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高效會議指南

​今天是開工的第五天,很多500強企業已經上班了,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家辦公,我們稱之為work from home。

這幾天,我就接到了一些來自500強企業朋友們的求救微信:為什麼上班在家每天開會時間這麼長?

比如說,福特汽車有個同學就跟我說,今天開了5個小時會,快暈過去了。

我問他,為什麼你開會開了那麼久,你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他跟我說,會議開不完,效率又不高。

如果你也遇到和他一樣的問題,真心覺得想改進的話,那麼你真的真的要認真的看一看今天這篇文章,看完以後一定去踐行我交給你的方法,會議效率就一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通常,會議效率不高原因如下:

參會人員準備工作做的不夠好,大家不容易達成一致;

開會的時候可能會踢皮球,無法落實責任人;

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又不一樣,個人信息不對稱;

態度不同,有的人比較積極,有的人比較保守;

在家辦公導致了緊迫性低,大家相對比較隨意,進一步降低了會議效率。

那麼我們想一想,其實開會效率這個問題並不是今天才有的,很多的企業在開會的時候效率都是很低。

大家知道公司裡的會議成本有多高嗎?

哈佛商業評論上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研,一家年收入達到40億美金的公司,如果讓他們五大高管(CEO,CFO,CTO,COO,CMO)一起開個會,那麼一個小時的會議成本是——3萬美金。而這個會議的有效性,只有30%。

如果公司裡的員工都在忙著開無效低效的會議,可想而之公司付出多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很多的職場人士都有這樣的感覺:開會的時間佔了上班時間的50%,甚至更高,70%-80%都有。結果導致自己的業務工作和技術工作沒有太多時間去做,


疫情下的高效會議指南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在家辦公,怎麼樣提高開會的效率。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在家開會有哪兩個問題

一、是在家沒有狀態,很鬆散。

在家畢竟不像在公司那麼有狀態,可能一會兒去倒杯茶,一會兒刷刷手機,甚至有的時候,孩子在家,可能會陪孩子做個作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二、電話會議看不到人,效率低。

我曾經在3V法則裡面講過,面對面的溝通效率高於電話溝通的效率。電話會議裡,看不到對方的肢體語言,就無法立刻得到反饋。

我也不知道你在不在那頭,所以可能我在講話的時候,別人因為有個事情,比如說去上廁所了,快遞來了就走開了。我繼續滔滔不絕地在那裡講,對方回來之後也不知道我講了些什麼,講到哪裡了。於是當他再問你的時候,你得反反覆覆再確認再溝通。

所以我們就要去避免這樣的問題,提高work from home這種模式下電話會議的效率。

事實上,每個開會的人都有兩個期待:

第一,希望會議時間縮短;第二,希望會議要有實際產出。

時間太長,就是低效會議,太浪費時間;

沒有產出,就是無效會議,這會白開了。

所以,我們需要高效會議。

怎麼做到?需要一個關鍵角色:會議主理人

什麼是會議主理人?這是我定義的一個新名詞,就是為了區別會議主持人這樣一種說法。

在外企,我們往往會定義一個會議的host,或者叫會議主持人。但其實所謂host,從英文字面理解,應該是會議的主人,會議的發起人、號召人,同時也是主持人。可惜的是,往往我們的會議host,一般只是起到了主持人的作用。什麼意思呢?很多會議啊活動啊都有主持人,在我們的概念中,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串個場,其實作用也不是特別大。如果host 只是起到了主持和串場的作用,那就遠遠不夠。

會議主理人,他應該不僅僅是主持人,而且還應該是整個會議的控制者,管理者,負責人。所以說,host應該定義為主理人,而不是主持人。

讓我們來重新定義一下這個“會議主理人”的角色。會議主理人是整個會議能保證高效的核心人物,一般由會議的發起人或者號召人擔任,內部會議也可以由最高職位的經理擔任,當然也可以由經理委派一位邏輯清晰,思維敏捷,不怕得罪人的同事擔任,比如,項目經理比較合適這樣的角色。

主理人做的好,這個會議一定能做到最高效。如果臨時安排會議,沒有事先安排主理人,那麼建議在會議開始的時候,大家就選一位主理人出來,一旦被選為主理人,就要為整個會議的“流程+內容+產出”負責。

疫情下的高效會議指南

下面,我具體來說說,主理人的三個任務:

(1)控制會議流程。確保會議按照流程走,控制時間,不超時。這也基本是主持人的工作。

(2)控制會議內容。保證會議內容不跑題,確保內容一致性,控制好大家的討論和問答。

(3)控制會議產出。確保會議後能落實到每個人的任務和時間節點。

1 控制會議流程

很多會議沒有流程,就草率開始了。大家開個會,隨便聊一聊,每個人說了一大堆。整個會議本來一個小時應該開完的,結果開了三個小時四個小時,開個沒完沒了。而且一個人講的太久,導致其他人根本可能沒在聽,也不會去想聽你講的是什麼。

一定要在會議前確認流程。

如何制定一個好的會議流程呢?至少要以下幾個內容:

會議主題;與會人員;發言順序和時間;達成目標

這些都必須在會議流程當中非常明確的寫出來,並且主理人會提前給到大家,讓參會的人都明白,我需要提前準備什麼,我要在會上說什麼。

同時,也可以讓大家看到自己的關注重點在哪裡:比如說我要開兩個小時的會,我不可能100%focus在每個人講的每一句話,所以肯定是某些人講的,我聽得更重點一點,某些人的,聽聽而已,我就是個旁聽者。

看了會議流程,我就會提前知道,誰講的內容跟我是密切相關,我必須要聽的,甚至我要後面要根據它講內容做出一些決策,或者做出一些否認。

等到會議正式開始後,主理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要再次跟大家強調:本次會議召開的主題是什麼?會議要達成什麼目標?

