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瘋人院》:社會的平衡之道與平庸之惡

好的電影就像王熙鳳的出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很多人還沒看過《飛越瘋人院》,但肯定聽過那句“你們一直抱怨這個地方,但你們沒有勇氣走出這裡。”有多少人是聽過這句話才去看的電影?

看完這部電影,你覺得瘋人院裡的人都是瘋子嗎?

作為一個審視者,我當然認為瘋人院的人不是瘋子,他們只是與眾不同罷了。

但是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瘋子和正常人。

如果被認為是瘋子的人沒有瘋,那麼瘋著的是是瘋人院外的世界,是世界裡的大多數人,是烏合之眾

我們都是烏合之眾,我們瘋而不自知。這才是本片最有趣的地方:在觀影的130分鐘,我們極其正義地站在了瘋人院這一方,一旦電影結束,現實中的我們仍舊是瑞秋護士。為什麼麥克墨菲沒有走出瘋人院?因為世界掌握在多數人手中;為什麼酋長走出了瘋人院?那是感謝觀眾這130分鐘的清醒。

真理,說到底就是掌握在多數人手中的準則。多數人不一定錯,但當多數人以多欺少的時候,他們一定錯了。

01 平衡奧義

一個人,到底沒辦法對抗一個組織。

麥克墨菲是以一個清醒著的正常人身份走進瘋人院。

他被送進瘋人院的理由是:工作不積極,上課愛嚼口香糖,不經許可就說話。

這個時候沒有醫生覺得他瘋了,包括他自己。這些只不過是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他是什麼時候被定義為精神病呢?就是他開始代表瘋人院反抗醫生的時候,他被定義為“瘋”。

多數人的存在就是為了保持平衡,你打破平衡,就得承擔代價。

他反抗護士,拒絕吃藥;帶領瘋人院成員出去釣魚;為了看球賽想要改變瘋人院作息;在每天例行會議上大喊“你們沒有瘋”;串通守夜人晚上喝酒狂歡。

不得不說,麥克墨菲不自量力。他想憑藉一己之力把瘋人院裡逃避現實的人拉出深淵,寧願與世界為敵不惜代價。但是他得到的是一次電擊。

《飛越瘋人院》:社會的平衡之道與平庸之惡


麥克最為過分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反抗,代價極其慘烈。

麥克與酋長約好逃離瘋人院,最後那個晚上他給瘋人院的人帶來了酒。他們狂歡,作樂,把瘋人院弄得滿地狼藉。酒讓瘋人院成員短暫自由,短暫真實卸下偽裝。

特別是比利,一個因為口吃極度自卑的帥氣男孩,一個因為口吃求婚失敗的男孩,在麥克離別之際,勇敢表白了麥克的女伴。麥克鼓勵他自信,鼓勵他追求想要的東西,在眾人的簇擁下,比利與有好感的女孩度過了美好的一夜。

第二天一早,瑞秋護士暴怒,她質問比利:你感到羞恥嗎?

那是比利第一次否定瑞秋護士:不,我很快樂。

這樣的回答直接敲響了比利的喪鐘,瑞秋護士在盛怒之下威脅比利要把一切告訴他的媽媽。準確來說,不是威脅,是此意已決,哪怕比利跪地求饒,瑞秋護士也不曾有絲毫的鬆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比利的底線是媽媽。他可以口吃,可以被世界嘲笑,但他還有一位愛他的媽媽,他不能承受失去最後一位親人的損失,不堪重負就會走向死亡。

比利自殺了。麥克為此震驚、愧疚,他衝過去確認比利的死亡失去了逃離的時機。他差點掐死瑞秋護士,被再次送進醫院,電擊,過度電擊。

麥克真正成了瘋子。如果無法使一個人的精神屈服,有一萬種辦法可以讓他的身體屈服。麥克就像《長安十二時辰》的張小敬:

孤軍奮戰終究逆轉不了大局,亦不能救回戰友性命。一個人,到底沒辦法對抗一個組織。

或許麥克真的錯了,他妄圖打破一個長久的平衡局面,赴湯蹈火最終也只是蚍蜉撼大樹。

奧斯卡有一個得獎的動畫短片:《平衡》。一群人站在一塊板上保持平衡,只要有一個人挪動了位置,一群人就要跟著動,不然板子就會失衡,大家就會墜入深淵。直到一個很重的盒子出現在板子上,盒子很重,得到盒子的人只能獨身站在板子的一邊,而其他人站到對立面保持平衡。可是大家都想得到盒子,你爭我搶,板子失衡,大家一起萬劫不復。

麥克的思想就是那隻平衡板上很重的盒子。他想改變大眾對瘋子的看法,他帶著自己貴重的思想在瘋人院搞破壞,醫生護士為了保持平衡不停遷就他改變自己的策略,直到有一天他們忍無可忍,為了不同歸於盡,他們把麥克墨菲和他的盒子一起推進了深淵,以保持平衡。

《飛越瘋人院》:社會的平衡之道與平庸之惡


02 平庸之惡

群體的無意識行為取代了個體有意識的行為,這是現時代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如果用傳統的善惡觀來審視《飛越瘋人院》,那麼瑞秋護士就是一個無法洗白的反派。

例行會議上護士鼓勵每個人發言,卻只想讓他們說出自己想聽的觀點,這不是治療,是洗腦:哈定覺得自己的妻子有外遇,瑞秋護士卻說他是對自己的妻子失去了耐心;

護士讓比利說自己因口吃被拒絕求婚的事情,比利的講述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嘲笑,護士給了一句淡淡的評價:你為什麼要去求婚呢?言外之意不過是,你知道自己口吃有缺陷,為什麼還要去自取其辱?

當觀眾不由自主代入主角的視角,瑞秋就是一個難以討喜的角色。她不僅在例行會議上獨斷專行灌輸思想,她甚至在行為上冷酷無情。

比利的死她負有很大責任,她步步緊逼,妄圖斬斷本就自卑的比利最後的後路與希望,她所謂的對病人治療,卻從未深入走進病人的內心對症下藥。比利因為她的言論而自殺,看到比利的死亡,瑞秋護士也僅僅是震驚了一瞬間,便恢復了冷靜,沒有一點對比利死亡的愧疚。

《飛越瘋人院》:社會的平衡之道與平庸之惡


瑞秋護士是冷酷嗎?她這恰恰是無意識的平庸之惡。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的所做所為就不會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就會暴露自己不受約束的一面。 ------《烏合之眾》

“平庸之惡”的概念是漢娜阿倫特提出的,很多參與屠殺猶太人的納粹分子並未感受到太大的罪惡就是因為“屠殺”這一行為不是單獨的個體來完成的,而是一群人失去理性的狂歡,那麼自然罪惡感不會由一個人來承擔。

平庸之惡,即這種惡念,是每一位平常人都會犯的。瑞秋護士也是如此,身處這樣一個一味物理治療所謂精神病人的體制下,病人的自殺都是他自己精神不正常導致的,醫院裡每一個“正常人”都是這樣以為的。

不然為什麼比利的死,除了那群瘋子震驚,護士,醫生甚至保安都沒有表現出很大的震驚來?有一次會議,契世威克因為護士過度管控他的香菸而發瘋,場面混亂中一隻燃燒的香菸掉進了一個人的褲腳,當他被香菸灼燒大叫,保安卻以為他在發瘋把他拖走。

所以說,”惡“的不是瑞秋護士,或者不只是瑞秋護士。而是整個瘋人院外的世界,是烏合之眾。烏合之眾用他們所接受世界準則把這些特立獨行的人、身有殘疾的人給捆綁了。

《飛越瘋人院》:社會的平衡之道與平庸之惡

P2\\2i2u2{22

大家都是烏合之眾的道理就在於此,希望看到這裡不要生氣,我說的”大家“包括我自己。

如果大家沒有嘲笑過”醜女“、”胖子“,會有那麼多瘋狂整容者嗎?三無減肥藥會經久不衰嗎?

