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13南宫流云1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电视剧里面都是胡说八道。

特高课的真名叫做特别高等警察,是日本在二战结束前的秘密警察组织,成立于1910年,

特高课的作用,大体相当于美国的FBI,主要负责政治团体的调查,对内而不是对外。

说通俗点,特高课的作用是维稳,防止和镇压各种破坏日本统治、扰乱社会秩序的东西。

在日本国内,特高课也被称为“政治警察”。

直到战争爆发以后,特高课才被迫介入对外的反间谍和调查占领区抗日活动。

即便如此,二战期间特高课的主要任务,仍然是镇压国内的各种政治活动,包括左翼和极右翼。

特高课自1919年由内务省警视厅成立以来,完全是对内,主要对付共产主义分子、无政府主义分子、民主主义分子。当然,他们也镇压极右翼分子,还有比军国主义分子还要疯狂的组织。

在1932年之前,特高课没有公开在日本以外地区活动(朝鲜、台湾被日本吃掉的地方除外)。

不过,随着1931年九一八入侵中国,日本驻中华民国各领事馆均设有警察署,内设特高课。

此时特高课的工作范围并不广,主要针对区域是日本租界、日本领事馆,搜集情报、反间谍、监视可疑人群(包括汉奸)。

特高课的任务有5项:

第1项是监视中国人的思想动态,取缔反日言行。

第2项是搜集情报,汇编情报资料。

第3项是破坏抗日地下组织,侦捕审讯处理特工人员。

第4项是监视伪高官言行。

第5项是进行策反诱降等活动。

除此之外,日本宪兵队也与之配合增设了特高课兼管反间谍业务。如著名的左尔格苏联间谍案就是由日本宪兵队联合特高课侦破的。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特高警察也被设立在占领区宪兵队内,归军部领导。

所以特高课的权力有限,在中国的行动必须受到军方的指导和配合。

而且,特高课是警察不是军人,是宪兵厌恶的对象,双方合作也不愉快。

所以,抗战中绝大部分特务活动都是军方负责。

日本陆军拥有自己的情报和反间谍机构,比如各级陆军司令部所属的宪兵队、特务机关(陆军省军政系统),以及在战争爆发后临时成立的“土肥原机关”(参谋本部军令系统,包括什么梅竹兰菊各机关)等等,根本轮不到特高课插手。

所以,电影《特高课在行动》是胡说八道,相反电影《风声》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风声》中就是日本宪兵队和汪伪政权的特务结构联手,负责反间谍,根本没有特高课的影子。








萨沙


对于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对《特高课在行动》这部抗日电影,一定记忆犹新。故事讲述了共产党员周益,和同样潜伏在博爱医院的日军卧底辛玉廷,以及日本苏州宪兵队特高课斗智斗勇的故事。

在影片最后,作为特高课秘密警察的丁彦,突然变身为我党安插在敌人心脏的地下工作者,击毙引诱周益暴露的假冒地下党日本特务,护送满载药品的小船驶向远方。这个场景,更是给了观众跌宕起伏、回味无穷的愉悦感受。

(谍战中的特高课)

那么,这个常常出现在抗日谍战影视剧中的特高课,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它真能如此无孔不入地活跃在当年的中日谍战一线吗?

一、特高课的政治目的。

特高课的全称是日本特别高等警察课,早在19世纪末就已成立,归日本内务省直接管辖,存在于各地警视厅。它不同于普通的治安或刑事警察,和二战时德国希特勒的盖世太保有些相似,行使着级别较高的政治警察和秘察调查警察的职能。

当年,日本国内民主思潮涌动,甚至发生过米谷暴动事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为了侦控和打击国内的反对声音,成立了特高课。

可以说,二战时期日本的军国侵略思想之所以能实现举国狂热拥护,和特高课的残酷镇压是分不开的。进步民主人士被侦缉、逮捕、秘密处死,日本共产党及反战组织被彻底摧毁破坏、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不同声音遭到压制。

