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为什么怕罗士信?

高培枫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可以回答一下。只要是一个传统评书和小说的爱好者,隋唐这个大历史框架下的内容,肯定是非常受欢迎的。毕竟这一个大框架也确实是一个精华所在。一般这个书走的是两个套路。一个是以天下第一枪开始的,从北平王罗艺开书,一直到后来,各位小国公的故事。有的能说到薛雷扫北甚至到月唐演义(郭子仪是主角了),这个就是所谓的大隋唐,至于说到哪里结束,那完全看艺人自己怎么演了,如果想快,锁五龙就能结束,单二爷死,故事完结,想买的话都能跟餐唐连上。还有一道书梁子是从秦二爷开书,然后到李世民代理朝政结束,也就是兴唐传,也可以叫大隋唐,或者说唐。

这两部书里李元霸的形象是不同的,而且他有一部和罗士信交手过,一部没有。或许提问的人是受了一些非传统内容解读的影响,会提出李元霸怕罗士信,这个是不存在的,李元霸不管在哪个里面都不可能怕罗士信。在各个版本里李元霸要说怕基本上就这几个,第一个天下第一绝罗松,在隋唐里罗松那就是神的存在,从来没有真出手过;第二个他二哥李世民,因为李元霸傻,大哥三哥都不爱跟他玩,李世民对他好,所以他连李渊的话都敢不听,但就听他二哥的;第三个柴绍,因为李元霸从小怕雷,柴绍从哪雷吓唬他,他怕柴绍能引天雷;第四个秦琼,因为秦琼对他们家有恩,这只是对恩人的一种敬畏;第五个罗成,在一个书梁子里,罗成是最厉害的人(除了罗松),李元霸打不过罗成,见到罗成就含糊。至于说罗士信,李元霸从来没有怕过。

李元霸在两部书里都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既然谈到这个话题,我就简单的聊一下两部书不同的李元霸。一部书里的李元霸就是个傻大个,这部书李元霸确实是力大无穷,但是完全要靠力量跟人家硬拼,他打宇文成都和裴元庆靠的都是蛮力,因为这俩在书里也是力量型英雄,反正我没留心过他俩的技巧。而且,在后来扬州夺玉玺一大回目里,李元霸有过二次和裴元庆交手,这个时候的裴元庆再度拜师定延平,学会了链子锤,还报了四平山一战之仇。其实这部书逻辑有问题,李元霸一锤砸弯过秦琼的枪,但秦琼用撒手锏打败了裴元庆。而且李元霸后来也不是死在雷劈上,而是被宇文成都的师傅,兴隋九老中的鱼俱罗用拖刀计杀的;他和罗成有过交手被罗成用枪戳中了腿给败了,罗士信在这部书里到不是很傻了,但是他一直以秦琼马童的身份跟在秦琼身边,在这里面罗士信没有和李元霸打过。书里也没有隋唐十八条好汉,四猛什么的。

第二个形象,李元霸是以一个小傻子的形象出现的。他是尖嘴猴腮,因为小时候生病烧坏了脑子,有点浑浊闷楞,但学武艺一门灵,练的是800斤的一对八棱紫金锤,说他傻吧,他打仗的时候可鸡贼了,说他不傻吧,反正挺混蛋的一个主。这里面李元霸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条好汉,书里就明确有排名的。他和裴元庆打的时候对了三锤,说起来裴元庆这招还是宇文成都交给他的盖马三捶。在这部书里面有过李元霸和罗士信对阵,书的回目叫一猛、一杰会一绝。讲的是罗士信会斗西府赵王李元霸。两个人打的是不可开交,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都得累死。秦琼和李世民两个人都很担心。这个时候出来的隐士罗松,一枪破了这两个人的对阵。在这部书里,罗士信虽然武艺没人指点,但却天生神力,而且有横练的功夫,所以他是唯一能在力量上跟李元霸抗衡的。两个人斗起来也就是个半斤八两。但是因为这两个人都力大无穷,是当世猛将,李世民跟瓦岗众兄弟(除单雄信外)都没有仇,秦琼也跟李家关系匪浅。双方都怕这两个人有失,所以自此之后就没让两个人打过。但是绝对说不上李元霸害怕罗士信。

