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凡事親力親為老好人的領導,和只掌控全局、操控下屬的領導,哪個更好?

頭塲雪


  • 針對問題中,哪種領導更好?應是相對而言,不能一言以蔽之。

一、對企業而言

要清楚,企業對管理幹部最核心的要求是什麼?

達成業務指標。

企業對不同層級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不同。其中,基層管理幹部為一線基礎管理崗位人員,如科長、主管、班組長等,要求具有熟練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對下屬予以輔導;中層管理幹部作為企業的中流砥柱,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高層管理人員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引領者、指揮官,應具備戰略規劃能力和全局觀。

雖然標準不同、定位不同,但是,企業任免所有層級的管理幹部,都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就是能夠達成業務指標,並實現績效增益。

所以,對企業而言,問題中呈現的哪種領導更好?沒有定論。因為,能抓到耗子的貓就是好貓,能出成績的幹部就是好乾部。

只是,如果企業設置了人才評價機制,而能夠掌控全局的領導,會更接近於高層管理幹部的素質要求,則會擁有更大的晉升權重。

二、對下屬而言

在下屬心目中,什麼樣的領導是好領導?

能促使其進步和發展的。

很多管理幹部都是從基層出身的,以我自己為例,從講師、到助理、再到部門經理、總監,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心態沒變。能夠在工作中支持我、幫扶我,促使我的業務水平不斷提升的領導,是好領導;能夠信賴我、適當授權給我,並讓我有機會嘗試更高平臺的領導,是好領導。

所以,如果凡事親力親為,不給予下屬試錯的機會,他就永遠無法進步和提升;從下屬的角度來看,更傾向於後者,既掌控全局,又適度放權的領導。當然,不排除有些人,怕做得多錯的多,“惹禍”上身,自然是領導一攬子包辦的好。

三、對領導自身而言

要明白,管理幹部和員工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是否帶領團隊,是最大的區別,相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從員工到管理者,從單兵作戰到團隊作戰,發生變化的不只是角色屬性,還有工作習慣和思維模式的轉變。

01、工作習慣發生轉變

員工時期,聽話照做,對領導分配的任務高效完成,已屬上乘;幹部時期,制定計劃、分配指標,帶領團隊協同作戰,才是根本。所以,工作習慣要發生轉變,從親力親為轉為授權、分配和指導。

02、思維模式發生轉變:

員工以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為導向,通過訓練,來提升個人能力素養;管理者,以團隊目標為導向,如何將目標細化及細分,並充分發揮每一位屬員的能動性,才是重中之重;如果將邊界過於模糊化,作為領導,事無鉅細都一手包辦,便依然是員工思維,而不是領導思維。

03成就動機發生轉變:

A、作為領導,既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做撒手掌櫃。可以按照輕重緩急,將事務進行分類。重要的必須自行處理的,由自己完成;可以分配下去的,交由屬員完成。交待工作的標準和要求要清晰、明確,並解決屬員能力範圍之外的難題,比如,跨部門的溝通等。

B、作為領導,除了向下管理,還要懂得如何向上管理。

C作為領導,成就動機發生了轉變。短期目標是收入的增長,長期目標是未來的職涯規劃。

綜上所述,想做長足發展的領導,既不是一手包辦,也不是一手掌控;而是在統籌大局的基礎上,適當授權、合理分配。


粟小刀


這幾種角色我有過很深刻的親身體會,因為我曾經就在員工、親力親為、管控大局三種角色都經歷過:

一、我的親身經歷

09年,我剛進公司的時候,只是一個普通員工,我當時的部門領導管理就非常細,所有的事情、規範必須要按照他的要求來做,每次做什麼事情他也要帶著我們一起做。那3年雖然過得很輕鬆,但是回顧那3年除了有了一些經驗之外,個人能力是沒有任何的成長,甚至有所倒退。

12—13年換了一個副總之後,對我們步步緊逼,只要結果不問過程,那段時間逼得自己每天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想各種辦法來完成任務。人很累,同時成長也有限。

14年開始我開始擔任一個部門的主管,此時又換了一個領導之後,這個領導就是一個典型的教練型領導,要結果也問過程,每一步給自己足夠的思考空間,同時也會適時在方向即將有偏差的時候,及時出來把糾偏。那幾年是我成長最快的幾年,幾乎1年能獲取10年的工作經驗。

