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誰才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司馬公昭


提到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庸碌無能的劉禪,弄權誤國的黃皓,勞師北伐的姜維、冒失出戰的諸葛瞻等,但他們只是蜀漢走向滅亡的間接推手,而直接埋葬蜀漢的掘墓人則是那個,動不動我夜觀天象怎樣怎樣的“閒散顧問”光祿大夫譙周,也就是陳壽的老師。

因為,他靠著一張嘴,力排眾議,說降了劉禪,說降了蜀國朝中大臣,葬送了北地王劉諶抵抗鄧艾的一腔熱血,阻擋了霍弋欲起南中之軍救護國都的愛國之舉,更給鄧艾送上了一份驚天大功。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鄧艾率數千魏軍成功翻越陰平小道,江油守將馬貌不戰而降。因此,鄧艾得到糧草補充,部隊困境隨解。接著,鄧艾深憂日久生變,不敢停留整頓,又迅速率軍攻克綿竹、斬殺諸葛瞻父子,蜀軍防線隨之崩潰,鄧艾乘勝進擊,一舉佔領雒縣(今四川廣漢北),大軍逼近成都。

當日,劉禪忽聞近臣奏報:“城外百姓,扶老攜幼,哭聲大震,各逃生命。”因此,劉禪驚恐失據,立即招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多數大臣認為:“成都兵微將寡,難以迎敵;不如早棄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險峻,可以自守,就借蠻兵,再來克復未遲。”

對此,光祿大夫譙周極力反對,南蠻之人反覆無常,加之平時不但沒有給予其恩德,還要徵收稅賦、兵員,又豈會忠心擁護朝廷,如果前去投靠,必生禍患。

接著,多數大臣又提議:“蜀、吳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

聞言,譙周又站出來反對,一國豈有兩個天子之說,如若前去,也只能以降臣身份自居。同時,魏國勢大,只有魏能滅東吳,而東吳無法滅魏。倘若東吳被魏所滅,再投降魏則是二次受辱。既然都是投降受辱,不如直接投降魏,丟臉也就丟一次而已。

群臣又問譙周:“如果鄧艾不接受投降,又該怎麼辦?” 譙周不以為然:“如今,東吳還未降服,魏國還要做給東吳看。所以,鄧艾不但會接受我們的投降,而且還會以禮相待。如果陛下降魏,魏國不封陛下的爵位土地,我會親自前往魏國首都,用古人的道義為您力爭。”

正所謂:“國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 譙周為何敢出此“亡國君辱”之論?只因劉禪視其為師,經常向他諮詢國家大事,他則一一引經據典給以答覆。所以,雖然譙周只是一個“顧問之類”的閒職,無權參政,卻頗得劉禪信任。

當譙周寫《仇國論》反對姜維勞師北伐後,劉禪便對姜維的北伐同樣心下生厭,隨借弄權的黃皓之手,欲罷黜姜維兵權,幸得秘書郎郤正出謀,姜維這才無奈前往沓中屯田避難。

然而,當時蜀國君臣不和的問題,已被魏國司馬昭麾下的謀臣看得一清二楚,這才有了三路伐蜀之舉。也可以說,魏國之所以決定三路大軍伐蜀,譙周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這時,劉禪五子北地王劉諶闖進朝議殿堂,厲聲大罵譙周:“偷生腐儒,豈可妄議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注:劉禪共有七子,分別是長子劉璇 ,次子劉瑤,三子劉悰,四子劉瓚,五子即北地王劉諶,六子劉恂,七子劉璩。)

劉禪見兒子辱罵自己信任之人,心下不滿,當場責問:“大臣都認為應該投降,而你卻以血氣之勇,想讓滿城流血嗎?”劉諶毫無畏懼,大聲道:“如今成都還有數萬可用之兵,而且姜維大軍盡皆防守劍閣,若聞成都危險,豈能不來相救。如此以來,內外夾擊之下,定可大敗鄧艾。所以,不應該聽信腐儒譙周之言,而置先帝基業於不顧。” 劉諶之言若被採納,鄧艾又豈能取得滅國大功,或許他也不會因此而枉死。還真應了那句老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但是,一心想著投降保命的劉禪,聞聽劉諶頗為針對譙周,因此更加氣憤,隨對他大聲叱責:“汝小兒豈識天時!”次日,劉諶深感無力迴天,隨先殺妻子而後自殺。

