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向日本扔原子弹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

温度雨176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为了以后称霸太平洋再无后顾之忧,偷袭珍珠港,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惹恼了美国,隔日美国对日宣战,日本对美国展开疯狂袭击,美国同意使用原子弹反击日本。

1945年8月6日8点14分17秒美国在飞机上,往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一枚原子弹启动,8点16分2秒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发出刺眼的白色闪光,随之是震耳欲聋的大爆炸,几百根火柱从天而降,


广岛市淹没在6000多度的火海之中,20万日本人的残骸遍地。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即使是幸存者,寿命最多能延续20年。

广岛是日本本土防卫军第二总军的司令部所在地,军管区所在地,这个制造全球血泪史的罪恶部门最终化为乌有。

上图是惟一一座保留着的建筑,后来修复为原爆纪念馆

但是日本天皇仍然拒绝投降,他准备用日本人民的鲜血和生命换来垂死挣扎。

8月9日11点30分美国又往日本长崎投了一枚原子弹,长崎27万人中死了6万人。长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8月15日日本终于投降。

美日宣布:“遭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至少100年不能住人”。但是1945年日本就开始重建这两个地方,并很快重见昔日的容貌。现在植被茂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地方繁华热闹,旅游业发达,世界各地的人到此旅游的络绎不绝。



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在广岛和长崎两地曾进行了土样品的秘密采集,拿回国后经化验发现这些土的土质与普通土几乎没有区别。

原爆纪念馆,位于广岛和平公园旁边,世界遗产,周围绿植茂盛。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00年不能住人”,是美日站在两国各自的利益上说出的话。日本,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惨状,展示自己的可怜以获得同情,免除向受害国赔款。美国想威震四方,夸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震慑天下。


分析:上文说过,原子弹是在距离地面600米的半空爆破,通过大气流动,所产生的辐射被稀释吹散,所以对地面的杀伤力较小,广岛长崎又在沿海地区,大量的污染物被海水冲走,加上天长日久辐射的危害就会更减小。土地上绿植的生长已经毫无影响。


如今过了74年,当时的灾难印记仍然存留,原爆纪念馆里的一个石阶,上面有一团黑影。向人诠释着6千多度的高温把人蒸发,瞬间灰飞烟灭,石头上留下清晰的人体印,宣告曾有人的生命轨迹在此戛然而止,震撼着人的心灵。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宣告和平是多么重要。




但是侥幸活下来的人得了怪病,其中就有白血病。证明原子弹带来的巨大灾难,给世人带来恐惧和恐慌,也使任何人不敢轻易再使用核武器。无论原子弹的威力如何,都不能做为战争的武器再使用,只有用来造福人类,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


小姐姐讲史


广岛和长崎现在都好好的,城市建设也不错,广岛还在1994年举办了亚运会。现在两座城市的辐射值也开始趋于正常。以前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核爆炸后寸草不生,一万年无法住人。其实我们一直夸大了核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而且原子弹的投放的位置和爆炸水平都影响着实际效果。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一枚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8月9日,美国再次向长崎投掷一枚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下图为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和现在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来,广岛虽然当时被彻底摧毁,但是现在的建设还是不错的。

关于广岛的辐射水平,一个外国小哥之前做过实验测量世界各地辐射水平,而广岛的辐射值大概在0.3微西弗每小时,对比一下其他地方,飞机在11000米高空时机舱内辐射值为2微西弗每小时、福岛核心位置为10.1微西弗每小时,切尔诺贝利为5.1微西弗每小时,而当年新墨西哥州第一科原子弹爆炸场为0.8微西弗每小时。而做一次CT我们要吸收7000微西弗辐射、吸烟者大概每年16万微西弗。也就是说其实广岛的辐射值已经基本趋于正常了,跟普通城市没什么区别。也能看出其实原子弹爆炸并没有之前说的寸草不生几万年无法住人。

至于广岛原子弹辐射为什么这么快就没有了,这与当时原子弹制造水平跟爆炸位置有关:

1.小男孩原子弹的装药量少和利用率非常低,内部装药64千克,实际参与反应的不到1千克,利用率为1.5%左右。而且爆炸完就结束,没有持续性的核物质继续生成。相比于切尔诺贝利泄露的8吨核物质相比64千克很少。而且核爆炸反应时间短真正参与反应的更少,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是深度反应,内部积累了大量高放射性的乏燃料,所以切尔诺贝利的严重程度和辐射水平远远高于广岛。

2.小男孩和胖子原子弹是空中爆炸,爆炸高度为600米左右。这种天女散花式的扩散使得对爆心的影响有所削弱,大量的核尘埃在空中被冲击波和蘑菇云携带大面积扩散而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区域。如果在地面直接爆炸,那么当地土壤的辐射值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么少。

