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條路可以走?

「水滸」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條路可以走?


人們對宋江的評價,很大程度與詔安有關係。


不少人認為,是宋江力主的“詔安路線”,斷送了梁山的美好前途。


「水滸」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條路可以走?


比如,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聖嘆,就明確表示,梁山他最瞧不起兩個人:小偷時遷和黑三宋江,這倆都是“下下人”,猥瑣得很。


再比如,後世有一位老人家,就說《水滸傳》是一本“反面教材”,好就好在投降,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就這樣,850多年前的虛擬人物宋三郎,被勒緊褲腰帶的全國人民痛批得體無完膚。


您看看,詔安這事兒影響多大。今兒我們還真的說道說道。


01

詔安血淚史


說實話,詔安之後,梁山走向一條自我毀滅之路。


朝廷遲遲不兌現“必當重用”(皇帝親口說的)的諾言。108好漢不給編制,也沒有辦公室,幾萬士兵沒有固定營地。為了贏得皇上的信任,宋江等人不得不以南征北戰來突顯自身價值。好漢們熱乎乎的臉,貼向了道君皇帝趙佶肥碩的冷屁股。


髒活累活都甩給他們幹。打遼國,還有那麼一點民族大義;徵方臘(一百二十回本還有徵田虎、王慶),則完全淪為朝廷剷除異己勢力的打手。


而更為悲慘的是,朝廷來了個“以毒攻毒”,在剿滅方臘的同時,順手也把梁山這支人馬給消耗掉了。


「水滸」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條路可以走?


出征方臘前,梁山出動了103人(公孫勝回山,金大堅、皇甫端、蕭讓、樂和4人被留在朝廷)。


結束後,死亡69人(戰死59人、病死10人),佔梁山好漢的64%。


隨後,魯智深坐化,武松出家,李俊帶著童威、童猛出海,燕青出走。又少6人。


回到皇城接受封賞的人只有28人(包括安道全,他中途被召回去給皇帝看病),佔26%。


這28人中,後來,宋江、盧俊義、李逵被毒死,吳用、花榮自盡。宋盧吳的死亡,意味著梁山決策層完全覆滅。


剩下的23人中,又有12人返鄉創業做新農人,2人出家當道士。


最後剩下9人為官,再加上金大堅等被朝廷留下的4人,共13人。


這13人分別是:金大堅、皇甫端、蕭讓、樂和、安道全、關勝、黃信、孫立、孫新、顧大嫂、凌振、呼延灼、朱仝。


也就是說,只有這13人勉強實現了宋江的理想“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


這就是詔安的結局。


徵方臘戰死(共59人)

潤州3人:宋萬、焦挺、陶宗旺

常州2人:韓滔、彭玘

宣州3人:鄭天壽、曹正、王定六

蘇州1人:宣贊

常熟1人:施恩

崑山1人:孔亮

杭州:9人郝思文、徐寧、張順、索超、鄧飛、劉唐、鮑旭、侯健、段景住

獨松關3人:周通、張清、董平

德清2人:龔旺、雷橫

烏龍嶺8人:阮小二、孟康、解珍、解寶、馬麟、燕順、郭盛、呂方

睦州4人:王英、扈三娘、李袞、項充

昱嶺關6人:史進、石秀、陳達、李忠、楊春、薛永

歙州7人:歐鵬、張青、丁得孫、單廷珪、魏定國、李雲、石勇

清溪9人:秦明、鬱保四、 孫二孃、鄒淵、杜遷、李立、湯隆、蔡福、阮小五

徵方臘病逝(共10人)楊志、張橫、穆弘、孔明、朱貴、白勝、朱富、林沖、楊雄、時遷

毒斃(共3人)

盧俊義、宋江、李逵

自縊(共2人)吳用、花榮

出家(共4人):公孫勝、朱武、樊瑞、武松

坐化(共1人):魯智深

返鄉(共12人):楊林、裴宣、宋清、穆春、戴宗、阮小七、柴進、李應、杜興、鄒潤、蔡慶、蔣敬

出走(共4人):燕青、李俊、童威、童猛

朝廷任用(共13人):金大堅、皇甫端、蕭讓、樂和、安道全、關勝、黃信、孫立、孫新、顧大嫂、凌振、呼延灼(後抗金陣亡)、朱仝


02

假如不被詔安


這個結局,好漢們慘不忍睹,吃瓜群眾痛不欲生。


那麼,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路可以走?


