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线(含支援)医务人员“非编制”占比多大?

嗯啦来咯木芙蓉


医护人员,大的国企,铁路工作人员,各大局建设单位,地方行政部门,劳务工太多了,身为劳务工但是连劳务公司都没去过,合同都是工作单位签


秀尔boby


理性的人听我分析一下,容易感动就决定一切的人就别看了:分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确实对医疗投入还不够,仅仅靠编制的人员是运转不起来的,所以各医院只好自已再招合同制的(就是编外)。二是,这次要求给编制的医护人员,我只就事论事编制外往往是学历(或说水平)达不到所在医院要求而又想挤进这个医院工作的。从博士到大专生,人才有分层次,医院也有重点三甲到村卫生所,应该人才匹配充实各岗位中去。大专生不想去农村想去大医院当编外的,都不想去基层却一直要编制(单广东江门一个小市就转正10个),大家怎么看?感动之余,大家不希望重大疾病去三甲医院时,本该是村医的人来帮你动手术刀吧?让18线卫校生来帮你护理吧?


海上钓鱼人阿辉


全社会应该警醒了丶需要得到尊崇的丶提高待遇的医护丶特别是护士丶终身无年节丶终身上夜班丶终身零距离接触病患病毒丶大部分终身无编制丶无论战争,平日平时,还是瘟疫,他们和军人一样,那种战场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丶冲在最前面丶可近期甚至屡次提到的医改让人费解丶居说是要完全去消他们唯一的一点社会地位,事业编制。疫时拉他们出来当战士丶当军人丶接受来自各方的吹捧,鼓动,用职业道德绑架谈奉献丶那些明星们丶大鳄们丶坐在空调房里谈天说地的汗颜吗?未来让人类大量消亡的,不是战争而是疾病丶瘟疫,也许不久的将来世界大统丶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仍是医护。难道我们次次只是鼓动他们拿生命肉体冲在一线丶而不应该给其应有的一点尊崇丶待遇丶社会地位吗?望有良知丶有识之士丶强烈呼吁丶应等同公务员各方待遇的提高医护社会地位及其待遇丶尊崇这份这神圣的职业丶全民从我做起,为已,为社会,为后代子孙坚守医疗丶教育丶科技丶这几方净土吧!


一地烟灰ABC


医务人“非编制”占比至少高达70%左右。

2月11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截至2月9日24时,全国共有19800名左右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护士约14000人,约占75%,其中90%以上是女性。据昨日新华社消息,目前,全国地方和军队系统已派出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据有关数据统计,湖北投入的医务人员约13万!所以湖北一线参与此次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大约有17万左右。而按全国驰援湖北医务人员配比来看,参与医生人数约有4万3千人左右。

通常来说这些医生都应该是有编制的,而这次参与救援的护士,98%以上都是一些90后的年轻人,她们几乎都是没有编制的,很多都是合同工,只有极少数带队的护士长可能是有编制。所有这次参与湖北一线救援的医务人员中,至少有12万左右人员都是没有编制的。

尽管这些可爱的小护士姐姐,几乎都没有正式编制,但是她们在抗疫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让我们每个人为之感动流泪。她们在抗疫一线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已的年轻生命,成为此次抗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武汉人民不会忘记,湖北人民不会忘记,全国人民都不会忘记她们。所以在疫情结束之后,相信国家会给这些可爱的白依天使们一份厚爱与关怀,以此来肯定她们的英勇行为,更不会让这些“英雄”白白的流汗流泪流血。

所以,有些地方也在积极行动,火速转正一批医护人员,特别是对那些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护士,这也是名至实归,理所应当的。

至于其他没有机会转正,给予编制的医护人员,也应当给她们一些切实的保障和利益,温暖这些不怕牺牲的勇士们,让她们能够更好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出此次抗疫精神。幸运的是很多地方都己经行动起来了,给评职优惠,给子女升学优惠,给旅游优惠,……!