現在回顧起來,我的很多做事風格、思維方式和當時那位領導的教導有很大的關係。

彼時,剛開始管理一個部門時候,我就是屬於親力親為型的,雖然每次都能較好的完成相關任務和項目,但是下屬很少能幫上忙,加班到12點是自己常態,自己累到不行。

於是這位領導開始教導我,讓我學會對下屬的賦能放權和管控,自己的管理能力在那個時候開始飛速提升,作出了很多耀眼的成績。

最後當我離開這個部門的時候,我告訴我下屬和我的上級說,我管理這個部門的3年間,最自豪的事情不是我作出了多少成績,而是培養出了2個足以接替我的下屬!

二、站在員工的角度而言,親力親為的領導讓自己工作輕鬆,管控全局的領導讓自己成長

1、 親力親為型的領導:對員工而言,這種領導很討員工喜歡,會讓自己的工作變得很輕鬆不操心。所有的事情不會、做不好就找領導接手,領導也會把所有的事情給自己規劃好,自己按部就班的做就行,不費腦。

但是對員工和企業而言會有致命的問題。員工無法得到鍛鍊和成長,不能獨擋一面,企業而言打上太多的個人烙印之後,一旦此人有變動,公司將無法適應這樣的鉅變。

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諸葛亮,足智多謀、智多近妖,幫助劉備打下蜀漢江山,形成三分天下之勢。同時也因為他太過聰明,事必躬親,最終病逝五丈原,他死以後蜀國竟然沒有一個可以接替他的人,最終被魏國所滅。

2、 管控全局型的領導:對員工而言,這種領導會讓員工比較辛苦,好的管控全局型領導會像一個教練一樣,不斷的挖掘和強化員工的長處與缺點,同時針對員工的缺點進行引導型提升。當然在這種領導之下,員工往往會比較辛苦,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絞盡腦汁、竭盡全力的去完成,不斷的突破自己,對自己而言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三、站在領導的角度而言,親力親為的領導累身;管控全局的領導累心。

親力親為的領導事必躬親,這樣做的雖然能夠讓事情事無鉅細的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但是對員工而言,是缺乏參與感和認同感。親力親為的領導勢必有一群無能的下屬。

而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但是1個好漢也要3個幫,這樣的領導在基層管理的時候還能夠支撐,再往上走必然讓自己心力憔悴,無暇他顧。

管控全局的領導,對員工的鍛鍊和培養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員工會很有被公司認同重視的感覺。同時會源源不斷的會公司培養出很多骨幹人才。

總結來說對了領導而言親力親為型的領導只能擔任基層管理,管控大局的領導才會有晉升的可能。

對員工而言親力親為型領導對自己利有一而害無窮,管控大局的領導對自己的成長和提升才是幫助無限的。

更多精彩好書解讀,職場攻略、精彩品評請關注本頭條號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根據我工作6年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只掌控全局的領導更好一些,說他操控下屬不太合適,這種領導可能比較喜歡指揮下屬做事而已。



一、為什麼我不看好凡事親力親為的領導?

我剛參加工作時,挺喜歡這種老好人性格的領導,什麼事都抓的很細,小事大事都找他彙報,有問題他也會隨時幫忙處理。


但是工作時間久了,我漸漸發現這種什麼事都親力親為的領導,嚴格來說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01、工作效率太低

他們把精力都花在瑣碎的事情上面,原本可以交給下屬完成的工作,領導總是不放心,非要自己親力親為。下屬無權做決定,遇到什麼事情只能找領導,領導如果在忙或者出差了,工作就被耽擱下來了。


領導把時間精力都用來抓小事,大的事情經常是一拖再拖,最後導致整個部門工作效率都很低。


02、會限制下屬的職業晉升通道

親力親為的領導,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願意放權給下屬,總覺得下屬做事不靠譜,一定要自己親自把關。


下屬長期在這種氛圍中工作,也會養成沒有主見的壞習慣,怕承擔責任,遇到什麼事都推給領導,自己就像個機器一樣,領導指哪打哪。


這種工作狀態,是很難有升職機會的,可能最多就是每年漲一點點工資,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升職也沒什麼希望。


03、親力親為的領導,很難有創新思維

一家企業想要做大,必須要緊跟市場發展,創新是必須具備的能力。親力親為的領導大都是思想比較傳統,性格固執,不大喜歡接受新事物,創新對他們來說很難接受。


這樣的領導看問題的層次普遍不高,就像井底之蛙一樣,他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小塊世界,外面的變化對自己無關,做好手中的事就好了。


這對自己的下屬和公司,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心態。

以上就是我不喜歡凡事都要親力親為的領導的原因。



二、我為什麼更看好只掌控全局的領導呢?

