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六大名旦排名是怎样的,谁的艺术水平最高?

满血原地复活的南恩宠


豫剧六大名旦分别是: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这六大名旦中陈素真是年龄最大、从事豫剧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剧大师。

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唱、念、做、打、舞综合运用,首创哑剧、豫剧混合运用,并把中国古典舞蹈融入豫剧中,她把只注重唱而不注重表演的土梆子(豫剧),变的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因此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常香玉的"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为《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红灯记》《人欢马叫》等剧目。

崔兰田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员之一,她擅长塑造古代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久演不辍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誉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崔派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

马金凤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

阎立品的阎派"唱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为扩展音域、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形成了七分神韵、三分造型、重神传神、运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艺术风格。代表作为《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坠》、《碧玉簪》、《盘夫索夫》、《西厢记》等名剧。

 桑振君的"桑派"唱腔,将河南坠子这门艺术吸收到豫剧之中,豫剧的旋律显得丰富多彩,优美耐听。正是由于她把河南坠子的韵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

中国戏剧评论家给六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陈素真--美,常香玉--劲,崔兰田--韵,马金凤--脆,阎立品--秀,桑振君--巧,但总体以陈素真的艺术水平最高。

 







尘世的雪


对于河南豫剧六大名旦的排名先后问题,主要的争论在于陈素真和常香玉谁应该排在第一?多年以来,陈派和常派的争论就没有停过,被炒的沸沸扬扬,各有各的说辞。其他的四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这几位大师的排名我认为是不分上下的,争论也不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陈派和常派到底谁应该排在第一位,也就是陈素真和常香玉两个人的艺术成就和对豫剧发展和传承谁更高一筹。

根据我的了解,我们先看看陈素真老师,陈素真老师是年龄六大名旦中年龄最大的,也是从事豫剧时间最长的,成名最早的一位大师。陈素真老师对豫剧的贡献主要有两点:其一陈素真老师首次把哑剧和豫剧结合起来,并且把古典舞蹈融合在豫剧中,使豫剧从草台班子登上了舞台;其二在于陈素真老师丰富了水袖的表演形式,在传统水袖功的基础上独创了飘、抓、转、托、揉、旋及团花袖、烟云袖、扇花袖、波浪袖、飞天袖、鸳鸯袖等多类袖花。陈老师所创的陈派艺术,唱腔雅致、俏丽、清新,有意蕴、耐品味,古朴典雅,含蓄俏丽,并且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传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田敏、牛淑贤等都是陈派艺术的优秀传人,陈派代表作品《白蛇传》、《嫦娥奔月》、《天地配》、《香囊记》、《金囍记》、《黄金婵》、《冥梦泪》等作品还吸引着无数的戏迷朋友。

常香玉老师是常派艺术的创始人,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间捐飞机的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少人提起豫剧就想到常香玉,提到常香玉就想到豫剧,可见常香玉老师对豫剧的发展和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常香玉老师对豫剧贡献主要体现在传统豫西调的基础上逐渐融合了祥符调的古朴醇厚浓郁,同时还吸收了曲剧、河北梆子、京剧等诸多其他剧种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常派艺术。例如《花木兰》中“自那日才改扮乔装男子”唱段里,用的河南曲剧的音调;《白蛇传·断桥》中“恨上来骂法海不如禽兽”唱段里,用的河北梆子的音调;《拷红》中“尊姑娘稳坐在绣楼以上”唱段里,用的京韵大鼓的音调。常派艺术的传承也很不错,今天郑州豫剧院院长虎美玲就是常老师的高徒,常派代表作品《花木兰》、《人欢马叫》等作品脍炙人口。

我们可以看出陈素真老师和常香玉老师对豫剧的发展贡献都很大,但似乎陈素真老师的贡献更大一些。常香玉老师对豫剧的发展更多的是对豫剧传承上的贡献,打响了豫剧的名号,让更多人接触豫剧,喜换豫剧,而陈素真老师更多的是开创性的贡献,她丰富了豫剧的表演内容,完善了其表现形式,我认为这个贡献要更大一些,这也是陈素真老师被称为六大名旦之首的原因。


精选曲艺


评价河南的豫剧,仅列出几个旦角,范围太小,也不全面。

豫剧,是发源于河南的一个戏曲品种,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而且是第一大地方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

因其音乐伴奏是用枣木梆子打拍而得名为:河南梆子。豫剧是在其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起来的。因河南省简称“豫",所以定名为:豫剧。

但是,除了河南省,其他的如:河北、陕西、山东、安徽乃至青海、新疆等地,自建国以来至今,均曾有专业的豫剧团。

豫剧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一般称为:

四生~正生,二生、小生、武生。

四旦~小旦(即花旦)、老旦(婆旦)、彩旦(丑旦、泼旦)、武旦(即刀马旦)。

四花脸~太花脸(含白脸)、二花脸(即武花脸)、三花脸(丑)、黑脸。〈注①〉。

豫剧的唱腔:祥符调,指以开封为中心的地区流行的豫剧,为标准的中州正韵。〈注②〉

祥符调传入豫东后形成了接近山东梆子的唱腔,一般称之为:高调梆。

豫剧正大发展是在郑州及洛阳等地,称为:西府调。(自是因陈素真、常香玉等之故)。音味略带秦腔,优美悦耳,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声声入耳。