可以看出,特高科作为当年日本警察系统的政治犯警务部门,在日本国内拥有极大的权力。当年苏联派往东亚的著名间谍佐尔格,就是落于特高课之手的。为潘汉年情报系统工作过的日共党员中西功,同样被特高课成功诱捕。

二、日本在伪满洲国的特高课。

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旅大地区的“关东州”,成立伪满洲国,建立了殖民地性质的行政和司法系统。特高课也开始走出国门,仿效日本本土,在伪满洲国警察署成立了特高课。其目的,自然是监控和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思想和革命活动。

为了确保伪满洲国殖民统治的稳固,日本特别强化了东北的地方安保体系,组建了由三万日本人担任骨干,总人数达到十万之众的警察队伍。

每一地的警察厅,专门设立由警察署特高课直接指挥的特务科。其地位和权力,远高于普通警察,主要负责当地政治犯的秘密调查抓捕工作。

三、中国沦陷区没有特高课。

不过,在中国沦陷区,并没有日本的警察机构。作为占领者的日本陆军宪兵队和特务反间谍机关,才是当地的司法权力执行者。对于自己占领的地盘,日本陆军既不会要求,也不会允许日本警察不请自来,飞扬跋扈。

在谍战热播剧《伪装者》中,以特高课课长身份出场的南田洋子中佐,以及《五号特工组》中同为特高课长的井美慧子少佐,都穿着挂有军衔标志的日本军服。这其实是历史常识的错误认知。也正是有这样的错误认知,才导致当今抗日神剧特高课满天飞。

历史上的日本特高课成员,作为警察身份,除了集体场合穿当地警服外,为了侦察及抓捕的秘密,通常以便服示人。不会出现象抗日神剧中那样,穿军服行动。谍战剧中女性特高课长的出现,更是离谱得没边。当时的日本女性,地位低下,在陆军中根本不存在女军官。

(土肥原贤二旧照)

四、土肥原贤二和特高课并无关系。

不少资料将特高课的老大位子,封给了土肥原贤二。

实际上,土肥原贤二是统领日本陆军特务的机关长,也是特务头子,主要在中国领土占领区,负责管理为战争服务的间谍和情报组织。臭名昭著的梅兰竹菊等特务机关,就是他的杰作。但是特高课不在他的领导之列。

五、联合特高课只是日本宪兵的顾问机构。

由于军队内部警察性质的宪兵队,在侦察、跟踪和警务技巧方面并不专业,因此,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后,日本陆军宪兵向内务省申请,要求调派特高课专业警察担负顾问指导,和宪兵组成“联合特高课”,对地下抗日活动和政治斗争进行打击。

“联合特高课”隶属于当地宪兵司令部管辖,其特高课成员作为地方警察,仅以借调使用的身份工作。一旦配合侦察工作完成,抓捕、审讯、处置都是由宪兵队来做,毕竟他们才是军队中的警察。

综上所述,特高课作为抗战神剧中,特务代名词的背锅侠,其实并没有在中国战场抛头露面。作为中国抗日儿女谍战的真正对手,实则是日本陆军土肥原贤二的特务机关,和各驻地的日军宪兵队。

(参考史料:《土肥原贤二:甲级战犯的四种传说》)


张生全精彩历史


“特高课”火遍各种抗日题材影视剧:但其实,这个组织在中国战场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

特高课,也就是“特别高等警察”,是日本帝国的秘密警察组织。

最初,特高课是负责日本国内的思想钳制和安全、监控各种社会引动,其作用相当于美国的FBI。

在侵华战争爆发前,特高课设置于日本驻中国的各领事馆的警察署机构内。等到战争爆发后,特高课也开始设立在了日军占领区的宪兵队内,归日本军部管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币原内阁通过了《治安维持法》,解散了特高课。自此,特高课彻底成为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特高课其实在中国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主要都是抗日影视剧神话了这个机构。

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特高课受到日本军部的管理,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必须受到军方的制约。

但是,侵华日军本身就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情报和间谍机构,根本无需特高课的加盟。

这种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其实在我国的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中也有所体现。

