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学习的行草书法,书界前辈执笔,字帖秀逸潇洒气韵生动,好字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初衷便是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发扬中国国粹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的宗旨砥砺前行。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转发。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章草的衰落解析及草书删繁就简的原理简述:


章草字体的迅速衰落以及其书体长期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有两点。其一,章草字体本身的过渡性质。章草及其正体——隶书,形成、通行于古今文字转换的时代,它们上承篆籀、古文,下开楷、行、草新体,两者皆是过渡字体。具体说,它们从实用到审美均不如新体优越,故被淘汰乃是历史之必然。其二,汉魏西晋章草名迹不得流传。唐以前草书不入名,碑刻惟隶楷,章草又失实用,因而罕传。如草圣张芝书作,唐初便已绝迹。至宋,“太宗刻淳化帖,命侍书王著择取,著于章草诸帖形近篆籀者皆去之,识者已笑其俗”。

草书的结构原则是以删繁就简、连绵不断、笔断意连、书写便捷而为目的。删繁就简,点画相代:在诸种书体中,楷书是最规范、最标准的书体,行书则比楷书自由,增加了笔画之间相连的游丝,但都省减了楷书中繁复和点画,而草书更为省减、简练,它的一画可以代替四个点,一笔可以成一个字,可见其省略的程度,而且,草书可以用一点代替一画,也可以用一画代替几点。



中书协老书法家柳倩草书《千字文》品鉴:





草书用墨心得概论:

好的墨因为层次丰富,墨彩纷呈。尤其作草书时更便于写出浓淡、干湿、润燥、枯涩、淋漓等各种不同效果,更能使作品锦上添花

。而有些低劣的墨汁乌而不亮,稍一兑些颜色就又灰又无层次变化,在选用时一定要认真区别。使用北京出品的中华墨汁或一得阁墨汁较好。

草书的书写速度较其他书体要快一些,而且运动感更强,加上笔法的多种运用,唯有使用较好的墨方能方便笔法的运用,适量加水后的墨较为润泽,书写时也不滞笔。反之,如果使用含胶重的墨写草字,一是笔拉不开,粘连得厉害,二是写几画墨就干了,很难控制好笔锋,也会影响创作或书写时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