見此,朝中大臣再也無人敢提“救國之言”,更無人敢駁譙周之議。

期間,安南將軍霍弋聞信後,想率軍救援成都,但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為由,不準其所請。

接著,劉禪依照譙周之言,獻上皇帝印綬以及官員百姓名冊,向鄧艾軍投降,並下詔令姜維、廖化、張翼、董厥等將領投降,蜀漢就此徹底滅亡。

對於譙周勸主投降的舉動,東晉名士孫綽深為不恥:“自為天子而乞降請命,何恥之深乎?”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則憤然痛斥:“人知馮道之惡,而不知譙周之為尤惡也……周之罪通於天矣,服上刑者唯周……”更有後人將譙周同大奸相秦檜相提並論:“宋無秦檜誰下金牌, 蜀有譙周慣修降表。”

綜上所述,譙周不但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而且還是蜀漢滅亡的幕後黑手。無論他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或為民,或為私,但“勸主投降”這種吃裡爬外的舉動,依舊頗受世人詬病。雖自詡通曉天文,頗通天象,但為何未曾預測到蜀中亂象,而導致太子劉璇及全家被害;又為何未能看出黃皓的小人嘴臉;更未有預測五胡亂華之能。所以,其所謂的夜觀天象之言,只不過是為了誘導劉禪投降的藉口罷了。


祥子談歷史


有關蜀漢滅國的罪魁禍首,有人說是劉禪,因為他太昏庸;也有人說是黃皓,是這個死太監才誤的國。就我個人來看,都有道理,但都不全對。蜀漢亡國的真正禍首,是益州士族。

蜀漢即將滅亡的時候,群臣在討論是往哪兒跑的問題,有人說往南跑,有人說往東吳跑,這時陳壽的老師、光祿卿譙周站出來,大放了一通厥詞。先是論證了南逃和東逃的不可取,然後似乎“正義凜然”道:“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

這段話被後人罵成了千古遺臭之言,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註解的時候引用了孫盛和孫綽的話,全都是抨擊這種賣國言論的:“自為天子而乞降請命,何恥之深乎!”“國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況稱天子而可辱於人乎!”

但是譙周只是一個小人物,他在朝堂之上的作用並不大,若不是這番賣國言論和陳壽老師的身份,他可能連進《三國志》的資格都沒有。真正可怕的,是他背後的勢力,也就是益州士族。

蜀漢的政治格局非常複雜,大體來看,就是由劉備入川前的“荊州勢力”、劉焉父子的“東洲勢力”和益州土著所構成的金字塔。益州土著人數最多,經濟實力最強,卻被迫處於最下層位置,這就讓他們非常不滿。

更要命的是,在曹魏和東吳的皇帝都已經向士族妥協,開始將政權無條件向士族過渡的時候,蜀漢方面還在拒絕妥協,並且堅持“依法治蜀”。要堅持這個原則,就必須犧牲大部分人利益,自然就只能是士族吃虧。


所以,蜀漢的士族對這個政權早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滅國對他們來說沒有痛苦只有福利。而譙周,只不過是他們的代言人而已。



青言論史


我們先探討一下三國後期大的歷史環境:

蜀漢是三國當中治理的最好的,所以他也就是最先滅亡的。——易中天

曹操一開始想建立一個寒門法家的政權,但是曹丕為了當皇帝向士族低頭了,還搞出一個九品中正制,曹魏徹底變成了士族政權。

再看孫吳,為了穩固江東,作為一個外來政權,孫權也不得不向顧陸朱張四大家族低頭。孫權稱帝的那一刻起,江東實際上也是被士族控制了。

最後看蜀漢,諸葛亮推行依法治國,抑制豪強特權,益州士族在蜀漢基本佔不到太大的便宜。士族掌權說到底就是要維護士族自己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曹丕和孫權為了自身政權的穩定,拉攏討好士族,然而這一套在諸葛亮這裡根本沒有市場,堅持不向士族低頭,律法嚴明,政治相對清明。 然而當時士族掌控政權是歷史潮流,蜀漢國力最弱,諸葛亮又不肯討好士族,即便治蜀有成效,但最終得不到士族支持。諸葛亮死後,曹魏大軍壓境,蜀漢一片投降之聲。(士族心想,曹魏一來就可以實行九品中正制了)

諸葛亮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負,但還是擋不住歷史大潮啊,心疼丞相……

所以,我覺得,如果非要找一個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的話,我覺得只能說是——歷史規律。


烏有卿


鄧艾、鍾會為什麼能滅蜀成功?

姜維做為軍事主帥,難逃其責。在鄧艾、鍾會之前,曹魏共三次打過漢中,分別是曹操、曹真、曹爽。曹操那次,劉備據險固守,曹操打不下來,最後只能放棄漢中,而劉備真正擁有了漢中。

而到了曹真,兵分三路進攻蜀漢,但是因為路途遙遠難走,後方補給困難,再加上天降大雨,所以曹操走了一個月,才走到一半,漢中的山門沒見著,就被曹叡一旨詔書,給調回去了。

到了曹爽那邊,曹爽本打算借這個機會提高自己的威望與軍功,鞏固自己的地位,可是蜀漢方面同樣採取的是固守戰法,曹爽花費巨大之後,仍是無功而返。其實諸葛亮打曹魏,曹魏也採用這個方法,不正面打,就是拖死你。

姜維北伐後期的時候,他的內心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他知道,如果採取以前的固守漢中的方法,那麼是很難取得大勝的,基本就是曹魏來了,然後走了,姜維的心更大,他想關門打狗,讓曹魏大軍進來,然後再吞掉曹魏大軍。

可是他沒料到曹魏直接出動了二十萬大軍,而鄧艾也發現了姜維佈防上面的漏洞,那就是姜維的主力要擋住鍾會的主力,那麼陰平一帶必然削弱,那麼他是有機會的。名將果然是名將,抓住一切機會,自然,鄧艾成功了,成都望風而降。

蜀漢為什麼會滅亡?

是劉禪的責任嗎?是黃皓的責任嗎?是姜維的責任嗎?是譙周?自然都有,但都不是主因,劉備的蜀漢對於益州來說,都是外來勢力,益州人發現,他們現在的生活甚至還不如劉焉、劉璋時期,畢竟那時候沒有那麼多仗要打,那麼多負擔要負。

所以劉備的夷陵之敗後,諸葛亮的出師表說,益州疲憊,就是這個原因,益州內部開始反對姜維的北伐,開始認為蜀漢應該投降曹魏,那麼戰爭就能結束,其中的代表就是譙周。

而對於劉禪來說,他也覺得沒有堅持的必要與勝利的可能,當然姜維並不這樣想,他並不願意就此失敗,還打算詐降,通過鍾會達到復國的目的,可是益州人都累了,都想投降曹魏了,諸葛亮死後,蜀漢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簡單說


這個鍋別人背不了,只能是創始人兼一把手的劉備。

劉備通過三步走的戰略實現了蜀漢政權的迅速崛起,第一步,赤壁之戰後以前荊州牧劉表長子劉琦的名義出兵荊南,佔領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之後通過向東吳借南郡,終於在荊州站穩腳跟,有了自己穩固的根據地。第二步,奪取劉璋的益州,一躍成為僅次於曹操的第二大諸侯。第三步,攻佔漢中,第一次在正面戰場擊敗曹操,使得蜀漢政權達到軍事政治上的全盛局面。