总而言之,影视剧不等于真实的历史。


HuiNanHistory


日本特高课,这个名字频繁出现与各大抗战电视剧中,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特务组织。但历史上的特高课,并不仅仅这么简单。

由于那段历史比较模糊,特高课的存在时间不能确定,但大体成立在19世纪末期,是在日军全面侵华之前,就已经建立的特务机构。

等到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3个月后日军占领上海,特高课也随之在上海建立据点。

其实,特高课和汪伪政府建立的76号职责差不多,拦截战争情报、观察中国人的态度动向、对抗日分子进行抓捕并策反。

我们以《伪装者》为例,76号的行动处处长梁仲春原本就是中统的情报人员,被日本人抓了之后才被策反,成为了一名汉奸。

至于为何在影视剧中频繁出现特高课这个组织,原因很简单,特高课是当时日本人在上海建立的最大情报机构。

提起日军侵略上海那段历史,肯定离不开特高课。日本人利用这个情报组织,杀害了很多抗日志士,抗日战争结束后,就没有它的消息了。


十点历史君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是历史直通车!

第一 导语

朋友们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看到一些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如果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我们地下党同志在敌后区工作,那么同时出现的必定会有日本的一个特务机构——特高课。在电视屏幕上,特高课不仅在日本军队中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调动宪兵队,而且还是个个本领高强,如同最近网上比较火热的电视剧«抗日奇侠»中的神风特遣队的身手一样。

但是,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是导演编剧们为了播出效果而有所改动的,那么真实中的特高课又是怎样的呢?

第二 真实的特高课

特高课这个特务机构成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隶属于日本内务省。最初,特高课只是是一个应付国内事变的机构,简单点来说,此时的特高课就是如同古代中国的清王朝的文字狱一般,控制人们的思想,但随着日本要侵略中国和远东的需要,日本政府开始逐渐转变特高课的职能,即帮助日本的军队获取情报,消灭敌人安排在日本占领区的情报人员和监视己方军官的动向等等。

所以,在电视剧中特高课作为一个特务机构是没错的,但是,特高课在日本军队中十分不受欢迎,毕竟是一个特务机构,并且特高课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调动军队,特高课只是一个特务机构而已,一个特务机构怎么可能拥有权力调动军队呢?而且特高课的人员也不属于军队编制。

土肥原贤二,一些历史爱好者的朋友们想必对这个人十分的熟悉,这个就是在日本战后被判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的土肥原贤二。

【甲级战犯主要为掌握决策权力的军队或政府中之高层。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控诉为:作为领袖、组织者、鼓动者或从犯;策划、执行计划或秘密计划;发动侵略战争或违反国际条约之战争等罪名。】

他是日本陆军大将,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第三代特务头子,建立满洲国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幕后人物,有“东方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之称。这个人非常可怕,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他比中国人还要中国人,像我们的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等,他都是熟读于心,并且他在中国二十余年,对于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几乎无所不通。

除此之外,他十分懂得如何治理好被占领区的中国百姓,不许军队乱来,因为他知道焚烧村庄,强奸妇女只会激起老百姓的反抗。

抗日名将马占山认为土肥原贤二不骗人;宋哲元也评价土肥原贤二说话算话;德王痛骂日本人时如果扯到土肥原上,便说“他懂,他懂,他说话算话”,日本人称他性格温厚,不拘小节,没有私欲。

可见,这个人十分可怕!

第三 现在还有特高课?

很多人都以为特高课是一个日本军国主义蔓延所产生的一个机构,在日本战后肯定是不会存在了,确实如此,二战后,麦克阿瑟领导的美军取缔了日本全部间谍机构,但其一部分人员在美军占领机关的间谍机关“加农”机关的控制下活动。

在1952年的时候,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扶持下,日本重新成立了间谍机构“内阁总理大臣官房调查室”,同年改名为“内阁调查室”,直属总理府,负责情报活动,下设警察机关情报系统和自卫队情报系统。可以说,特高课直到现在依然存在,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变迁,日本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高效和经济的官民一体间谍情报体系。

那么,你们知道现在日本的情报对象主要是谁吗?是中国。

日本人的情报人员在中国无处不在,他们甚至还把手伸进了我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其副主任多次向日本方面泄露了很多国家级的秘密,甚至在日本有这样一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跟中国人拉关系和讲话,并从中套取信息。

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蒋介石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见到的日本人都是情报人员!”由此可见,日本人的情报系统是多么的可怕!