因为这两部书我都是很久之前听的了,差不多也得有十几年了。有可能在一些细节上说得有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够原谅。(PS一下,我个人96年有一版陈锐的,很有韵味,但因为导演和制片的问题中间给断了,很遗憾。不过后来由单田芳老师监制的严宽版隋唐弥补了这个遗憾,里面的很多角色都很出彩,对隋唐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随意言之


李元霸其实不怕罗士信,因为他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罗士信这么一个人。

后来李元霸把众反王堵在紫金山,直杀得十八路反王血流成河。

正在李元霸杀得起劲时,罗士信赶来了,一路吆喝“闪开”!“闪开”!

罗士信冲到李元霸跟前举枪就砸,李元霸用锤一档,不觉后退数步,而罗士信也是如此。

李元霸自出道以来,从未受过如此的挫败,不觉一愣:“好小子,可以啊,要不再碰碰!”

罗士信乃一傻大汉,也是嗨嗨一笑:“猴崽子,碰碰就碰碰!”

为何罗士信称李元霸为猴崽子?

须知李元霸乃一黄毛小子,骨瘦如柴、尖嘴缩腮,形同病鬼,故罗士信称他为猴崽子也。

但是罗士信不知,此黄毛小子个头虽小,但却力大无穷。

李元霸锤震当时大隋第一勇士宇文成都,四明山打的十八路反王血流成河,两臂一晃有四象不过之力,怕过谁来?

但罗士信也不是好惹的主,三下五除二搞定来护儿,力克当时还未尝一败的裴元庆。

虽说没有啥武艺,但是力气可与李元霸一拼。

当下两人刚一交手便都掂出了对方的分量,应该说都是双方平生所未遇之敌手。

但越是如此,李元霸和罗士信对于分个高下更为迫切。

于是李元霸说了声“可以啊,要不再碰碰。”罗士信也自恃勇武,当然不怕李元霸,也说了声“嗨嗨,猴崽子,碰碰就碰碰。”

于是两人都铆足了劲,使用各自的兵器用力一对。

两人的力气本来就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这一使足了劲一碰,双方的兵器砸在一起,直震得二人向后倒去,挣扎不起。


东方评史


在《隋唐演义》中,出场的好汉很多,排名也很多。其中“四猛”、“十八杰”是这些排名中的主要元素。“四猛”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和秦用。李元霸,李渊第4子,传言说他是雷公转世,又有说他是哪吒投胎,是当时隋唐时期武力值最高的人,唯一能克制他的人也就只有罗士信了,可见罗士信的勇猛以及武力值是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罗士信山东省济南市人,自幼父母双亡,被美髯公王君可收养,起名罗士信,后秦琼将他收为义弟。评书故事里,罗士信是隋唐四猛第一猛,外号“今世孟贲”,有一对飞毛腿,使一条大铁枪,天生神力,水性过人,但生性憨傻,“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和李元霸乃当世对手。瓦岗寨的秘密武器,每当遇到强敌之时,必然要请罗士信出马。钢筋铁骨,每每陷阵,必然杀得敌人落花流水。

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师从袁天罡,锤法精湛武艺高强,一猛一杰会一绝的时候势均力敌,不分上下。。。最后李元霸用双锤卡住了罗士信的铁枪,两人较力,可谁也拉不过谁(相当于比气力呢),这时罗松(姜松)冲过来,一枪将双方的兵器挑开,两人都一起跌倒呢,李元霸摔落马下,罗士信跌倒头碰在石头上,两人此刻都晕过去了,这也是评书中一杰、一猛、一绝三人的唯一一次较量。

据说有一次,他看到两头牛在角力,就上前劝架,结果牛完全不听他的驱使,他在恼怒之下,一用力就把牛角给折断了。小的时候,罗士信是以放牛为生,经常在玩耍的时候,用小石子射飞鸟,久而久之,就练成了“飞石打鸟”的绝技。

罗士信降唐后,到处随李世民南征北讨,为唐朝统一天下建立功勋,受封为郯勇公。后来,窦建德的余部与刘黑闼在河北起兵,李世民率军前去征讨。罗士信主动请缨,请求接替王君廓,前去支援。而这时天降大雪,后续救兵无法进城,罗士信虽死守城池,但城很快就被敌军攻破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获。罗士信毕竟是好男儿,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终年20岁,李世民知道罗士信的死讯,大为悲伤,花重金购得其尸,将其安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0317老夏


