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胎胎压检测显示是2.5,为什么还是看起来有点瘪呢?

156715472


其实在4S店工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买过车的客户会打电话过来,问我刚买的车为什么轮胎看着那么瘪呀,你们是不是没有给我的车充满气啊等等之类的问题。但是实际测量的时候数据是正常的。那小编今天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个是没问题的,放心大胆的开就行了。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种原因。

1.轮胎载荷过重。

每一辆车在参数配置表上都标明了汽车的最大载荷量,这个跟车身的结构,悬挂以及轮胎都有关系。同理,单个轮胎也会有载荷量。比如说一款轮胎的的参数是225/65 R 17 102 V,那么这个102就是指的单个轮胎最大载重量为850公斤。如果你的汽车拉的东西过多,导致汽车轮胎看着有点瘪也属于正常现象。

2.停放路面不平。

正常老司机应该都知道,停车的时候一定要停放在水平的路面上,这样对汽车轮胎有好处。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在把车斜放的时候,使汽车单边或者某一车轮的受力过重,这样也会导致汽车轮胎的压力不均衡,看起来很瘪,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爆胎或者漏气的现象。

3.胎压监测不准。

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很多车主在后期改装的劣质胎压监测系统,传感器不是很灵敏,很容易出现问题。有些在一定程度内是监测不出来的,只有胎压超低了才可能会发生报警。

针对以上情况,小编建议大家规范用车,避免出现超重等现场,勤检查,爱护自己的爱车,保护自己的安全。


汽车品鉴馆


作为一个汽车修理工,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这样的事,车主感觉轮胎缺气,要我帮他补气,检查以后发现气压正常。

为什么胎压正常,但是看起来却像是缺气呢?这是由轮胎自身结构造成的。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我们的车用轮胎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斜交轮胎跟子午线轮胎。

首先,我们先说斜交轮胎。

斜交轮胎是种老式轮胎,由胎面,胎体(帘布层),缓冲层,胎圈四部分组成。

胎面就是整个轮胎最外层。

胎体就是整个轮胎的支撑部分,其作用就是承受载荷,保持轮胎的形状和尺寸,通常由多层挂胶帘布贴合而成,所以又称帘布层。

斜交轮胎因其帘布层的帘线按斜线交叉排列而得名。

缓冲层就是胎面跟帘布层之间的橡胶层。

胎圈就是轮胎装到轮辋上与其接触的那个圈。

为了使轮胎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而采用了多层帘布层,这就使得斜交轮胎胎侧的刚性比较大,因此舒适性也差。

接下来,我们来说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与斜交轮胎一样,也是由胎面,胎体,缓冲层以及胎圈组成。但是其胎体帘线的布置与斜交轮胎不同,不是采用按斜线交叉布置,而是采用径向布置,跟地球的子午线一样,这也就是子午线轮胎名称的由来。

子午线轮胎帘线在圆周方向上只靠橡胶来联结,车辆行驶时轮胎受力,就会造成帘线与帘线之间破裂,因此其缓冲层采用几乎与胎体帘线垂直,周向布置的帘线层,用来限制轮胎的周向变形,这也就使得缓冲层成为了子午线轮胎的主要受力部分。

因为其主要受力在缓冲层,加之帘线的径向排列使得帘线强度得以最大化的利用,所以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数也就比普通斜交轮胎减少了近一半。因此子午线轮胎的胎侧弹性比较大,相比斜交轮胎更为柔软。

正是这个独特的结构设计,造成了胎压符合标准,但看起来轮胎依旧缺气的现象。

回答不到之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指正,我是一峰公子,关注我了解更多汽车知识。






一峰公子


汽车胎压正常时轮胎看起来还是有点瘪,这种情况当然是被车身重量压的。

汽车的整备质量最轻也在1吨左右,普通紧凑级汽车重量平均达到1.3~1.7吨之间,这么大的重量即使是有四条轮胎分摊也会有很大的负荷。

轮胎本身是没有支撑性的,真正起到支撑作用的是轮胎内部的空气,而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重量越大对空气的压缩程度越高,所以汽车即使胎压正常轮胎接地的位置也会被压扁,这种正常现象不会影响安全。


不过问题描述中的2.5并不能说明胎压合理,普通家用车使用的子午线轮胎区分不同车型,胎压的正常限值约在2.2~2.7BAR,某些越野车或皮卡车胎压甚至会超过3.0BAR,不同车型的胎压需要区分。

如果瘪的很严重也许建议胎压并不是2.5,胎压建议值一般会标注在驾驶侧B柱的下方、某些车型会标注在油箱盖内侧,以建议值为准。冬季由于空气热胀冷缩胎压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建议值为2.5可以提升到2.6或2.7BAR,夏季以2.5BAR为准没有必要刻意降低。


