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子立母死”,故名思義,就是把立為皇儲也就是皇帝接班人的兒子的母親處死。乍一看,這是一個違背中國傳統的道德倫理,是極其殘忍的手段。傳統的中國儒家道德理念,都是母儀子貴。那麼,在以這種制度為立法常規的北魏時期,會給這個王朝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子立母死”的產生

  • 呂后玩弄權術排除阻力

早在西漢時期,高祖劉劉邦死後,他與呂后的兒子惠帝繼位。惠帝看不慣呂后的兇殘與專權,在鬱悶中離世。喜歡鑽營權術的呂后為了控制皇權,抱來宮中一個美人的兒子,取名劉恭,立為皇子並把他的母親害死,這可以說是“子立母死”的雛形。這都是呂雉為了把持朝政、玩弄皇權、排除阻力的手段。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 國主年小,漢武帝擔心政權旁落

無獨有偶,在漢武帝時期的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七十多歲的漢武帝在風縣甘泉行宮病重。經歷了“巫盎之禍”後的漢武帝一直沒立儲,在眾臣流淚守護和極力勸說下,經歷了呂后專制的前朝留下陰影,漢武帝下令處死鉤弋夫人,立他的小兒子劉弗陵(鉤弋夫人所生)為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漢昭帝。

一直以來,這件事被後世之人當作“子立母死”制度的開端。之所以這樣做,都是因為國主年紀太小,而太后又年輕,擔心太后干政造成政權旁落。但是,這種制度也許是由於過分殘酷而後來沒得到繼續執行,直至北魏建立。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制度的初衷是:集中皇權,維護政治穩定,防止太后專制

北魏是建立在掃平了處於“五胡亂華”之後號稱十六國後的基礎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它能夠統一長江以北廣大地區,是一個了不起的朝代。但是這個朝代有一個驚世駭俗的制度——“子立母死”。

北魏之所以實行“子立母死”這種制度,其目的是為了禁止太后專制。太后專制大多數都是因為國主年幼、太后年輕所造成。開創北魏王朝的道武帝拓跋珪,從集中皇權的長遠利益,為了北魏整政治的穩定去考慮,他以這個制度作為立法的常規制度,堅決實行下去。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子立母死”制度,在北魏自建國的道武帝拓跋珪建國以來,一直實行執行了一百七十多年,總共對九位皇子的母親執行了死刑,其中有兩位:一個是太祖拓跋珪的夫人小賀氏,因後來擬立他的兒子拓跋紹為皇太子被殺;另一位高祖孝文帝拓拔宏的夫人林氏,林氏因兒子被立為皇太子時被殺掉,後來他的兒子被廢。這兩位母親雖然都是被執行了這個制度,但她們的兒子卻始終無法順利登上皇位,而且她們最終也沒能當上皇后。

“子立母死”制度產生哪些影響呢?

  • 父子、兄弟反目成仇互相殘殺

北魏太祖道武帝是該時期該制度的創建者,他把拓跋嗣立為皇太子後,親自下令對太子生母——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執行了死刑。剛年滿十二歲的拓跋嗣親眼看著母親被殺,我們不知道他有多悲痛。自此,他反應強烈,日不能吃夜無安寐、嚎啕大哭。脾氣暴躁的太祖哪裡受得了這個樣子呀?於是下令召回皇太子進行教訓,在眾臣的指導下,太子只能出宮外逃。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見到此狀,太祖只好擬立另一個兒子拓跋紹為皇太子,並對其母小賀氏進行先幽禁後再執行死刑的決定。小賀氏被幽禁後,自知必死無疑,便密信向兒子求救,這樣,拓跋紹帶兵進宮殺父救母。最終,結果是原皇太子拓跋嗣返回宮中殺了弟弟自己當了明元帝。

漢武帝立昭帝時自己已年老身衰,皇太子年幼,年輕的太后給老皇帝戴綠帽或者掌控皇權,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事。但是,道武帝卻在正值力精年旺之時有這份擔心,結果不但造成親情破裂,而且搭上自己的命,實在令人費解。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 後宮鬥爭的藉口

可以說,歷朝歷代皇帝的後宮都是勾心鬥角、你欺我詐。北魏創建“子立母死”制度之後,該制度成為後宮那些女人爭權奪利的殺人藉口。翻開北魏那段時期的歷史,你會驚奇地發現:有婆婆、太婆婆殺死皇后的;有皇后殺死妃嬪的;甚至有乳孃殺死皇后的等等。他們都把殺人的罪名歸結為祖宗的制度。

  • 後宮亂象,皇子缺乏

“子立母死”,給後宮的心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她們祈禱不能得皇帝的寵愛,有的懷孕也必須尋求亂象墮胎。生了兒子終日提心吊膽,害怕兒子一旦被立為皇太子,那就是自己的末日!有的母親即使是因為兒子當了皇帝,自己能當上了皇后,那也是她死後的事兒。後宮中的皇家子弟,有很多常常在兩三歲時暴亡的紀錄,這與該制度無不關聯。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 適得其反,太皇專制

“子立母死”制度,使很多母親成了無辜的犧牲品,開創者本意想揭制太后專制,可是,冷人啼笑皆非的是,北魏在一百七多年的歷史中,非常罕見地出現了四位太后專制!更具有諷刺的是,該制度創建者拓跋珪的生母獻明太后賀氏,專制時間非常之長;還有拓撥濬的乳母文成昭太后常氏,也執政了二十年,更是無奇不有了!另外兩位專制的太后是文明太后馮氏和靈太后胡氏(結果也是慘死),而靈太后是該制度的終結者,便以此為藉口,更加無所顧忌地實行專制。所以說,這項制度根本阻止不了太后的專制。

皇帝身心的摧殘

在整個北魏王朝中,真正的皇帝有九位,除卻制度的開創者拓跋珪和最後一位終止該制度者孝明帝元詡(被他殺),其餘七位皇帝,可以說都是短命皇帝,都是在年當益壯之時就暴亡。他們當中,只有太武帝拓跋燾活了過四十歲的四十四歲,其他的都是在二十三歲到三十三歲之間就死了。根據《太宗紀》記載,這些皇帝都有吸吃“寒食散”的紀錄,因為精神上失去了親情之間的關愛,只能求助於藥物的麻醉,這些藥物往往會使人脾氣好暴躁、危害身心,這些跡象,與“子立母死”制度是脫不了關係的。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適得其反,畸形逆反導致變亂不斷

結束語

“子立母死”制度的建立,不但沒能集中皇權的統治,反而讓太后專制達到高潮,也致使皇家親情之間分崩離析;不但使人倫道德遭到嚴重的破,又讓整個皇朝陷入勾心鬥角、自相殘殺中產生畸形現象。所以,該制度適得其反,導致內亂不斷。

參加資料:《資治通鑑》、《魏書·皇后列傳》、《太宗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