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的同學聚會,不談收入不談工作,只談過去的友誼”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正經的同學聚會,不談工作,不談收入,只談過去的友誼,怎麼看?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

這樣的感情看似很純粹,很珍貴,實則有些自欺欺人,粉飾太平的感覺,為什麼這樣講呢?

1:回首當年,往事如煙

回憶過去,只是為了回憶我們一起走過的青春歲月,回憶那些已經遺失的美好年華,我們覺得同學友誼彌足珍貴,我們對這段感情深憶難忘。

但是,回憶只是為了追思和惦念,回憶完了之後呢?難道見一次,回憶一次?

2:再續前緣,展望未來

我們的過去大家有幸遇見,我們的未來依舊風雨同舟。這些年,我們都見過,聽過很多變味的同學聚會,打著同學聚會的幌子,做著心口不一的事情,有攀比的,有炫耀的,有巴結討好的,也有勾搭成奸的,但是也有共患難,同富貴的。

曾經的深情無需多言,未來的福禍我們相依相伴。

真正的感情,無需多言,大家可以輕鬆相處,無需小心翼翼,更無需遮遮掩掩,大家坦誠相待,暢所欲言,不會因為身份高低貴賤而區別對待,更不會只留在曾經那些虛幻已去的回憶中。

大家都是成年人,必須面對現實,所以當下和未來才是關鍵,為什麼要欲蓋彌彰的用形式來表示深情呢?


深情淺說


這是非常正常的啊!我參加的同學聚會基本上都是這樣子,大家聚在一起從不談工作和收入,免的大家不好意思,誰都應該清楚你掙的錢多是你自己的你掙的再多你也不給我啊,你就是給我我也不能無緣無故的要啊,你說是不是?

曾經剛開始時,那時候我們還都很年輕,有一次一個城市的同學聚會,也不知道哪位高人帶來一外班的同學,大家和平時一樣愉快的交談,打趣,打鬧,喝酒聊天,偏偏這同學沒有參加過我們的聚會,一大杯酒過後開始顯擺,你看你們最多三室一廳吧,看我三處房,看我現在怎麼樣怎麼樣,雲裡霧裡的大家都看他,然後大家看他顯擺的差不多了,私下裡大家來一句“灌他”,哈哈哈,大家一邊捧他一邊灌他,好有趣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把他放在飯店,咱撤吧!哈哈哈,讓你顯擺吧。

象這種人就得治!想辦法治他,治的他知道自己怎麼回事兒,然後我們再聚會象這種人就堅決不喊他了,在這個城市在我們這同學裡基本上這人就銷聲匿跡了。對這種人就排擠他,針對他,讓他自己覺的沒意思,讓他自己覺的自己讓人煩!讓他自己覺的顯擺不受歡迎!

大家應該知道,真正的同學聚會真有能力的人是不會顯擺自己的,往往是那些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的人才最愛顯擺,實際上是最心虛的表現,隨著人們的觀念的轉變和心理的成熟這種人越來越少了。

大家盡情的聚吧!同學的情誼是永遠的,只要堅持初心,我們是一生的朋友!


吟雪楓情12


不現實,同學聚會,聊天還是聊現在生活的比較多,一直回憶過去,還是要回到現實中。

談過去的友誼,怎麼談,之前上學沒玩到一起的,也沒有啥好聊的。之前一起玩的好的,之前經歷過得事已經談了很多遍了,已經不想聊了。

不熟悉的見面問一下啥工作,在哪高就。遇到同行可以多聊幾句,不是同行的也聊不到一起。

這些聊完之後,還是要聊現在的生活,能說會道的,一直不停的吹噓著自己的經歷,自己在工作中多牛逼,生活中多厲害,全部的疑難問題都是他解決的。話少的安安靜靜的聽著,時不時的附和一下。


