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重在“防”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某个组织和个人中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的综合反映。其本质含义,决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在“防”上做文章。

  我国的安全文化源远流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过,“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将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目标,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也充分说明了“防”的重要性。

  安全意识教育重在“防”。实现企业安全、个人平安,安全教育不外乎几种形式:一是潜移默化的熏陶,主要是不间断地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现场安全注意事项的学习、安全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强制执行的激励,主要是各类安全知识考试、安全教育效果的考核等,对不达标者不能从事本职工作。

  安全措施实施重在“防”。实际上,安全、操作、技术三大规程,也是确保安全的“大法”。而施工措施是根据规程的要求,加上现场的实际情况,写就的员工的“护身符”。制定规程、措施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全方位落实“防”字的过程。

  安全设施建设重在“防”。技术、装备、培训并重,是安全生产的法宝。安全设施建设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主要是指设备安全运行的保护装置以及确保人身安全的安全装备如员工工作定位系统、“小灵通”通讯联系等;软件装备重点是各类牌板、警示提示装置等。

  安全行为养成重在“防”。能不能安全关键在人,人的关键是在习惯。员工脑中有了“防”的意识,势必对员工的正规操作、自主保安起到积极的作用。(严茂林 余承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