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宋史·韩世忠传》: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杜充以建康降敌,兀术自广德破临安,帝如浙东。


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黄天荡之战发生于公元1130年,这是南宋王朝生死攸关的一场战役。如果没有韩世忠在这场战役中挽大厦于将倾,抵制住北方金国的侵略,可能就不会再有南宋王朝百余年的历史。换言之,这场战争也是南宋的奠基之战,此战之后,北方的金国不敢再轻易南下侵略宋王朝,中兴四将也挑起大梁成为护国柱石。令人发问的是,这场战争究竟是如何发展的?为何北方金国人明明握有胜算,却最终惨败而归呢?下面我们就对战争的细节和整体的犬牙交错态势进行分析。

一、三下江南,南宋朝不保夕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金国多次向南侵略,渡过长江占领南京城后,兵锋直指杭州。此时南宋没有可以抵挡住金军的优秀将领,所以赵构在动荡时局中仓皇出逃,甚至从宁波地区进入大海苟延残喘,金国军队未曾放弃过对赵构的搜寻。更是出现了所谓搜山检海捉赵构这样充满喜剧性的故事。金军第三次南下回銮之后,便秣马厉兵,开始准备最后的大规模决战。

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1、第四次南下还是来了

公元1129年11月份,正是第3次侵略结束后的一个月,金军再次组织兵力,向南进发。此次是新上任的元帅——完颜宗弼带领着10万精兵浩浩荡荡的由马家渡渡口渡过长江。宋军唯一能够挑起大梁和完颜宗弼进行博弈抗衡的,只有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但韩世忠没有选择正面硬杠,他反其道而行之,将镇江地区的防守部队全部撤回到江阴地区,以免在镇江和敌人产生直接冲突,这是恰到好处的做法。

韩世忠深深明白,由正北方南下的金国铁骑不容小觑,正面交锋必然会处于劣势,所以韩世忠采用缓兵之计。他暂且将主力从前线撤回,完颜宗弼趁势一路南下、摧枯拉朽,占领了南京城后又迅速冲向杭州。

2、战略性分兵,恰到好处

宗弼还自杭州,遂取秀州。赤盏晖败宋军于平江,遂取平江。阿里率兵先趋镇江,宋韩世忠以舟师扼江口。宗弼舟小,契丹、汉军没者二百余人,遂自镇江溯流西上。

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从另一角度看待韩世忠的战略性撤退,我们会发现这,还是一个诱敌深入的计谋。当宋军主动让出道路从镇江撤退,金国南下便畅通无阻,他们顺利的进入到南宋腹地。但完颜宗弼却忽略了客观事实,孤军深入腹地,乃兵家大忌。由此可见,此时的完颜宗弼也有一些飘飘然,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一味的向南不考虑后勤保障,更不考虑援兵是否充足。

韩世忠做足充分准备,在排兵布阵上,他便进行了深思熟虑,将宋国军队主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驻守三个重要的关口。前方军部在上海青浦地区,中方军部驻扎在上海江湾,而后方军部驻扎在海口,3点紧密配合互为援军,后军还担负起了后勤保障的工作。他们在海口修建战船,训练水兵,为大战做足准备。这样的布阵方略恰恰体现出了韩世忠运筹帷幄的智慧,因为敌人进攻锋芒锐利,长途奔袭一鼓作气,势头凶猛,韩世忠自知军事战斗力不如敌人,所以他采取节节抵抗的措施来挫其锋芒。从地理环境上看,长江地带不适合大规模军队推进,将部队以散点的方式进行分配又符合了地理自然条件。

二、被包围后才恍然大悟的完颜宗弼

《宋史》​:夏四月癸酉……韩世忠驻军扬子江,要金人归路,屡败之,兀术引军走建康。


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1130年正月,完颜宗弼带领大军孤军深入之后,才猛然领悟到韩世忠正在试图堵截自己的退路,韩世忠派遣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悄地堵住了镇江的长江口岸,使得完颜宗弼的大军很难从这里顺利撤退。当完颜宗弼带领部队北上撤退时,发现为时已晚,此时,他唯一的出路——镇江口已经被完全封锁。

1、银山遇到伏击,完颜宗弼马失前蹄

《宋史》: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 及金兵至,则世忠军已先屯焦山寺。

在镇江口岸被堵上之后,完颜宗弼束手无策,他带领手下的士兵登上镇江口两侧高山,观察地形,了解战局。但韩世忠早就在两岸高山上埋伏了精锐部队,所以完颜宗弼此次差点有去无回,手下的随从也被韩世忠俘虏,最终完颜宗弼只身一人狼狈地下山逃窜。