如果大家對會議的達成目標和會議產出有疑問,就當場講清楚,確認好,以防在會議的過程當中,大家再來質疑本次的目標和產出。

疫情下的高效會議指南

然後,主理人要對會議流程做三個控制:

首先,主理人要給每個人發言時間計時。這就意味著當一個人的時間差不多到了,主理人必須要去提醒和打斷他。如果一個人的發言是3分鐘,那麼在2分30秒的時候,主理人就要提醒發言人:nancy,你還有30秒哦。

還有主理人要提醒大家,在電話會議的時候,一個人講的時候,其他人必須靜音,

不然這邊有人家裡門鈴響了,那邊孩子哭了,小狗叫了,瞬間變成菜市場的背景音,就會影響整個會議效果。

輪到誰講的時候,主理人要提醒他的名字,提醒他關閉靜音,開始講話。例如,輪到Henry了,就說:Henry到你了,請你把你的靜音關閉,打開你的話筒,現在你開始講了,你的時間為10分鐘,好,現在開始。假設對方沒有反應的話,主理人還要跟他去確認,Henry你聽到了嗎?請你給我個反饋好嗎?

看到了嗎?這整個流程,主理人就是一個管理者的角色,確保整個流程順利進行,確保每個人都遵照會議流程走。這樣合格的主理人,才能保證會議的順利推進。

有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我不是老闆,作為主理人不應該表現得如何高調,但是其實你是這個會議本身的一個負責人。

即使你去點名那個人是老闆,我覺得你只要很nice地對跟他說話,他還是願意認同的。我們千萬不要有一種感覺:領導的會議我就不管了,我就讓領導去管就好了。不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真負責去對待這樣一場會議。

2 控制會議內容

除了控制會議流程,主理人對內容的把控也很重要。

很多時間,會議的低效和拖沓,就是會議內容經常“跑偏”,聊著聊著說到別的話題,這也是主理人要嚴格把控“會議內容”的原因。

主理人要去不斷的引導大家,不要跑題。

比如,當前發言人的主題,是講第一季度的銷售目標,結果說著說著扯到公司的績效指標上,主理人就要提醒發言人:jack,能否請你還是談談銷售目標呢?你的發言時間不多了哦,有其他的議題我們另外再討論。或者,發言人說,我有三個點要分享,結果時間過去三分之二了,還在談第一個點,主理人就要提醒她:Mary,目前你只談了第一個點,但是你的發言時間不多了,能否儘快move on到第二點和第三點了?

這個要求對主理人並不低,他必須要足夠了解大家分享的內容,而且關注度高度集中,才能跟上大家的pace,確保大家都在分享的主題上。

另外,主理人還要對關鍵人物進行一一的確認。

比如Henry在講的時候,他的議題最後決策者是Jack和Mike兩個人,主理人就要在Henry講之前去提醒Jack和Mike,告訴他們,你們兩個人一定要認真的聽,因為你們最後要根據Henry給的項目做一個決策。

疫情下的高效會議指南

3 控制會議產出

開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後的產出。如果大家只是討論一番,然後就散了,並沒有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和事情,會議也達不到效果。

為了保證會議產出,主理人要做好兩件事情:

1)結束前要和每個人確認align:他們各自接下來的任務和deadline是什麼

在會議討論過程當中,肯定有確認新的task,主理人要及時記下來,並且明確好時間節點。等到會議尾聲的時候,跟相關責任人確認,他是否明白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比如John要負責新項目的背景調研,Ella要負責客戶的回訪記錄。主理人就要跟John確認,你在本週五要完成新項目的背景調研,做成資料發到我們群裡。跟Ella確認接下來三天要完成客戶的回訪調研,做成excel共享。

2)整理會議紀要:明確每個人會後的任務

最後一步,主理人要把今天的會議討論結果整理成一份會議紀要,重點是to do list要mark好,涉及到誰,做什麼事情,什麼時間完成。

談一個我自己切身的經歷: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特爾公司,當我還是一名工程師的時候,老闆因為覺得我溝通能力比較強,就指定我代表他主持部門內的很多會議,還有跨部門的會議。

在主持會議的過程中,我不斷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的開會,減少會議時間,讓大家可以儘快回到自己的業務工作中去?

後來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提升效率的方法,讓我的管理能力+溝通技巧得到巨大提升,迅速成長為美國老闆眼中那個每年必須選他去總部彙報的人。

以上就是會議主理人的三個內容。聽起來是不是很複雜?但其實並不難,很多公司的項目經理(PM)都應該做好這個角色。

如果你還沒有以上的技巧,那我告訴你,這個工作非常鍛鍊人,不止提高你的溝通技巧,還可以大大提升你的管理能力。

希望大家可以主動承擔“會議主理人”的角色,提高會議效率,從而也鍛鍊自己的溝通和管理能力,迅速成長為公司的HIPO(高潛力)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