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90后新农民忙春耕

赫山:90后新农民忙春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已经到来。在赫山区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浓浓的春意和忙碌的身影。这些忙碌的身影中,90后新型农民成为了春耕生产的新生力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成为了田间地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农硕士”奔忙在田间地头

“夏大伯啊,记得及时翻耕灌水灭蛹,可以高效防控二化螟!”3月10日,在八字哨镇高粱坪村,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祝海竣每天奔忙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春耕备耕出谋划策,颇受当地农户喜欢。

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延缓,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成立了双季早稻育秧及粮食生产指导调研组,祝海竣作为当地走出去的在读研究生,被派驻为赫山区指导组的成员。

从2月中旬开始,祝海竣在村里开展春耕备耕宣传工作,鼓励村民放下心中顾虑,帮助农户筹备种子肥料等农资。他深入八字哨、岳家桥、泥江口、泉交河等乡镇进行调研,为水稻种植户提供选种选肥选药剂等技术指导,并大力推广低投入、高效率的集中育秧模式,鼓励引导种粮大户“单季改双季”,稳定粮食产量。

他说:“这既是学农的学生义务所在,也是难能可贵的基层实践。”后期,他还将跟进育种移栽、配方施肥等各个环节。

新农民“玩转”现代农机

3月10日,春光渐浓,正是春耕下种的好时节,90后新农民李密也一早开始忙碌起来。维护保养机械、翻耕秧田、备种育秧,作为合作社的主力,李密在田间地头挥洒着青春汗水。

2012年,李密和父亲李旭芳一起创办了益民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顺安农业机械合作社。90后年轻人敢想敢闯的优势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凸显。在李密的建议和坚持下,合作社陆续购买了植保无人机、插秧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和烘干机等机械设备,并开设了2条育秧流水线。而李密也成为了操作这些机械的技术能手。

“以前说开着飞机打农药,玩着手机管田间,穿着皮鞋收稻谷,而现在这些都变成了现实。从收割机到无人机,我都会用。”李密笑言。“今年,合作社流转土地1100多亩,预计粮食产量超200万斤,同时还将为兰溪镇和周边镇区近万亩田地提供农机服务。”

联系化肥厂直供 为村民致富“加料”

赫山:90后新农民忙春耕

3月12日,从常德新运来了40吨复合有机肥料,这些肥料将以厂价提供给衡龙桥镇湘江西村的粮农们,而村里能联系上千里之外的厂家供应化肥,离不开一个叫杨迪的90后小伙子。

当前正值春耕备肥、用肥关键期,硫酸复合肥之前一直依赖湖北农资企业,由于疫情防控,化肥的采购成为不少农户头疼的事情。欣博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迪,也是一名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在了解情况后,通过在村里做科研的农大教授牵线,主动与常德农资经营企业沃博特公司对接。考虑到贫困户们在疫情期间收入来源不稳定,他还积极协调,最终沃博特公司答应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可以欠款部分资金先行供货。

杨迪还联系上了赫山区供销社,现在不光湘江西村全村,整个赫山区的化肥供应都多了一只“有力撑手”。

目前,衡龙桥镇的双季稻化肥农资供应已实现“大户肥料托运到家,分散户到各村集中领取点领取”的可持续供应模式。镇里派驻到湘江西村的包片领导卜庆平由衷说道:“这个有想法的90后,为我们镇的化肥农资供应可是帮了大忙!”

赫山:90后新农民忙春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