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米芾的传人们,没一个能走出米字?

米芾死后有传人,比如儿子米友仁、外甥(传)王庭筠等,有着天然的学书资源。只不过在米芾看来,他的儿子里,最有天赋的是米友知,也就是《晋纸帖》里面所说的”老来失第三儿“的儿子,英年早逝老米很痛心。

剩下的儿子,能写能画的就只有米友仁了。

曹宝麟先生这么评价米友仁的书法:”从友仁存世数帖来看,不用说其父见到不会首肯,就是我也未免要发出‘生儿不象贤’的浩叹。“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米友仁书法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米友仁《动止持福帖》可见一斑,从艺术性上来说,米友仁的书法确实难像献之对羲之的发展,就连欧阳通那样的”向前迈一小步“的程度也不及很多。

老爸太厉害的话,很多时候后人反倒不厉害了。

米芾的大外甥,王庭筠,诗词比书法有名,王庭筠的书法倒比米友仁的来得清爽,但线条上先差了点劲儿,看看下面这两幅作品就知道了。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王庭筠《李山画风雪杉松图卷跋》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王庭筠《跋米芾研山铭》


曹宝麟这么评价道:”腕力苦弱,而且笔法单调。其书格在友仁之上,似尚未深入堂奥。“

再有一位,叫王升,据说是有可能参加过米芾的面授班的人,元代的虞集评其道:“逸老草书,殊有旭颠转折变态”,下面这幅王升的《首夏帖》,我们似乎能看到老米的刷字之感,相比前面两位,写得更加潇洒。只不过看着有些“花”。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王升《首夏帖》

曹宝麟先生也评价过此人的书法,说道:“他笔势流走,连属无端,虽有神采,但沉着不足而遒媚有余。”——我觉得就是动静太大了。

再有一位传人,那就是可以乱真的吴琚了。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吴琚《寿父帖》

吴琚生活在南宋,他出身显赫有背景,老爸呢,是宋高宗媳妇(吴皇后)的弟弟,老妈呢,是秦桧的长孙女,这样的出身所拥有的资源,让吴琚从小到大可以无忧无虑地做一个米芾的铁杆粉丝了。

米芾在书法上的才华过人,所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是面目多样,这一点很像王羲之的作品,每个帖都别具一格。

相比米芾的风樯阵马,吴琚的书法线条圆润内敛了许多,按曹宝麟先生的看法,吴琚多取法米芾的跋尾书,比如《王略帖赞》——那种本身就很谨慎的作品。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米芾《王略帖赞》

有学者研究吴琚的字,通过对比发现,吴琚的用笔结字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米芾的书法接近。但曹宝麟教授也提出了看法,他认为,吴琚转折处过于刻意,正是董其昌评价的“俊俏过之”,“心字底”的卧钩像是一笔微翘的短横“,另外很多字都是头重脚轻等等呈现出模式化的”符号“。

董其昌的一段感慨很耐人寻味:“吴兴临米,辄不能似,肖似也。吴兴书易学,米书不易学,二公书品于此别矣!”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吴琚书法

吴琚的书法,现在看更像是简易版的米字,所以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吴琚的字更易上手,很多人学习米芾,都以吴琚作品参考,实际上,当代国展作品中,很多看着像米字的作品,多是学吴。

吴琚学米写得圆熟,几近程式化,故吴字比米字更容易把握。但地形始终是下策,得神才是上流,所谓“守法不变即为书家奴”,而后世学米真正有成就的也就到徐渭、董其昌和王铎了。

米芾书法就是个“坑”?米芾的传人,没一个走出米字

吴琚书法

有些时候,就是这么辩证,很快就能学到的东西,艺术性不见得够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