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阳有个地方叫“復泰筒桥”,復泰其实指的是烟囱

如果沿着烟凤公路从烟台向海阳行驶的话,过了迎客岭,进入朱吴镇地界之后,就会看到一个用字很生僻的指示牌,牌子上写道:“復泰筒桥”。

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看的话,相信很多朋友都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说的是一座桥,却不知道桥的含义。因为復是复的繁体字,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泰一般表示安泰、安康的意思;筒是管形物体,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好像的确想不出合适的解释。

烟台海阳有个地方叫“復泰筒桥”,復泰其实指的是烟囱

想不出合适的解释,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復台筒”这三个字严格来说,属于音译,而非固有词组。如果不看这三个字,而是用拼音“fu tai tong”代替,相信胶东地区的大部分朋友不仅都能读出来,还都可以明白它们的意思。没错,它们就是胶东方言对于烟囱的称呼,很多时候,第三字可以省略,简称为“fu tai”。

烟台海阳有个地方叫“復泰筒桥”,復泰其实指的是烟囱

胶东话中的“fu tai ”到底对应着哪两个汉字?从古代开始,就是当地人热议的一个话题,一直没有定论,釜台和扶台这两种代写比较常见,但这两个词在辞海中都查不到。

烟台海阳有个地方叫“復泰筒桥”,復泰其实指的是烟囱

相对而言,釜台这种写法更主流一些。因为烟囱下面连接的是灶台(锅台),在古汉语当中,釜有锅的意思,从字面含义上,釜台跟烟囱多少有些联系。在胶东一些县的地方志当中,就持此说。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修撰的《掖县志》在民俗一章当中就收录有“釜台”这个词,对它的解释是:

“即突设于屋顶以出烟者也,若云釜上之台也。”也就是说,釜台指的是锅上面的台子。

烟台海阳有个地方叫“復泰筒桥”,復泰其实指的是烟囱

其实,这种解释多少有牵强之处,首先釜台的同义词似乎是锅台,而锅台跟烟囱差别就比较大;其次釜台的形状,也不一定是个台子,因此虽然胶东民间大多使用这个词作为替代,但也难以说服所有人。也有观点认为,称之为“釜抬”或许更合适,因为抬强调的是突出、高出,可以反映出烟囱的位置。此外,民间还有“扶台”的写法,这种写法更多是为了方便书写而已,没有太多的解释含义。

而海阳这个地名,之所以用“復泰筒”这三个字,可能是因为这里地形狭长,有点像烟囱,同时尽量多取好的寓意,就写作“復泰”。

虽然未有定论,但在这里,我们暂以“釜台”作为统称。胶东农村的釜台其实很有讲究,过去的老房子,釜台一般建在外墙的半腰上,民间称之为“腰釜台”;而之后建的新房子,釜台通常在房坡上。相对而言,前者因为出烟的距离较近,不容易堵塞,但靠近木门木窗,安全性较低;房坡上的釜台,安全性较高,但容易堵塞,这个时候就要疏通一下,俗称“掏釜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有了专门做这项工作的机器,通上电就可以抽出釜台里的灰,这个场景,相信不少朋友都见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