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線(含支援)醫務人員“非編制”佔比多大?

嗯啦來咯木芙蓉


醫護人員,大的國企,鐵路工作人員,各大局建設單位,地方行政部門,勞務工太多了,身為勞務工但是連勞務公司都沒去過,合同都是工作單位籤


秀爾boby


理性的人聽我分析一下,容易感動就決定一切的人就別看了:分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確實對醫療投入還不夠,僅僅靠編制的人員是運轉不起來的,所以各醫院只好自已再招合同制的(就是編外)。二是,這次要求給編制的醫護人員,我只就事論事編制外往往是學歷(或說水平)達不到所在醫院要求而又想擠進這個醫院工作的。從博士到大專生,人才有分層次,醫院也有重點三甲到村衛生所,應該人才匹配充實各崗位中去。大專生不想去農村想去大醫院當編外的,都不想去基層卻一直要編制(單廣東江門一個小市就轉正10個),大家怎麼看?感動之餘,大家不希望重大疾病去三甲醫院時,本該是村醫的人來幫你動手術刀吧?讓18線衛校生來幫你護理吧?


海上釣魚人阿輝


全社會應該警醒了丶需要得到尊崇的丶提高待遇的醫護丶特別是護士丶終身無年節丶終身上夜班丶終身零距離接觸病患病毒丶大部分終身無編制丶無論戰爭,平日平時,還是瘟疫,他們和軍人一樣,那種戰場都離不開他們的身影丶衝在最前面丶可近期甚至屢次提到的醫改讓人費解丶居說是要完全去消他們唯一的一點社會地位,事業編制。疫時拉他們出來當戰士丶當軍人丶接受來自各方的吹捧,鼓動,用職業道德綁架談奉獻丶那些明星們丶大鱷們丶坐在空調房裡談天說地的汗顏嗎?未來讓人類大量消亡的,不是戰爭而是疾病丶瘟疫,也許不久的將來世界大統丶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仍是醫護。難道我們次次只是鼓動他們拿生命肉體衝在一線丶而不應該給其應有的一點尊崇丶待遇丶社會地位嗎?望有良知丶有識之士丶強烈呼籲丶應等同公務員各方待遇的提高醫護社會地位及其待遇丶尊崇這份這神聖的職業丶全民從我做起,為已,為社會,為後代子孫堅守醫療丶教育丶科技丶這幾方淨土吧!


一地菸灰ABC


醫務人“非編制”佔比至少高達70%左右。

2月11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曾公佈過一組數據:截至2月9日24時,全國共有19800名左右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其中護士約14000人,約佔75%,其中90%以上是女性。據昨日新華社消息,目前,全國地方和軍隊系統已派出4萬餘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

據有關數據統計,湖北投入的醫務人員約13萬!所以湖北一線參與此次疫情防控的醫務人員,大約有17萬左右。而按全國馳援湖北醫務人員配比來看,參與醫生人數約有4萬3千人左右。

通常來說這些醫生都應該是有編制的,而這次參與救援的護士,98%以上都是一些90後的年輕人,她們幾乎都是沒有編制的,很多都是合同工,只有極少數帶隊的護士長可能是有編制。所有這次參與湖北一線救援的醫務人員中,至少有12萬左右人員都是沒有編制的。

儘管這些可愛的小護士姐姐,幾乎都沒有正式編制,但是她們在抗疫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卻讓我們每個人為之感動流淚。她們在抗疫一線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已的年輕生命,成為此次抗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武漢人民不會忘記,湖北人民不會忘記,全國人民都不會忘記她們。所以在疫情結束之後,相信國家會給這些可愛的白依天使們一份厚愛與關懷,以此來肯定她們的英勇行為,更不會讓這些“英雄”白白的流汗流淚流血。

所以,有些地方也在積極行動,火速轉正一批醫護人員,特別是對那些在抗疫中表現突出的護士,這也是名至實歸,理所應當的。

至於其他沒有機會轉正,給予編制的醫護人員,也應當給她們一些切實的保障和利益,溫暖這些不怕犧牲的勇士們,讓她們能夠更好的在今後的工作中,發揚出此次抗疫精神。幸運的是很多地方都己經行動起來了,給評職優惠,給子女升學優惠,給旅遊優惠,……!

