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首位女總統是誰?她有著怎樣傳奇的經歷?執政時表現如何?

文史磚家


在非洲各國中,婦女的地位普遍比較低,莫要說參政議政、接受教育,就連人身安全往往都無法得到保障。但是,就在這樣一個極端歧視婦女的地方,卻湧現出數位傑出的女性國家首腦。其中,利比里亞首任女總統,同時也是非洲首位女總統的埃倫·約翰遜·瑟利夫,便是典型代表。


瑟利夫1939年生於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父親是一位知名律師,並曾當選過國會議員。瑟利夫年僅17歲時結婚,並跟隨丈夫去美國求學,先後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會計學學士、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經濟學學士、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等學位,具有豐富的金融和行政管理才能。在美求學期間,瑟利夫因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最終跟他離婚,並由此成為一名堅定的女權主義者。



瑟利夫學成回國後,在杜伯曼、托爾伯特兩任總統手下任職,先後擔任財政部部長助理、副部長、部長等職務,堪稱一顆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然而好景不長,軍士長多伊在1980年發動軍事政變,在槍殺總統托爾伯特後,又大肆逮捕內閣要員,迫使瑟利夫流亡國外。1984年,瑟利夫獲准回國,並在次年當選為議員。


瑟利夫當選為議員後,對軍政府展開無情地抨擊,由此惹怒了多伊,被判處十年監禁。在國內外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軍政府被迫釋放瑟利夫,並將她驅逐出國。此後數年間,瑟利夫憑藉著豐富的政治、金融管理經驗,先後就職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花旗銀行駐肯尼亞辦事處等機構,併成為知名經濟學家。



1990年,多伊軍政府被推翻,軍事強人查爾斯·泰勒上臺,瑟利夫一度回國參政,但因與泰勒政見不合,不久後第三度流亡國外。泰勒上臺後各種倒行逆施,由是引發利比里亞大規模的內戰,造成15萬人死亡,85萬人淪為難民,並徹底摧毀國家的經濟。2003年8月,在西共體的軍事威脅下,泰勒宣佈下臺,聯合國隨即接管利比里亞,並解除各派的武裝。


在兩年的過渡期結束後,2005年10月,利比里亞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進行民主選舉,而最終進入“決賽”的,是團結黨候選人瑟利夫(2003年再度回國),與“民主變革聯盟”候選人、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當時,瑟利夫已經67歲,而維阿只有39歲。



作為政壇老手,瑟利夫比維阿更懂得民間疾苦,也更清楚他們需要什麼。正因如此,瑟利夫在競選中提出“消除腐敗、謀求發展”的口號,承諾在給民眾帶來和平局面的同時,努力打造了一個高效廉潔、以發展經濟為目標的政府。此外,瑟利夫還承諾當選後半年內將恢復首都的電力供應,並重建各級學校,開辦職業訓練中心,推廣體育事業的發展等等。


對於飽受戰亂、貧窮的利比里亞民眾來講,瑟利夫的競選主張無疑極度符合他們的籲求。而相比於瑟利夫,作為“政治素人”的維阿雖然知名度更高,但卻提不出切實可行的競選綱領。正因如此,在當年的大選中,瑟利夫以59.4%得票率戰勝維阿,當選為利比里亞首位女總統,同時也是非洲首位女總統,並於次年1月正式宣誓就職。



瑟利夫上臺後,以雷厲風行的方式兌現自己的競選諾言,短短數年時間裡,便穩定住國內局勢,促進經濟復甦和發展,並大力整飭吏治,將一大批貪腐分子送入監獄。在瑟利夫的治下,利比里亞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一掃當年的動盪、落後的面貌。正因如此,瑟利夫不僅贏得了國民尊重和愛戴,在國際上也贏得巨大聲望,被譽為“非洲鐵娘子”。


在首個任期內(2006-2012年),瑟利夫最耀眼的成就,無疑是利用自己在國際金融界的超強人脈,通過多方談判,使得國際社會同意免除利比里亞的大量債務。到2011年時,利比里亞徹底還清全部外債,成為唯一一個不欠外債的非洲國家,其成就令國際社會刮目相看。



正是憑藉著耀眼的成就,瑟利夫信心滿滿的參加2011年總統大選,並以90.7%的超高得票率,成功地獲得連任。同年10月,諾貝爾和平獎揭曉,瑟利夫、利比里亞女權活動人士萊伊曼·古博薇、也門女記者塔瓦庫爾·卡曼,因為女性的安全和權利而進行非暴力鬥爭,共同獲得該獎項。


瑟利夫雖然屬於團結黨,但跟黨內保守派勢力不和,尤其是跟副總統博阿凱之間長期不睦。正因如此,在2017年底的總統大選中,行將任滿卸職的瑟列夫並未支持本黨候選人博阿凱,而是鼓勵民眾去支持“民主變革聯盟”的候選人維阿(再次參選),使得後者最終勝出。2018年1月22日,維阿正式就任總統。



瑟利夫的“背叛”激怒黨內高層,所以在2018年1月初,團結黨以違背黨規為由,宣佈開除瑟列夫的黨籍。雖然卸任後遭到本黨的“清算”,但瑟列夫並不後悔自己當初的做法,並深信維阿會治理好國家。光榮卸職後,瑟列夫的政治生涯雖然告一段落,但由於她具有的巨大聲望,未來或仍將在國內外扮演重要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