第四 总结

日本这个民族曾被冠以“信息民族”的称呼,日本人十分重视资料的搜集,一些日本人会随身带一个小本,将看到,听到的一些消息记到这个小本上面,密密麻麻的。

在此,笔者我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要提高意识,和平时期之下暗流涌动,我们的邻国日本一直虎视眈眈,战争并没有远离!

好了,这就是笔者我的观点,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有更多好意见的朋友可以提哦!
最后,你看得了多远的过去,你也就可以看到多远的未来,历史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有一定的踪迹可究。

【作者:历史直通车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太阳知识局


特高课在抗日剧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他们的成员往往本领高强、身手敏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手段残忍、无恶不作。只要特高课出现,抗日战士就会遭殃,抗日组织就会受到破坏。

那么,特高课到底是什么组织,在抗日战争中它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特高课是日本的一个准间谍组织,它筹建于成19世纪末,成立于20世纪初,它的全称为特别高等警察课,是日本内务省领导下的一个类似于国民党军统的一个特务组织。

刚开始的时候,特高课是对内的,主要职责是监控国内反对派,遏制共产主义思想在日本蔓延,还负责重大刑事案件的调查。

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日本军国主义膨胀,日本入侵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特高课的职能开始转变,业务向中国和远东扩展。

在这个时期,特高课在国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伪满洲国发展成员,在大军阀张作霖的部队实行渗透,以日本驻外国的使领馆官员的身份作掩护进行情报刺探和搜集。

918事变爆发后,由于兵力的限制,日本军部的主要策略就是“以华制华”,利用中国军阀之间的矛盾来遏制中国政府的抵抗运动。

日本侵华后,特高课职能发生改变,主要任务有六项:一、指导伪军维持占领区的社会治安。二、监控华北傀儡政权的运作和动向。三、控制反日思想、言论传播,禁止反日游行集会。四、搜集占领区抗日武装的内部情报,进行汇编整理,并向上级汇报。五、镇压和破坏抗日组织,搜捕抗日领袖。六、拉拢摇摆军阀和政客,进行策反活动。

但特高课在中国不是一个独立机构,它隶属于日军占领区的日本领事馆警察署,来开展特务活动和谍报工作。

其实在特高课没有成立之前,日本对中国的渗透和情报刺探已经开始,议会促进社、公爱公众会、土地调查会纷纷粉墨登场。最有代表性的特务组织叫玄洋社,其首领叫头山满。

1906年,日本又在朝鲜设立"一进会"开始刺探朝鲜政府的秘密,这个机构为日本渗透和控制朝鲜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天皇的嘉奖。

日本的特务机构因此受到鼓舞,各种情报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特高课就是在这时候把黑手伸向中国的。

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特高课在土肥原贤二领导下,培养了大批间谍,如川岛浪速的干女儿、特高课第二课的中坚川岛芳子(中文名字金璧辉),还有特高课灵魂人物南造云子等,为日军搜集了大量情报,犯下滔天罪行。

特高课早期拉拢腐蚀了一大批中国军阀,让他们在中国搞分裂,对抗国民政府,出卖民族利益,镇压抗日武装。

大军阀张作霖、阎锡山、汉奸陈乐山都曾被特务机构收买,甘心为日本人服务,臭名昭著的“华北自治远动”也是日本特高课策动的。

而有“东洋女魔”之称的女间谍川岛芳子也曾经为特高课精英,她也曾长期为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工作,大汉奸汪精卫投敌就是她一手唆使、策划的。