註定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之年,更是一個震撼而溫暖之年,願疫情儘快過去,前方醫護人員安康!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餘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編制對於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有編制就意味著財政有撥款,工資有保障,但是從2009年以來,國家嚴格控制編制,大多數單位是隨著人員退休,編制只出不進,造成了現在的醫院一多半的醫護人員沒有編制,醫院只能創收來保障無編人員的工資發放,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醫護人員收入低,這就是國內大多數公立醫院的現狀


平凡48993031


應該不會太大,估計在5%左右。

事實是,不是重點科室,比如呼吸、感染、ICU等,醫生都是科室主任、支部書記、黨員、骨幹上;護士則是護士長、黨員、經驗豐富的護士上。而需要的呼吸、傳染、ICU等科室,則不講這些了,不是年老體弱的都得上。

其次,對於事業單位改革二類公益單位醫院來說,2018年以後不存在什麼編制之說,就是新人新辦法,完全實行合同聘用制。如果有這樣的護士,也不是非編制人員,對於她們自然屬於下次合同續聘之列;對於一類公益醫療單位,如疾控中心等,編制還是保留的,有這樣單位的編外人員,應該給解決事業編制。

只有那些重點科室,或者黨員,經驗豐富,以及單身主動請戰等的編外護士,才是這次“非編上火線”的。

試想,冒著生命危險上前線,想解決一個編制,有什麼不可以?!

本人主張,不但解決編制,還要重獎!

能夠在國家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衛人民生命的人,有什麼理由可以拒絕人家的一點要求呢?!


法律人5524


這次戰疫情有很多沒有正式編的護士,她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風貌,受到全社會的支持,特別是當問到護士來武漢後有什麼願望時,她們回答是:回單位能有個正式的編制。我見意國家對所有參加湖北戰疫的戰士發放獎勵證書!保證她們就業優先機制,她們一切待遇都和正式編制一樣。他們是革命的英雄啊。祝福他們勝利凱旋歸來。


張新仁6


大多數護士都是沒有編制的,這次疫情如果沒有她們的無私奉獻與捨身忘死,我們是不會有今天的安康與平安的生活。因此,疫情過後為這些一線的英雄兒女必須轉正給予編制內的正式待遇。否則這傷的不是她們英雄兒女的心,而是傷害的全體國民的人心和美好的感情。


圖沒臉


保守估計11萬人。超過總數的50%。構成成分分析如下:

1、湖北本地,及外地援助,總人數超過21萬人。

資料顯示,應對新型肺炎疫情以來,湖北全省本地各類醫療機構,投入一線的醫務人員達到17萬人以上。全國共有4萬多名醫療隊員,支援或協助湖北省進行醫療救治工作。

2、湖北本地一線醫護人員,除各大醫院人員外,還包括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所、院)的醫護人員,而這部分人員佔有絕大多數。這部分人員當中,有50–70%的佔比是沒有正規編制的。

各大醫院,區以上,編制人員是大多數,但不是100%。

3、援鄂醫療隊。至3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協調、組建、組織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隊等調派346支國家醫療隊42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這部分構成,估計有正規編制人員佔多數,沒有編制人員10–30%。因為各地本身也需要大量醫護人員做好防疫工作,人手緊缺。醫護人員成為寶貴資源。一些民間醫療機構人員也投入其中。

有新聞報道,一些醫護人員,火線轉正。

4、部隊醫療隊,按編制計。


中囯觀察家


可以說現有醫務人員(尤其是40歲以下年輕人)很大部分都應該是沒編的體制外人員。非醫系統的人多不瞭解實情,以為醫院是國立的,醫護人員當然也是體制內吃財政飯的。其實不然。自上世紀末,大小醫院都陸續進入改革狀態,改革的核心是逐步取消財政經費,理論上說財政保留20%的人頭費,實際上有的地方為0保留,全面實行了自負盈虧的經濟核算。客觀上激發了醫院的積極性,改變了老百姓看病難,住院難的狀況,醫院建設快速發展,醫療條件得到快速改善。同時由於這個編與國家(財政)關係不太大,因而也逐漸失去實際意義。即使有空編,院方也不願讓人進編,因為按現行體制,院方不容易隨便解顧在編人員的,而合同的就靈活多了。另外,醫院控編還可以減輕編內人員規制性待遇的經濟負擔。當然,隨著醫院去編化改革的深入開展,所謂(醫院)國家編制就將永遠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