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东莞教谕苏才

普宁三都书院


先贤苏才心系教育 三都书院应运而生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苏才(菲谷公)祖墓,位于青洋山上,墓右下方向为青洋山华侨学校。

点开☞

苏才,字菲谷,广东普宁人(青洋山乡二十世,“云”字辈,日严祖裔),嘉庆九年举人,授东莞县教谕。道光十年任普宁三都书院山长。著有《怀德堂稿》《喷饭集》等。书宗颜真卿,现存“普宁县三都书院序”石碑,楷书,纯颜一路书风。点开☞点开☞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1988年10月,三都书院被普宁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都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院址位于当时广东省普宁县铁山鱼岭南麓,俗称砰硼地,也即现在的下村山脚下(观音山),属下村村地界,位于玉溪村东、龙秋村西。三都书院开办之初,规模不大,学生人数也不多,但当地的父老乡亲认为此地风水甚好,有笔架山作靠山,前有曲水洄环,书院的学生将来定能大有可为。

如今在粤东甚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普宁二中,其前身就是三都书院的分部。一向被叫做草县的普宁,除了县城洪阳的教育文化底蕴积淀丰厚之外,普宁占陇那片地方,因了三都书院的建设,书香氤氲,绵延不绝,历来人文鼎盛,文化昌明,并且成就其“教育重镇”称号。

三都书院如一颗种子,撒落在练江之滨铁峰山下,开花结果历经187年而成为一种教育的“家风”,使得占陇这块土地,兰蕙齐芳,化育早成。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依山而建的三都书院

 

  几经演变,三都书院先后改为三都学堂、三都高等小学,1924年增设初中班,定名为普宁第二中学,即现在普宁二中的前身,后改为联乡小学。

  办学186年来,三都书院成为享誉潮阳、普宁、惠来三地的教育基地,不仅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栋梁人才,同时也成为传播革命火种的红色学校。不少三都书院的学生从这里踏上革命的征程。

  1969年,三都书院在原址复开学校,定名为普宁市占陇镇三都初级中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又在古书院后面建成一幢3层教学楼,并于1987年在古书院外围修建了校门。1988年10月,三都书院被普宁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古书院也被粉刷一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苏才隐退乡间,两度倡建书院,出任首任掌教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厢房的门颇有特色,是八边形的门洞。


三都书院的兴建,苏才功不可没,他与庄德容为首的普宁籍贯乡绅共同发起建造。苏才为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科举人,官至东莞教谕,在地方上以文学著称,方志载其“训士皆先气节,而论文章缪良,称其莫逆。一时以诗文倡和,有名士风”。

道光九年(1829年),苏才隐退乡里,率先向知县建议兴建一所书院并很快获得允准。不过,当时的知县改任他处,创建书院一事直至次年新知县陈凤图上任之时,经苏才等人再次提请,方才得以施行。苏才成为书院的首任掌教,并作《三都书院序》、《怀德堂稿》、《喷饭集》等。苏才书宗颜真卿,撰写的《三都书院序》石碑如今尚存,碑高1.6米,宽0.84米,楷书,纯颜一路书风。

书院的兴建主要是为满足地方人才培养及礼义教化的需求,一如知县陈凤图所述:“国初科第犹盛,数十年来,渐落寞矣。岂人才之不古苦耶?抑亦学校不修,所以成德而建材者无其具形。普地沃衍,其子弟不乏秀而良者,顾以习尚强劲,礼义之教衰则凌竞之风炽。”

“三都”接壤之处建书院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三都书院是清代普宁著名书院之一


就近上学在古时代,可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事情。普宁的不少学子要读书,只能跋山涉水,到远在县城洪阳的昆冈书院上学。据《普宁县志》记载,清代普宁境内共有4个行政区划,即黄坑、戎水、桂江、铁山四个都,其中戎水、桂江、铁山三个都离县城比较远,而且学额有限,当地教育条件差。

  为了方便戎水、铁山、桂江三个都的青少年入学读书,清道光十年,修建书院于“三都”接壤之处,并取名“三都书院”。

  说起当时的建造情景,不得不感谢三都有识人士方高、苏才及庄德容等,他们因时之议,分别提出复兴家塾及兴建三都义塾的倡议,得到时任普宁知县陈凤图的支持,并由他主持在练江北岸兴建三都书院。由于是民心所向,“一倡众和,心盖不约而同”,“群情踊跃”,乡民及侨胞捐资以设学田、收学租,耗费不多时日便合力建成三都书院。

