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和改制":一盤好棋走成了"殘局"?

太和改制"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推行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又稱"孝文漢化",是由孝文帝的祖母馮太后(史稱文明太后)和孝文帝祖孫二人合力接續完成,前後歷時15年之久,對北魏及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孝文帝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太和改制"使北魏的綜合國力達到了鼎盛,然而,孝文帝死後僅30餘年,北魏政權就分崩離析,走向了滅亡,這難免使人將北魏滅亡與"太和改制"聯繫起來。

後世不少學者認為,正是"太和改制"留下的弊端,為北魏衰亡埋下了隱患,甚至直接把北魏滅亡的帽子扣在了大力推行改革的孝文帝頭上。

比如,孝文帝在改革中,良莠不分,全盤漢化,導致朝廷腐敗;遷都洛陽,忽視了北方六鎮軍人集團的利益,激化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削弱了軍事力量,等等。

清代史學家趙翼就把北魏的衰亡指向了孝文帝的移俗漢化和遷都:“蓋帝優於文學,惡本俗之陋,欲以華風變之······然國勢之衰,實始於此。一傳而宣武,再傳而孝明,而鼎祚移矣!蓋徒欲興文治以比於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漸弛也。”(《廿二史札記》)——孝文帝崇文多才,想通過遷都漢化改變北魏的陋俗,以文治國,結果到了宣武、孝明二帝,武備漸漸鬆弛,終致國滅。


北魏

北魏孝文帝


這些觀點有理有據,看起來不無道理。但僅僅因此就將北魏滅亡的責任歸咎於孝文帝和"太和改制",未免過於勉強和武斷。

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太和改制"的主要內容和進程,來看一看在這場改革中,孝文帝到底做了些什麼,給北魏帶來了哪些影響,從中探尋其中的功過是非。

一、"太和改制":馮太后完美開局,孝文帝接力推進

提到"太和改制"和孝文帝,有一個女人不能不提,她就是孝文帝的養祖母、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馮氏,史稱馮太后或文明太后。馮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對孝文帝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準確地說,太和改革前期,主導者並不是孝文帝,而是馮太后。馮太后在歷史上以政治能力突出和私生活混亂而出名,今天我們重點談她的政治能力——推行改革,治國理政。

孝文帝元宏出生時,馮太后正在輔佐他的父親、14歲的獻文帝臨朝聽政。元宏出生不久就被立為太子,按照北魏傳統,皇子立為太子後,其生母要被賜死,以避免外戚干政。元宏的出生,使馮太后高興不已,其母被賜死後,馮太后歸政還權,專心撫養太子元宏。

獻文帝親政後,急於清除太后身邊的勢力,惹惱了馮太后,最後逼迫獻文帝退位,太子元宏即位。孝文帝元宏只有五歲,馮太后為順理成章再次臨朝聽政,不久又將獻文帝毒殺,從而將朝政把持在自己手中。


北魏

馮太后是傑出的政治家


馮太后從小進宮,又有臨朝經歷,執政能力突出。臨朝期間,她針對當時北魏政權體制落後、官僚腐化等弊端,崇尚漢化,重用漢人朝臣,從484年開始,大力整頓吏治、發展經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拉開了歷史上有名的"太和改制"序幕。

馮太后的改革成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實行俸祿制:改變官員沒有固定俸祿,靠橫徵暴斂、貪汙納賄等手段獲取收入的弊端,同時大力懲治腐敗;

實行均田制:實行耕者有其田,並調整租調製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國家收入;

實行"三長"制:改變管理體制,五家設鄰長,五鄰設里長,五里設黨長,加強中央集權。

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北魏由落後的奴隸制政權加速向封建化轉變,北魏的政治、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公元490年,馮太后去世。孝文帝親政後,接過改革棒,續力推進改革,孝文帝的改革涉及多個方面,最突出的也有三個方面:

一是遷都城。將都城從平城遷往中原洛陽。

二是改漢俗。從姓氏、語言、服裝、通婚等方面,實行漢化。

三是定姓族。全面移植魏晉以來門閥制度,按門第取仕。同時,仿漢制,改革官制、禮法等。


北魏

馮太后和孝文帝


應該說,孝文帝的漢化措施,對加速北魏的封建化進程,提升文明程度,起到了推動作用。但這些措施的推行,不但遇到了較大阻力,也成為孝文帝被詬病為"北魏滅亡論者"的主要依據,以此否定孝文帝的漢化改革,認為是孝文帝將一盤好棋走成了"殘局"。事實果真如此嗎?

