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與今天通俗的“道德”有關係嗎?

不是我血色青竹


《道德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與今天通俗的“道德”有關係嗎?

道、德的概念都來自老子的《道德經》,或者說後來重新發現排序的《德道經》。但是經過兩千年的文人註釋演繹,這兩個字,包括《道德經》本身的句子,因為古文沒有標點符號而演變出來無數種解釋。

我們要討論“道”與“德”,最好是自己去《道德經》中找答案。而我們能得到的大多也是根據我們自己的知識水平理解而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這裡大概說一下本人的理解,儘量簡單明瞭。

老子的道家思想就充滿了哲學思考,而五千言的《道德經》半部關於“道”的是哲學,而半部關於“德”的是思考。作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道德經》闡敘了老子的哲學核心思想。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就是“道”。

其實我們要解答“何為道?”,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是沒有辦法得到明確答案的。因為老子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想通了,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存在:

《道德經》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有這麼個東西,“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我也不知道該叫它什麼,就叫它“道”吧,再冠上“大”之名。所以我們就稱為“大道”,或稱“道大”。

不但強為之冠名,老子還給所有妄圖闡敘“道”是什麼的人加上一道無解之鎖:“道可道,非常道。”這個就厲害了,你說吧,你說出來的,就不是道了。

這樣,就沒有任何人能給“道”來下定義了。就算老子自己,也只是形容出“道”的狀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因為一旦定義了道,那就不是“道”了。

那麼我們也不要強行去定義解釋,我們試著用其他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

咱們打比方。就像老子說“上善若水”,其實也是通過比喻的方式來告訴我們“道”大概的狀態。

“道”不是實體,也不是可以言說的屬性,也並非常人理解的規律。我們假設“道”是一種狀態,一種最原始、最本初的狀態。而處於這種狀態下,就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但是僅僅是有可能,並沒有任何可能真正發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這種狀態。

我們作個簡單的比喻。假如我們站在原地,要向某一個方向出發,但是並沒有邁步,那麼是不是有著朝任何方向走的可能性呢?這種充滿所有可能卻沒有選擇的狀態,就是“道”。因為沒有選擇而擁有所有選擇,這也就是“無”。

如果我們現在向某個方向移動一步,就打破了這種狀態,我們在“道”的基礎上做出了選擇,拋棄了其它方向,得到了前進的方向,這又是什麼呢?這就是“有”了,也就是“得”了。“道”的狀態也就不存在了,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而“得”其實就是“德”的本意。

《道德經》其實就是講選和不選的問題。道是不選,德是選了。這是老子的哲學思想。當然,這只是一個比方,來形容老子所說的這種無法描敘、無法陳述的“道”和“德”,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而《道德經》的“德”經就是從哲學思想沉入思考進入世俗的部分。講“德”其實就已經背離了“道”,但是世人只有通過修身立德,才能儘可能地接近“道”,順應“道”,成為“得道之人”。

諸子百家,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研究怎麼治理國家、怎麼管理社會的學說。儒法道兵墨都是一樣,莊子不還有《應帝王》嘛。而老子通過《道德經》透露出來的聖人“無為”的“小國寡民”的治理方法,其實只是在那個時代的一種治國理想。

因為“道”的哲學思維太高妙,所以後來的儒家、法家實際上都是發展了他“德”的部分,形成各自的理論,包括後來道家、法家攜手的“黃老之學”,道家、儒家共通的“玄學”、“理學”,直到王陽明糅雜儒道法的“心學”,都是從《道德經》開枝散葉而來。

《道德經》是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思想的源頭。

“道”為世界本源,“德”為世界之路。

而今天世俗的“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三者之間有沒有關係呢?當然是有的,中國社會所有的精神文明都來自於《道德經》的“道”與“德”,但是如果只講定義的話,中間隔了太多的演變和衍生。

就好像王陽明的“心學”,我們雖然稱之為儒學,其實和孔子的先秦儒學已經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道德”和“道”與“德”的關係也是如此。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道德經》中的幾個重要概念(一)

《道德經》中最主要的概念是“道”,在《道德經》中七十三見。無論是從《道德經》本身的表述,還是今天我們對它的理解,應該這樣來概括它:“道”本來是看得見的物體運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觀事物運行因循的軌跡;同時又是看不見形、聽不著聲、品不出味、觸不到體的抽象於物質的潛在軌跡,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運行軌跡的大致的經驗的認知,是應該取法依據的而不應該違背和對抗的動態的行事原則。