一家企業想要做大,就必須要用專業的職業管理人,也就是題主說的只掌控全局,操控下屬的領導。這類領導新進入一家公司時,下屬一開始都會有點排斥,覺得這個領導太強硬,甚至有點煩人,我之前就遇到過這樣的領導。


他的工作方式,和對下屬的要求,大都比較嚴苛,但是效率很高。交代給下屬的事情,他只要結果,不會天天問你,有問題先自己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再找他。


他不會像第一種老好人領導那樣好說話,管理下屬也非常嚴格,受不了的人甚至會離職。


但是當你堅持那麼大半年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都提升了很多,你的思維會變得越來越清晰。我之前遇到一位空降的領導,他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一開始真的非常痛苦,經常被他罵,但是幾個月後我就從內心感謝他了。


他教給我的工作方法和一些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讓我的工作能力明顯提升了很多,很多看似很難的項目也能自己全盤負責。


所以這兩種領導,我更看好第二種領導,雖然跟著這一種領導會比較辛苦,但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能力飛速提升。



我是北久原,謝謝你喜歡我的文字。

北久原


老闆不上班,交給4個部門經理管具體工作,平行管理法。公司業務平穩,錢沒少了賺。後來,覺得自己累,聘請一個副總,採用垂直管理,結果一片亂相。後來四個部門走了三個,老闆親自管公司,天天按時上班,結果公司業務一落千丈,沒幾年,自己退休了。


HomyZHAO


這兩種領導都不好,如果非要選擇一個,那我選擇後者。原因在下面的小故事裡,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親歷親為老好人,自己苦惱不已

我入職場5年後,因為工作努力,超額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因直接領導調入其他公司,被提拔為部門的副職,沒有正職。原來都是關係不錯的同事,我突然成了他們的領導,覺得自己的責任大,我還是像原來一樣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部門內部沒有人乾的工作,和下屬乾的不好的工作,基本處於天天加班的狀態,但是我覺得工作很充實。收入比原來也好了,有一次我發著39度的高燒,依然在加班,當時頭疼欲裂,看著空蕩蕩的辦公區域,想著家裡剛剛1歲的孩子,碰翻了桌子上剛接的開水,我的腿被開水燙的打機靈,我突然醒悟,這是一個低效工作狀態。

我意識到一個人和一個團隊的不一樣,應該合理安排工作,監督工作的進度,保證工作按照計劃合理推進,那時的我如獲至寶,合理安排好工作,大家都忙起來,我也不用老加班,還能照顧一下孩子。

掌控全局,遇到挑釁的下屬

後來換了一份工作,作為空降的中層,對公司的業務不熟悉,我覺得把工作安排合理,下屬認真完成即可。我入職之後把部門工作分工明確,所有工作要求時間節點內完成,我主張高效工作,儘量上班時間內完成工作。但是有一個做薪酬的員工,快到退休年齡,一到發工資,總要有很多加班,我特別不理解,問她怎麼做的,她說為了保證工資正確發放,發工資前反覆核對數據,經常忙碌到半夜。我當時覺得這是低效工作,沒有在加班單上簽字,這名員工非常生氣,揚言工作這麼多年,沒有領導不給她籤加班單。她經濟條件不錯,直接辭職了,電腦直接壞掉,什麼都沒有交接。我非常被動,人力資源部沒有一個人知道薪酬怎麼做的,因是生產型公司,涉及到比較複雜的計件工資。我痛定思痛,在徵得公司領導同意,制定明確薪酬制度,與生產、設計部門一起重新核定計件標準,做出一套大家滿意程度高的體系出來。成功的把自己從危機中拯救出來。

從上面兩個小故事可以知道,凡事親歷親為不可取,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可能完成一個團隊的工作。掌控全局,只做管理,如果下屬不聽話了怎麼辦,操縱不了怎麼辦。