先來看看孝文帝為什麼要推出這些改革措施,這些改革制度到底給北魏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

二、孝文帝:過於激進的改革,源於成長環境的影響

孝文帝的改革雖然從長遠看,有利於北魏的發展,但就其改革內容和進程來說,顯得過於激進,遠遠超出了多數人的接受程度,這也是其改革阻力較大的主要原因。

而對孝文帝來說,加速改革的推進,既有其成長環境、性格特點、執政風格的原因,也有難以言說的苦衷,而這一切,同樣與馮太后密切相關。

孝文帝從小生活在馮太后的陰影下,從出生成長、登基稱帝,到治國理政、推行改革,無時無刻不受到馮太后的影響。這種影響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


北魏

馮太后是太和改制的發起者


一是性格影響。馮太后從小撫養、教育孝文帝,可謂嚴格而苛刻。受馮太后崇儒思想影響,孝文帝從小就飽讀儒家經史,又天性聰慧,馮太后擔心他以後對自己不利,曾一度想除掉他。

有一次,在冬天將孝文帝關在空房裡,三天不給吃喝;還曾想廢掉孝文帝,扶立咸陽王拓跋禧即位,多虧眾臣力諫才作罷;一次有位宦官在太后面前詆譭孝文帝,馮太后不分青紅皂白就將孝文帝杖打了幾十下。

"初,太后忌帝英敏,恐不利於己,欲廢之,盛寒,閉於空室,絕其食三日;召咸陽王禧,將立之。"(《資治通鑑》)

面對太后的責難,聰明的孝文帝選擇了隱忍承受,不讓太后抓住把柄。後來年齡漸長,貪戀權力的馮太后為不引起非議,表面上讓孝文帝參與朝政,但"高祖雅性孝謹,不欲參決,事無鉅細,一稟於太后。""生殺賞罰,決之俄傾,多有不關高祖者。"(《魏書》)——大事小事還是馮太后說了算。

在這種憋屈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孝文帝,從小養成了能屈能伸、富有心機、隱忍而堅毅的性格。這一特徵在其親政後推後改革時表現的非常明顯。

比如,在遷都時,他明知朝臣不會支持,便巧施心計,假借南下伐齊,半蒙半逼,造成遷都事實,終於實施了遷都。


北魏

孝文帝劇照


二是執政風格影響。馮太后實施"三項改革"時,孝文帝已經18歲,長期生活在太后身邊,馮太后雷厲風行的執政風格,使孝文帝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深受影響。所以親政改革後,不管難度、阻力多大,他都一如既往,果斷推進,甚至為此除掉了帶頭阻撓反對改革的太子元恂和一批皇室貴族親王。

三是漢化思想影響。馮太后崇尚漢化、尊奉儒學禮儀的改革思想對孝文帝影響尤深,他從小又飽讀儒家經史,對傳統儒學禮法、漢晉文治思想的崇尚遠遠超過了馮太后,甚至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正因如此,親政後,他不顧反對,全面推行改姓氏、著漢服、說漢語,全面漢化,連迂腐落後的門閥士族制度都照抄照搬過來。

另外,孝文帝急於改革、激進改革,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急功近利心理。5歲登基,馮太后去世後, 24歲時才親政,被壓抑了近20年,其中的艱難和苦衷難以言說。特別是馮太后執政期間,北魏經濟社會發展達到極盛,威望居高不下,這對早已成年、滿腹經綸、熟諳朝政、急於證明自己的的孝文帝來說更是極大的壓力。

這種形勢下,親政後的孝文帝就像被壓抑已久的彈簧,一旦有機會,就會一躍彈起,極力證明自己,哪怕阻力再大、困難再多。所以,親政伊始,孝文帝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漢化改革。


