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兩個月的孩子不說話,要東西時只會哭鬧,應該怎麼辦?

碧海一天


根據兒童語言發育規律,三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會使用複雜句,但是比較短的,為6~10個字,喜歡提問,故又稱“好問期”,如果出現三歲兩個月的孩子不說話,要東西時只會哭鬧這種情況,家長就要考慮一下孩子是不是出現了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

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

1.認知障礙:由於一些孩子有認知方面的障礙,所以在聽理解、語言表達等多方面都會有能力的欠缺;

2.聽力障礙:由於種種原因造成聽力障礙,並影響言語發育,耳聾性言語遲緩是小兒言語障礙中最多見的一種;

3.構音障礙:如先天性顎裂、唇裂、舌繫帶過短、口吃等,可以引起各種構音發語障礙;

4.語言環境不良:家庭缺少語言環境,父母為聾啞人或言語障礙者,也可以造成小兒的言語發育遲緩。還有一類是家裡人沒時間與孩子交往,或放置於缺少語言的環境中撫養,也可發生語言發育遲緩;
究竟是什麼原因家長要去專業醫院進行診斷,再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耽誤孩子的發育。


優加學院


Hi,我是一名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經過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0-3歲的專業培訓。我想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的觀點。

我之前遇過一個小孩,印象特別特別深刻,那個小孩2歲多來我的託班環境裡,但是孩子極少說話,能表達的語言特別少。當我和爸爸溝通,想要試圖找到原因時,我才瞭解到:孩子是一個單親家庭,爸爸平時要外出工作,平時就是爺爺帶,而爺爺是個啞巴!我頓時就明白原因了。想象一下孩子出生後的前兩年時間裡,幾乎都在一個“無聲的”環境裡,缺乏一個豐富的口語的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怎麼會沒有影響呢?口語發展的遲緩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社交、自信心(情感情緒)的發展。所幸孩子後來以前入園,在一個口語環境豐富的班級集體環境裡,到3、4歲的時候,已經變成一個活潑快樂善於表達的孩子了。

語言是很抽象的東西,人類是唯一一個把語言發展,並把它作為一種溝通工具的。其他的物種像鳥、猴子、海豚等等也有通過聲音、動作進行交流的,但是不會發展出口語、書寫、閱讀的表達能力來表達想法、能力、情緒和概念。蒙特梭利發現了人類在出生的前6年裡有許多敏感期,而語言的敏感期從出生下來就有,並且持續到出生後的6年: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個新生兒,當我們在孩子清醒的時候,和他說話時,你會發現他會非常專注地觀察你的嘴巴,你的嘴唇、牙齒、舌頭、臉部的肌肉是怎麼同時運作發出聲音的。雖然這個時候他還沒有真正發展出口語,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在觀察、吸收、內化。他通過吸收環境裡所有的感官印象,理解概念,逐漸理解到:詞是用來表達和命名這個世界的。環境裡一切的聲音都被他通盤吸收,以用來建構他自己,成為一個人。

而如果環境中的成人對一個新生兒發出的聲音,給予興趣並回應,嬰兒就會開始充滿喜悅的對話,刺激你更多的對他說話!新生兒為了發展,他是多麼的機智!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5歲前對背景的噪音是不能過濾的,他們還沒有發展出這樣一種能力。這個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證實。

在《小腦袋的秘密》Lise Eliot: What’s Going on in There: How the Brain and Mind Develop in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 這本書裡也有提及到,我們成人或許很習慣於打開收音機、播放音樂、或者開著電視,同時做其他的事情。而這對5歲前的孩子的話卻很難。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初期的英語啟蒙時,經常給孩子在環境裡一直播放英文歌曲,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相反使用過度可能會成為一個語言的障礙。比如我們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播放背景音樂、磨耳朵,這對口語的發展產生了一個障礙。聽音樂應該是一個孩子積極參與的過程,我們通過互動高效的讓孩子理解音樂裡想表達的意思、情感等,應該通過正向的強調讓孩子理解,僅僅作為背景音樂的方式孩子是很難吸收的、低效的。

因此多多和你的孩子說話吧,讀故事書、唸詩歌、唱童謠、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這些聲音都會被他吸收,並且在恰當的時機用他自己的方式被“創造”和表達出來!