因此管理是一門藝術,既要有掌控全局的魄力,還要在適當時候親歷親為,完美的結合才能把工作做好,保持整個團隊的活力,發揮出團隊優勢。



玲姐2020


凡是親力親為的老好人領導,基本都做不長。控全局控制下屬的領導長不長我不知道,但至少不會太累。

舉我的身邊的一個例子吧,我在其中一家公司就是有一個領導特別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員工這邊提出的要求,他認為能夠幫助員工提升工作效率的,或者有助於大家辦公的,那麼他問題基本上都會答應,而且提供了很多的這個福利待遇。並且很多都是他自己掏錢,所以呢,他在大家那裡非常有口碑。

但是當你完全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時候,不抓細節的話很容易放羊。後來就是因為一次一次的問題,上線之後就報問題,不是收錢出問題,就是出貨的時候出問題。最後那個項目被拖了一年左右,無奈停了,所以後來那個領導引咎辭職。

那這個領導之後我們又換了另外一個領導,這個領導跟他的風格是截然相反,也許呢,他是吸取了上一個領導的教訓,所以凡事親力親為。最後導致大家在工作群裡邊都不敢說真話,就是隻要你丟出一個問題他就會一直問,而且你給他講了他還聽不懂。不懂歸不懂,但是他要讓你不斷的給他講講了之後,他認為你說的有邏輯,能夠自圓其說就算罷了。

後來每天呢,大家都固定的在群裡邊說話,甚至提問問題的跟回答問題的兩個人提前溝通好,講什麼說什麼,就故意做給領導看的。你說這樣的團隊能打勝仗嗎?很遺憾在這個領導上去,半年之後我們都撤了。😂😂

所以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員工都喜歡掌控大局的,領導不喜歡問細節的領導。這是什麼呢?這是因為大家都不喜歡被一直的追問,越是壓迫式的提問就越會引起反感。

這裡呢,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重新梳理一下。

第1點領導與員工之間需要達成共識,也就是他們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

第2點,領導與員工各司其職,但要用規則來限制。比如說領導什麼時候去佈置什麼樣的任務,那麼員工要在某一個節點上給予反饋。否則的話,任務佈置下去之後石沉大海沒有回應,那誰知道這個項目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第3點,領導要有氣魄,說這個計劃按我的來執行,做好了福利獎金是你們的,做壞了,責任是我的。

第4點就是,呃,作為部門領導需要能夠給員工謀福利,比如說與兄弟部門之間進行資源競爭的時候,能儘可能的為自己部門的員工爭取一些福利。我要感受得到,跟著你幹。跟著你幹,有前途。


楊子翔


我朋友曾經就碰到過這倆種領導。

第一任領導屬於業務型,性格好沒有架子,也不難為人,但是對於一些對下屬來說比較難完成的工作,喜歡親力親為,哪怕自己熬夜加班也要事事親為。如果有些工作下屬做的不好,就是簡單的說說沒有任何的懲罰措施,就導致在那幾年朋友本身沒有任何的成長。



而這個領導將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上,對於人事安排每個人適合做什麼,事情整體的統籌都沒有安排,導致事情落到頭上進展緩慢,自己有很累。

這個領導被調離後,有新來了一個領導跟之前的完全不是一個風格。這個領導能力強,但是不會抓實質的業務,喜歡開會。有工作就統一開會安排,然後分配任務,期間再次開會確認進度,每個人都要彙報自己工作的情況,對上級領導也是早請示晚彙報,再回來安排他們怎麼做。



自己在工作從不承擔責任,主要起的就是上傳下達,上級的任務直接分配,下級完成情況直接上傳。 朋友說這倆人領導都讓人很頭疼,第一任讓人沒有成長機會,越呆人越來懶。第二任領導完全放手,自己不得不靜心害怕錯了但是工作的並不開心。

我勸朋友說,跟什麼樣的領導不是我們能決定,但是我們需要在這種領導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方式。



如果領導喜歡事事親為,那麼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處處留心,不要以為沒有工作就沒有責任,工作中的成長是自己的,不能安於現狀呆在自己的舒適區裡。要是沒有人批評你,沒有人逼你,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力,有多麼優秀。

如果領導什麼都不做,那麼就要抓住自己成長的機會。工作是為自己做的,做出自己的個人品牌,這樣平衡自己的心理,就不會在抱怨和拒絕。


張小桐2019


關於領導,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差。只要適合企業的文化,適合下屬,那就是好領導。