北魏

南北朝疆域圖


三、改革成效:全盤漢化有得有失,功過是非任人評說

孝文帝主導的漢化改革,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雖然有些措施對北魏社會帶來一些弊端,但總體上看,還是利大於弊,推進了北魏的封建化進程,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了快速發展。而且,有些改革弊端,孝文帝未必不知道其負面影響,但為了改革的順利推進,時勢所迫,不得不捨小顧大。

比如,被稱為"糟粕"的漢人門閥士族制度。作為從小熟讀儒家漢學經史的孝文帝,不可能不明白門閥士族制度的腐朽和弊端。但當時的現實是,推行漢化改革,離不開朝廷鮮卑貴族和漢族士大夫的支持。以定姓族、實行門閥制度、推行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通婚的方式,既能保證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等勢力群體的利益,獲取他們對改革的支持,又能促進胡、漢融合。為了減輕改革阻力,這也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遷都也是如此。洛陽地處中原,曾是多個漢族政權的都城。遷都洛陽,對於已經在平城生活了上百年的鮮卑人來說,孝文帝自然明白意味著什麼。但對急於和南朝爭奪中原正統地位的少數民族政權——北魏來說,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同時,遷都洛陽,從理論上說,也有利於北魏實現統一全國的雄心。


北魏

北魏新都洛陽一角示意圖


因此,雄心大志而又急功近利的孝文帝遷都洛陽不久,就發起了對南齊的進攻。但兩次伐齊各有勝負,最終無功而返,使剛剛定都洛陽、百廢待興的北魏政權勞民傷財,損耗了國力,加重了農民負擔,激發了社會矛盾。

回過頭來看"太和改制",不難發現,馮太后和孝文帝先後主導的太和改制,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唯獨缺少軍事改革,這對亂世爭雄的政權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缺憾和失誤。

但在馮太后執政時期,由於北魏都城在平城,北有社會地位極高的六鎮鮮卑貴族防衛,南與南朝實行和平外交策略,軍事改革的重要性並不迫切。

孝文帝遷都後,新都洛陽直接暴露在南齊眼皮底下,要確保都城的安全,一是要擴大緩衝帶,這也是孝文帝遷都不久就不得不入侵南齊的主要原因;二是要有一隻強有力的軍事力量保障新都安全。

但孝文帝卻忽視了北方六鎮軍事集團的重要性。遷都洛陽和實行門閥制度後,北方六鎮軍人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大為降低,

"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鎮者便為清途所隔"(《魏書》),後來,北方六鎮甚至成了朝廷發配罪犯的地方,致使北方六鎮這一重要的軍事集團被排除在北魏朝廷之外,既削弱了北魏的軍事力量,也為以後的六鎮叛亂埋下了隱患。


北魏

北魏六鎮兵變


客觀地說,歷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需要繼任者不斷完善、深化。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雖有一些漏洞和失誤,但總體上還是功大於過,他在位期間,北魏政治安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國勢興盛。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就評價說:“去夷即華,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亂,然後修禮樂,興制度而文之······而其為功,何異王者之興!”南宋思想家葉適也認為“孝文志切有為”“有舜,文王之姿。”

孝文帝英年早逝,33歲病亡於南伐途中。宣武帝繼位後,非但沒有繼承孝文帝的治國作風,反而大興土木,縱容貪腐,特別是到了後期,外戚開始插手朝政,導致吏治混亂,朝政昏暗,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並起,農民起義不斷。

其後的孝明帝時期,胡太后臨朝,重用奸佞之臣,小人、宦官當權,朝政更加腐敗不堪,終於導致北方六鎮兵變,最後陷於混戰,534年,立國148年的北魏正式分裂。

可見,北魏由盛而衰、繼至而亡的主要責任,是他的繼任者缺乏治國方略和能力,沒有勵精圖治、持續推進並完善改革,相反,還將孝文帝的改革成果毀之一盡,使北魏進入了加速衰亡之路。而這一切,顯然不是孝文帝所能預料到的。

(參考資料:《魏書》《資治通鑑》《廿二史札記》等)

PAGE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