背頭哥


贊同這個說法。

同學會原本的目的是為長期不能見面的同學提供一個聯絡感情的機會,如果在同學聚會上一個勁兒的談收入談工作,我個人覺得已經失去了同學聚會的意義了。

就拿我個人來說,高中畢業到現在14年,大學畢業到現在10年,在這十幾年裡,從來沒有參加過一次像樣的同學聚會,期間也只是幾個要好的朋友私下裡聚了幾次。雖然曾經也有同學組織過兩次,但是因為各方面原因,能聚在一起的也沒幾個人。作為我個人來講,其實從內心裡邊並不是特別願意參加現在的同學聚會,因為總感覺現在的同學聚會太不純粹,我寧願跟幾個關係還不錯的同學私下聚會,也不願意參加集體組織的同學聚會,因為見不得一幫老同學聚在一起談論收入和工作。為什麼自己會對同學聚會談論收入和工作這件事情這麼反感呢?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在聚會期間,難免會談到收入和工作這些比較敏感的話題。在一大幫同學裡邊,必定有收入高的,也有收入低,有身居高位的,也有處於底層的,有混的好的,必然也有混的差的。在這種公開的場合談論收入和工作,那些地位高、收入高的同學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合適,有可能還會非常享受其他同學的讚賞和尊重,但是對於那些收入低,地位低的同學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畢竟當今社會人們對成功的定義無外乎收入高、地位高。曾經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參加過一次班級同學聚會後就再也不參加同學聚會了,後來才知道,在那次聚會中一個自以為很有錢的同學當著眾同學的面炫耀自己多麼有錢有勢,甚至挖苦數落一個混的不好的同學,這讓我朋友非常憤慨。經過那次之後,他對同學聚會也失去了興趣,後邊幾次班級聚會邀請他參加,他都委婉的拒絕了。用他的話說,這樣攀比炫耀的同學聚會不參加也罷。是的,原本純潔無暇的同學感情,可能因為收入和工作的原因就變質了,與其如此,我寧願保持那種對純真同學感情的美好的願望,而不要因為同學聚會打破這個美好的願望。

其次,在我的印象中,讀了十幾年的書,也有很多同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麼多的同學中也就那寥寥可數的幾十個同學可能還有聯繫,其他的絕大多數可能都斷了聯繫,更有很大一部分可能連名字和長相都沒有印象了。其實也並不是自己不重感情,在我們上學那個年代,沒有手機,QQ也是在上了大學之後才有的,所以畢業以後大家各奔東西,自然而然就斷了聯繫。即便是通過聚會的方式把大家聚在一起,相信彼此之間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為了緩解尷尬的局面,大家可能會不自覺的聊到收入和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個人覺得和一幫不算熟的同學談論收入和工作這種私密的問題,反而更尷尬,因為別人的工作你未必瞭解多少,畢竟隔行如隔山,彼此之間只能是尬聊,有可能還會讓別人笑話。與其如此,還不如不參加這樣的同學聚會,這樣大家心理也沒什麼負擔,也會過的舒服一些。

再次,很多人覺得通過同學聚會可以聯絡感情,再續友誼。但我並不認為,不是有句話叫:沒事開開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嗎。現實生活當中,也確實有同學在參加完聚會後男女雙方廝混在一起,從而導致各自家庭破裂,造成一系列的家庭悲劇的發生。如果真的是為了再續友誼,我覺得也不一定非要通過聚會來聯絡感情,私下裡多關心關心,多打打電話,要比一大幫各懷心事的人坐在一起要來的實在。也見過太多同學聚會以後翻臉的例子。所以不管是何種性質的同學聚會,不管別人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參加同學會,作為我個人來講,情願不參加。

當然凡事都無絕對,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了同學聚會,不是所有的同學聚會都會談論收入和工作,也確實會有很多的同學聚會只談友誼,只為回憶上學期間的點點滴滴美好的生活。所以作為我們個人來講,無論你混的多麼成功,如果要參加同學聚會,那麼請儘量避免在同學會上談論收入和工作,不要破壞聚會的氛圍,也不要改變了同學聚會的性質,只有這樣同學關係才會長久,聚會也才更有意義。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愛養貓的魚


這個還是挺難的!因為同學聚會其實話題並不會太多。特別是經過了十餘年前的洗禮物是人非,每個人的經歷和經濟都不一樣,以前的往事又能聊多少呢?回憶往事只是其中一個節點。

一:回憶往事

多年未見有很多在校時的寶貴經歷可以拿出來再說笑回憶,比如:我們在學校時恨透了老師,我們後面幾排的同學把老師的車胎紮了幾十個洞。但是為了同學義氣誰都沒有供出來,一起打架,逃課上網等一起回憶往事,這也是最重要的節點。