大间谍南造云子是日特机关特高课在上海的首任负责人,曾被日本军部誉为"帝国之花"。

这个女魔头是特高课的死硬分子,她经常进入英、法租界,大肆搜捕抓获共产党员、国民党军统锄奸行动队员和抗日知名人士。

另外,特高课间谍在中国收买了不少大人物为日本服务,为他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

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战败,特高课这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也纷纷解散,特务头子相继受到严惩。

特高课头目土肥原贤二早在远东军事法庭被列为甲级战犯,被绞死;川岛芳子也于1945年在北平被中国军统锄奸组处决;而帝国之花南造云子早在1942年4月就凋谢枯萎。(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被三名军统特工击毙。)


小约翰


特高课,这是在抗战电视中常能听到的名称,当然在一些谍战剧里也可以看见,比如《伪装者》当中,特高课出现的比率非常高。

那么,这个特高课是一个什么组织呢?

特高课的成立,早期是为了防止日本国内事变

(伪装者特高科人员)

特高课,全称“特别高等警察课”,所以说,它首先是个警察组织,日本的警察组织属于哪里管呢?日本内务省。所以特高课也属于日本内务省。

特高科的设立,起初有一定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国内事变。

到了后来,特高课的功能有些变化,它进行了大范围的延展。它走出日本国门,开始建了很多分支机构在侵略地。

无疑,中国是特高课延展最大的区域。这时候,特高课是干什么的呢?

出了国的特高课,配合日本大使馆,搜集各种情报,成了日本在远东或中国的一个专门的特务机构。在日本侵华过程中,特高课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搜集了大量的情报,为日本的军事扩展带来了很有效的帮助。

可以这样说,没有特高课,日本的政治路线不可能走得精准。没有特高课,日本的军事行动不可能那么高效。

特高课的发生、发展、衰落,都离不开一个人

(土肥原贤二)

特高课成立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它的创立者大大有名,就是 土肥原贤二,是不是感觉有点面熟?面熟就对了,因为此人是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伪满洲国”和“华北自治”的主要幕后策划人物。

侵华战争开始后,土肥原贤二在中国主要从事情报管理工作,后来又成了主要将领,参加了兰封会战,之后先后升任第七方面军司令,教育总监,第一总军司令。

土肥原贤二是日本侵华的一个头子,前期,在他的领导下,特高课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但是,到了后期,随着国民党军统、中统的发展,以及八路局地下党的壮大,特高课的作用慢慢有所降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特高课在本土之外的机构彻底瓦解。9月,土肥原也被定为甲级战犯被盟军逮捕入狱。

1948年11月12日,判处土肥原贤二死刑。在当年的12月23日,土肥原贤二被实施绞刑。作恶多端的他,最终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日本战败投降后,特高课在日本国内继续存在,直到1952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扶持之下,日本重新成立了间谍机构,将曾经的特高课放到了一边,新的机构叫“内阁总理大臣官房调查室”,不久后改名为“内阁调查室”,直属总理府,负责情报活动,下设警察机关情报系统和自卫队情报系统......