“道”是真實存在的。《道德經》各章分別從不同側面來揭示“道”的本質,並不矛盾。試圖對某一章的“道”孤立來解釋,是行不通的。在《道德經》中,“道”常與“德”伴隨,又時而與“自然”融合,它的比喻義與本義常常交織在一起。

需要強調的是,《道德經》中七十三見的所有道,無論是動詞還是名詞意思是一致的,都是圍繞“道路”的本義、比喻義或引申義闡述,無論是具體的“道”還是抽象的“道”,沒有“說”的含義。

大道

大道在《道德經》中凡三章四見:大道廢,安有仁義?(第十八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第五十三章)

什麼是大道?大道是治國安天下總體因循的思想觀念、方針政策和運行態勢——這種思想觀念、方針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頭上的粉飾,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國安天下潛在的運行軌跡,是治國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標準,核心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在治國安天下上的體現,是由治國安天下者思想行為潛在導向而形成的社會主流官風、民風,即整個社會的主流風氣。

“德”在《道德經》中四十三見。《道德經》中的“德”指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

“德”從“道”而來,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礎上,通過修道來立德。《道德經》中的“德”是“純天然”的,未經後天加工改造的品質,具有“樸”的特點。“積”是“德”的修養過程。“德”是一種思想境界,處世態度。

《道德經》中的“德”依附於“道”,是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道”是行事應遵循的原則,“德”就是按“道”行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揭示了“德”的本質屬性。“德”是“持道”態度,進而體現在對待人與自然、事物的態度上。

“孔德之容,為道是從”(第二十一章)。“道”是“德”的載體,沒有道,德就無從談起。依道而行就是有德,背道而行就是無德。

在《道德經》中,“道”與“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動態的。“道德”一詞正是“道”與“德”結合的產物。


陳廣逵


泛泛道德二字,出自道德經,卻是需要我們去正本清源的兩個字。

道——這個字在甲骨文中的類象,是在描述一個首領在路口中若有所思。

德——在路口中的眼睛。如果把眼睛比作“明”來理解,我想是不是可以解釋為人在路口中若有所思後恍然大悟。



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思考“道”是可以啟發人的思維,是形成“德”的條件。?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把道德經元章與我個人的解釋供上: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釋:

個體所用語言描述的道,都不是恆常久遠之道,因為物隨時遷,所以名詞形容的事物不能完全等同於所要描述之物的全部。無,說的是宇宙萬物的開始,有,說的是宇宙能量轉化成物質顯現出來而孕化萬物。所以常無之道,是我們所看不到,卻又能感受到奧妙之道。而常有之道,是我們所能看到顯現出來的事物,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有”的變動軌跡,從而發覺“無”的端倪。這兩種道同時存在,互相轉換,幽深玄妙!

人受於天地之養,天地被自然所囚,整個宇宙大部分體積被空“無”所充斥。。。

小編認為道德經是在講述一種力量,可以啟發深度思維的力量,它推動時間運動,物質轉換。

老子通過對道的描述,從而讓人們瞭解或感受這種空無的力量。這種力量,會通八方,融貫宇內。是時間的前後,和空間的大小之中皆存在的力量,甚至存在於方方面面,人類的人事,哲學,數學,邏輯中都在普遍欲以闡釋或揭示的力量。

道的特徵為:

1,道不顯象為空無,無光無色無物。所有真空環境中都存在的能量。為大道,為總源頭,為宇宙的基與因。

2,道顯象了的表現為,事物的運動軌跡,運轉道理,為物道,為有,它孕育萬物。

3,空無與物道可以相互轉換,而空無是物道的根基,物道使空無存在意義。

4,物道,顯象之道的運轉道理,是我們瞭解空無的力量的窗口。可以使人揣摩到大道,空無之道的奧妙。

5,大道之性情,為自然,為必然。就像宇宙大爆炸開始了,就意味它正在走向毀滅。理解了這個就明白了所有的道的大方向,因果關係是自然而然的必然,其因化果只是時間問題。

三才思想“天地人”貫穿華夏的人文思想體系。我們客觀的看待事物,同樣也會考慮到人的行為的主觀呈現,也會成為客觀的一部分。人的行為無法改變大道,但也在不斷的改變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大乾坤中的小世界。

由於每個個體認知有所不同,所以人類內部常常沒有統一意見。認知不同就會引發局部,小規模,以及大規模的諍訟。由於人類自身的這一矛盾性的存在,導致人類不具備整體協調能力,所以我們改變自然的能力有限。

