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祕密是什麼?

大多數遊客第一次遊玩日本時,對其清潔程度印象深刻:街上很少能見到垃圾箱和清潔人員。


人們不禁要問,日本為什麼能保持如此乾淨?


簡單的回答是,靠著日本居民每個人的行為自覺,這種習慣是從小在學校就被培養起來的。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現在國際上的大多數學校,幾乎都配有專門進行清潔工作的清潔員,但在日本的大部分學校,是沒有的。


在一天的學習時光結束前,日本學生會靜靜地坐在書桌旁等待老師的明日安排以及放學指令。


接著,他們要開始完成當天的最後一項任務:清潔校園。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學生們會去往各自所在的負責區域,有的打掃教室、有的打掃樓梯走廊……


輪到打掃廁所的學生雖然有點不情願,但也都迅速起身去完成自己的清潔任務。


大掃除結束後,所有的清潔工具都被整齊地收納在教室後面的儲物櫃中。


以上所述情景並不罕見,它幾乎每日都在全日本的各處校園內上演著。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日本人從小學到高中,這12年的教育中,學習如何清潔校園、打掃衛生是與校園生活密不可分的,清潔就是一門專門的考查課。


學校課程中包含了「清潔」這種社會意識,這可以幫助孩子們提高自身的衛生意識、責任感,也對將來社會的環境有所益處。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學生們如果弄髒了什麼,必須自己打掃乾淨,這就是學校的規矩。儘管依然有學生十萬個不願意,但清潔工作除了自己,就沒有人來幫你做了。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日本學生在早晨到校後,就必須換鞋。回到家也是一樣,家中各處的拖鞋也要分開管理,外面的鞋是絕對不允許直接穿進屋內的。


可以想像,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對自己的周圍環境、社區、城市乃至國家都會養成一種保持清潔的習慣。這可能是日本如此乾淨的原因之一。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曾經有一條視頻,講的是日本新幹線清潔工們,在7分鐘內清掃完整條列車。


在這7分鐘內,需要完成全部車廂地面、座位、桌板、廁所等處的清潔,還需將座位調換成反方向以適用下趟出發行程,同時整理車廂內的乘客遺失物品,便於事後招領。


在外國人看來,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通力合作完成這項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日本人卻做到了!


憑藉著這支「奇蹟的7分鐘」,新幹線車站也成了外國遊客的膜拜打卡點。大家都想前去親眼瞧瞧,日本清潔員的開掛本領。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又比如,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比利時隊3比2戰勝日本隊,晉級八強。儘管傷心欲絶,但日本球迷也不忘帶走垃圾,收拾乾淨。


日本足球隊的球迷,每去一處球場,都能把這一好習慣帶過去。


日本球隊的更衣室,也被隊員整理的井井有條。國際足聯總協調員詹森斯參觀後,對此肅然起敬。


事後,她忍不住發推讚揚了日本球隊乾淨整潔的作風。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即使在露天場地舉辦的音樂節,也很少見到日本人留下垃圾。


在西方,室外音樂節過後,總會留下一片又一片的垃圾殘餘。但是在日本,這樣的情形依然少之又少。


富士搖滾音樂節,是日本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的音樂節。參加音樂節的音樂迷們在沒有找到垃圾箱前,會自覺地把垃圾帶在身邊,不會亂扔。


音樂節網站給吸菸者的建議是:如果想吸菸自己帶菸灰缸,最好能主動不吸菸,因為吸菸會影響他人。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此外,你可能還會發現,日本人們口罩不離身。


當日本人患上流感時,他們往往不需要他人提醒,就會主動帶上口罩,以避免細菌傳染給別人。


這一簡單的利他行為,減少了病毒傳染的機會,大大減少了員工請病假的天數以及醫療費用的開銷。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清潔,他們是怎麼養成這一好習慣的呢?


威廉・亞當斯(William Adams) 是最早到訪過日本的英國人。他在1600年踏上日本國土時就發現日本非常乾淨。


他後來成為日本第一位外籍武士,取名為三浦按針。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英國作家吉爾斯・彌爾頓(Giles Milton)在三浦按針(Samurai William)的傳記中提到:


「日本的上流社會非常愛清潔…他們的下水道和廁所非常乾淨… 那裡的人們享受蒸氣浴和薰香。


在當時,與之相對的英格蘭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糞便。日本人對歐洲人不注重個人衛生,感到震驚與不解。」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日本人如此愛清潔部分原因是出自實際考慮。


比如,在炎熱、潮溼的環境中食品很容易變壞,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滋生氾濫。因此,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意味著少生病。


當然,日本人愛清潔不僅僅是這麼簡單,還有著更深層的原因。


佛教在六至八世紀之間從中國和朝鮮傳到日本,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潔淨。


禪宗中講究的清潔,指的不僅僅清除身體的汙垢,更是一種精神修煉。


這種精神在往後日本佛教的日常實踐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那為什麼其他一些信仰佛教的國家,不像日本那麼幹淨呢?


其實,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前,日本就已經有自己本土的宗教:神道(Shinto) 。


潔淨,是神道的核心。神道中,心靈的汙垢或罪孽被叫做穢(kegare)。


因此,神道培養了日本人的清潔之道,而佛教更一步地打牢了這層地基。


所以,日本人相信,經常清潔身心能驅除汙穢。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受到宗教影響的清潔習慣,至今都刻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處處能尋其身影。


比如,日本人在進入神社時要用山泉水洗手和漱口。


又比如,許多日本人在購買新車後,會讓神職人員給全車做「淨化」儀式。


街道上沒有垃圾箱,沒有清潔工的​日本,一塵不染的秘密是什麼?

日本專家表示,保持清潔的行為至關重要,因為它不但使你個人保持清潔,同時也避免為社會帶來傷害。


它不但表現在為他人考慮,減少傳染病傳播。同時,也表現在平時的小事中,例如,隨手撿起垃圾等。


如果你在日本生活過一段時間,自然也會被四周氛圍所感染,甚至很快就能學會日本人愛清潔的生活方式。


你不會再在公共場合隨地吐痰、擤鼻涕,不會再隨地亂扔果殼紙屑,甚至還時常會有一種垃圾分類的衝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