特高课曾经在中华大地耀武扬威地过了几十年,但历史的大势最终让它再无用武之地。曾经作恶多端的一些特高课高级官员也受到了一定审判和处理。


蓝风破晓


我们经常看抗战剧的朋友,我想对“特高课”三个字应该是非常熟悉,在剧情上,这三个字所代表的组织,往往是迫害我们主角以及其朋友背后最大的黑手。
主角被追杀,是特高课下黑手,主角死里逃生,是特高课的阴谋,主角大获全胜,是他干掉了特高课的特工。
在抗战剧中,特高课是一个在日军中举足轻重的组织,对中国是否打赢侵略战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职位上特高课确实有,但是行动中不见得如此,尤其是在中国战区。
特高课的成立,相对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扩张,其实时间不长,成立于1910年,全称叫特别高等警察。
名字中的“警察”二字,就已经很是清楚的明确了它的所属,它是归属于日本内务省的机构,即是日本政府的组织,至于有什么职权,可以类比美国联邦调查局。
在日本政府层面,对日本国内进行反间谍活动或者是对重大舆论事件进行监控,是日本政府了解所管辖区域内情报的枢纽机关。
日本决定蚕食中国后,特高科的权限,跟随着日本政府的脚步,渐渐的有了对外的职能,当“日本领事馆警察署”正式增设特高课后,在中国的特高课,被赋予了区别于国内同行的5大职能。
第1项是监视中国人的思想动态,取缔反日言行。
第2项是搜集情报,汇编情报资料。
第3项是破坏抗日地下组织,侦捕审讯处理特工人员。
第4项是监视伪高官言行。
第5项是进行策反诱降等活动。
从上述5大职看,特高课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在为日本的侵略服务,电视剧中,将它定为事实上的最终BOSS、最大反派,在字面上是可以说得通。
然而从实际操作中来看,特高课可能真的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特高课是日本政府的机关,他跟政府是隶属关系,而侵略中国的主导力量是日本军界。
而在日本权力结构中,政界的文官和军界的武官是互不统协的,甚至有暗自较劲的事件出现,譬如当日本明确要向美国开战,日本时任首相,带着整个首相班底辞职“抗议”。
因而在依旧是战区,由日本军方主导的中国,日本军令在执行上,要大于日本政府政令。所以特高科的地位,在抗战中是非常尴尬的。
军方一方面要用他,他是法律中承认的间谍机构,一方面又担心它不齐心而处处提防,全面侵华后,特高科被安置于宪兵队内,服从军部和政府双重领导,就是这种提防的直接体现。
正因如此,渐渐的在侵华战争中,特高课成为一种常设机构,明面上的间谍组织,实际上,在具体的行动中,日本军方自己以宪兵为线的情报系统,以及由日本侵华主战派,临时组建的“梅兰竹菊”组织成为了日本在华,最重要的直接间谍推手,特高课组建被边缘化。
但是上述组织中,很多人因为需要获得“合法”的身份,在编制上,是挂着“特高课”的编制。
不过他们一般不服从特高课体系指挥,只听军部或者是其他组织他们的军部小团体。

袁载誉


在许多抗日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特高课,那么日本的特高课到底是个什么组织呢?

日本特高课全称为特别高等警察课,成立于20世纪初期,最初只是日本国内的一个反间谍组织,有点类似于美国的FBI,隶属于日本的内务省。



日本特高课成立不久之后,为了日本侵略的需要,日本特高课逐渐成为了对内对外的双重间谍机构,其头子为臭名昭著的土肥原贤二。


为了侵略中国,土肥原贤二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搜集中国情报的特高课。土肥原贤二手下有两位出名的间谍:一个叫川岛芳子,另外一个叫南造云子。川岛芳子被日本人称为“满洲的圣女贞德”,曾经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并亲自策划了一二八事变。南造云子就是电视剧《五号特工组》里竹内云子的原型,此人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帝国之花”,经常深入英、法租界窃取情报,曾经成功策反了国民党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父子,从黄浚父子手中获取了大量绝密情报。后来,南造云子被抓获,凭借色诱看守成功逃脱。


日本能够成功偷袭珍珠港,其情报就来源于特高课。日本为了偷袭珍珠港,事先派了大量的间谍潜伏到夏威夷,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特高课中一个名叫吉川猛夫的海军情报员。

战后日本特高课成员一部分被关进了监狱,一部分选择了隐姓埋名。随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日本的特高课得到美国的重新启用,原来的特高课更名为“内阁调查室”,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


历史军魂


二战时期在欧洲被占领国耀武扬威的“盖世太保”是德国军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属于“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秘密警察,但是跟刑事警察一起被划归了党卫队指挥。而日本的特高课与此类似,它全称“特别高等警察课”,原本是日本政府内务省所属警察机构的特别单位,而并非陆军的军事机关。



特高课的性质与盖世太保相同,他们不是普通的治安或刑事警察,而是政治警察和秘密警察,成立的初衷是日本政府侦控国内思想异动和事变所需。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之前能实现举国狂热,特高课的罪恶工作功不可没,因为日共和反战组织、人士都遭到特高课的侦缉、镇压和抓捕,使日本国内各阶层不同的声音遭到压制。特高课同时也延伸为国际性的情报组织,它主要利用驻外各使领馆的工作人员,为政府提供他国的军事和政治经济情报。