當讀者瞭解至此,老子的主張就來了,他認為人應該順從大道的自然性。謹慎認知和運用我們的能力,熟知人的好上,好廣,好高,好善,好多,好美性等等諸多性情是促使我們進步的源泉,同時也是滋生與它們相反事物的根基。

故而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認知我們的行為是否具備疏導“道”的條件,這時,我們攜帶的變數就會使我們自己產生無妄之災。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也。講到這裡,讀者們也許可以明白為什麼老子說自己不敢為天下先?為什麼老子的教導主張行不言之教,就可以理解什麼叫做自然而然,道法自然,什麼叫虛懷若谷,什麼是無為而治等諸多道理。

至哉五千言,老子先是客觀的描述了道的本源為無,而後他的哲學通通與“無”有關。首尾呼應,妙不可言。那是否可以理解為道德經的精髓就是在講述空無的力量?

喜歡點關注。


朝昂和陽


《道德經》全書五千言,主要就是在闡述“道”和“德”兩個概念。

“道”的本義為路,引伸為規律、原理、原則等。但在老子看來,“道”無形無象、無偏無私,是宇宙之源、天地之根、萬物之母。比如《道德經》中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獨一無二、混沌為一,從中產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產生三,此後就有了世間萬物。

那麼什麼又是“德”呢?

在老子看來,“德”是“道”的性能,是萬事萬物表現出的自身屬性。宇宙間萬事萬物何以各具形態、各具功能?都是“德”之所致。“道”因“德”而現,“德”因“道”而存。比如《道德經》中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這是說:道催生萬物,德養育萬物,物性使萬物具有形態,環境使萬物得以長成。所以萬物沒有不尊崇道而珍重德的。

《道德經》重在論“道”,同時論“德”,互為表裡。老子正是以“道”為體,以“德”為用,構建了他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反映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最高智慧。

《道德經》中的“道”與“德”與我們今天所說的“道德”是否有關係,我沒有根據說“是”還是說“否”。但我又覺得《道德經》中提出的“尊道”、“貴德”的概念,對以後“道德”思想的發展,對我們今天所說的“道德”概念的沿用,是不是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關係?

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道德”,是指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時代賦予了它嶄新的內涵和要求,與《道德經》中“道”與“德”的內涵和要求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一知半解,斗膽說了以上的話,望各位方家和網友直言批評指正。)


一眼千年58


道為首,德為心,是以守心。

何為守心,就是不生妄念,不出惡語,不做錯事,是為守心。

道者,恆以,是為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

何為德,為性也,人之心境,坦然若己,是以恆守本心,斷妄念,閉惡語,思己過,以羞愧之心,得一善念,善行,善言,是以善德。

何為得道,莫過是天人合一,莫過與自然相融,莫過與心本一,是為太一。

何為太一,言、行、念,皆為一致,是為善一。

人之生,善惡相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居其中,應棄惡從善。

善為心,心善行才善,言才善。

是以守善行之。

每行一善,月有三十善,何為善,不做虧心事,便是善,修己身為小善,渡人為大善,如何渡人,非銀兩可為,救人苦海,應是心念起善,渡人出苦境,適可而止,當以被救之人,懷感恩之心,投桃報李,度化它人,將善行善意傳達,才為善,否則多著,助其惡念,反而無功消德,救人救急,而非縱容其噁心惡念滋生,至惡念從心而生,切記,切記,此才為善。


女婍


老子的道與德,和我們現在口裡說的道德,沒有一點相同。

老子的道,對於我們人來講,就是人性和人心。人性指人這個生物的屬性,通性,個性。是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員,它本來的樣子是什麼樣的,我們要尊重這天性,對孔老二說的克己復禮不人性的東西,完全相反。孔老二讓人回去昨天,老子叫人著眼當下,當下他有氣,你阻止讓他剋制,他降了,五臟六腑病態,他不降,將會以更大的暴力來毀滅,如治水道,合理疏通為要。建立良好的周天循環系統才是科學人道的,而我國權力文化盛行,淫意燒天,人治大於天,才有改朝換代之不得已。人心是善惡一室,何時善,何時惡,沒有智慧不能降伏,誰能化此糾葛,統一於一,達至於無,才能超凡入聖。心歸我用,則大成大敗;心不服我管,則尋短見者迷深;心無心,則入老子道門。