  三都书院建成后,聘任东莞县教谕、举人苏才为首任山长(本县人),每年学子50-60人。《普宁县志续志稿·人物》这样介绍苏才:“研精殚思,积渐融液,为文雄深雅健……授东莞教谕训士,皆先气节而后文章。”

  建成授业的三都书院与较早兴建的昆冈书院和上社书院并称普邑三大书院。光绪年间,普宁名士张振华曾于此讲学三年。

潮州镇总兵方耀筹款修理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三都书院成为享誉潮阳、普宁、惠来三地的教育基地

书院建成后,三都地方的科举为之兴盛,“一时彬彬班班,人才称盛。”不过,这种状况仅仅持续了数年而已。

  书院创建没多久,普宁地方上出现动荡,使地方的方教受到影响。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潮阳陈娘康倡乱,五月攻陷惠来,普宁为惠来邻邑,形势非常危急。与此同时,普宁许阿梅亦乘机起事,这两股贼寇几乎将普宁县城攻陷。这一次浩劫中,三都书院沦为贼寇的据点之一,几乎被夷为平地。三都书院因“遭土匪蹂躏,门户窗牖,荡然无余,嗣屡议修复,因绌于经费,阅十年未果。就是说遭土匪了,荡然无存,停办十年之久。

  但兴学育才毕竟是头等大事,同治十年(1871年),潮州镇总兵方耀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以兴贤育为己任,筹款四千元,谕诸绅士协同修理,并置租生息,每年延师督课,择尤优奖;后筹银一百两,盖以绅士捐款,创建惜字宝文社,每年雇工赴各处收拾字纸涤净焚化,具征崇文爱士之盛心”(陈文耀《重建三都书院记》)。书院重修后余款置学田,每年收租谷100余石(每石约60公斤)作为经费,还定例给每科试前三名以租谷奖励,这就为长期办学解决了后顾之忧,为莘莘学子的苦学勤奋提供了动力。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铁树伴书院百余年,枝干似龙钟能开花

书院中厅前的天井东侧,有一棵100多年树龄、高数米的铁树(苏铁)。据说这棵铁树是当时的潮州镇总兵方耀在重修书院时,从家乡洪阳移植过来的树苗。这棵铁树每年初夏都开花,而且花朵繁多。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然而,书院后又因学田岁入太少,支出的费用大大超出收入的项目,再度陷入困境。“然岁获无多,支浮于进,积三年之息仅敷二年之用,其中一年仅修贽之费仍不免于阙如。”“阅数十年因款无耑着,事难久持,举风衣东修膏伙无所自出,已骎骎将废。”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随着历史脚步的前进,书院的教与学也在发生变化。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都书院奉谕令改办为三都学堂。因为经费的短缺,学堂宿舍、讲堂、教习等均无法完备,以致在两年内一直未能开始招收学生。负责三都学堂事务的绅士方廷玉等人一直在为筹足钱款而出谋划策,如抽取普宁振德堂每年用于祭拜的费用1200元、抽取普宁境内十余墟的埠金500余元等。由于同时兴建的普宁学务公所同样缺乏经费,三都学堂获得的经费十分有限。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都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科目有:修身、读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1924年正式更名为普宁第二初级中学,即现在普宁二中的前身。旧址后改为联乡小学。1926年初中班迁乌石。

  三都书院不仅在普宁的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还是普宁革命的摇篮和普宁抗日活动的后方基地。抗日期间,三都书院曾成为医治抗日爱国人士的小医院。后又成为普宁地区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不少三都书院的学生在这里踏上革命的征程。

  1969年,三都书院更名为“三都初级中学”。2010年,中学又新建了一栋楼,三都书院则依然保存,坐落在校内中央。外面新的校门题名为“三都中学”。

书院历久弥新 故貌换新颜


东莞教谕苏才与普宁三都书院

“三都书院”“普宁县文物保护单位”“三都中学”大门校名牌匾与内匾的“蔚起人文”题照,平和谦顺低调内敛中庸厚道的书院与后背横桓矗立的三层教学楼,在和煦的春风里在柔和阳光下在朗朗的乾坤中,交相映衬,交织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一脉相传薪火相继的教育和美图。

正如三都书院首任山长苏才在《三都书院序》中介绍的那样:“院建于戎桂接壤山麓,地在馨香寺之左,层峦耸秀,曲水洄环”……而三都书院正是在此灵山秀水间,默默静守了近两百年,滋养了普宁的人文昌明,教化兴盛植被。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传家风|扬正气,从关注开始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氏信息平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