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被后人“神化”?其实他也有这两大败笔,导致他悲剧收场

关羽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在许多门外都贴了一张关公画像,被后人称为“门神”,作为招财之宝。后人也称关羽为“关公”,为“武圣”,以多种形式纪念关羽,例如修建宗庙、雕像等。但后人却很少人知道关羽为什么被称为“关公”,与“武圣”。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关羽:

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

关羽早年期间因犯事逃离家乡,到处游荡,行侠仗义。184年,刘备组织义军参加剿灭黄巾起义的战斗,关羽与张飞也加入到其中。刘备这个人喜好交友,与关羽、张飞结为异姓兄弟,在桃园三结义。祭拜天地,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立下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誓言,关羽一生践行做兄弟的承诺。就这样,关羽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


关羽为何被后人“神化”?其实他也有这两大败笔,导致他悲剧收场


关羽被生擒,斩杀袁绍的大将颜良,解救白起之围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打败。曹操得亲自上阵,以曹操的谋略与实力,肯定打得过刘备,刘备打不赢,可以跑,他跑到了袁绍那边,投靠了袁绍。可是关羽忠肝义胆,不会耍心眼,只知道打仗,结果被曹操生擒。被生擒后,曹操对他以礼相待,关羽虽然被曹操生擒,但心系刘备。

关羽也是知恩图报的人,一直想报曹操不杀之恩。这时,机会来了,袁绍派颜良来攻打曹操,关羽看到颜良麾军,直接策马奔腾过去,直取颜良的首级,曹操都惊呆了,这么凶猛、勇敢。这场战役,曹操能取得胜利,关羽功不可没。关公也因此加官进爵,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关公虽然被封侯,但始终心系刘备,曹操也多次劝说关公留下来,不为所动,最终他千里走单骑又回到刘备身边。


关羽为何被后人“神化”?其实他也有这两大败笔,导致他悲剧收场


关羽为刘备出生入死,建立蜀汉政权

关羽回到刘备身边,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公元219年,刘备攻打汉中,自称为“汉中王”,而这时关羽封为大将军,成刘备的得力助手。在多次战役中,关羽表现出英勇,凶猛,刘备大为称赞,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居功至伟。可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男人,也有不足之处。

关羽人生两大“败笔”,而导致他悲剧收场

第一:他对封太子之事,瞎操心,与刘封有裂缝。刘备在封“太子”之事也问过诸葛亮,诸葛亮却将问题踢给关羽。诸葛亮深知“立储”之争历来很棘手之事,搞不好就会掉脑袋,诸葛亮深明大义,明哲保身,事事关己,高高挂起。而关羽自认为与刘备称兄道弟,竟然插手刘家封太子之事,百般阻拦。还对刘备说:兄有亲子,何用螟蛉?久后必生祸患,刘封其实是刘备的养子,不是亲生儿子。这样一说,刘封听到后肯定不爽,也为他败走麦城留下伏笔。

第二:丢失荆州,丢失性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等军,使关羽的军队士气大增。曹操为避其锋芒,决定迁都。孙权也对关羽恨之入骨,因之前两人想结为亲家,闹得不愉快,这时,他乘着关羽与曹操的守将曹仁打仗的时候,派吕蒙大将袭击荆州,让关羽进退两难,他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关羽这时腹背受敌,前后夹击。只能背火一战,关羽年龄也大了,走不动,孙权也试图诱降关羽他们,不为所动,还想逃跑,被孙权派人斩杀,一代英雄就此陨落,刘备失去一个兄弟,失去荆州。

这时大家会问,为什么刘备不派军队支援?因关羽狂傲自大、刚愎自用,虽然与刘备情同手足,但与诸葛亮、刘封关系没处理好,人家巴不得隔岸观火。就这样,导致关羽孤军奋战,英勇就义。


关羽为何被后人“神化”?其实他也有这两大败笔,导致他悲剧收场


关羽被后人封帝成神

客观看待关羽的一生,武艺超群。守过名城,斩过名将,忠肝义胆,始终践行“忠义”两字。

作为兄弟,他与刘备、张飞生死与共,舍命相随。

作为臣子,他忠贞不二,敬业奉献,战斗至死,誓死追随刘备。

作为男人,他坚强不屈,勇于敢当,率性洒脱。

作为父亲,不惜与孙权结怨,也不与孙权结为亲家,真爱女儿,不让女儿成为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

作为武将,他虽一生打仗无数,也不忘饱读诗书《春秋》,实难能可贵。

他的精神流传至今,必定有它的道理。在清朝道光、光绪年间,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道教也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


关羽为何被后人“神化”?其实他也有这两大败笔,导致他悲剧收场


后人称关羽为“关公”,关羽被大家神化。其实他也是普通人,也有过错。他的精神能流传至今,因为他将“忠义”两字发挥到极致,让人无可挑剔。后人将他作为榜样,这就是将中国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对此,你们怎么看待关羽?欢迎大家评论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