完颜宗弼逃走之后也多次尝试与宋军正面交锋,试图打开包围圈,向北撤退。

韩世忠亲自指挥战船主动正面迎战,韩世忠的妻子也亲自登上高山,为丈夫和军队打鼓助威,宋国士兵的进攻热情和爱国情怀也被这样的氛围所调动,所有宋军士气大增,多次击退金军。

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2、金军乞降

韩世忠率领水歼灭了几百名金国士兵。无可奈何之下,完颜宗弼主动示弱,他亲自写信给韩世忠,表示自己愿意将所有曾经掠夺南宋王朝的奇珍异宝和军事俘虏全部归还,并愿意将北方金国的汗血宝马都送给韩世忠,只希望韩世忠能够打开口子,放宋金军一条生路。但韩世忠大义凛然,没有为财宝和人马所动,他直面拒绝了完颜宗弼的请求。

遭到拒绝后,完颜宗弼不得不带领船队顺着长江南岸向西溯游而上,希望绕开敌人的封锁,寻找其他的出路。当韩世忠觉察之后,便派遣水军进行拦阻,将手下最迅速的快艇全部调集到长江南岸,金国军队由于不了解长江的水文特征,在宋军猛烈冲击之下,金国军队错误地闯进了南京东北部的死水港湾——黄天荡。

3、重创完颜宗弼

韩世忠当即立断,迅速封锁了金国军队的出口。他命令手下将士准备好铁锁,当敌人试图冲出时便用铁锁勾住金国小船,将船只全部拖拽直至翻船。完颜宗弼见到大势已去,第2次请求韩世忠可以饶他一命。韩世忠的回答是,“如果能够归还徽钦二帝,将北方占领的北宋国土全部归还,便可以答应条件。”金国的后援部队多次试图接应完颜宗弼为他提供援助,但韩世忠考虑周全,在扬州地区击退了金国的后援部队。并严厉封锁水路交通要道,使得后援军队无法接近完颜宗弼。

三、峰回路转,逃出生天

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1、福建人出奇谋

同年4月12日,完颜宗弼从地方村民那里得到建议,立刻命令部下将老鹳河进行开凿,使得河道可以与长江相连通,他们连夜施工,第2天清晨便顺利地通过河道冲出黄天荡地区。当完颜宗弼到达南京城后,韩世忠派遣士兵向西面进行追捕。韩世忠行动迅速,立刻堵住了南京北部的出口,使得完颜宗弼无法顺利脱身。完颜宗弼重金悬赏,希望得到逃亡的策略。恰恰此时,福建人向完颜宗弼建议,让他在船上添加沙土,使得船的质量增加,在风雨中更加平稳,再从船的两侧增加船桨使得行军速度增加。还建议完颜宗弼准备足够多的火箭,以备不时之需。

2、再挖新河

宗弼发江宁,将渡江而北。宗弼军渡自东,移剌古渡自西,与世忠战于江渡。世忠分舟师绝江流上下,将左右掩击之。世忠舟皆张五纟两,宗弼选善射者,乘轻舟,以火箭射世忠舟上五纟两,五纟两着火箭,皆自焚,烟焰满江,世忠不能军,追北七十里,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

在4月12日夜间,完颜宗弼又从南京西南部的白鹭洲挖掘出一条新的水道,趁机沿水道撤退逃到宋国军队的上游。当宋军发现并试图阻击时,但恰逢这一天无风,宋国海船体积庞大行动不便,无法顺利地靠近完颜宗弼的船队。相反完颜宗弼舟小艇快,用火箭射向宋国军队的船只,点燃了宋国大船,使得宋军措手不及,多个军事将领在战乱中被烧死。当韩世忠下令撤退时,金军已经胜利并且乘胜追击。幸运的是,当地人宋人知道后,便率领地方民众驾驶快艇轻舟一同救援韩世忠,使得宋军可以顺利退兵回到镇江。

激战黄天荡,是完颜宗弼轻敌,还是韩世忠运气好?

3、总体来看,黄天荡之战作用显著

在最后一次交手中,完颜宗弼峰回路转,大获全胜,但这并不能够挽回他之前在黄天荡地区的损失。虽然他顺利退回南京,可在几天之后又遭到了岳家军的阻击,无法站稳脚跟,不得不下令全线撤退。

这场黄天荡之战对完颜宗弼有巨大的影响,使得他没有勇气继续轻易南下侵略,也使得南宋江山在短时间之内可以站稳脚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衡量,此战保住了南宋江山,也使得韩世忠崭露头角、名声大噪,成为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