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導語

20世紀50年代是中國不平凡的一個年代,既有病毒來襲又有自然災害的降臨。1955年,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在中國的江蘇南通曾爆發過一場病毒叫“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這是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人類很容易感染尤其是5歲以下的小孩,它可以侵襲神經,嚴重的會因呼吸肌麻痺而死,當時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造成當地了上千人癱瘓,並迅速向蔓延,青島、上海、濟寧等全國多個城市蔓延。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得了脊髓灰質炎病的影響

小孩一旦得了這種病,非死即殘。脊髓灰質炎就是脊髓中央蝴蝶型的灰質受到攻擊後產生病變,所以一般倖存下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會留下殘疾,輕者需要依靠柺杖走路。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如果病毒一旦侵入呼吸中樞那就更加棘手了。患者肌肉呼吸系統功能喪失,連呼吸都困難,需要藉助機器進行呼吸。在1916年美國就曾爆發該病,當時哈佛大學醫學工程師發明了幫助患者呼吸的龐大機器——鐵肺,患者可以通過機器協助呼吸,然而這種輔助的時間一輩子。試想一下,一個孩子躺在一個巨大的機器裡,機器巨大的噪聲貫穿著他們的耳膜,有的嚴重的孩子連話都說不出來,就這樣直到生命的結束是一種怎樣的折磨。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協助呼吸的鐵肺

中國在當時的情況

在中國因為在當時人們的防範意識差,醫療條件也一般。因為沒有治療以及預防的藥物,導致在當時病死率高達17%到20%,癱瘓率近70%。在1960前,已經有四萬多個兒童發病,一度成為人們的噩夢。為了防止被傳染,家家都是大門緊閉,人人聞之色變。

這種病在當時不僅中國有,很多國家也存在。但在國際上也還沒有特別有效的疫苗,這種病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計劃繼天花後的第二個要消滅的傳染病。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選派了375名青年去蘇聯留學,其中有學醫的30人。從事痢疾研究的顧方舟就是其中之一。在蘇聯4年的學習期間,他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蘇聯醫學科學院副博士學位。回國之後他在北京的流行病研究所主攻的就是腦炎的研究。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糖丸”誕生的歷程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顧方舟挑起了重任,開始研究這個可怕的疾病。由於這種病傳染性極強,無數的父母都是心急如焚,甚至有的父母急的抱著孩子去顧方舟的實驗室求救。面對泣不成聲的父母,顧方舟百感交集,但卻無能為力。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為了應對疫情,在1959年初,顧方舟、董德祥、聞仲權、蔣競武四名科學家被派往蘇聯進行考察。因為在當時這種病不止中國存在,比如美國等國家也存在,所以當時國際上也在召開關於“脊髓灰質炎”的會議。在會議上得知,針對這種病有“活”疫苗和“死”疫苗之爭。

  • “死”疫苗,培養“脊灰”病毒後用福爾馬林把它殺死,再經過一系列處理形成死疫苗,它最負複雜之處在於它的培養液,培養液需要幾十種氨基酸和小胎牛血清等成分。好處是安全可靠,但工藝非常複雜且價格十分康貴。
  • “活”疫苗,可以終身免疫,但尚未經過試驗,安全性尚未可知。

中國該如何選擇,成為一個最大的問題。由於在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經濟非常落後,而且患病人口非常多,死疫苗在美國打一針是十美元,在當時中國國民根本負擔不起。顧方舟在查閱所有能查獲的資料後,立足與國情,大膽的提出要走“活”疫苗的路線的建議。

也是他的這一決定對我國戰勝“小兒麻痺症”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四人回國後爭分奪秒的開始研製該病的“活”疫苗,國家衛生部召集北京醫科院以及成功生物製品組成協作組,有顧方舟擔任組長開始研製藥物。然而這一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959年開始剛好趕上三年自然災害。

按照《中國災情報告》記載,1958年,“1-8月,全國大面積旱災……冀、晉、陝、甘、青與西南川、滇、黔及華南粵、桂等省區。春旱時間長,波及面廣,嚴重影響農作物播種、生長。

