。 时任淮安府知府余姚人华琏,欲重建大堂,又害怕遇到灾难,心急如焚,准备缩小大堂的规模,清理地基,进行布局,且躬身亲为。后他被提拔走了,安福人刘祥代替他做知府,吉水人罗循又代替了刘祥。当时发生战乱,老百姓饥馑,知府多次龟卜选取施工时机,都未能聚集工。这都是有定数的。正德八年(1508)之秋,南京户部侍郎,魏人薛继任淮安府知府,他对百姓如同对待自己一般,治理公事则如同管理自己的家事一样。当时他巡视灾荒地方,心里有所惧怕,体察民间疾苦也会感到忧虑,想大兴工程又于心不忍。他想到重建大堂关系到地方的兴、废问题,想安于现状又不敢那么做。他看到战乱情况有所好转,收成也颇丰裕,又就重建府堂征求众人意见。众人说:“我们现在的知府大人在淮安任职,治理我们地方,庇护我们民生,应当马上把府堂重建起来,怎么能说是给我们增加负担呢!薛答道:“好的,那开工吧。”。于是就召集工匠,聚集材料,并经三次开会讨论和五次请示,在上下认可之后,开始重建大堂。没过多久,大堂便重建成功。 大堂为五开间,堂前楹柱有三,房架数是楹柱的两倍。前边有轩,以显示大堂雄飞壮丽;后边的门关着,是休闲燕乐之处;巍然高耸,以显示其地位尊崇;宽阔体大,以显示其能包容一切;窈然深远,以显示其能涵养万物;峻然简洁,以显示其操守清正高尚;堂中虚缓,显示其公正廉明。外表挺直,表示一切简易;上端致密,表示民心团结;基础坚固,表示德基深厚。粉白墙、刷彩漆,以显其文采;建台阶与门槛,以示其礼仪;披檐露栋,一看就能知道其中的美,用来表示其心啊。恢复了经历司的旧貌以后,又拆除了照磨所遗存而重建,它们就像翅膀一样,在大堂左右,所以它们也显得有尊严地位。壮美的大堂啊!君子踏着台阶登堂,赏罚分明,而人民的生活,生计就可以得到保障,教养得到完备,王化可以畅行。这就无愧于登堂治国,宣传天子教化之道了。 此次重建工程,钱是从公款剩余中支出的,而没有从百姓中收取。按照最后的决算,节省了原计划三分之一的费用,工役来自船夫,而参与劳动不到两次,相比较一开始的预算,从属县征调工役由万减少至千。修建照磨所,不是当初所议,换用竹头木屑也不是当初讨论时所提出的,知府大人没有算错一笔,最终大修成功,是总揽管理的结果,也是爱惜百姓的必然。 知府薛大人以知名进士历任州、县而升任淮安府知府,所到之地多行善政。最重要的,是他能以诚相待,最大的使用自己的才能来对事对人。他在淮安的政绩是非常卓异突出,可以载入史册,不只是这重建大堂一事而已!大堂是薛大人重建的,协助建成,是属下僚佐:同知某人,通判某人,推官某人,不可不记。

【作者】潘埙 【朝代】明 【人物背景】生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卒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字伯和,淮安人。正德三年(1508)中3甲第143名进士。正德十年(1510)淮安府署修缮大堂时,其任工科左给事中。历任兵科都给事中、开州同知、南京太仆寺寺丞、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嘉靖七年(1528)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河南巡抚,次年致仕(退休)。著作有《淮郡文献志》、《楮记室》、《熙台诗集》、《抚台奏议》、《掖垣奏议》、《开州正祀录》等书。 【写作背景】淮安府署始于明洪武初年,初在淮安城中心的元代淮安路总管府内办公,后该处府署被淮安卫占去,淮安府署便于洪武三年(1370)改迁至今址。正德五年(1510),淮安府署正堂及经历司毁于大火,照磨所倒塌,并临时用“布席”围起来临时办公,时任淮安府知府华琏决定修复而未果。后继知府刘祥、罗循均因年荒兵乱而未能修建。到正德十年(1515),淮安府知府薛??开始修复。自当年正月起重修,至四月即落成。此次大修,重建镇淮堂五间为正堂,修复经历、照磨二厅,“台廉甬道易砖以石,门屋榜廊撤旧换新”。当时正堂上置匾两块,一曰“公正”,另一曰“镇淮”。本文所记,即指正德十年(1515)重建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