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次数越多身价越高,农村婚恋市场畸形发展值得警惕

如今,婚恋观的改变是个普遍性的,连一向保守的农村,也出现了离婚潮。而比较有意思的是,人们对于离婚这件事,除了更多的包容之外,还衍生出一种不太正常的婚恋市场,那就是,对于女人来说,再婚的次数越多,身价越高。有朋友做了个统计,仅供参考。说的是,在有的地方,女方的身价随着再婚次数的增加,不断加码,由初婚的彩礼一万一,到再婚的六万六、八万八、十八万八……

离婚次数越多身价越高,农村婚恋市场畸形发展值得警惕

从一般常识性来看,婚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单纯依靠金钱来衡量,是无法获得幸福的,姑且不论多少轮婚,这个是起码的底线。但是,一旦到了农村,为何爱情就变味了呢?

原生态的婚姻,说到底没有摆脱历史糟粕

简单考察一下农村婚恋市场,就不难发现,原来,在农村彩礼问题就一直存在着。因此,只要涉及到男女婚配就一定得与彩礼挂钩,所以,在农村的婚恋市场,彩礼如影随形。既然谈金钱,于是各种奇怪问题就来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变着法子层层加码。既然家家都要涉及到婚姻这件事,于是,大家都随大流,一家一户是很难扭转的,于是,彩礼问题尽管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老鼠却越打越大,越大越邪乎,到最后打成了“老虎”,难怪某些结不起婚的人喊道,“彩礼猛于虎”。


离婚次数越多身价越高,农村婚恋市场畸形发展值得警惕

可见,农村原生态下的婚姻,其实是以彩礼为基础的关系缔结,没有彩礼,哪怕男女之间再有感情,想成为有缘人,结成眷属,比登天还难。所以也有人说,其实,在农村,婚姻中的男女真正有感情的不多,都是建立在彩礼之上,只有极少数例外,一个是对于爱情的坚定执着;一个是恰好两人有感情,男方又有足够的实力。除了这两类婚姻,其他的都是凑合型的,于是,不可避免的带来离婚潮。

彩礼,起于中国古代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彩礼和与彩礼相关的订婚和婚约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

再婚女人身价提高,性别比不平衡只是表象。

再回到再婚这个问题上。正是因为有彩礼的神一样存在,因此,但凡与婚姻有关的,理所当然就必须有彩礼。现在的问题是,为何在农村会有这样逆向行为大行其道呢?

按照常识,初婚的姑娘,要的彩礼应该更多才对,而现实恰恰相反呢?这大致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离婚次数越多身价越高,农村婚恋市场畸形发展值得警惕

首先是农村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多女少造成的。既然有彩礼的存在,那么婚姻也就不可避免被金钱所量化。而由于性别比例失衡,很多年轻小伙子自知找不到初婚女人,能够找到头婚的几率小,大家干脆就放弃了,当大家都把目光瞄准二婚或多婚的女人时,初婚的人反而被遗忘了。这是导致再婚比初婚身价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农村现在独生子女也比较多,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同时由于家庭娇惯的原因,导致了生活能力等依赖性强,于是,即便是初婚,日子也很难过下去,最终的结局就是离婚。相反,再婚的女人比较容易懂男人,她们会知道男人的需求,知道男人的弱点,能够较好地处理好夫妻关系和公婆关系,而且这种能力,经历的越多,能力越强,就越得到男人的心。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女人再婚的次数越多,就越受欢迎,身价就越高。即便是二婚三婚带着孩子,照样受到欢迎。

再次是某些人的推波助澜。我们知道一种流行之所以流行起来,除了需求这个主要因素之外,也不排除人为的炒作或操控。比如先做个案例,然后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进行推波助澜,形成一定气候之后,便专门以此牟利,就如影视圈的某些炒作一样。


离婚次数越多身价越高,农村婚恋市场畸形发展值得警惕

畸形彩礼风盛行,恶化农村婚恋市场

彩礼身价与离婚次数同向增加,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社会风气。这种风气不可长。它会给农村本已脆弱的婚恋市场带来冲击,最终会带来农村社会的不稳定。

一是变相鼓励离婚再婚。既然离婚次数越多越吃香,身价越高,这样会鼓励少数动机不纯的女人,为了离婚而结婚,其目的不是为了组建家庭过日子,而是为了钱财混日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家庭不稳定、不安宁了,很难有社会的稳定。

二是搞乱了农村婚恋市场。男婚女嫁是自然规律,婚姻的专一性、排他性是其天然属性。如果频繁的结婚离婚,会引发新的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到时候挖墙脚、搞第三者就会无所顾忌,尤其是女性更有了倚靠,反正怎么着都会找到接盘人。虽然只是极少数,但是,会败坏社会风气。


离婚次数越多身价越高,农村婚恋市场畸形发展值得警惕

三是助长不劳而获思想。由于女性在农村婚恋市场成了稀缺性资源,并且随着离婚次数增加而身价看涨,这样就会助长少数人不劳而获的思想,就无心居家过日子,这对于一个家庭、对于子女来说,可以说是灾难。

净化农村婚恋市场,是婚姻更好的回归本质,既是地方政府的义务,也是万千农村家庭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