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1:艾丽和彼得在巴士上

文|公子渔

1953年,威廉·惠勒拍摄了《罗马假日》,获得了最佳服装、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本3项奥斯卡大奖。此片被中国观众奉为经典,在各大评分网站广受欢迎评为高分。

很多普通观众不知道,《罗马假日》其实是《一夜风流》的模仿之作。80多年过去了,《一夜风流》早已成为专业研究者学习的范例,这部经典之作一直被模仿,从来没被超越。

美国导演卡普拉执导的《一夜风流》于1934年上映,男主角是克拉克·盖博,女主角是克劳黛·考尔白,第二年影片就包揽了7项奥斯卡金像奖,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大满贯电影,其纪录保持了40多年。因推出了这部电影,哥伦比亚影视公司脱颖而出,成为知名的电影公司。

单从故事内容方面来解读,显然无法全面领略这部被誉为“乖僻喜剧”开山之作黑白片的艺术魅力。在此,我将从“叙事特色、人物形象和喜剧元素”这三个层次来一步解读这部爱情电影的独特之处。在第三部分,我将结合观影体验,简单介绍时代背景,并从喜剧元素入手,探讨一下如何欣赏喜剧电影的观影方法。

·01、叙事特色:灰姑娘故事反转演绎,戏剧“三一律”叙事,光影艺术打造奇观

·02、人物塑造:男主角闪耀理想光辉,女主角善良追求幸福,强势老爸宠女无敌

·03、喜剧元素:通过分析“意外、徒劳、忘性”等表现技巧,谈谈如何欣赏喜剧电影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2:众人簇拥彼得上车

01、叙事特色:灰姑娘故事反转演绎,戏剧“三一律”叙事,光影艺术打造奇观

《一夜风流》是根据一篇叫《夜班巴士》的小故事改编而来,富家女艾利与飞行员金私定终身,父亲不同意把她关在豪华游艇里,艾丽跳船游上岸到纽约寻找金。途中巧遇被上司解雇的报社记者彼得,同坐一辆公共汽车去纽约。彼得从报上看到艾丽父亲登报悬赏找女儿的消息,想做个吸引眼球的独家报道一鸣惊人。

路上行车受阻两人不得不住宿一晚,拦顺风车搭车赶往纽约。两人一路拌嘴,艾丽对彼得的感情潜滋暗长,一天一夜旅途过后,艾丽向彼得倾诉了感情,彼得欣喜若狂。最后又历经一个小插曲,两人差点错过,在父亲的提醒下,艾丽从婚礼现场出逃,与彼得缔结了良缘。

①灰姑娘反转模式,穷小子迎娶富家女实现阶层逆袭

经典爱情片有固定模式,一般是俊男靓女,女主角永远美丽无比,身份较高,性格或温柔或泼辣;男主角永远潇洒英俊,但往往遇到了挫折,甚至穷困窘迫。两人倾心相爱,身份低微的一方因为爱情实现阶层的跃升,爱情金钱双丰收。这样的老套故事在文学、戏剧里常变常新,人们喜闻乐见。

在我看来,这种俗套故事的积极意义在于打破身份壁垒,满足了普通观众对于一段艳遇,一种从天而降美好婚姻的向往,可谓是成人童话的范本。现实生活中受条件所限,各种琐事令人烦心,需要做个美梦来满足麻醉自己,来对抗乏味枯燥的生活。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3:两人初识就不对付

②古典戏剧“三一律”完美呈现,冲突密集笑点不断。

《一夜风流》的剧本堪称完美,把古典戏剧理论“三一律”发挥到了极致。“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一致,也就是一个剧本只写一个故事。按照这个原则,故事一般要在一天内完成。对于优秀的戏剧而言,这样剧情简单冲突密集,情节错落有致。

在开头,父女冲突艾丽离家出走,乘车遇到彼得两人成了冤家,不断扯皮斗嘴,到确定感情,艾丽逃婚跟彼得在一起,也就两天时间。主要故事发生在一天一夜,第二天基本围绕艾丽跟金结婚一个环节,最后达到高潮结尾。影片其实只有一条故事线,就是艾丽和彼得乘坐公共汽车赶往纽约,在路上相识到相知终成眷属。父亲千方百计找女儿这条副线其实为主线服务,也是围绕主线而行。