親力親為老好人的領導

優點:

1、能為下屬做出好榜樣

這種領導親和力強,什麼事都要親自示範一遍。比如,做一項工作,他首先會先做一遍給下屬看,這對一些下屬來說,是很受益的,因為可以跟著領導學一遍。

2、跟下屬打成一片,更容易獲得下屬的認可

這種類型的領導,他會跟下屬打成一片,沒有架子,因此,下屬有什麼事情都願意告訴他,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就像朋友的關係一樣,沒有過多的距離。下屬會更容易認可他。

3、下屬的壓力小

因為領導是老好人,所以下屬做錯了事,也不會責怪他,所以下屬的壓力小。

缺點:

1、下屬容易叛逆

因為領導沒有架子,所以有些下屬會覺得你好欺負,當遇到一些觸犯下屬利益的事情時,下屬容易叛逆,甚至頂撞領導。

2、執行力低

因為下屬沒有壓力,所以有時執行任務的時候,會有所偏差,執行力低。

3、團隊戰鬥力差

領導是老好人的,他不管下屬是能力強,還是能力差,都會公平對待,這對那些能力強的人來說很不公平。因為老好人的領導會把更多的事情交給能力強的下屬去做,而能力差的人,則可以少做事情,卻拿到同樣的工資。這會打擊大家的積極性,所以團隊戰鬥力差。

掌控全局、操控下屬的領導

優點:

1、執行力強

這種類型的領導,只要下達裡任務,就只看結果,下屬怎麼做他不管,你只要給結果給他,有結果,什麼都好說,沒有結果,那無論你這個人跟他有多好,他都會批評你!因此,下屬的執行力很強。

2、管理有權威

這種類型的領導跟下屬是有距離感的。平時很少跟下屬溝通,下屬不喜歡去找領導溝通,但是,只要他下達任務,下屬沒有敢反抗的。

3、放權大

相比於老好人的領導,這種類型的領導會放權,他會把很多權利交給下屬,所以,下屬的積極性也很大!

缺點:

1、下屬壓力大

這種類型的領導,會給下屬很大的壓力。因為下屬摸不準領導在想什麼,如果做不好,就會被批評。

2、下屬的執行容易出偏差

因為領導不喜歡指導下屬,所以下屬只能自己去摸索,在這個過程中,執行就很容易出偏差。

3、對團隊沒有歸屬感

領導太嚴格,不跟下屬溝通,就會導致下屬對團隊沒有歸屬感,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交流。


所以,這兩種領導類型,都有好有壞。如果能夠取大家的優勢,去掉彼此的短處,那就會更好!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領導有很多種,下屬也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領導的個性特色,結合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和企業文化,結合個人的風格偏好,找到合作的對接點,達到良好的共贏局面。除了題主提到的兩種人,一般來說,領導可以分以下幾種:

一、硬權力領導

控制慾極強,最好所有權力和資源都抓在自己手裡,而下屬只有聽命的義務。這種領導模式,其實就是高度的集權,然後對下屬分派任務,強調下屬要具有“執行力”。這是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分銷時代的典型產物,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我們畢竟還處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製造業還佔有一定比重,而“硬權力領導”就是從製造業的企業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另一方面,在很多企業的文化中,還受到很強的軍人文化和機關文化的影響。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多元化、企業文化的多元化,相信這種領導會不斷減少。

這種領導,比較適合在組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因為機會稍縱即逝,需要一個當家人拍腦袋決定;此外,如果組織外部的競爭非常激烈,或者在轉型升級,內外部情況非常複雜的情況,有其存在的價值。

要當好這種領導,必須身先士卒,不能說一套,做一套,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要能帶領大家獲得勝利,能帶大家打勝仗;要有一批鐵粉,為他衝鋒陷陣。如果你不在這樣的組織,碰到的強硬派領導沒有這些表現,那隻能說明他不是個好領導。

二、能力型領導

自己比較能幹,甚至可能企業都是他自己打拼出來的。在當今很多創業型企業,都會有這樣的能力型領導,他們能力強、有魄力、經驗豐富,既有想法,又有很強的落地能力。但有的這種領導對別人的工作都不放心,總覺得沒有他自己做的好,事無俱細都要過問,好像離了他地球就不會轉了。

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你的組織正在擴大過程,這種領導自己就會把自己累死。一旦他頂不住了,業績就會垮了,組織就會散了。所以你要觀察,能力型的領導,會不會懂得放權、會不會擺人頭,會不會培養下屬,除了有幹事的能力,還有沒有帶人的能力。不然,這個組織的發展就被他個人的邊界限住了,不可能再做大了。

三、情感型領導

這種領導,喜歡用熟人,用自己信得過的人,用支持自己、擁護自己的人。在我們這種講人情關係的社會中,這種領導還是比較多,甚至可以說每個領導或多或少都具備這種特質。這本也無可厚非,誰不喜歡用那些順手的人呢?