有一段评书中讲过:罗士信自幼父母双亡,被美髯公王君可收养,起名罗士信,后秦琼将他收为义弟,他一对飞毛腿疾逾飞马,水性更是过人兼天生神力,作战非常勇猛刚果。

他使枪非常无章法,每每都把枪当棒子使。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师从袁天罡,锤法精湛武艺高强,一猛一杰会一绝的时候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最后李元霸用双锤卡住了罗士信的铁枪,两人较力,可谁也拉不过谁(相当于比气力呢),这时罗松(姜松)冲过来,一枪将双方的兵器挑开,两人都一起跌倒呢,李元霸摔落马下,罗士信跌倒头碰在石头上,两人此刻都晕过去了。

所以两人势均力敌,不分上下,不存在谁怕谁。


时间记录者


民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由此可以看出李元霸的力量,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李元霸的评价。

历史上并没有李元霸这号人物,他只是小说杜撰出来的人物,原型为李渊之子。李元霸存在于小说《说唐全传》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等文学作品之中。李元霸最初的形象比较单薄,随着《兴唐传》、《瓦岗英雄》等评书,以及单田芳老师评书流传,李元霸的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

文学作品中的李元霸为大隋第一条好汉,也是大隋好汉中独一档的存在。李元霸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力;兵器为擂鼓瓮金锤,单个重四百斤,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烟云罩,此马可夜行八千,昼行一万;传说李元霸为金翅大鹏鸟转世。李元霸在《说唐全传》中是独一档的存在,两锤打败宇文成都,三锤打败裴元庆,一锤击败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四明山一战击败了230万反王大军,紫金山一战将185万大军杀得只剩65万。李元霸简直就是机器人,除了被雷劈死,人类根本对他无可奈何。

随着其他小说(评书)出现,李元霸的形象更加丰富,而且也逐渐出现了其他事迹。《隋唐演义》出现以后,人们为天下无敌的李元霸设置了可以匹敌的对手。各个版本所有隋唐人物中,在武力、力量上唯一可以和李元霸匹敌者只有罗士信。历史上确实有罗士信其人,不过和演义中的罗士信形象相差甚远。李元霸是十三杰之首,罗士信则是四猛之首。

并不是所有隋唐系列演义小说中都有罗士信,所以罗士信的形象比李元霸单薄很多。李元霸的力量、兵器、坐骑等书中都有明确记载,罗士信的记载则少许多。书中并没有点明罗士信的力量,只说他能横推八马、倒拽九牛,罗士信的兵器只说是镔铁霸王枪,具体重量也没有过多交代。罗士信的出现貌似只是为了让李元霸有一个可以匹敌的对象。罗士信虽然也战功赫赫,但是具体功绩和作用,并没有李元霸突出。

说李元霸怕罗士信并不准确。李元霸谁都不怕,也不怕罗士信。

评书中的罗士信,在性格特点上和李元霸比较相似,都是少年成名的力量型选手,基本上都是武力超强而智商不足之人。李元霸和罗士信直接交手于四平山,也就是有名的锤震四平山。两个人在四平山,你一锤、我一枪,只是简单的力量对抗,并没有多少武艺上的比拼。最终对抗的结果是李元霸略占一点点上风,如果双方死拼到底的话,极有可能罗士信先死,李元霸后死。两者相拼的结果是相互伤害、两败俱伤。

四平山之战中,李元霸并没有输给罗士信,又何谈怕罗士信呢。再说了以书中李元霸的性格特点,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又怎么会怕罗士信。虽然李元霸不怕罗士信,但是经过四平山一战,李元霸倒是不愿意再遇到罗士信,尽量避免见到罗士信。我想罗士信也不想再遇到李元霸。

其实非常好理解为什么李元霸不想遇道罗士信。如果李元霸的战斗力是100,那么罗士信的战斗力则是99。双方的战斗力,基本上还在一个档次上,就像狮子和老虎。狮子和老虎打起来,最后一定能分一个高低。即使最后狮子答应了老虎,最后这只狮子也有可能因为伤势过重而亡,或者因为破伤风等并发症而亡,亦或者被其他动物捡了个漏。