在我看来,《一夜风流》虽然是个小题材故事,但叙事紧凑高潮迭起,几分钟一个笑点,叙事近乎完美。影片把“英雄救美”改编出了新意,孔武有力的英雄变成了不名一文的穷记者;美女也不是贵族女,而是身有缺点社会经验不足的富家女,呈现出一种“驯悍记”的喜剧效果,在艺术上堪称完美。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4:彼得劝艾丽回家

③ 镜头剪辑巧妙,用光影打造唯美的画面。

《一夜风流》是早期好莱坞累积剪辑的典范之作。例如,在彼得在车站电话亭打电话后,被众人簇拥上车,采用了前、后,全景、中景四个镜头来渲染。在旅馆中,彼得和艾丽假装夫妻吵架骗过追踪而至的私家侦探。

彼得整理衣服,从全景到中、近景,然后又从近景到中、全景,影片用了六个镜头剪在一起,纷繁复杂,这充分体现了累积剪辑时代的艺术风格,受默片影响很大,这样的蒙太奇手法,对于抒情的爱情电影而言,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此外旅途中,不管汽车在哪里行驶,艾丽的脸上总是洒满漂亮的柔光,洁白如天使般朦胧。在片中,艾丽在近景、特写镜头里,主光、侧光、背光及轮廓光等各种光源都应用广泛。而彼得身上则经常用侧光,强调男人的脸部立体英俊,线条分明,呈现出舞台灯光的效果。

在我看来,在摄影用光方面,该片堪称黑白片的代表,体现了黑白片时代的用光特点:使用舞台灯光照明,渲染环境氛围,塑造人物的完美形象。《一夜风流》通过光线,营造出一个个流动的唯美画面,呈现出亦真亦幻的梦境。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5:彼得“花式”拦车徒劳无功

02、人物塑造:男主角闪耀人性的光辉,女主角善良追求幸福,强势老爸宠女无敌

《一夜风流》中两位主要演员,在当时不算一线大明星,主要配角父亲更不知名。当时制片人不看好这部影片,而导演卡普拉却坚持拍摄。男主角盖博因为公司经济窘迫,被抵押给哥伦比亚拍戏,盖博还对哥伦比亚公司表达过不满。女主角考尔白看在高片酬的份上勉强答应出演,因为没有大明星看上这个“烂剧本”。尽管如此,两位主演用质朴、自然的表演,在银幕上留下了两个经典人物,所有创作人员合力打造,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

① 美国式绅士的典范,有着超乎物质层面的人性光辉

男主角彼得树立了美国式绅士的典范:幽默、善良和正直。直到今天,他自以为在路边拦车竖起大拇指的绅士动作,仍然值得津津乐道。而艾丽只需露出大腿,就让汽车停下的经典桥段,更加体现了喜剧效果。

彼得有着理想型人格,虽然落魄不堪,却仍风度翩翩,是个幽默风趣、乐观豁达的谦谦君子。他敢于跟上司叫板,对富豪父女讽刺揶揄,有超乎金钱和社会地位之上的人性光辉。他对权贵的蔑视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在我看来,正因为彼得有这些优秀品质,他才能一路奔波,照顾没有旅行经验的艾丽,敢于保护艾丽不被坏人欺负,并且拉起“耶利哥墙”,对艾丽毫无不洁之心。在最后一刻,维护人格的尊严,不对额外的财富动心,艾丽父女才被他感动,成就了美好姻缘。

图6: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6:隔着“耶利哥墙”倾诉衷肠

② 富家女心底善良,敢于追求真爱

据说,女主演考尔白在生活中脾气刁蛮,拍戏时对条件很苛刻。艾丽一角近似本色出演,考尔白把颐指气使、任性执拗和意气用事的富家小姐演绎得活灵活现。

艾丽与飞行员私定终身,父亲认为男方贪图金钱很不靠谱,她竟然跳水逃走去找恋人,在结婚典礼上竟然出逃又跟人私奔。在旅途中,对于彼得的种种照顾,视为理所当然,有时候还任性给彼得难堪。

其实,她真正打动彼得的是因为心地善良。在车上,她看到一名带孩子的母亲因饥饿晕倒,她毫不犹豫拿钱去帮助这名母亲,虽然这是彼得的钱(因为她手里没钱了)。其实,她因为家庭环境优越,备受父亲宠爱,此前没有经历任何苦难,显得有些天真。但她有独立的人格和判断标准,具有勇敢精神,所以敢于追求真爱。