但劉備的三步臭棋也造成了蜀漢衰落直至滅亡的局面。

第一步,未能採納軍師龐統的上策早定益州,致使龐士元殞命落鳳坡,入川戰事拖延了將近三年,損兵折將,嚴重消耗了自身的實力。龐統去世後,劉備只得調諸葛亮、張飛和趙雲等率軍入川,致使荊州力量削弱,為東吳偷襲埋下了隱患。

第二步,劉備低估了東吳對自己勢力迅速擴張的不滿。赤壁之戰名義上是孫劉聯盟對抗曹操,但東吳在聯盟中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對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可勝利的果實卻被劉備摘了,劉備不僅佔據了荊州,還用欺詐的手段拿下了益州,實力已然超過了東吳,這不得不引起東吳君臣的不滿。而此時的劉備還沉浸在漢中大戰擊敗曹操的喜悅之中,未能在關羽北伐時派遣名將鎮守後方,致使襄樊之戰功敗垂成,最終荊州丟失,關羽父子被殺,劉備集團再無統一天下的可能。

第三步,劉備不聽諸葛亮、趙雲等勸阻,執意發動伐吳之戰,車騎將軍張飛因之而喪命,而劉備最終兵敗猇亭,致使蜀中精銳盡失,五六萬大軍全軍覆沒,若非諸葛亮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新生的蜀漢政權已經夭亡。

正是劉備這三步,使得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變成了諸葛亮《出師表》中的“益州疲弊”,蜀漢做為三國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北伐更多的是一進攻代替防守的象徵意義,滅亡只是時間

問題。


靖遠0204


姜維的窮兵黷武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由於其軍權獨攬,使劉禪頗為忌憚,不得不讓黃皓扶持自己的勢力,提拔右將軍閻宇與其抗衡,由於劉禪過度的放權給黃皓,讓正義之士逐漸遠離劉禪,身邊盡是黃皓一黨,焉能不亡。

諸葛亮死了之後,軍權一直在費禕、蔣琬手中,可以制約姜維,讓蜀地可以休養生息,隨著兩人的先後去世,姜維掌握了蜀國的軍事大權,再也沒有人可以制約他,所以年年對外用兵,窮兵黷武,使本來就弱的國力雪上加霜。

《三國志》記載:“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甚至有人說費禕之死也與姜維有關,但正史無記載。

《資治通鑑》記載:“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諸葛在世時,由於其擅於治國,國力還算可以,但諸葛也不敢連年用兵,反觀姜維,在國內沒有賢人治理的情況下,多次連年用兵,致使民怨沸騰,軍心不穩,每年兵力減員很大,蜀國內人口又少,致使兵源缺乏,以致老少皆兵。

長年征戰,使國庫空虛,只能盤剝百姓,百姓可有多少錢,只能徵用士族豪門的資產,使得當地豪族勢力敢怒不敢言,只希望魏國儘快來攻打,好得以解脫,蜀國的官員大多都是豪門子弟,家產都不保,誰還為蜀國賣命。

由於黃皓的專權,蜀國事務皆歸其管,使得正義之士要存活下去,只得仰其鼻息,如諸葛瞻父子,雖統管朝政,但並無實權,姜維有權但由於黃皓想除之而不敢回,所以諸葛瞻不得不與其聯合,儘量維持蜀國的正常運轉。

鄧艾由陰平道突襲成功,在綿竹與諸葛瞻決戰,想勸降之。諸葛瞻憤然曰:“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於是殺入敵陣,以死報國。

鄧艾的到來,讓蜀國百姓和士族豪門勢力看到了希望,所以滿朝上下幾乎一口同聲表示投降,軟弱的劉禪又能怎麼樣,只得出城投降,蜀國滅亡。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有人會說是姜維,但我不同意。

姜維雖然身為大將軍,但在蜀漢陣營裡沒什麼地位,反而是一直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為了遠離那幫人,避免成為鬥爭的犧牲品,姜維不得不請求打仗,打仗,再打仗,這樣他的存在才顯得有意義,人生價值才能得到實現。