3.广岛长崎是个沿海的城市,常年受海风影响,核物质扩散后会一定程度转移到海上。

所以,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后果并没有说的寸草不生那么严重,冲击波和蘑菇云一定程度上反而削弱了核辐射带来的影响,比基尼环礁在1946年到1958年进行了23次核爆,到1997年就宣布符合人类居住标准了。反而是核电站泄露由于没有那么多流动条件反而会产生核物质聚集。而且核电站的燃料重量非常巨大而且都是充分反应过得,副产品放射性很强,会对当地产生很严重的核污染。切尔诺贝利和福岛都是例子。


雏菊西瓜Peterpan


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在二战时期曾遭受美军原子弹轰炸,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这两个地方怎么样了呢?小兵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先说说广岛吧,1945年8月6日,美国陆军航空队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在广岛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核爆当天估计71379位平民遇难,广岛遭受极大的破坏。战后于1948年重建,现在已经是一个有100万人的中型城市了,从市中心坐地铁十五分钟就可抵达“原爆遗址”,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前往参观“圆顶”。



同年8月9日,美军又出动B-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长崎市和平公园有一个“和平钟”,这里就是当年原子弹“胖子”的核爆中心,和平钟旁边有一个名为“和平祈念”的雕像,原子弹就在雕像中人物手指500m的空中爆炸。



由于人们“谈核色变”,大多数人认为原子弹爆炸的地方会会以为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而百年寸草不生,其实这是对核爆的一种误解。核弹在爆炸时所有的核装药都已经在裂变过程中完全释放核能,所残留的辐射物质随着风雨冲刷会逐渐稀释直至消失,更何况“小男孩”和“胖子”都是在距离地面500m~600m的空中爆炸,爆炸释放核能以后大多数残留的放射性物质都回归大气中。而且广岛和长崎在核爆中心地区都建设了公园,并没有做为居住区使用,所以当年的核爆到现在已经基本上对居民没有什么影响了。



应该让人感到恐惧的是核电站的核燃料泄露!比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因为核燃料没有完全释放核能,所以所泄露核物质的半衰期长达数百年,但凡被这些没有完全释放能量的核物质污染的地方都需要大自然数百年时间来消融它们。



即便如此这些被核物质污染的地方也不会“寸草不生”,相反,由于减少了人类的干扰,这些地方成了动植物少有的繁衍“天堂”。尤其是切尔诺贝利地区,时隔三十三年,虽然那些核物质仍然在释放致命的辐射,但是整个地区已经变成植被郁郁葱葱,野生动物跑来跑去的“原始森林”,反而是人类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正在逐渐消失,福岛核电站旧址也正在慢慢被大自然所“吞噬”。



对核能利用最热心的当属前苏联和日本了,前苏联人为了证明核能的安全性,在建水库时都懒得动用庞大的工程机械设备,直接用颗氢弹爆破出一个水库来,水库落成一周以后苏联前能源部长就跳水库里畅游起来了;而日本人热衷于核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狭小的国土缺乏自然资源,二是遭受核轰炸以后受到的影响并没有现象中那么大,所以在自己狭小的国土上建设了55个核电站,成为世界上核电站最密集的地方。


兵器知识谱


当年被美国投过原子弹的广岛和长崎,现在都是一个很正常的城市,在这两个城市现在都是一片和平的景象,核辐射是会消散的,只是时间问题,尤其是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都是空爆,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在当地的核辐射已经基本都消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弹其实是被夸张了。

原子弹爆炸的核污染的确很可怕,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核爆必须是地面爆炸或者是超低空爆炸才行,明显日本爆炸的原子弹都不符合这个要求,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因为爆炸高度的缘故杀伤力范围的确大,但是这样一来就对地面的污染很小了,更何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变化,如今这两座城市的核危害完全可以忽略。

就拿广岛来举例子吧,广岛后来在重建中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因为广岛中心的基础设施被彻底摧毁,很多基础设施都可以直接进入现代化,修建的时候完全可以跳过之前那些落后的东西,比如广岛一度是日本唯一拥有大规模路面电车系统的城市,广岛也是日本的和平城市。

有趣的是,如今国际上很多关于和平的城市都在广岛召开,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广岛参观,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座完全现代化的城市,各种现代化建筑林立,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遭受过原子弹的攻击。

长崎虽说没有广岛现代化,但是也发展的非常好,这两个地方早就摆脱了核爆的阴影,并不是大家所以为的一片狼藉,甚至还是无人区的样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已经有不少人都去日本游玩过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今天的广岛和长崎是鸟语花香

二战末期,美国为了迫使日本法西斯迅速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对日本使用最新研发的原子弹。


美国陆军航空兵(美国空军的前身)最初拟定了17个打击目标,分别是:

东京、川崎、横滨、名古屋、下关、山口、八幡、小仓、京都、大阪、神户、广岛、吴市、熊本、福冈、长崎、佐世保。

到5月底,美国锁定了四个城市,分别是:京都、广岛、小仓、新潟。之后由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劝说,杜鲁门将京都替换成了长崎。

1945年8月6日8时16分和8月9日11时02分,美军相继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2枚原子弹,直接将这两座城市夷为平地。

(遭到美国核平的广岛和长崎)

到今天为止,广岛和长崎核爆已经过去74年了。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遭遇过核打击的地方应该是寸草不生,但其实原子弹的威力并没有那么猛烈,起码当年的那两颗原子弹没有这么大威力。

在原子弹爆炸48小时之后,广岛和长期的核辐射强度就已经锐减了99%,对人体的伤害会大大降低。而当年的所有核爆受害者都是在第一时间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波和核辐射,此后进入该地区的救援人员则问题不大。

并且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盛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而就在广岛和长崎遭到核打击之后不久,当地就迎来了一场大的降雨,强劲的海风和大雨带走了大量的核污染物,这进一步加快了核污染的衰减。(长崎是座沿海城市,广岛距离大海也不远,海风和大雨带走了绝大多数的核辐射尘埃)

时至今日,广岛和长崎已经全面恢复了生机,这里的核辐射水平和日本的其他地区没有大的差异,两个城市的人口也都超过了战前水平。(今日广岛)

(今日长崎)

美军对广岛和长崎的核打击前后共计造成了20多万人死亡,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这一切都是日本法西斯咎由自取的。

而需要要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日本在战后一直将自己宣传成核武器的受害国,并且每年都在广岛、长崎遇袭当天举行纪念。从1998年开始,日本开始邀请各核武大国参加纪念仪式,美国也在2010年正式派人参加纪念仪式(奥巴马不是个好东西)。

日本的做法全然枉顾自己是战争挑起国的身份, 精心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立志于消除核武器,打造无核地球的和平爱好者。但就在二战期间的1938年—1943年的五年之中,日本曾对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进行了大规模的无差别轰炸,给重庆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日本政府对于重庆大轰炸的受害者却一直置若罔闻。

2015年2月25日,重庆大轰炸首桩民间索赔案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宣判,东京法庭宣布188名中国原告败诉并驳回其诉状,并要求诉讼费用由原告方承担。

对于这项判决,中国原告表示不服,但到今天为止,日本政府仍旧拒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的种种伤害。


千佛山车神


1945年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核武器投入实战。

长崎和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中心区域,现在都不是居住区,而都变成了和平主题的公园。

(长崎和平公园内的标志性雕塑)

(距离原爆中心不远的中国驻长崎总领事馆)

其中长崎于1950年在原子弹爆心地区开设“国际平和公园”,而后陆续在公园内设立了很多纪念雕塑、纪念馆等,现代已经成为长崎一个重要的观光地。至于在公园之外,曾经的原子弹轰炸的中心区域现在也有大量的居民区,值得一说的是,我国驻长崎的总领事馆也在这个区域内。

(广岛和平公园)

广岛的和平公园也建在原子弹爆炸中心地区,1954年开园,园中除了纪念雕塑、无名墓地外,最著名的就是原貌保留的原爆残留建筑。在和平公园周围,目前已经是非常热闹的市区,不仅有居民区,也有商业区。另外广岛著名的观光地——广岛城(原日本第五师团驻地,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广岛大本营所在地),也曾经在原子弹爆炸中被摧毁,现在也已重建恢复。


海研会


在二战期间,日本对东亚和东南亚的侵略,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尤其是对中国的入侵,奸淫掳掠,打砸抢烧犯下滔天大罪,中华民族在不屈的意志下,发动整个国家的力量抵抗侵略,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日本的胡作非为。

在反法西斯战争获得胜利后,美、英、中发表了“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但日军并没有束手就擒,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痛斥公告毫无意义,日本永不投降,并且迅速退回本岛,进行“陆上特工作战”计划,坚决要战斗到最后。

在二战过程中,美军也被日军“自杀式”的战斗模式给吓了一跳,考虑到日本的军事战略价值,也为了快点结束战争,减少盟军的伤亡,于是美国不惜发射了两颗造价七亿美元(1美元等于如今的15美元)打造的原子弹。

两颗原子弹落到了日本,一颗落在广岛,一颗落在了长崎。原子弹爆炸,蘑菇云腾空而起,这两颗原子弹导致了二十万日本民众死伤,并且所有的幸存者也因强烈的核辐射在20年内缓慢死亡,可以说是日本遭受的最强灾难。原子弹落地,战争结束,美国派遣了大量军队驻守日本,在经济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进一步的控制日本。

广岛和长崎在经历“创伤”后,日本于1958年开始大规模重建,城市慢慢恢复。如今75年过去了,广岛和长崎都已经焕然一新,旅游业发达,风景秀丽,也成了环境较好的宜居城市。