二:返校/旅遊

可以安排一起返校,這個需要提前安排,要不然一大群人學校可能不讓進去,在學校裡再找找回憶。如果經濟允許的情況下一起去遊樂園玩耍,成人的快樂成本更高,想找回童年的快樂也許需要和童年的人,一起玩遊樂園。因為遊樂園其實就是給成人找回童真的地方,這個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聚餐

這個是同學聚會肯定少不了的,但是要避免攀比風,放平心態有時別人也不一定是炫富自己也不要玻璃心。酒桌上的談話聽聽就行了,也許別人的表現只是自己平時的表現。不能因為別人開了輛好車就說人家炫富,人家離的遠家裡就一輛車,開著過來你非說人家炫富只能是自己玻璃心。面對這麼炫富的笑笑得了,人家的錢也不是風吹來的,自己沒本事不能怨天尤人。同學見面酒桌上談現狀避免不了的。

四:KTV唱歌

這個是很多同學聚會都必有項目,喝喝酒唱唱歌聊聊天,成人的世界也並不需要忌諱那麼多的東西,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一個人脈。同學聚會不一定是回憶往事那麼簡單,很多人也是尋找契機,也許你的產品在愁銷路,而他可能在找產品。你的同學可能是賣房子的,車子的,或者是 I T,也許是創業老闆。如果你需要買房子,買車子,需要 I T支持,需要貨物等同學間都可以互相增持的!

同學聚會千萬不要抱著排斥的角度去看待,以聚會為主題聯絡感情,互相增持互相幫助。如若不然有時間跟你喝酒吃飯吹牛皮,不如陪陪老婆孩買點好菜呢,十幾年不見誰稀罕誰呀,有那麼深的感情麼?


陽光小築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答:“正經的同學會,不談收入不談工作,只談過去的友誼”怎麼看?

我贊同這個說法。

首先,同學聚會的目的是為了聯絡多年的同學感情。畢業後大家各分東西,有的事業有成,有的生活窘迫,相互之間的落差肯定很大,如果在同學會上談收入、談工作,會拉開同學之間的距離,也會傷到一些同學的自尊心,畢竟生活在普通階層的同學佔多數!要贏得同學的讚賞和尊重不是以自己的“位高權重”來獲取的,相反,同學會覺得你是在炫耀,這也就失去了開同學會的目的。

其次,走出校門踏向社會,各自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標!很多人或許還在成功的路上,對已經取得成功的同學來說只不過是早了一步而已,存在超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在此時談工作談收入也是不妥當的。人的變化是很大的,走出了校門,同學之間的友誼也不可能象在校時那樣純真,話題越多也未必是好事!

第三,“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同學會不是“幫忙會”,談工作談收入自然會帶來“找關係,開後門”的結局,你是幫?還是不幫?等到左右為難了,同學的情分也就沒有了,以利相交,利盡則散!所以何必要給自己找煩惱呢?

同學在一起多回首往事吧!盡情的聊、盡情的唱、盡情的跳!找回當年的你……


活性的才是特殊的


對了,友情是很珍貴難得的一樣東西,特別是在網絡裡,人們說網絡裡的心容易接近,其實,心與心之間有多遠?不要問尺,問自己的心靈,不錯,在大千世界中,你和他同頂一方藍天,但覺得無話可說,這就是“咫尺天涯”,可有人和你天個一方,總會有“靈犀點通”的觸動,這就是“天涯比鄰”。這也是網絡情感存在的根源,人是有感情的,同樣也是有理智的,這理智就建立在對自己的一份責任上,理智如高山流水,可以洗盡感情的鉛華,可以撫慰感情的騷動。

在網上,最好只談友情,別談感情,不然除非你有分身術,要不然最後會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誼中這個“淡”字又包含了多少的真誠和純潔。

正是:距離產生美感,淡泊使人寧靜。

相知已是不易,何必再求親近。

真想在網上覓一個知己,因為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朋友,但質量高的卻很少。人生難得一知己。

我們日復一日,行走在江湖中,暢談於網海里,在感嘆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的同時,說不定在我們這個群的大家庭裡就能遇到有著同樣情感,共同愛好與知趣的知己,那時,豈不美哉。。。





孤獨者記錄


不可能的

許久未見,回憶完過去總是要談及現狀,有時候產生攀比心理,不代表就是對方炫耀了哪方面成就,收入等等!而是我們自身是不是會因為心情、生活壓力、性格變化產生的過分解讀呢?就算不是,有的同學過去比較內向,現在性格轉變的自信切大方得體,會不會也給我們造成壓力呢?所以同學聚會也好,家庭聚會也好,朋友聚餐也罷,如果內心接受不了就不要去了……因為聚會的目的就是交流!不能每次見面都只談過去吧?不現實的,也沒有不正經!