日本军方有自己的情报和反间谍机构,比如各级陆军司令部所属的宪兵队、特务机关(陆军省军政系统),以及在战争爆发后临时成立的“土肥原机关”(参谋本部军令系统,包括什么梅竹兰菊各机关),所以抗日神剧里“特高课”满天飞的情况是无知和违背历史的,陆军怎么可能允许警察机构在自己的占领区飞扬跋扈,地盘是军队打下来的。



特高课在日本之外的正式延伸始于东北,即通过日俄战争撅取了旅大地区的“关东州”之后,1905年不仅成立了驻军“关东军”,也建立了殖民地性质的行政和司法系统,因此在关东州警察署里仿效本土成立了“特高课”,目的当然是监控和镇压这一地区中国人民的反日思想和活动。

东三省沦陷“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特别强化了东北的警察系统,东三省的警察超过10万人(里面还有3万名日本人掌握实权),在各警察厅专门成立类似于特高课职能的“特务科”,其实就是伪满的“政治和秘密警察”。其权力和地位远超普通警察,实际业务受日本情报机构和特高课的直接操控,像什么《悬崖》里的高彬就是这类角色。



而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其他占领区,日本政府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警察系统,自然也没有正规“特高课”的存在,镇压反日思想及活动的任务主要由军方的宪兵队和特务机关承担,分工也比较清晰:特务机关主要负责间谍活动与反谍、秘密行动的组织,宪兵队负责抓捕和镇压,因为是军队系统,所以穿军装佩军衔是正常的(土肥原机关及下属各机关主要负责策反和支持伪政权)。

客观的说,特高课在日本国内权力较大,毕竟是在日本政府和内阁的眼皮底下,警察系统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侦破和抓捕佐尔格、中西功等间谍小组都是由东京警视厅的“特高课”完成的,特高课甚至派员前往上海和杭州实施追捕。但是在中国沦陷区,则是陆军的宪兵队和特务机关权力较大,因为属于战时的军事管制形式,日本政府也没有可能在占领区全部建立正规的警察系统。



网络文章将土肥原贤二贴上“特高课头子”的标签是错误的,青木宣纯、坂西利八郎和土肥原贤二实际是日本陆军特务机关的三代特务头子,而并非是警察系统的“特高课”头子,土肥原在中国负责间谍和情报活动的全权,最早是由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赋予的,足以说明其系统分类。

不过军队在侦察、跟踪和技术等方面毕竟不如专业的警察,因此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宪兵和警察成立了“联合特高课”,隶属于几个较大地区的“宪兵司令部”,比如上海和北平等城市,其性质是从警察中抽调专业人员与军方合作,负责镇压占领区的反日活动和与中方情报机构的谍战。



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之后,曾要求所有警政事宜必须向宪兵司令部报告,因此在抗战时期,真正握有权力的还是日本陆军的宪兵机构,统一指挥宪警特单位。

所以在中国土地上,“联合特高课”是以从属于陆军宪兵单位的形式存在,而且也不是在各地都建有特高课这个机构。称土肥原是“特务头子”才是准确的,毕竟所有的特务组织(内务省、外务省的情报组织、满铁等)都要听从军方特务机构的统一指挥。



日本陆军是没有女性军官的,因此像《五号特工组》里存在女性特高课长(酒井美惠子)的剧情就是错上加错:其一是“联合特高课”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其二更不可能有什么女课长,唯一正确的是这个单位确实隶属于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指挥。

去年的热播剧《伪装者》里的特高课长南田洋子,也差不多是同样的错误,无非是抗日神剧为了增加“色彩”而特别设定的人物。日军的宪兵司令部里设有政治作战部、情报处、警备处等业务处室,并非什么活都需要由特高课去干,那毕竟是政府方面的警察性质,而宪兵才是“军队中的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