梁山從王倫,到晁蓋,再到宋江,三代天王,三次創業。從守株待兔、打家劫舍,到攻城略地、兼併山頭,直至對抗中央政府,逐漸成為一股朝廷忌憚的軍事力量。宋江集團是與淮西的王慶、河北的田虎、江南的方臘被列為“四大寇”。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在四大軍事集團中,宋江是最弱小的一支。


梁山水泊號稱方圓八百里。從王倫,到晁蓋,到宋江,都沒有擴大這塊地盤。從兵馬來說,鼎盛時的梁山不過幾萬人。


而其他三人,田虎佔據五州五十六縣,王慶達到八州八十六縣,方臘佔了八州二十五縣。方臘兵力就達三十萬,戰將不下百人。


不僅如此,其他三人死心塌地要為王為帝,對抗趙家朝廷,制度建設也比較完善。


所以,梁山與其他“三大寇”相比,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是世界500強與新三板掛牌的區別。其他三個是政權性質的王國,而梁山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山寨。


「水滸」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條路可以走?


如果當初不以詔安為目標,而是繼續佔山為王。可能會有幾個後果。


一是被周邊軍事勢力消滅或者兼併。


梁山在不同時期,實力不同。王倫時代有七八百人。(柴進在向林沖介紹梁山時說:“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略大於桃花山、清風山。


晁蓋主政時期,有三五千人。(宋江在清風寨介紹梁山的時候說:“晁天王聚集著三五千兵馬”。)


宋江入夥以後,不斷擴充,最強盛時大約有幾萬兵馬(有人計算,是七八萬)。


表面光鮮的梁山,實際上一直都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錢糧不足。


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好像過得很滋潤。但是,員工哪知道老闆的心思,宋老闆寶寶心裡苦。


三打祝家莊,宋江是硬著頭皮做的決策。當時真沒把握。他衝的就是祝家、扈家和李家三莊的錢糧。


甚至,直到盧俊義上山的後期,這個問題仍然存在。108位好漢聚齊,宋江和盧俊義比賽攻打東昌府和東平府,其中有一個原因也是糧草不足。


梁山隊伍越來越大,僅僅靠打劫過往行人和商隊,解決不了吃飯問題。而且他們只抓革命,不搞生產,種田、打魚之類的事情,山寨沒做過。那麼,只能去打劫富裕的村莊,甚至是官府的糧倉。那麼,與周圍各種強勢集團的衝突在所難免。


梁山周圍一直都有強勁的對手。比如祝家莊、曾頭市這樣的宗族武裝,芒碭山這樣的山寨,以及州縣駐軍和地方武裝。三打祝家莊、兩打曾頭市,雖然勝利了,其實都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二,被朝廷殲滅。


梁山為了營救柴進,攻打高唐州,殺了高太尉的弟弟。這一戰直接引起了中央政府的警覺,招致朝廷的5次大規模圍剿。軍馬之強,頻率之高,前所未有。


呼延灼帶領馬步兵8000;關勝統領15000人;單廷圭、魏定國水火二將帶的人數不明,應該不少於10000人;童貫帶兵10萬人;高俅帶13萬。五次圍剿,滅頂之災。


儘管梁山最後都是贏家,但是,梁山已經成為中央政府眼中的“大患”。若不接受詔安,將來勢必定會遭受更猛烈的軍事打擊。


第三,自封為王或者自立為帝。這一條路大概是很多水滸粉最嚮往的。


如果宋江他們以王慶、田虎、方臘為榜樣,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權。進可以改朝換代,退可以搞獨立王國。各位好漢都為王為侯,豈不是皆大歡喜?用李逵的話,叫做“哥哥便做皇帝,教盧員外做丞相,我們都做大官,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卻不強似在這裡鳥亂!”。


但是,問題在於,比梁山更強大的田虎、王慶、方臘最終都覆滅了,宋江又拿什麼對抗朝廷。當然,這仨都是梁山剿滅的。可現實是,即便不是宋江,朝廷也會派其他人滅掉他們。


朝廷有這樣的實力。


歷史上,北宋軍隊由禁軍、廂兵、鄉兵和蕃兵組成,以禁兵為主體構成一種中央軍和地方軍、正規軍和非正規軍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有學者統計,北宋最強大時軍隊達140萬人。


按照小說的說法,禁軍就有80萬,再加上駐在各州縣的軍隊,至少有百萬人。那麼,梁山區區幾萬人,如何與朝廷對抗?


不僅如此,“造反”是殺頭死罪,千百年來都為官方主導的主流文化所不容。如果不是到了極度黑暗、民不聊生的地步,絕大部分老百姓是斷然不會造反的。那些起來“鬧革命”的極少數人最終也會被湮滅。梁山內部有多少人樂意造反,這個還真不好說。


歷史事實也證明,宋徽宗時宋朝還沒到了要滅亡的地步。後來,雖然享國167年的北宋被金國所滅,南宋又存活了152年。南宋也不是滅於老百姓造反,而是蒙古政權。老百姓,只是一個沉默的存在。


所以,梁山其實是沒有多少出路的。即便排除內鬥導致的分裂或者自我滅亡的情況,在規模不大的時候,容易被其他山頭、地方武裝消滅;規模越大,越會招致朝廷軍隊的圍剿;如果要搞獨立,那麼必然會引來中央政府的滅頂之災。