罪魁禍首也不是劉禪,他雖然是君主,但他並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反而是很尊重每一個部下。他寵愛黃皓,但沒有因為黃皓的吹風而濫殺過哪個黃皓對手。

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和黃皓,這兩個人互相利用又互相制約,尤其是諸葛瞻,一個名副其實的牆頭草,上午對姜維說支持北伐,姜維走後,馬上上書請劉禪降姜維的職務並奪去兵權。當然,諸葛瞻對國家還是忠誠的,魏國滅蜀,他堅決不投降,最後戰死。

蜀漢被滅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國力太弱了,他們沒有正視北方曹魏兵強馬壯的事實,還是用當年諸侯混戰時期的眼光和做法處理問題。





水魚和


將歷史的罪責推到一個人身上,是簡單化歷史了。一國的滅亡,原因眾多,不會是一個人的事。蜀漢的滅亡之恨,也是同理。

蜀漢滅亡,許多人有責任。其中關羽是蜀國走下坡路的第一責任人。他破壞了聯吳抗曹大計,因為性格的原因得罪了東吳,遭到吳、魏兩面進攻,不但失了荊州,破壞了諸葛亮定下的隆中對戰略規劃,而且自己也英勇犧牲。因為關羽的死,張飛也為給他報仇,也被部下殺死。為給他報仇,劉備不顧眾臣勸阻,發動了對吳的夷陵之戰,結果兵敗,大批蜀國棟樑之材或死或降,劉備自己也因病去世。自此,蜀國成為三國中最弱勢一方。關羽是第一責任人。

蜀漢滅亡的第二責任人,是劉禪。劉禪並非雄才大略之主,作為皇帝,他信任宦官黃皓,而黃皓竟然敢壓下姜維的表章不服,影響國家大事。黃皓固然有罪,但領導責任該劉禪來負。最後做出投降決策的也是劉禪。他作為扶不起來的阿斗,樂不思蜀的皇帝,自然應為蜀漢的滅亡負領導責任。

第三責任人是黃皓。他是一個宦官,置國家安全於不顧,為了榮華富貴,敗亂朝綱,死不足惜。

第四責任人是姜維。姜維是個忠臣,但他的計謀顯然還不如諸葛亮。他破壞了魏延的漢中守衛策略,先失了漢中;他十一次北伐中原,敗多勝少。不但無功,反而極大影響了蜀國的國力。面對鄧艾與鍾會的兩路進攻,他束手無策。雖然最後為國盡忠,但終要負軍事領導責任。


