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與智叟的連體嬰


至人何思何慮,愚人不識不知。可與論學亦可與建功,唯中才之人,多一番思慮知識,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難為下手。

《菜根譚》第一一九節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一個話題:”‘上智和下愚’是不容易被環境改變的,而大多數一般人則可以被教育而重塑和改變自我。”這讓我聽著總覺哪裡不舒服。

在《傳習錄》裡曾經記載,王陽明曾和弟子們就討論過“上智和下愚,如何不可移?”陽明先生的回答是,“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所謂不移,就是固執,他們都堅信自己是對的,所以都不願改變。 就像我們聽過見過太多固執的人,往往即使撞了南牆也不肯回頭。

愚公與智叟的連體嬰


最著名的老頑固就是《愚公移山》裡的愚公了, 他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自家門前的兩座大山挪走了。而家門口“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認為那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最終事實證明愚公才是真正的智者,而所謂的智叟,其實既不上智也不下愚, 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自認為聰明的中才之人而已。他們能看到的,也只不過是眼前的大山而已。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大致分別就對應著下愚-普通-上智三個層次的人,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智力一層層向上,境界就越高級了呢?其實未必。

在《論

愚公與智叟的連體嬰

語.陽貨第十七》中,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很多人都記住了這兩類人都是可以“不移”的。不過卻沒記得這句話的前面還有一另一句名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三字經》裡也引用這句話就是要告訴每個人,我們人的本性本來是很相近的,但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性、興趣習慣有很大不同,才造成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別。

不過,後面緊接上“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其實重點就在於想要保持人的初心,不是大智就是大愚。所謂“上智”,就是有著上層智慧的人;所謂“下愚”,就是反應上非常愚笨的人。而這兩類人往往都是相伴而生的,猶如連體嬰一般。

愚公與智叟的連體嬰


如果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你會經常能看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儒家思想在書中來回閃現。射鵰系列裡,有兩個典型,一個是郭靖,從小就被人看做智力低人一等,學什麼都比別人慢,而且半天不開竅,可謂大愚之資。 另一個楊過恰恰相反,從小就學什麼都快,跟著個不會說話的大雕也能練出一身絕世武功,還能自創出“黯然銷魂掌”這樣的全新絕學,在智力上絕對是上選之才。這兩位貫穿了整部系列的主角,就像鏡子的兩面人一樣,卻傳遞著同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不移信念。

在另外一部《俠客行》裡,金庸甚至直接安排了一對雙胞胎,智力上乘的石中玉和愚鈍木訥的石破天,這對性格上截然不同的親兄弟代表了上智和下愚的結合,結局雖然看似是下愚者獲得了最後的成功,但是似乎這兩者也都是最後真正的贏家。

愚公與智叟的連體嬰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將人的意識分為三類:本我,自我和超我,而本我和超我正是那些我們的部分,自我則是都屬於儒家講的“中庸之道”,習慣根據社會來改變自我,調和矛盾。但實際上相對於堅守原則的本我和超我,自我就純粹屬於老油條一枚,是帶著面具,打著小算盤的中間派,也是最需要互相提防,也最難相處的。所以洪應明才忍不住要感慨:

上智下愚,可與論學。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愚公與智叟的連體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