至于胎压监测的数值也不是绝对精准,胎压监测部门类型测试胎压的方式并不是依靠气压测量,而是根据轮胎转速数据分析计算胎压。胎压高轮胎周长会加大、反之要减小,而在行驶中气压会随温度升高而同步升高,轮胎的周长也会发生变化;在冷车轮胎降温后胎压会自然减小,频繁的数据变化有可能造成胎压监测失准。

所以检测数据也只能作为参考,定期用专业胎压测试表检查并补充胎压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数据,轮胎瘪的情况也许能够缓解,供参考。



天和Auto


通常家用车型发动机及变速箱在前部,整车的重量在前面,所以用肉眼察看胎压、前轮相比后轮会扁一点,是正常的。同轴的轮胎扁平情况是一样的就没问题。



一般轿车轮胎气压控制在2.0-2.6之间,如果有装配胎压监测的车型,仪表或胎压显示屏上会显示胎压情况,胎压不足时会有提示或报警。



一般在汽车的油箱盖或B柱,打开驾驶侧的门侧上面就能看到车子的标准胎压是多少?这个标准值是在冷态时的胎压。可根据车内乘坐人数、适当按标准增加0.1~0.2bar气压即可。胎压过高首先影响行驶舒适性,也会导致轮胎胎面中央过度磨损,使轮胎磨损不均;胎压过低转向会偏重、且胎面两侧磨损会较快。


隔壁店老张


对于大多数轿车来说2.5Bar是最长使用的轮胎气压值,但不同品牌型号的轮胎在2.5Bar气压的情况下,轮胎看起来并不一样,有的轮胎看起来气压比较足,有的轮胎就会瘪,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轮胎结构和橡胶不同导致的。
如果轮胎壁比较软的话,虽然轮胎气压也是2.5Bar,但看起来就像轮胎气压不足似的,你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只要轮胎气压没问题就可以了,至于轮胎看起来是什么样子那就是轮胎的事儿了。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家轿一般都是2.3—2.5Bar的低压胎,发动机在车前头,视觉上感觉轮胎有点扁。但是测气压不小就可以,用肉眼观察有3-4个胎花触地属于正常



老郑说养车


车胎是车上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零件,轮胎每天都在跑,我们都会感觉有时候油耗会升高了,一般胎压不够了,会消耗许多油量。

  我们又担心轮胎里面的气压不够了,会发生许多的隐患,在开车之前,有许多不放心的司机,都会摸一摸轮胎,看一看胎压够不够,都说检查轮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看胎压够不够。

  一看轮胎有些瘪了,就马上给轮胎打气,可是打完之后,看一看胎压表,胎压还是够的,但是一看轮胎还是有一点瘪,刚打完没多久,又瘪了,到底怎么回事?

  给轮胎打完气后,我们拿胎压表测试了一下轮胎,有胎压监测装置的车型,可以更好的看清楚轮胎的车压,胎压是的数据没有错,胎压没有任何的问题,数值在合理的范围内,为什么看起来轮胎还是这么瘪呢?

  胎压数值的标准

  现在市面上很多轮胎都是真空胎,胎压的范围标准值在2.1BAR到2.7BAR。你只要看到胎压表上显示这数据值范围内,就说明这个轮胎的车压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会怕是不是胎压表坏了,还是轮胎漏气了。你看到的轮胎接触地面的那一侧是有一点被压扁的感觉,觉得有些瘪,那是正常现象,因为车的质量非常大,轮胎接触地面的那一侧是受到最大压力的一面。

  从外面的形状看起来是比较瘪的,但是轮胎其他侧面是不瘪的,只要胎压正确,表面看起来瘪一点是没有事的。这是正常的现象,不用过多的担心。

  两个点是什么?

 我们在观察检查轮胎时,会发现有两个点,一个是实心的红点,还有一个是空心的黄点,这两个点是什么呢?黄色的点是代表这个位置是轮胎最轻的地方,这个位置是有气门嘴的,它是保持轮胎重量均匀的关键,红点则是代表轮胎纵向时震动力最大的地方,这是做测试

  时标注的

  INSIDE是什么意思?

 轮胎还是一个英文标注也是要认识一下的,就是INSIDE,我们在更换轮胎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英文标识,这个INSIDE在更换轮胎是起到很大的帮助。

  为了避免我们装错轮胎的正反面位置,特意在轮胎的一侧标上INSIDE这个英文标记,有INSIDE的那一侧是代表这一面是轮胎的内侧,当你再看另一侧时,就会看到OUTSIDE,就说明这一侧是轮胎的外侧,这样我们就不会装错轮胎的位置了。


曼谷小蜗牛


扁平比低的车胎,因为视觉效果,光看车胎瘪不瘪是不行的!而且只看一条胎也是不行的,要所有的胎都看看比较一下!前置发动机的车,因为车重心靠前,往往两个前轮比较吃胎。不过直觉和视觉有时是最不可靠的!如果还不放心,驾驶的时候注意问题轮胎一侧的车身是否平稳,过沟坎时与与另一侧的振动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