陸棄


我就看看能發多少字一、當時的國際形勢 襄樊戰役爆發前,關羽鎮守荊州已經好幾年了,恩信大行,加上早年名震四海,在軍民中威望很高。荊州軍兵強馬壯,曹魏隱隱感到了關羽的威脅。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已稱魏王,算是漢家下面的一個諸侯國,其實取代劉漢已正定局。曹魏許昌的一批效忠於漢室的官員,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吉本等,就有計劃襲擊許昌曹操的留守將軍王必,內劫持漢獻帝反攻曹魏軍,外聯絡關羽軍為援助。雖然行動失敗了,但可以看出關羽兵盛已經對曹魏形成一股壓力,容易引起曹魏統治區不安定因素髮酵,釀成一場災難。後來關羽水淹七軍,陸渾人孫狼造反,接受關羽的印授,和得勝的荊州軍遙相呼應,又給曹魏的腹地製造很大的麻煩。 這種情況下,曹操派徵南將軍曹仁駐軍樊城,統領南方的軍事,準備進攻關羽所守的荊州。南陽吏民苦於曹軍繁重的賦稅,宛城守將侯音又造反。曹仁進攻宛城,迅速地平定了這一次叛亂。“屠宛,斬侯音”。當時曹將龐德等也率軍參加了宛城的這次戰役。 曹仁回軍樊城,龐德部就奉命駐紮在樊城北十里。曹操又派左將軍于禁率軍協助曹仁對付關羽。就是說南方曹劉兩家的交手,在關羽進攻攀城前,曹軍也已經在佈置怎麼進攻關羽的荊州軍,只是雙方都在尋找一個有利於己方的戰機動手罷了。 曹仁平叛在建安二十四年春。接著漢中方向發生定軍山戰役,曹魏西北方總司令夏侯淵陣亡。曹操親自率軍徵漢中,相持戰打到夏天,五月曹操退軍,劉備佔領了漢中。劉備又派遣蜀將孟達、劉封進攻曹魏上庸,上庸太守申耽投降。七月,劉備稱漢中王。這一段時間,劉備集團開疆拓土,搞得風生水起,在對曹魏的交手中佔據了上風。 二、關羽發起襄樊戰役的時機 建安二十四年秋八月,關羽進攻駐軍樊城的曹魏徵南將軍曹仁部。曹操又派遣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駐紮在樊城北部,協助抵擋關羽。這就是襄樊戰役爆發的時間、地點、人物。 關羽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發起進攻?《三國志·魏書·溫恢傳》可以用來佐證這個時間點是關羽荊州軍發起進攻的大好時機。作為一個優秀的將領,關羽是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的。當時孫權正進攻曹魏東南方的重鎮合肥,時任揚州刺史的溫恢對兗州刺史裴潛說:“目前雖然我們這邊吳軍來襲,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這一段大雨不斷,徵南將軍曹仁把守的襄樊一線,孤軍懸在前線,戰備準備只怕不夠。對手關羽驍勇無比,又計謀百出。我倒是擔憂那邊出大麻煩。” 溫恢雖然是地方官,但在軍事上的眼光曹操也很看好。曹操派溫恢擔任揚州刺史,主政東南時,就特別交待東南方的曹魏軍事上的主要將領張遼、樂進等:“溫恢通曉軍事,你們有什麼事要和他一起商量。”溫恢的話還是相當有分量的。 正如溫恢指出那樣,這年秋天的大雨水,給關羽提供了一個稍縱即逝的戰機。漢水暴漲,樊城周邊平地水深數丈。于禁等七軍皆沒,全部將士浸泡在大水裡。荊州的水軍本來就很有戰鬥力,這種一片汪洋的大地,正是他們顯身手的大好時機。關羽趁機率水師包圍了被大水困於一個個孤立的高地上的曹魏軍,“于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只有投降。“龐德與諸將避水上堤”雖然拼死戰鬥,還是被關羽擒獲。 關羽趁著南方大雨水的機會發動的這次戰役,重創了襄樊曹軍,一舉殲滅了于禁率領的三萬生力軍。從而使原來雙方勢均力敵的對峙,變成關羽荊州軍大佔上風。 江河散人的文章說到關羽時封為前將軍,假節鋮,就是最大限度地給了關羽調度軍隊的權力。這個問題講的很對。一個有自主權的將軍在機會面前就要動手,真的來不及請示他有權先行動後再請示。所以不存在關羽擅自發動襄樊戰役這個假設。 戰場上的情況是時刻在變化的。襄樊戰役關羽不抓住“大雨水、漢水溢”這寶貴的時機出擊,等水退去,荊州水師的優勢就蕩然無存,還能有一場這個名揚天下的大勝戰嗎? 參造三國中後期司馬懿擒孟達一役中的手法就明白了,孟達計算司馬要去請示了魏明帝再發兵來攻自己,這樣一來,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了。不料司馬懿就是越權不請示,直接發兵攻打孟達,一舉平定了這次叛亂。