老子德篇講:上德不德……

我們講的道德是一種行為規範,是文明的楷模。是人的追求,社會管理的導向,所以不德。德是無心功德的品質,而又有德於人際關係。德是心的功,心態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不是理智彎道超車的追逐。

話不能說透,透則失疑,不疑失思,不思不悟,無益玩人。僅此矣。


鈞灃732


有關係,很有關係。

《道德經》就是對“道德”一詞的系統性闡述,只談道不談德或只談德不談道都是假道德,道德互為辯證,是辯證統一關係

一、道。

道在中華文華中是一個非常重要和常識性的概念,甚至是核心概念。

在古代無論什麼家的思想言必稱道,正如現代人言必稱科學一樣,不尊道就如同現代人不講科學一樣是無理取鬧。

皇家講王道,

儒家講聖道,

道家講天道,

百姓講人道,

道理/道統/道路/天道/人道以及道德…,無論誰家的理論都必須有自己的道,爭論的只是誰的道更正確,就如同科學也有不同派系的爭論但“科學”一詞本身極少有爭論一樣。

當然,科學的指向更準確而道雖然有科學性但畢竟是哲學概念,不過道的意義涵蓋範圍更廣,從某種角度講他又比“科學”更科學(科學還要實證,但道已立於立於不敗之地了,扯遠了)。

二、德。

德就是如何維護道,為了讓道更好的運行,而定義的行為規範,違反規範就會擾亂道的正常運行

畫方和圓是道,圓規和矩就是德。

傳承延續是道,父慈子孝就是德。

國家發展是道,法律法規就是德。

社會和諧是道,社會規範就是德。

生產力比作道,生產關係就是德。

守德的最高境界是隨心所欲而不越矩,就是《道德經》裡的無德,不需要德而時刻不違德的德是最高境界。

不用天天講慈孝而自發的做慈孝之事,誰能講這人不孝?

三、道德

所以,道德是辨證統一的。

在一個生產力落後情況下,需要強力的組織機構才能更好的生產,也許這個時候三從四德作為德行規範可能有一定道理,但生產力解放後人們要思想自由大膽創新的情況下仍然大談三從四德那就是德不配道,德就要要修改。

比如《五經》,五經本是周朝皇族學生的教材,但被儒家的聖人之道固定為永遠不許違逆的《經》,否則視為離經判道,從而世代作為書生的必修課甚至唯一課程那就是大大的有問題了。就成了死書,進而造成了2000年不變的死德,德沒跟上道的變化從而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儒家天天談道德結果反而用德阻礙了道,這就是儒家最大的問題。


虛實難證主客唯心


《道德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與今天通俗的“道德”有關係嗎?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奉為道教始祖,有著作《道德經》傳於世。道、德的概念都來自老子的《道德經》,或者說後來重新發現排序的《德道經》。

《道德經》一共是81章,分為《道經》和《德經》。《道德經》是道家主要經典,主要講了五大版塊:軍事論,政治論,人生論,認識論和宇宙論。



所論講內容非常廣泛,涵蓋人文、社會、哲學、自然、軍事、文化、倫理、政治等多個領域,在認識論、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觀、等方面都有論述並且有獨到的見解。

《道德經》這部經典,普通平民百姓讀了,能悟出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政治家讀完後,能悟到從政的道理,經商的人讀完後,也能從中悟出經商的道理;總的來說,無論什麼樣的人讀了《道德經》,都能從中受益。

什麼是道呢?老子認為,道是不可以名狀的,雖然知道它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到用什麼方式來給它一個準確的定義。

“道”是老子對我們這個大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是一種存在的規律,也是一種崇高的信仰。

這個很像佛教裡佛陀對法的描述,就是法也是這樣不可以描述的,如果你認為法一定是這樣的,那麼你所知道的法就不是真的法“。這也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精髓。

道德經所講的道是片面的,不是老子本意的道。老子以道入道,早就超越了現在的認知。 萬物可以以萬道入道,“道”就是一樣的,也是唯一的,就是“一”。此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萬物”的道理。



“道”是無形的,它必須借用於物,通過物這個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德”就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萬事萬物的規則,也可以把這個得運用到人的身上,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一般情況下,“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道德經》的“道德”比我們現在所謂的“道德”的定義更加廣泛一些。


佛之菩提心心


《道德經》是中國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著作之一。作者是春秋時期的老子。作為中國文化中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在世界哲學史上,也是最偉大的哲學家。曾經被評為世界十大哲學家之首。老子的作品叫《道德經》,也叫《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一部充滿深刻的哲學思想和精湛的辯證法的作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來改成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且分了章節,就變成了現在所看到的八十一章的《道德經》。