刷抖音的時候我喜歡翻評論。其中有一條抖音是"和網戀對象視頻通話”,女孩的臉不醜,但膚色暗沉,五官不精緻,臉型略寬。而男孩呢,則是時下最吃香的帥氣大男孩。

評論裡有一條高贊評價,那條評價以一種“我用了很溫柔的話在說為你好的道理”的語氣說:姐妹,一般這種顏值不對等的情況,我勸你謹慎一點,他大概率是騙你,圖你什麼,別覺得我說話難聽。

看到有大量對此評論的支持者,我不寒而慄。這難道不是“平庸之惡”嗎?從視頻的文案,以及拍攝手法不難看出男孩和女孩一定是認識的人,只是為了“合拍抖音”。但如果是真的呢?99%的人喜歡蘿蔔,不能有1%的人喜歡青菜嗎?那個抖音女孩只是在大眾審美面前有些不精緻而已,誰都不知道她生活中是不是“腹有詩書”、“氣質出眾”。

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飛越瘋人院》講的是多數人的故事,是一場多數人對少數人無聲的捆綁。

《飛越瘋人院》:社會的平衡之道與平庸之惡

\u0006

03 平凡之路

平凡但不平庸,是每一存在的個體極其偉大的境界。

《飛越瘋人院》只有酋長逃了出去。麥克墨菲被過量電擊致瘋,酋長逃走之前捂死了麥克,給了他最後的自由般的尊嚴。

酋長能逃出去,很大的原因是他在裝聾作啞。因為他“聽不到”“不會說”,很少有人來打擾他,只要他不惹事,也沒人願意來嘲笑他,改變他,甚至強迫他接受大眾的思想。

對於一個不被大眾接受的“瘋子”來說,被忽略是他最好的獎賞。

所以酋長能夠理解麥克所做的一切,打破窗子,解放內心,飛越瘋人院。可以說麥克只救贖了酋長一人,其他人就像是被困久的獸,門開了會為走出去的人鼓掌,但自己仍然無法面對外面的一切。

瘋人院的一群人,要麼是性格上的特立獨行,要麼是生理上的與眾不同。總之他們與大多數不同,他們成為了少數人。

多數人不一定是錯的,瑞秋護士堅持不改變作息,因為不能為了少數人的私慾去影響多數人的休息;麥克得到了多半數的支持卻沒有被採納意見,因為會議已經結束無規矩不成方圓。

《飛越瘋人院》:社會的平衡之道與平庸之惡


發展至今,我們的社會已經有了一套基本完備的道德評判機制:比如法律。法律是符合多數人利益的條文,我們遵守法律,因為它正確又符合人性;在法律空缺的地方,多數人會用正義審判十惡不赦的混蛋,比如 ”江歌案“。

這時候的多數人,發揮了維持社會穩定的最大作用。

但多數人利用不涉及至善至惡的標準捆綁少數人一定是錯的,瘋人院每天放音樂讓”病人“放鬆,卻看不得”病人“隨音樂起舞:只因他們覺得隨時隨地跳舞是不正常的,要加以制止。

我們希望平凡,卻有一部分人滑向了平庸。

用大眾審美捆綁所有人;給予不了殘疾人應有的尊重;以偏見認識世界...就是平庸之惡。

平凡但不平庸,很簡單:

不支持同性戀,就不高舉彩虹旗吶喊,但也別在同性戀領域內大放厥詞;

不喜歡胖子,就不找體重超出接受範圍的另一半,但也別朝著大街的豐腴路人說噁心;

看不慣把寵物當孩子養,就不養寵物,但也別指著鏟屎官說他們不孝;

是多數人,就享受群體帶來的安全感,多發揮"團結的力量”,給一些少數人的生存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