锤震四平山之后,李元霸和罗士信都清楚对方的实力,也都知道想致对方于死地并不容易。既然双方都不能轻松地致对方于死地,不如尽量避免遇到对方。当时双方处于敌对关系,如果双方不期而遇,不打的话又不好意思;如果打的话又将是一场大战,搞不好两个人都有可能重伤而死。所以对于彼此来说,尽量避免遇到对方才是最佳选择。这样不仅可以继续为己方立下战功,也可以避免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依稀说史


《兴唐传》里按力量和武力值排行分为四猛十三杰,其中四猛之首是罗士信,而十三杰之首就是李元霸,两人都是力量型猛将,都是“恨天无环,恨地无把”的主!

李元霸

李元霸是李渊的四儿子,长的骨瘦如柴,面如病鬼,但是声若洪钟,膂力过人,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李元霸的武艺也很厉害,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每只锤重四百斤,共重八百斤!



李元霸因为在晋阳宫比武,打败了挂“无敌牌”的天宝将宇文成都而闻名天下,后来被隋炀帝杨广封为‘西府赵王’,在四平山救驾时,李元霸“锤震四平山”打的十八路反王的百万兵马死伤大半,自此没人敢惹李元霸!


罗士信

罗士信是个孤儿,自小被五柳庄庄主大刀王君可收养,由于从小就傻傻的实心眼,就在庄上做了一个放牛童子,不过从小就顿食斗米,吃饭不知道饱饿,天生神力,膂力惊人,大家都叫他‘今世孟贲罗士信’,也有叫他‘傻小子’的。

罗士信有几样本领,第一就是力分双牛,两头牛较劲打架,他到面前,一手拽着一头牛,往两边一扔,牛能被摔出很远,弄不好牛就被摔死了,力大无穷!


第二个本领就是滚山不死,在高山上抱着头往下滚,滚到了山底人没事,身体坚硬如铁!

第三个本领就是弹打飞鸟,鸟在天上飞着,罗士信拿个石头子就能把鸟打下来,打东西非常准!

第四个本领就是跑的快,日行八百,夜行五百,速度跟上很多宝马良驹。罗士信还长着一对雌雄眼,白天看的远,晚上看东西如同白昼!

那么,李元霸为什么怕罗士信呢?

其实李元霸并不怕罗士信,因为他们俩根本就没遇见过,两个人都是半憨不精的,每次打仗都要人带着,李元霸“锤震四平山”时,罗士信被留在了瓦岗寨,而扬州“玉玺会”时,罗士信已经被东方玉梅用计害死,两个从来没碰过面的人,根本就谈不上谁害怕谁!


唐古看今


说起隋唐英雄大家都会想起李元霸天下无敌,不过很可惜历史之中的李元霸并没有如此厉害,其原型是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在清朝时期为了避讳康熙玄烨而改名李元霸,只是历史中的李玄霸十六岁就去世了,并没有什么成就。

虽然李元霸在历史中并不是天下无敌依然不影响我们喜欢评书之中的李元霸,对于这段艺术作品比较熟悉的人们都好奇为何天下无敌的李元霸会怕罗士信呢?

两人在艺术作品中的确交过手,在艺术作品中两个人都是智商有点欠缺且力大不穷,相对这类人我们潜意识都有一个认知,就是出招从来不讲究套路,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就是这个道理,李元霸怕罗士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两人看起来心智不佳也是知道交战的取胜之道,力气大加上对方不知道我要如何出招以奇制胜,两人的交手历程可以看出每次与对方交战,对方的招式却能被两人看出以强大的力量压制对方,出其不意的制胜。李元霸和罗士信交战,力量上相差无二,只有靠招式取胜,奈何两人都是那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李元霸心有顾及也是自然。