只要有利於國家,高手是不會錯失良機的,更何況關羽還假節鋮? 三、留守荊州的人選 如果諸葛亮留守荊州,那麼一定是最好人選。《三國志·蜀書·趙雲傳》中明白寫到“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才率張飛、趙雲等溯長江西上,平定益州的郡縣,留下關羽守荊州。諸葛亮進兵益州是接到劉備的命令才出動的,配合劉備從北向南一起收拾劉璋的部下。 這樣關羽就是留守荊州的不二人選擇。從劉備起兵打天下,關羽從來是獨當一面的方面將帥人物。劉備脫離曹操,襲擊佔領徐州,就派關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佔領荊州後,“以羽為襄陽太守”。所以才有劉備“西進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這一順理成章後果。關公早年在曹營效力,就單槍匹馬斬殺袁紹大將顏良,一下子解了白馬之圍。當真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英勇形象。當年就名聲大振,像曹魏的謀士劉曄就說過劉備手下的名將只有關羽,這個鎮守荊州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了。 張飛勇猛有餘,智謀不足。當年劉備得徐州時,出兵與袁術交戰,留張飛守下邳。結果張飛讓呂布襲擊敗走,搞的劉備差點無家可歸。到劉備稱漢中王,公司壯大無比,南面是荊州,北面是漢中,是蜀漢的兩個門戶。關羽守荊州,張飛自以為是認定自己守漢中,不料劉備提拔年輕將領魏延守漢中,沒用張飛。看來號稱識人的劉備心中,張飛是不足擔任守荊州這個重任的。 趙雲是個忠誠守法,謙恭敬業的將軍,雖英勇善戰,但資歷、戰功上都還不具備成為方面大員的要素。嚴於律己,慎以待人是趙雲的一貫作風,缺少的是威震一方的霸氣和開拓國土的進取精神。 四、失荊州的原因 關羽失荊州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孫權敗盟,背後一刀。再厲害的角色,在兩面作戰的情況下,沒有不敗的道理。當然關羽驕傲自大,屢屢發表不利於和孫吳的統一戰線的言論,或許有一定的關係。比如孫權想讓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關羽不但不同意,還“罵辱其使”,孫權大怒。積怨之下,也是反目成仇的一個動因吧。 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如司馬懿指出的那樣,荊吳關係,面和心不和,孫權不願意關羽得志。無論孫權兒子娶沒娶關羽女兒,無論孫劉兩家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在國家利益這個大背景之下,孫權都要動手的。因為關羽如果攻克樊城,三方之間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蜀漢勢力進一步壯大,不但曹魏吃不消,孫吳也會壓力山大。 孫劉兩家明裡是同盟,暗裡摩擦衝突好幾次了。吳將鴿派魯肅擔任總督時,致力於搞好雙方的關係共同對付曹操,所以對強橫霸道的關羽總有退讓,雙方還算平安無事。魯肅死後的接班人是鷹派的代表呂蒙,多次提議孫權找機會拿下荊州,把從荊州到建業的整條長江防線捏在自己手裡,不必仰人鼻息。呂蒙說:“對付曹操,有什麼一定要依靠關羽的呢!” 建安十九年,劉備得益州,孫權就派人來要荊州,劉備藉口說拿到涼州再還荊州借地。孫權大怒,派呂蒙率軍來爭荊州,劉備也派關羽對陣。雙方的車馬炮都對上了,正逢曹操取漢中,劉備再強硬,也明白雙線開戰的危險。不得已以湘江為界分了荊州,所以當時關羽的荊州其實只有西邊一半的地盤。 劉備集團的連連取勝,打破了曹魏最強、孫吳其次、劉蜀再次的三家排行榜。以劉備關羽的驍勇,又佔據長江上游,孫權君臣不會不考慮這個兇猛的同盟軍的潛在威脅。動手消滅這個威脅,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手上的決定,是促成孫權下決心襲擊關羽後路的關鍵所在。 同時期曹魏也發起大動員,戰略層面大高手司馬懿出高招,聯合孫吳,遏制劉備集團迅猛的發展勢頭。戰術上,調遣徐晃、張遼、臧霸等曹魏一流的大將,分隊往襄陽方向集結。曹魏五子良將,三人都出現在襄樊戰線,可見此戰在當時的重要。 終於在曹、孫兩家的夾擊下,一代名將關羽折戟沉沙,丟失荊州,敗走麥城,留下了千古遺憾。