當然,也不排除一種可能性——在規模適度的情況下,既可以對抗周圍各種武裝力量,又不至於招來中央軍隊的圍剿。好漢們持續佔山為王,打家劫舍,危害四鄰,吃肉喝酒。如果幸運的話,大概可以終老在梁山。


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03

詔安路線的意義


下面我們再說一說詔安。


作為一名稱職的領袖,不管是誰做梁山泊主,都必須考慮兄弟們的前途。


當然,如果是王倫這種小肚雞腸、小富即安的小作坊老闆,就不會有轟轟烈烈的水滸故事。我們這些人也就用不著為古人操碎心。王倫的死也告訴我們,山寨越小,越容易被人吃掉。


而宋江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和大格局的人。他對局勢有著清醒的認識。


在他看來,當強盜不是長久之計,更不能是好漢們的夢想。


實際上,當強盜是一件令自己和家族蒙羞的事情。


宋江第一次準備入夥梁山的時候,父親宋太公就把他騙回了家。理由是:“怕你一時被人攛掇落草去了,做個不忠不孝的人”。


雷橫代表宋江邀請落難的朱仝落草,朱仝把老同事雷橫一頓訓斥:“你是甚麼言語!你不想,我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到來陷為不義!”


落草,這種非制度化生存方式,與君不忠、與父不孝、與友不義。當事人面臨的不僅僅是官府的制裁,還有輿論壓力和內心道德的拷問。


提起這話頭,宋公明的心拔涼拔涼滴。


與落草相對的,則是主流社會所推崇的價值觀,用宋江的話,就是生時封妻廕子,死後青史留名。這就是數千年儒家正統思想的“家國天下”情懷,是中國人理想的人生晉級軌跡。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一代代中國人的奮鬥理想。


這種價值觀對每個人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即便是李逵這樣的粗俗莽夫,不也開小差跑到壽張縣,過了一把縣太爺癮。


「水滸」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條路可以走?


落草以後,宋江、吳用等人窺見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用梁山當籌碼,與朝廷做交易,換取重新回到主流社會並實現“封妻廕子、青史留名”的機會。那就是“詔安”。


應該說,詔安是一面具有極大號召力和正能量的旗幟。


在敵我雙方,詔安是軟化劑和潤滑劑,給雙方一種雙贏的可能性。對於梁山,有望避免來自朝廷的致命打擊。


在隊伍內部,它不僅給大家一種改邪歸正的道義力量,還給大家出人頭地的想象空間。


如果不是以詔安為目標,那麼,呼延灼、關勝、徐寧、索超等一大批降將和他們的投降的正規部隊會不會為梁山賣命,繼續對抗朝廷,也很難說。這些將領和士兵,是梁山鼎盛時期的頂樑柱。如果沒有這些人的支持,梁山能否渡過這5次大劫,都是個問號。


因此,詔安在梁山具備良好的群眾基礎,符合絕大部分人的期望。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除了李逵、武松和魯智深,沒有人公開反對詔安。


而在接受詔安之後,108位頭領齊齊到東京接受皇帝檢閱,沒有一個人離開。甚至在受到朝廷歧視之後,除了公孫勝因為預先約定而離開以外,剩下的人又南征北戰,血灑疆場。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宋江對詔安的理解,並不能簡單等同於“當官發財”。


在上梁山之前,宋江第二次與武松分手的時候,武松提出先落草、再被詔安的設想,宋江表示贊同。宋江對“詔安”的意義做了闡述,原話是:“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


宋江對當官有著明確的價值導向:“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那就是說,不但要當好官,還要做出一番事業。只要這樣才可能“青史留名”。


這與高俅、童貫之流貪腐集團有本質的差異。


但是,我們不清楚,宋江是否明白,他們這種帶有儒家理想主義情懷的人,是不會被骯髒黑暗的官場所接受和容納。


在宋江他們看來,國家應該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父慈子孝,兄良弟梯,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大家在一起歡樂地玩耍。


可在皇帝眼裡,他們家是牧主,百姓是牛羊。作為羊倌,你的屁股是坐在我的大腿上。你動不動就天下蒼生,替天行道,是什麼意思?


是時代的悲劇,造就了宋江的悲劇。


施耐庵把整個過程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也無可奈何。於是,他讓宋江臨死前,一廂情願而又不失悲壯地說了一句:“朝廷虐我千百遍,我待朝廷如初戀”(“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


無可奈何,又於心不甘。


於是,施耐庵以“出世”的態度,先是安排柴進等12人棄官返鄉,雖然沒有去找“桃花源”,也總算離開了官場旋渦。


接著,又讓魯智深坐化、武松出家。這一點比陶淵明走得還遠。


招安不濟事(魯智深語),不詔安卻沒機會。這個被皇權綁架的世界,是無助的,無聊的,無解的。不如看破紅塵,永遠離開,徹底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