1959年,“1-4月,冀、黑嚴重春旱。遂“波及豫、魯、川、皖、鄂、湘、黑、陝、晉等20個省區的旱災分別佔其77.3%(受災3380.6萬公頃)和82.9%(成災1117.3萬公頃)歷史少見。

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顧方舟等醫學研究人員只能在山洞裡研製藥物。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研發地點

當時條件非常艱苦,因為需要先拿猿做實驗,所以除了一些猿猴舍外連供人居住的房間都沒有。山洞裡電、水、房子什麼都沒有,一磚一瓦都得從山下拉上來。因為疫苗需要在低溫下保存,山上沒有冰庫,研製好的疫苗只能人工背到山下的肉聯廠,用的時候再揹回來。

但這些艱苦的外界條件並沒有阻礙他們的前進,大家依舊鬥志昂揚,在僅僅三個月之內就研製出了Ⅰ、Ⅱ、Ⅲ型各500萬人份的減毒活疫苗。但在猴子身上管用並不代表在人身上一定也有效。為了確定其安全性,必須找人試驗,這時顧方舟竟第一個給自己的兒子報了名。

“我帶的頭,對疫苗有把握,我孩子小東算一個!”

當時顧方舟的兒子僅僅一歲。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同仁和紛紛報名參與,最後順利完成了試驗。實驗完成後將第一批疫苗給至北京、上海、天津等11個城市的近450萬7歲以下的兒童服用,經過觀察統計發現發病率有明顯的下降。活體疫苗終於在顧方舟團隊的努力下完成了有建設性的第一步。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但這時又發現新的問題就是:

第一,該疫苗對溫度要求非常高,如果地方比較偏遠可能藥物還沒運到就已經失效了;

第二,疫苗也是有保質期的,當時中國交通還沒有那麼發達。所以溫度和時間又成了顧方舟團隊要面臨的問題。

於是顧方舟又提出了研製“糖丸”疫苗的想法。最後由董德祥負責,中國醫科院副院長沈其震親自選定藥廠,採用中藥制丸技術,經過三年不斷的研製、試驗和改進工藝,終於研製出了在室溫條件下可以延長保質期的糖丸疫苗。

從此“糖丸”的誕生陪伴了幾代中國人,它擋住了病魔的疼痛,也成了孩子心中永遠的甜。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之後有記者對顧方舟的妻子李以莞進行過採訪。

記者問:

“您那時候注意到顧老整個的情緒變化嗎?”

李以莞:

“他也很著急,有的家長揹著孩子來找他,說顧大夫你看看這個孩子。老顧就說我沒有辦法,我治不了,誰也治不了,現在沒有辦法。”

記者問題顧方舟的妻子,顧方舟用自己孩子做實驗的事情有沒有跟她商量。李以莞表示沒有,但即便自己知道也會支持他。

“這個東西你不過這一關,疫苗不能夠進入生產,必須走這一步。我當時還不知道,過了幾天他說曉東喝了疫苗了,我說有點後怕,這個病沒有辦法治療,而且是終身致殘的問題。”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小小的一顆“糖丸”挽救了無數的孩子,也是顧方舟一生的心血。顧方舟的妻子李以莞給他的輓聯上曾寫道:“為一大事來,鞠躬盡瘁;做一大事去,澤被子孫”。這是顧方舟一生的至真寫照。

糖丸是從1978年正式列入計劃免疫的,每個孩子都要吃,這說明只要是40歲以下的中國人百分之百都吃過顧方舟爺爺研製的“糖丸”。

2000年7月21日,也是歷史性的一幕:74歲的顧方舟在衛生部舉行的“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自此中國正式成為消滅“脊髓灰質炎”的國家,同時這也是人類繼消滅天花之後的又一項偉大成就。


顧方舟:山洞研發,以子試“毒”,用“糖丸”拯救了幾代中國人

不管是疾病還是自然災害,面對困難作為醫務人員他們從未妥協,正是他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2019年,顧方舟爺爺離開的我們,雖然他走了,卻將“甜”永遠的留在了我們心中。在這裡向奮鬥在前線的醫務人員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