觀察這些領導,你可以去看他核心圈子裡的人:一是看他們本身,是不是具有被重用的能力,如果都是些搬弄是非、阿諛奉承的,這個領導也好不到哪裡去;二是看他們的忠心程度,是不是面服心不服。如果都是死忠粉,那這個領導是有水平有魅力的,也說明跟著他還是挺不錯的,那就加油吧,少年。

四、團隊型領導

這種領導,能充分調動組織成員的智慧和積極性,把大家都聚在一起,通過大家的通力合作,來實現組織的目標。他善於把握公司的大局,能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有效的信息蒐集網絡,並能及時處理這些信息,然後形成正確的決策。但他可能不善於處理具體的問題,對工作的過程、細節可能不會太關注,容易產生管理的漏洞。

能碰到這種領導還是比較幸運的,一方面,你可以承擔很多具體的工作來提升自己的工作體感;另一方面,還可以學習他把控大局的能力,從微觀、宏觀兩個方面都提升自己。

五、戰略型領導

就是喬布斯那一類的,可遇不可求啊。

他能為公司設定願景,利用他的直覺為公司找到發展方向,並構建明確的公司願景,還能讓一流的人才追隨他的戰略目標,同時恰當地把握機會,為公司贏得競爭實力,甚至顛覆整個產業。

如果你的公司有這種領導,那就好好幹吧;如果你還是個小員工,那就努力提升自己吧,提升到能跟得住他,提升到能與他比肩,提升到能站上他的肩膀,你就是精英人士了。

領導風格不能一概而論,也不會風格鮮明地只具備一種風格,會有不同的個性標籤,但我們可以去分類歸納,會對他有個清晰的認識。

你可能會說:我們領導一種模式都不是,用三個字來形容他,就是:差、差、差!我只能說,任何一個領導,站在那個位置,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我們要學會善於去挖掘他的優點,然後用吸星大法學過來為我所用,而不是一味地去否定別人,這才是我們這些未來的精英人幹應該做的。


沉浮場


職場上,凡事親力親為老好人的領導,表面看上去勤懇認真,上下左右一團和氣,而掌控全局、操控下屬的領導看著不好商量,不可接近,但對企業和個人發展來說,卻是掌握全局、操控下屬的領導更好。

從企業角度衡量

企業發展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你拿著高薪,站著高位,卻凡事親力親為做著基層的活兒,對企業來說,性價比太低。

而老好人領導表面看,與人相處融洽,一團和氣,久而久之,卻有失威信,不利於資源合理調配,致使企業效率不高,執行力低下。

只有善於掌控全局的領導,才不會在凡事親力親為中浪費時間和精力,才能夠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企業發展戰略和方向。

而善於操控下屬的領導才不會老好人作風,才能夠合理調配各種資源,使得人盡其才,人崗匹配。

從員工角度衡量

領導凡事親力親為,如果是個不懂行的,會把員工帶偏,如果是個懂行的,什麼事情都讓領導做了,員工還有什麼鍛鍊表現的機會呢?不利於員工成長進步。

而老好人領導誰都不得罪,一團和氣,平平均均,做不好獎優罰劣,有效激勵,容易使有才的人得不到施展。

只有掌控全局的領導才能發揮好把關定向的作用,不會讓員工走偏做無用功,還能夠讓員工放手鍛鍊,才能得到施展。

而善於操控下屬的領導,才能夠根據員工特點調配工作,使得人崗匹配,人盡其才,不會因為老好人作風怕得罪人,不敢放手工作,導致高能低配員工有才得不到發揮,低能高配員工能力不足工作出錯。

所以,領導就要有領導的樣子,做自己本職崗位工作,善於管大局,抓重點,操控資源,不能凡事親力親為,疲於應付,老好人作風,不敢亮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