另外,豫南有沙河调、高调、大平调等,有的已经是脱离了豫剧,另成一剧种。

豫剧的艺术是唱腔流畅,节奏鲜明,吐字清晰,易被观众所赏识。其形式表现在"四功五法"。

四功,指唱、念、做、打(包括舞)。

五法,指手、眼、身、法、步的各种动作,手势,台步,以及眼神,身段等。

自解放前至今,豫剧的表演名家可谓是层出不穷。

如:陈素真,其创立的陈派艺术特色是:唱腔古朴典雅,含蓄俏丽。表演细腻传神,规范讲究。被尊为戏剧教育家。

常香玉,其所创“常派",讲究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以声绘情。有人民艺术家之誉。

桑振君,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流派的演唱传统,而且擅长从中吸取精华,发展变化,触会贯通,形成独具一格的桑派表演艺术。

阎立品,唱腔字正腔圆,以情带色。抗日战争时期,为不给鬼子唱戏,自己削发为尼,女扮男装,埋名隐居,显示出高尚的气节和操守。与徐艳琴、毛兰花、马金凤并称为豫东豫剧的“四好名旦"。(这个大概就是提问者的答案了)。

马金凤,豫东调的代表。特点是刚健豪爽,深入浅出,气宇轩昂,雍容大度。解放初期的《穆桂英挂帅》曾轰动首都北京的剧坛。

崔兰田,其表演庄重大气,做而不过,含而不露,以静显动,朴实无华。

注①二花脸,指武花脸。祥细可见陈佩斯的小品中有提及。

注②祥符,原为一县治名,地址在开封市东南,后划为开封县,今划为开封市的祥符区。

i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评论艺术 就要传统艺术观点来评判 艺术之外的东西纯属就是投机取巧 艺术就是艺术 与别的东西无关 那时候不没有专利保护 艺术各方面个人的创新 都是能共享的 加上艺术家们的互相借鉴 学习 再加上自身的修为和创新 才史得豫剧在我们国家影响日益壮大 甚至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自八十年代以来 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小人 无事生非 妄想把所有的功劳占为己有 更有甚者 还对一些豫剧流派任意打压 致使有许多优秀演员和流派不能发展 一致我省的豫剧停滞不前 既然讨论艺术 就不要掺杂别的东西 掺杂的太多 胡搅蛮缠 捎带个人偏见 只会让别人看清你得自私和对艺术的无知 使别人更看不起你和吹捧的艺术家 让你心目中最优秀的艺术家 来给你配黑锅


赏心悦事3


从艺术上说那只能说陈素真第一。这一点我们普通老百姓都不要再有争论了。五大名旦,六大名旦都公认陈是豫剧的翘楚。常香玉的政治影响力比五大名旦都高。同时也在全国提高了豫剧的影响力。所以说五大名旦艺术成就当然是陈素真。


沙里的金子


六大名旦排名是不分先后的,在豫剧的艺术上各有千秋,都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和自己的特色,所谓谁谁排笫一,都是瞎说的,只能说各有各的优势,在自己善长的方面比别人强,艺术是没有止境的,从来就没有谁谁第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间四月天806


不要排名。一条凳子上。各有千秋。各有所长。各有不同的演出风格。他们都可敬可爱。都为繁荣艺术事业奋斗终生,献出毕生精力。


郭之训


各有千秋,风格各不一样!都为传承优秀的文化,传承经典做出贡献!


ccnet


豫剧六大名旦分为留个派别,每个派别都有着自己的粉丝觉得自家的肯定是最好的,这种六大名旦排名也是属于官方的一种,每个人都还是有着自己的看法的。

  豫剧在清末民初已经形成五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和高调(以濮阳、菏泽为中心)。

  1930年代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别是知识分子改革家的参与,使之豫剧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这种融合后的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这也为1950年代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豫剧六大名旦是中国大师级戏曲艺术家,其唱腔有代表悠长天籁的豫剧陈派、高亢激昂的常派、韵味淳厚的崔派、委婉含蓄的阎派、大气响亮的马派、缠绵委婉的桑派,对豫剧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豫剧成为一门全面成熟的戏曲艺术,进而成为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六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这六大名旦中陈素真是年龄最大、从事豫剧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剧大师。

  再者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唱、念、做、打、舞综合运用,首创哑剧、豫剧混合运用,并把中国古典舞蹈融入豫剧中,她把只注重唱而不注重表演的土梆子(豫剧),变的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因此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豫剧六大名旦是中国戏曲艺术大师级人物,其唱腔有代表:悠长天籁的陈门、高亢激昂的常派、韵味淳厚的崔派,大气响亮的马派、委婉含蓄的阎派、缠绵委婉的桑派,对豫剧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戏剧评论家给六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各人特色:陈素真——“美”;常香玉——“劲”;崔兰田——“韵”;马金凤——“脆”。阎立品——“秀”;桑振君——“妙”。

  


戏缘


陈,常,崔,马,阎,桑。陈素真先生艺术水平最高。中华豫剧史上造诣最高的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