玫瑤老師說育兒


孩子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了,那麼語言發育遲緩又是什麼?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因素是什麼?家長又該怎麼做呢?下面就由我來一一為您解答。

一、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在語言發育時期的兒童因各種原因所致在預期的時期內,不能夠與正常兒童同樣用語言符號進行語言理解與表達,與他人的日常生活語言交流也不能與正常兒童同樣進行,稱之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二、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因素是什麼?


1、身體因素

①聽力損傷:聽覺是孩子進行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若聽力損傷,兒童在無法充分的接受語言刺激、無法形成完整的言語聽覺鏈的情況下,要實現較好的語言發展將會非常困難。

②社交障礙:語言是在生活中、在與人交往中建立起來的,如果兒童對其他人的語言刺激毫不關心,其語言發展必將受到影響,自閉症就是典型的例子。

③智力障礙

智力障礙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所佔比例最大的因素,對於智力障礙的兒童來說,聽覺理解、語言理解、語言表達等多方面都會比正常兒童差很多。


④構音器官異常

構音器官異常是指以腦癱為代表的構音運動異常、以顎裂為代表的構音器官異常等等。


2、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很容易被家長所忽略,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語言是生來就有的本能,就算不去引導,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自然就會說話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家長們看看做了幾條呢?

①家長沉默寡言,平時不與孩子用語言進行交流,孩子一哭鬧就用手機來解決問題,這無疑是切斷了孩子學習語言的機會。


②不斷的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幼兒發音不對是很正常的,家長如果太過於及時的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不僅無法改正孩子的錯誤,而且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本來會叫爸爸媽媽,結果經過家長的“教育”之後,反而一個字都不願意說了,生怕會犯錯。


③孩子的語言發育與口腔器官的協調性和口腔肌肉的配合是密切相關的,如果這兩方面沒有得到鍛鍊,那麼孩子不僅說不好話,而且飯都吃不好,最終還會導致營養不良。最典型的錯誤做法就是,家長怕孩子不好消化,長時間的喂孩子流質的食物,導致孩子的口腔肌肉得不到訓練,舌、唇、顎、齒、吞嚥肌等無法得到訓練。


④孩子一指你就懂,孩子一個眼神你就知道孩子想幹嘛了,直接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還會導致孩子脾氣暴躁,需求得不到及時的滿足便會大哭大鬧,一點耐心沒有。

那麼面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做呢?繼續往下看。


一、首先要排除孩子的身體疾病因素,去醫院檢查孩子聽力是否有問題,發音器官是否病變,找到病因之後積極配合治療。如果是聽力損失的話就需要及時佩戴助聽器,如果是舌繫帶問題就做個小手術,具體的治療方案要聽從醫生指導。


二、排除身體疾病因素之後,就該考慮外界環境因素了。

①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交流,切勿讓手機成為帶孩子的保姆,家長平時可以給孩子讀兒歌,玩語言遊戲等等,多帶孩子出門,為孩子介紹身邊的事物,總而言之就是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語言交流,切勿沉默寡言。


②孩子六個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輔食了,添加輔食的原則為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由流質到半流質,由半流質到固體食物,最終要讓孩子與家人一起進食,從而鍛鍊孩子的口腔協調性與口腔肌肉。


③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家長可是嘗試一下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切記,這裡只是延遲滿足哦,千萬別給當成延遲迴應,這兩者帶來的效果是完全相反的。


④孩子發音錯誤時,家長不要及時指正,只需要多多重複幾遍正確發音即可。

大家好,我是全優媽媽,專注於語言發育遲緩以及專注力的提升,如果想了解更多相關方面的知識,或是有什麼問題需要諮詢的話,可以直接添加我的微❤公_號:quanyoubei,後臺留言後我會及時為您解答。

全優媽媽


1.首先要排除孩子是否有先天障礙,或者是後天原因導致孩子不會說話,除外病理原因後,再考慮孩子可能就是說話晚,其實現在的小寶寶們說話晚的挺多的!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寶寶的成長環境和家長們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們的這些寶寶都有了惰性!懶得說話、懶得幹這、懶得幹那!有時孩子的一個動作,家長們都知道要幹什麼,所以有好多孩子就不用學說話了!