小小信仰丶


“正經的同學聚會,不談收入不談工作,只談過去的友誼”怎麼看?

試想一下,昔日的同學已經有了各自的生活,如果不談工作不談收入就意味著各自都不去了解同學現在的生活。

只談過去的友誼,每個人畢業後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經歷,都會發生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有的人會看重過去的友誼,並珍惜友情,但也有的人把過去友誼看得很淡,畢竟大家如今都不在一起,相處少了交情不深。

再者,從學生時期到進入社會,大家的社會角色發生變化,加之經歷,心態也會發生變化。

由此可見,如果只談過去的友誼,真的不現實。沒有人能一直活在過去,人都是向前看的,如果只盯著過去,那麼人也容易對現狀充滿抱怨和不滿。

如果想要同學間以後能更好的相處,在同學聚會上除了聯絡感情之外,重新認識瞭解昔日的同學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同學間第二次建立友誼的機會。

同學聚會也是一種社交,所以,在加深感情的基礎上,去跟同學們建立一種新的聯繫,有句話說:朋友就是用來利用的。雖然這句話說起來很現實,但卻是能讓關係延續的根本。

當然,也並不一定就要利用朋友,只是如果沒有這層可利用的價值存在,同學間可能就不會有聚會、聯繫等了。

如今的人都很現實,空談過去,不如坦然面對現在,正經的同學聚會不是讓大家都停留在過去,而是讓大家在人生的路上能更好地前進。

所以,同學聚會可以適當地談談大家的工作,至於收入不用管,大家聚在一起是開心,而不是攀比。

個人見解。





YI語情


“正經的同學聚會,不談收入不談工作,只談過去的友誼”這種觀點,我不完全同意。應該說同學聚會以敘舊回憶為主,不主動去談收入談工作談職位。但刻意迴避現實情況,也沒必要。如果大家都隨意聊到近況,談談也無妨。關鍵看心態,不要去攀比或炫耀。同學聚會總體來說,應該注的事項有:

1、以感情為基礎。“敘舊增情”為主、“關心近況”為輔。大家去參加應抱著一種平和的心態。敘舊時,順隨問候瞭解近況,談一些工作情感的事情,也無可厚非,但適可而止,切忌陷入攀比。

同學聚會時,一定要做好感情鋪墊,讓大家有一種憶往夕崢嶸歲月、共同珍惜一起走過美好時光的敘舊,讓彼此畢業後分離的熟悉與陌生有一種很好的銜接。所以組織同學聚會時,會前做好充分的溝通、鋪墊和主題的分享。讓大家能在夕日的同窗情感下自由展開。

2、以情懷為橋樑。感恩與感謝的情懷不能少。感懷歲月年華給予的相識相知的同窗緣份,感謝同學與師長的一路扶持與幫助。同學聚會的基礎是同學,所以現實的身份可以倒溯或暫時歸零。

隨著職業生涯的變化,每個人的發展和上升空間各不相同,肯定會出現不同的差距,這時靠大家能以歸零的心態去和往情乾杯,不炫耀不攀比不失落。

3、以關懷為紐帶。同學會的關心和幫助也不能少。應該說同窗一場也不易,雖說不刻意去談近情況,但能妥善建立起同學間友誼的橋樑、提供一些相互幫助的機會和平臺,也是有利益促進班級凝聚力和發揮同學會作用的一個方面。所以,同學會能設置一些互通有無、互相幫助的機制,有利於長久團結。

比如每個宿舍間幾位同學一般相互比較瞭解,同學會裡,宿長或一定的代表互通情況,讓同學會組織對全班的情況有大概瞭解,遇上一些個人有困難時,發動同學們一給予幫助,有利於增強同學會的紐帶作用。

所以,同學聚會很重要,但應有“敘舊的主題、感恩的情懷和同窗的紐帶”,引向“增進友誼、相互關懷、共走未來”的目標,這樣同學會就會越辦越好。切忌攀比或成為部份人拉幫結派的平臺,這樣會變得越來越少人參加。

我是獵人與自然,這是我對同學會觀點的分享,歡迎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