老子提出的道德概念,是古老的哲學概念,與現代通俗意義上的道德,含義完全不同。現在意義上的道德,屬於倫理學的範圍。百度百科上的解釋為:”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等。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一切,醜德不稱其為德,所以,道德僅僅是一種表現形式,屬於中性。“

現代意義上的道德,與儒家的孔子和孟子的道德概念是一致的,它屬於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所以道德是具有正面引導作用的價值觀,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

但老子的道德,卻與之有不同的含義。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道。老子的哲學被稱之為道家哲學,就是來源於這個道。道是老子哲學的基礎與核心。在人類的嬰兒期,人們總是充滿好奇地追求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宗教和哲學都認為,世界是神創造的,這個神在中國叫做天或者天帝,而在西方叫上帝。這是一種有神論的哲學,而老子的哲學是一種自然哲學。老子認為宇宙並非神創造的,而是由道創造的。老子說道存在於”象帝之先“,是支配宇宙萬物發展的終極的根據和力量。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和定義,但它確實存在的,是以無的形式存在的。

老子在《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從以上老子的闡述來看,道是一種自然法則,天地萬物都起源於道。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也就意味著,道是宇宙萬物、人類社會的根據,沒有什麼東西不是道所支配的,也就意味著,在萬事萬物的身上,總是蘊含著道,這是萬物的總的根源。

但是萬事萬物又各有不同,他們也有各自的本性。這個物的本性,在老子看來叫做德。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的背後看不見的規律和本原叫道,而萬事萬物所表現出來的看得見的特性,叫德。通俗地說,就是萬事萬物在道的支配下,顯現出來、得到的東西叫德。

老子是這樣解釋道與德之間的關係的。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是道德最好的解釋。老子說,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也就是說,道生萬物,而德則表現為萬物。道是萬物背後的根據,而德是萬物之所以為物的根據,或者說是萬物的特性。比如誰的柔弱,玉的溫潤,青松的堅強等。

因此,道是內在實質,德是外在表現,道是看不見的,德是感受的到的。

用中國哲學的另外一個概念來解釋,或許更好一些。中國哲學講體用合一的概念,也可以用來解釋道德和一的概念。體用是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本質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表象。所以,道是本體,而德是外在的作用。

洋務運動的時候,知識分子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體現了這種精神,我們可以把道理解為中學,他是本體的,而德可以理解為西學,它是外在的。


好玩的國學


道德經中的道,是形而上的微觀物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一章講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老子道德經這段就是講道這個物質是無法形容,沒有具體形態,只有在修道之過程中感悟到有質無形的物質存在。而不是虛無飄眇的事物。在修道之時,恍恍惚惚,好象彷彿有形象,恍恍惚惚中,好象存在物質,深遠闇昧中,包含著精氣,這個精氣真實不虛,其中有信息可以了知,自古至今,這個物質一直存在。老子在這章中講只有修道之大德之人,通過自身修煉,才能感悟到道之存在。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講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這段講了道的物質性,有一種渾然而成的物質,在天地之前就己經存在,它無聲無息,無形無狀,獨立無二,不停的循環運行,亙古不變,它主宰生化萬物,萬物沒有一樣不是它生成的,它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根,它實在足天下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學,就把它稱為道。

什麼是德?

道之子就是德。

道生一,一就是德,一就是先天一氣。

道德經第十四章就是講德。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道的特性就是:看卻看不見,稱之為夷,聽卻聽不到,稱為希,摸卻摸不著,稱為微,這微,夷,希三者沒有辦法計量它的大小,所以摶聚為一。這德一之氣的能量稱為先天一氣,就是一。

這德一之氣在上不會攸然不見,在下不會突然消失。尋思來尋思去,無法給它命名,只能重新復歸於天地之始,道無有質的無形狀態。

這一無色,無聲,無形,口不可說,書不可傳。

這一充滿天地萬物之間,似乎存在,但又無形無象,本身雖然無形,但一可為萬物造形。

只有修道之聖人,從德一而顯道。道無仙不顯,仙無道不成。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講了: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這是描述德一之作用。

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五章中講了: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對德一之氣進行講解。

當人們失道喪德之後,就從先天落入到後天陰陽二中,道撲散為五:仁,義,禮,智,信。人們把思想為人品行用上古修道德之聖人比,就出現了後天的道德。這個道德只是個概念。和上古聖人修道德的道和德有了本質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