③强势父亲对爱女无计可施,源于包容一切的父爱

但艾丽的父亲安德鲁斯这也有着很强的喜剧效果。作为大资本家,其能获取巨量财富,智商情商自然很高。而且他阅人无数,对人情世故洞若观火。他可以轻易识破准女婿人品低劣,试图阻挠女儿的婚事;在女儿婚礼即将举行,彼得与女儿的爱情事实上已经宣告失败,他显得老奸巨猾,通过赏金来试探出彼得的人品。

但安德鲁斯对女儿只能不断劝说,却无法强求。其实,作为富豪,他对媒体、对手下都可以颐指气使,可以用钱来摆平一切,也有能力对女儿的婚事强力阻挠。但是,女儿在他眼皮底下竟能出逃,他担心女儿安危出重金悬赏寻找,最后不得不同意女儿成婚。其实,都是源于对女儿无所不包的父爱,他对女儿嫁给富家飞行员阻挠,却在婚礼上鼓励女儿私奔,颇有喜剧色彩。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7:父亲问艾丽是否爱上别人

03、喜剧元素:通过分析“意外、徒劳、忘性”等表现技巧,谈谈如何欣赏喜剧电影

《一夜风流》在喜剧电影发展中具有开创性意义。被视为“乖僻喜剧”的源头,也被称为神经喜剧。“乖僻”指主人公性格不符合常理,不同于一般人的功利和世故,对教条和虚伪对着干。

这部电影具有批判意义,树立了新类型片神经喜剧的标杆,因此能囊括奥斯卡大奖。重要的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普通大众深陷困境的背景下,穷小子仅凭三十九块两毛钱,就以实力取得富家女垂青,逆袭阶层,飞黄腾达,替大众圆了一个“美国梦”。而大资本家也变得和蔼可亲,决然把女儿交给穷小子,对富家子弟嗤之以鼻,这一举动富有亲和力,充满了喜剧效果。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8:父亲询问彼得是否爱上艾丽

①“意外”是颇具爆发力的喜剧性元素

在公共汽车上,艾丽和一个话痨坐在一起,他喋喋不休,试图引起艾丽的好感,艾丽非常讨厌又无计可施。彼得站起来跟那人佯称艾丽是自己的太太,跟他换座给艾丽解围,艾丽道谢。彼得却冷冷以对:那个人声音太刺耳。

彼得的回答造成了观众预期中的“意外”,产生了喜剧性的效果。“意外”是对生活常识的反向应对,颇有嘲讽意味,由此带来了颇具爆发力的喜剧性,并不可预见。

② “徒劳”手法是对自作聪明的嘲弄

在影片中,有一个“搭顺风车”的著名段落,是“徒劳”这一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在这场戏里,彼得因为艾丽对自己产生了依赖,就开始骄傲起来,夸夸其谈,向艾丽炫耀一百种绅士风格的拦车手势。

但彼得绅士的拦车手势毫无用处,汽车飞驰而过,一辆都没停下来,十几个景别相同的镜头剪接在一起,渲染了彼得徒劳无功,也是对聪明人的揶揄。艾丽站在路边,掀起裙子,一辆汽车就急刹车停在面前,这一狠招真是出乎观众的意料之外,颇具暧昧色彩,让人忍俊不禁。


从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三方面解读《一夜风流》的魅力

图9:彼得跟接艾丽的车错过

③“忘形”营造的奇观令人称奇

艾丽向彼得表白后,彼得欣喜异常,赶去报社预支稿费,好向艾丽求婚给她惊喜。结果艾丽却被逼交房租陷入困境,她误以为彼得瞧不起她,不得不向父亲求救。

彼得拿到钱后,得意洋洋开车赶回旅店。在车上彼得忘情高歌,火车开过时,突然发现艾丽坐在父亲怀里,车队跟他擦肩而过,意味着好事远离,彼得从欢乐瞬间跌入深渊。但这一幕并不悲情,前后戏剧性对比,不觉对他得意忘形的结果感到可笑,也为后续发展担心,增添了喜剧效果。

总结一下:

想全面领略《一夜风流》的艺术魅力,不仅要从故事内容出发,还要思考电影的叙事特色、人物塑造和喜剧元素。此外,还要了解时代背景及其他元素。因此,今天这篇文章我对《一夜风流》做了一些梳理,并从喜剧电影的特有元素方面做了一些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