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禁賽八年背後的文化:規則意識與修養的雙重不足

“孫楊事件”喧喧囂囂多年,國際興奮劑組織對孫楊發佈了長達八年的禁賽令,孫楊已經發起了申訴,但按照過往僅有7%的申訴成功率,這幾乎宣告孫楊的游泳競賽生涯的結束。

作為中國游泳歷史上最成功的男運動員,孫楊的競賽成績確實矚目,3枚奧運金牌,11枚世錦賽金牌,放眼世界游泳史上,這個成績都是很突出的。

孫楊禁賽八年背後的文化:規則意識與修養的雙重不足

突出的成績,除了給孫楊帶來名聲和金錢之外,卻未給他帶來氣質上的根本變化,他在場下的一系列的“業餘”且“幼稚”的行為,讓孫楊場外的名聲總是伴隨著爭議,甚至成為一些人最討厭的運動員。

“孫楊事件”的喧囂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起碼要到孫楊的申訴結束,我們不僅是要跟著事件喧囂,而是應該多多去追問真正的真相,更要去追問為何會出現孫楊的這種有些“巨嬰感”的行為出現。

“巨嬰”缺少規則意識:總是會通過哭,情緒來解決問題

作為中國游泳隊,乃至中國目前最受關注的運動員,孫楊場上場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但孫楊,以及他的團隊似乎並沒有重視這種“放大效應”,從孫楊出道至今,無證駕駛,與恩師反目成仇,無故退賽,肘擊女運動員等等,一直到2018年9月這次尿檢事件,這些事件放在公眾平臺上,讓大眾看到的是一個缺少規則意識的競賽成績突出的運動員形象。

孫楊禁賽八年背後的文化:規則意識與修養的雙重不足

大眾喜歡的運動員,除了競賽成績的指標外,更重要的是運動員所展現的體育精神,《奧林匹克憲章》裡寫的很清楚,除了我們熟知的更快,更高,更強精神之外,競賽規則與展現體育的美也是非常重要的體育精神。比方,科比,雖然也有科黑,但對科比展現出來的體育精神,科黑也是服氣的。

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孫楊和他的團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面對尿檢事件,不是直面規則,而是通過哭泣和煽動情緒來獲得群眾的支持,以期能左右規則判罰。哭泣和煽動情緒,可能在面對沒有規則的事情上有用,但面對完全按規則行事的事情上,哭泣和情緒只會起到反面作用。

孫楊禁賽八年背後的文化:規則意識與修養的雙重不足

“巨嬰”的修養:大人樣子幼稚行為

按理說,競賽出道已經超過十年,孫楊也已經將近三十歲,即使本身不具備成熟的修養,經過十年曆練,見過各種大世面,也應該有比較良好的修養,但孫楊在公眾形象上呈現出來的是大人樣子幼稚行為。

孫楊禁賽八年背後的文化:規則意識與修養的雙重不足

對於一個國家的體育形象來說,體育成績是一個指標,但受人尊重的往往是那些成績不錯修養很好的運動行為,比方俄羅斯男足世界盃,輸球后,日本男足運動員將更衣室清理乾淨,日本球迷將現場垃圾收拾帶走,我們通過媒體看到現場的照片,除了感動於這樣的修養外,更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為何無法做到這樣自覺的有修養的行為。

大家看到這裡也沒有必要“噴”,誰不愛自己國家的運動員呢?但愛自己國家的運動員,並不是溺愛他們,孫楊是一個警醒,無論是運動員,還是個人,都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以及尊重人的基本權利的規則意識。

孫楊除了上訴外,也應該真正反思自己的行為的不妥之處,我們也希望孫楊上訴成功,他也能從這次事件中真正成熟,成為一個真正擁有體育精神的運動員。

孫楊禁賽八年背後的文化:規則意識與修養的雙重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