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異族統治中原,爲何前秦、北魏、金朝、元朝沒清朝爭議大?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享國268年,歷經努爾哈赤等12位帝王,給後人留下了數不盡的宮廷劇題材。不過,清朝並不受後人待見,與前秦、北魏、金朝、元朝等曾經統治過中原地區的異族王朝相比,清朝備受爭議和責罵,許多人甚至將清朝入主中原視為“亡國”,所謂是“明亡之後無華夏”是也。那麼,都是異族統治中原,為何清朝的爭議最大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生不逢時,又不思進取,不讓人責罵才怪。

1644年5月,清軍入關,繼續延續明朝的政治制度,如設置內閣,後來則是有所變革,設立軍機處,使君主專制達到歷史的頂峰。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則正在享受著新航路開闢之後的紅利,他們不斷對外搞殖民擴張與掠奪,為後來的工業革命準備充足的資本。工業革命後,西方遠遠將清王朝甩到了身後,並於1840年6月在珠江口挑起鴉片戰爭,將中國的大門打開。清朝面對敵人之強大,遠非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所面對的北方遊牧民族可比,可謂是“千年未有之變局”。

都是異族統治中原,為何前秦、北魏、金朝、元朝沒清朝爭議大?

在工業革命時代,清朝固守騎射傳統的做法根本就無法保證國防的安全。在西方列強的戰艦與火炮面前,清軍是一敗再敗,將中國帶入半殖民地的深淵,淪落到任人吊打的境地,成為名副其實的東亞病夫。正因為如此,許多人便將近代中國落後捱打之悲慘局面怪罪到清朝頭上,而無視其他方面的因素。不過,若是換作其他漢人王朝,在沒有對傳統政治體制進行深入變革的情況下,讓他們來抵禦西方列強估計也是難逃失敗的厄運。可以說,清朝是生不逢時,偏偏誕生在封建社會的末期,而此時的西方則正在邁向資本主義時代,中西雙方的差距不斷拉大。

都是異族統治中原,為何前秦、北魏、金朝、元朝沒清朝爭議大?

再來看看前秦、北魏、金朝、元朝等這些曾經統治過的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政權,他們和清朝相比,優勢在何處?前秦,由來自北方五胡之一的氐族建立,至於現在這個民族到底去了何處,已經弄不清,估計是和其他少數民族融合在一起了。在苻堅與王猛的努力下,前秦統一了中原,並揮師南征東晉,但在肥水之戰中被謝安等人擊敗。前秦分裂後,北方的鮮卑族趁機南下,並建國北魏,這是第一個被寫進正史的少數民族政權。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後,繼續存在,不過最終被楊堅取代,改國號為隋;不久,李淵在晉陽起兵,建立唐朝。所以,無論這兩個王朝究竟面對的是何許人,有過何種貢獻,帶來多少災難;但在他們之後有一個強盛的王朝——唐朝,後便將注意力集中於此。這就是時代優勢。

都是異族統治中原,為何前秦、北魏、金朝、元朝沒清朝爭議大?

隋唐之後,統治中原地區的並非全是漢族政權,也有女真之金朝、蒙古之元朝。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是相當落後,但其軍事實力還是比較厲害,尤其是蒙古鐵騎,曾經遠征歐洲,打得西方各國懷疑人生。元朝也是一個很黑暗的時代,甚至連科舉考試都廢除,這使得讀書人的社會地位一下子瞬間下滑至第九等,僅強於乞丐,所謂是“九儒十丐”。不過,這沒關係,因為元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也就九十來年,然後便被更為強大的明朝取代。明朝之剛強,不是吹出來的,到了王朝後期依然不對外妥協,將西方強國打了一遍,而且大獲全勝。正因為如此,後人便懷念大明,元朝則幾乎被遺忘了。

都是異族統治中原,為何前秦、北魏、金朝、元朝沒清朝爭議大?

既然已經生不逢時,那就要想辦法去適應時代,想辦法讓自己強盛起來。很遺憾,在鴉片戰爭後,清朝又錯失了兩次成為強國的機會,一次是洋務運動,另一次則是清末的新政和立憲運動。也正是抓不住這些機會,中國在甲午戰爭中被曾經的小國日本吊打,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在這一點上,清朝比北魏差得遠了,畢竟北魏有一個比較徹底的變革,史稱“孝文帝改革”,這是真心學習別人先進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典型例子。

都是異族統治中原,為何前秦、北魏、金朝、元朝沒清朝爭議大?

總而言之,雖然都是異族統治中原,與前秦、北魏、金朝、元朝相比,清朝為何不受後人待見並廣受非議,其原因就在於在生不逢時的情況下還不思進取,導致中國淪落為東亞病夫,成為列強宰割的對象。各位說說,是不是這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