注定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之年,更是一个震撼而温暖之年,愿疫情尽快过去,前方医护人员安康!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余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编制对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编制就意味着财政有拨款,工资有保障,但是从2009年以来,国家严格控制编制,大多数单位是随着人员退休,编制只出不进,造成了现在的医院一多半的医护人员没有编制,医院只能创收来保障无编人员的工资发放,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护人员收入低,这就是国内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现状


平凡48993031


应该不会太大,估计在5%左右。

事实是,不是重点科室,比如呼吸、感染、ICU等,医生都是科室主任、支部书记、党员、骨干上;护士则是护士长、党员、经验丰富的护士上。而需要的呼吸、传染、ICU等科室,则不讲这些了,不是年老体弱的都得上。

其次,对于事业单位改革二类公益单位医院来说,2018年以后不存在什么编制之说,就是新人新办法,完全实行合同聘用制。如果有这样的护士,也不是非编制人员,对于她们自然属于下次合同续聘之列;对于一类公益医疗单位,如疾控中心等,编制还是保留的,有这样单位的编外人员,应该给解决事业编制。

只有那些重点科室,或者党员,经验丰富,以及单身主动请战等的编外护士,才是这次“非编上火线”的。

试想,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想解决一个编制,有什么不可以?!

本人主张,不但解决编制,还要重奖!

能够在国家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卫人民生命的人,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人家的一点要求呢?!


法律人5524


这次战疫情有很多没有正式编的护士,她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风貌,受到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当问到护士来武汉后有什么愿望时,她们回答是:回单位能有个正式的编制。我见意国家对所有参加湖北战疫的战士发放奖励证书!保证她们就业优先机制,她们一切待遇都和正式编制一样。他们是革命的英雄啊。祝福他们胜利凯旋归来。


张新仁6


大多数护士都是没有编制的,这次疫情如果没有她们的无私奉献与舍身忘死,我们是不会有今天的安康与平安的生活。因此,疫情过后为这些一线的英雄儿女必须转正给予编制内的正式待遇。否则这伤的不是她们英雄儿女的心,而是伤害的全体国民的人心和美好的感情。


图没脸


保守估计11万人。超过总数的50%。构成成分分析如下:

1、湖北本地,及外地援助,总人数超过21万人。

资料显示,应对新型肺炎疫情以来,湖北全省本地各类医疗机构,投入一线的医务人员达到17万人以上。全国共有4万多名医疗队员,支援或协助湖北省进行医疗救治工作。

2、湖北本地一线医护人员,除各大医院人员外,还包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院)的医护人员,而这部分人员占有绝大多数。这部分人员当中,有50–70%的占比是没有正规编制的。

各大医院,区以上,编制人员是大多数,但不是100%。

3、援鄂医疗队。至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协调、组建、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46支国家医疗队42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这部分构成,估计有正规编制人员占多数,没有编制人员10–30%。因为各地本身也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做好防疫工作,人手紧缺。医护人员成为宝贵资源。一些民间医疗机构人员也投入其中。

有新闻报道,一些医护人员,火线转正。

4、部队医疗队,按编制计。


中囯观察家


可以说现有医务人员(尤其是40岁以下年轻人)很大部分都应该是没编的体制外人员。非医系统的人多不了解实情,以为医院是国立的,医护人员当然也是体制内吃财政饭的。其实不然。自上世纪末,大小医院都陆续进入改革状态,改革的核心是逐步取消财政经费,理论上说财政保留20%的人头费,实际上有的地方为0保留,全面实行了自负盈亏的经济核算。客观上激发了医院的积极性,改变了老百姓看病难,住院难的状况,医院建设快速发展,医疗条件得到快速改善。同时由于这个编与国家(财政)关系不太大,因而也逐渐失去实际意义。即使有空编,院方也不愿让人进编,因为按现行体制,院方不容易随便解顾在编人员的,而合同的就灵活多了。另外,医院控编还可以减轻编内人员规制性待遇的经济负担。当然,随着医院去编化改革的深入开展,所谓(医院)国家编制就将永远成为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