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

住建部


乐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历史悠久,有文字记录的也可以上溯到公元前700年左右的开明故治。大约春秋初期,巴人开明鳖灵率部族从湖北西部沿长江西北上入四川定居今乐山三江交汇之地,含今凤洲坝与大渡河河道,建立部落聚居中心。自秦汉以降,直至魏晋,中原王朝在此设有南安县治。西汉时乐山是犍为郡南安县的一部分,奠定了今乐山市域基础。隋统一后,乐山属眉山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二级制。唐贞观年间,乐山属嘉州。北宋崇宁年间,乐山属嘉定府,府辖5县。南宋宁宗时,嘉州按例升为府,更名为嘉定府,此为嘉定名称之始。宋元时期,乐山城市地位从升州为府,到升府为路,成为四川地区仅次于成都、重庆的第三大中心城市。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又设嘉定府。在1935年川政统一后,设第五行政专区,专区与县同治。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桥区合并改为乐山市(县级),仍隶属于乐山地区。1985年乐山地区改为省辖市,原乐山市改为市中区。

乐山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正是平原向山地过度的地带。西南部山地低、中、高山俱备,群山罗列,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景观丰富。岷江从北侧的成都平原方向来,水势相对和缓,大渡河和青衣江都从山地来,水势汹涌,两条河流在城市西部汇合后向东注入岷江,形成三川汇聚的壮观景观。

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后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峨眉山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以其持殊的地理位置,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典型的地质地貌,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地处世界生物区系的结合和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珍稀濒危物种繁多,以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科研、科普和游览观光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乐山大佛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近二千年来,创造和积累了以佛教为主要特征的丰富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