(广岛)

广岛在二战时期是日本的重要军事基地,陆军之城,毒气生产基地。恢复重建后,广岛把和平公园建立在原子弹爆炸中心地区,园中还保留着原子弹爆炸后的残留建筑。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广岛如今人口约120万,经济规模达6000亿人民币,相当于我国的中等城市的经济规模,是日本著名的工业城市。而长崎,山清水秀,成为了日本著名的旅游城市,人口接近50万

,生活也是相对富裕的。

(长崎)

之所以重灾后重建快,是因为战败后的日本,受到了美方国家大量投入的资金,所以受灾地区得到迅速的缓解和发展。如今两座城市除了纪念馆里,几乎看不到原子弹带来的创伤了。


狂热历史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夜景峰会始于2009年,今年已是第十届,旨在充分开发夜景旅游资源。“新三大夜景城市”的评选始于2015年,每三年一次,本次约有5500名夜景鉴赏士参与了投票。4至10名分别为神户市、东京都、北海道函馆市、大阪市、横滨市、京都市及静冈市。

从这一篇对于长崎的报道之中,我们不难发现长崎必然又再次的经过发展,重新的繁荣了起来。

不仅仅是长崎,广岛在经过原子弹的爆炸之后,时至今日,也是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紧接着在8月9日,美军又出动B-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两次的原子弹轰炸,不仅仅使得日本丧失了巨大的人口以及工业。连同着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都一无所有,甚至可以说是寸草不生。



在经过原子弹的轰炸之后,广岛在1958年开始重建,今天我们站在广岛高处的时候,广岛港和宫岛市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连同着许多的旅游景区,广岛今天再次的成为了十分漂亮的地方。


长崎呢?就如同开始所提到的那一份报道那样,长崎的夜景独具特色。

长崎的山村农舍一直排列到山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长崎的一大特色,号称价值“1000万美金”的长崎夜景实际上大多是农家灯火交织而成的迷人景象。以长崎港为中心,长崎市开展着与众多国家的交流往来,孕育了长崎独有的节日、饮食文化和传统。

是阿维啊


当年美国在日本扔原子弹的地方分别是广岛和长崎,一般来说,受到原子弹攻击的地方是不适合人们居住的,原子弹爆发残留下的辐射对人体危害极大,那么,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现如今还有人居住吗?

然而,现如今的广岛和长崎并非荒无人烟,早已经恢复生机,还成为日本宜居城市,一片繁荣。这与日本政府对这两个地方的重建息息相关,为其打造“和平之城”,每年发表白皮书,获得西方国家的资助,发展迅速,同时日本还进行防辐射处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海风资源丰富,台风多发,原子弹遗留下来的辐射很容易挥发。美国为了督促日本投降投放原子弹的时候,原子弹刚被研发出来不久,其危害程度不够大,遗留下的辐射伴随海风和大雨被冲散,因此在短短几十年的建设和防范中,广岛和长崎恢复生机。


锦瑟华年知多少


其实现在的长崎和广岛不但恢复生机,发展也不错。广岛更是在上世纪90年代作为日本的亚运会举办地哩,我们熟知那种只要被原子弹轰炸过就灭绝所有生物,寸草不生的说法不攻自破。其实原本的原子弹威力就一直被我们夸大,而大自然的恢复力却被我们忽视。另外最重要的是实际中具体原子弹的投放的位置和爆炸水平都影响着实际效果。

至于广岛原子弹辐射为什么这么快就没有了,这与当时原子弹制造水平跟爆炸位置有存在着很大的关系,首先小男孩原子弹的装药量少和利用率非常低,内部装药64千克,实际参与反应的不到1千克,利用率为1.5%左右。而且爆炸完就结束,没有持续性的核物质继续生成。而另一个遭受过核危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多达8吨核原料,另外它的核反应堆是深度反应,也就是积累更多发射性燃料。

其二,就是当时的两颗原子弹采用的是飞机投放,爆炸地点是在空中,爆炸高度为600米左右。所以和自地面爆炸直接污染土壤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不同,空中爆炸使得核辐射扩散的更快,但是辐射强度却有效的降低。另外这两个城市都在海边,依靠海风也可以有效的扩散和物辐射。另外比基尼环礁在1946年到1958年进行了23次核爆,到1997年就宣布符合人类居住标准了。反而是核电站泄露由于没有那么多流动条件反而会产生核物质聚集。而且核电站的燃料重量非常巨大而且都是充分反应过得,副产品放射性很强,会对当地产生很严重的核污染。切尔诺贝利和福岛都是例子。

所以广岛和长崎之后在长达70多年时间里,通过科学合理的重建,就可以做到拥有和其他正常城市一样的环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