2.三週歲左右的寶寶們基本上都已經具備了發音和學習說話的能力,作為家長的我們更不應該忽略了和孩子的最佳交流時間。要多跟孩子溝通,多陪孩子去戶外玩耍,給孩子買幾本學習發音的書,有時間了陪她一起讀。

3.領孩子出去找小朋友們多的地方,讓她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孩子們在一起交流可能也會學的更快一些。

4.家長們應該有意識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多看多聽多說,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激發孩子的說話興趣。

5.只要寶寶能聽懂,會簡單的幾個字,孩子說話就是早晚的事,家長們不要著急,要給我們的寶寶多一些耐心!




陳李01


您好,孩子3歲2個月不說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您的描述孩子要東西只會哭鬧就是不表達,說明孩子的聽力和智力沒有問題,應從其他影響因素表現來做分析和調節。

作為家長不要過分迷信“貴人語遲”以免錯失孩子語言發育關鍵時期。如果寶寶聽力沒有問題,那寶寶可能存在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判斷還是是否為語言發育遲緩可從以下表現做參考:

寶寶正常情況下10個月開始叫爸爸媽媽,12個月的時候開始咿呀學語,模仿動物的聲音,一歲半開始進入語言爆發期,能說自己的小名,說3種以上的物名,能背誦押韻的兒歌。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6個月,除了哭,不會有意識地發出聲音;14個月還不會喊“爸爸”“媽媽”;2-3歲不愛開口說話、詞彙量少、語言理解力差;3歲以後說話還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回答問題反應遲鈍,無法連貫說話或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一個重要表現為精神因素:選擇性失語(可以說話,但是很少說話或不說話,有些雖然可以說一些話,但往往卻是一些重複語言、自言自語,或者是一些根本讓人聽不懂的能跟人交流的語言)。導致選擇性失語的原因與多巴胺、血清素的濃度有關。

其次,寶寶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究其原因在於,寶寶在胎兒、或嬰幼兒時期,由於腦力營養不足,缺乏身體及智力發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導致大腦及語言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神經元細胞發育不全,接受信息能力受限,腦細胞膜流動能力減弱,信息傳遞速度變慢,相應的孩子孩子就會出現語言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等問題。

目前主要的調整方案為營養干預配合專心康復訓練方案。

想要提升寶寶語言能力,補充大腦所需營養不可或缺。兒童腦發育所必須的8大營養素,分別是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DHA)、鐵、鋅、碘、硒、B族維生素等,目前滿足孩子語言能力推薦金優營養系列產品金優蓓嘉,其主要成分包含了腦發育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能夠均衡補充腦營養,全面激活腦細胞提升腦覺功能,促進大腦發育完善。此調理方法已幫助很多其他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恢復到了正常的水平。 您也可以關注: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留言或者評論,將盡快為您提出專業指導意見!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如果是我

我的做法

排除啞巴的可能

發育兒科做智力測評

記錄孩子情緒變化 和自我表達的方式

綜合發育指標

大腦胼胝體自己腦神經的測試

排除自閉症 孤獨證

最後只是需要發育遲緩 引起孩子無法表達需求 長期完成脾氣異常 自控力差

那我會去學習語言輔助發音

通過我的手 協助孩子發音

願早些確診 排除 四歲後更難醫治

我是過來人


ANNA的隨拍


可能他認為哭鬧你就聽得懂,哭鬧比說更能獲得東西,所以可以嘗試沒有聽見他哭鬧或者故意裝作不懂他的意思,直到他開始用語言來和你溝通。另外,平時多鼓勵他說話!加油! 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