自古有言一力降十会,也就是说在变法多端武功在力量面前也是徒劳,两人之前对战的对手也是如此,对方无论招式多么新颖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只能任人宰割。可李元霸遇到了罗士信在力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可是两人也同样没有变化多端的武艺,两人交手中以锤相撞都是虎口生疼且晕了过去,李元霸出山以来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力大的对手,罗士信的力量让李元霸震惊,出于与自己类似产生了共鸣回避罗士信而已,并非害怕罗士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时常看到心智不佳的人与心智不佳之人能成为朋友,与正常人很难相处,李元霸与罗士信就是有点这个意思,产生了共鸣。

李元霸虽然能打赢罗士信,但是李元霸胜出的代价也是不会太小,最起码要用上十分的力气,还要吃下不小的暗亏。打败罗士信对于李元霸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利益关系,自己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心智不佳的李元霸自然是不想这样付出极大的代价来换取战胜罗士信。也就是说李元霸懒得与罗士信交手,开始交手是出于好玩也吧,是被激怒也好,总之交手一次之后,李元霸也就避免了与罗士信交手,说到底还是懒。

最后就是李元霸与罗士信交手之时发现罗士信知道了李元霸的弱点也就是罩门,就好像一个心智不佳的人与另外一个心智不佳的打架一样,自己害怕什么对方也一定害怕什么,可以说李元霸与罗士信打架的场景是十分搞笑的存在。你知道我想干什么,我偏不让你得逞,出于这样的情况,李元霸是真心不想和罗士信这样的人交手。

罗士信在历史之中是真实存在的,其可能就是罗成的原型,罗成在历史之中并没有此人,罗成应该是根据历史之中的罗士信杜撰出来的一位好汉,只不过罗成最后的结局并不是罗士信的结局,罗士信因为守城而战死,罗成则是被乱箭射死。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以演义中而言,李元霸并不是害怕罗士信而是回避罗士信,让我们产生了误会而已。


豫北老崔


没有证据表明李元霸怕罗士信。对李元霸这个战斗力级别的人来说,他想怕谁就怕谁。这种怕,就好像男人怕老婆,成年儿子怕爹妈那样,听话,但绝不是打不过。

李元霸唯一一次和罗士信交手,二人只过了一招,虽然罗士信虎口发麻,还挺不服的。但真的头铁上了,无非是隋唐英雄榜上少一条好汉,不是什么大事。

然而李元霸是真的害怕秦琼。主要是因为秦琼对李家有恩。所以只要秦琼为人正派,不干让李元霸觉得恶心的事情,这种怕就是一直存在的,此谓“正义的力量”。

而罗士信作为秦琼的义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狐假虎威?

完全看李元霸心情。

就好像一个人怕狼,但真的蹦出来了一个短腿柯基……

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了


酒骑风


李元霸也不是怕罗士信,打败过宇文成都,2、天宝大将宇文成都,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紫面天王雄阔海,双镗无敌伍天锡,南阳太守伍云召、少保罗成、花刀大将魏文通、靠山王杨林、银面韦托秦用、呼罗国王、四宝大将尚师徒、马踏黄河两岸、皂袍大将尉迟恭、赤发灵官单雄信、银枪将苏定芳、勇三郎王伯当、大刀王君可、

这十八个人和他交过手的有裴元庆,在四明山被李元霸砸的抱鞍吐血,落荒而逃。宇文成都在太原就比试过,不是对手,最后在扬州被一锤砸死。秦琼在瓦岗突围四明山的时候和李元霸打过,枪都被李元霸给抢去了。伍天锡好像是扬州吧,被李元霸撕成两半。其他人没打过,但绝对不是对手。所以十八杰中无人是李元霸的对手。那就到四猛中去,

而在遇到罗士信对战几个回合都没能把罗士信拿下,后两人武器对碰时李元霸被震晕过去,不是怕她是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





忙碌小陈


总体来说还是李元霸更厉害点,隋唐英雄传这本书就有一场他们俩的大战,结果是两败俱伤,罗士信 和李元霸都有点傻,李元霸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历史上的武将除了关羽我最喜欢李元霸了 ,隋唐第一好汉不是浪得虚名的 呵呵 总体来说还是李元霸更厉害点,隋唐英雄传这本书就有一场他们俩的大战,结果是两败俱伤,罗士信 和李元霸都有点傻,李元霸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历史上的武将除了关羽我最喜欢李元霸了 ,隋唐第一好汉不是浪得虚名的 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