蕾伊麗雅


回答問題前,先說下姜維,姜維文武雙全,輔政後大舉進攻魏國。雖然他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但沒有魏國那樣的雄厚國力作為支撐,最終使蜀漢國力消耗殆盡。不過,蜀漢的滅亡不是姜維一個人的過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沒有姜維,蜀漢或許會更快走向衰亡。早在姜維執政前,魏國已經名存實亡。自魏齊王曹芳即位後,魏國很快成為了司馬氏的天下。景耀五年(262年),魏司隸校尉鍾會被司馬昭封為鎮西將軍後奉命都督關中,此舉引起了姜維的注意。

姜維立即上表,建議劉禪派遣張翼、廖化二人分別駐守陽安關和陰平橋(今甘肅文縣東南),以便抵禦魏軍當時,姜維屢屢出兵征戰,朝中宦官專權。在官的影響下,劉禪將軍事視為兒戲,竟用問卜算卦來確定魏軍是否來攻。劉禪通過迷信得知魏國不會發兵後,對姜維的建議置之不理,在宮中繼續享受醉生夢死的生活。殊不知,一場滅頂之災已悄然降臨。

炎興元年(263年),鍾會引兵近二十萬、兵分三路討伐蜀漢。除鍾會一路外,另兩路首領為徵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駐守沓中的姜維見漢中已被攻破、鍾會欲取蜀都成都,立即出兵阻截,廖化、張翼從成都引兵來援。後來,雙方在劍閣(今四川劍閣縣西)相持姜維、廖化、張翼先趕到劍閣,於是憑險據守。鍾會雖有十餘萬大軍,但始終難以有所進展這時候,鄧艾與鍾會產生了分歧。

姜維退至劍閣前,鄧艾曾與諸葛緒謀劃擊江油(今四川江油東)、入成都。不料,諸葛緒不聽其議,率軍與鍾會會合。鍾會乘機誣陷諸葛緒,去了他的兵權。鄧艾無奈,只好也去會合。劍閣久攻不下,鍾會下令體整後再戰。鄧艾則認為不能給蜀軍喘息的機會,建議取道直逼成都。分歧產生後,鄧艾不聽鍾會號令,引兵繞過劍閣,從險山惡嶺中開闢了一條通往江油的小道。駐守江油的蜀軍毫無防備,只得舉手投降。隨後,鄧艾又攻破了綿陽,一步步向成都靠近。

劉禪見魏軍逼近成都,立即聚眾商議。經過一番商討後,劉禪決定降魏。劉禪投降,標誌著蜀漢的滅亡。鄧艾率軍入成都後,儘量安撫降眾。在未得到司馬昭許可之前,他先將劉禪封為行驃騎將軍,後又上書請封其為扶風王。在這期間,堅守劍閣的姜維接到了後主的投降詔令。姜維頓生一計,先是佯降,接著勸鍾會立地稱王,不料正合其心意。鍾會見鄧艾已入成都,立即上告其有謀反之心。司馬昭本來就對鄧艾先斬後奏的行為不滿,再加上鍾會的控告,順勢令鍾會將其押解回京。押解途中,鄧艾先是被其部將劫走,後被鍾會軍殺死。

鄧艾死後,鍾會和姜維本想秘密進軍洛陽,不料被老謀深算的司馬昭識破,遂公開反叛。姜維乘機建議鍾會殺掉入蜀的魏將,以免他們惑亂軍心。鍾會本欲行事,卻招致入蜀魏軍的不滿,結果被殺。姜維本想利用鍾會除掉入蜀魏將,然後再親手除掉鍾會,再興蜀國,不料也死於亂軍之中。

司馬昭將劉禪接入洛陽後,封其為安樂公。在洛陽生活期間,劉禪只是一味地忍耐。當司馬昭問及他是否思念蜀土時,他不敢如實回答,以“此間樂,不思蜀”為掩護,保住了性命。然而,劉禪既沒有韜光養晦的本領,也沒有臥薪嚐膽的機會,只是為活著而活著。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劉禪死於異國他鄉。 你是怎麼看的呢?期待你的點評,評論區大家共同來分享歷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