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麼辦?

亓槭


一般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通過權威來影響,另一部分是通過關係來影響。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更多用權威來指導孩子的行為,這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非常有效。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到青春期之後,父母通過權威方式對孩子施加的影響力陡然下降,而通過平等的朋友關係對孩子的影響逐漸上升。

所以,我們要能夠隨著孩子成長而改變自己對孩子的影響方式,將“權威式”逐漸過渡為更平等更尊重孩子的“朋友式”,孩子才可能更願意聽取我們真誠的建議。


豬媽龍爸


不聽話的孩子幾乎無處不在,所以家長的怒火也此起彼伏。
有一次和朋友喝咖啡,鄰桌就坐了一對父子,兒子估摸著應該上小學四五年級的樣子,當時剛放學,在寫作業,爸爸時不時地給他指導一下。
接下來我就聽到了他們這段對話:
“你講的不對。”
“不可能!”
“你說的跟老師不一樣!”
“那就是老師錯了!我給你說,你就這樣寫,肯定不會錯的。”
“我昨天就按你的寫的,今天老師都打回來了,讓改呢。”
“你這孩子咋就聽不進去話呢?那肯定是你老師有問題,我這怎麼可能有錯呢?你就這樣交上去,老師再說你錯,你就說我讓你這麼做的,叫老師給我打電話。”
這時候兒子已經開始啜泣,爸爸更煩躁了:“哭什麼哭?就一道題的事,至於嗎?不行我現在就給老師打電話……”
兒子一邊哭著一邊說:“爸爸,你別打電話,別打……”
給老師的電話最終沒打,但父子倆的爭吵持續了很久,最終不知道是怎麼解決的。
這個孩子看起來很犟,可爸爸難道不固執已見嗎?
當家長怪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呢?
在我看來,當時的孩子不是想跟爸爸對著幹,可對他來說,一邊是爸爸、一邊是老師,兩個人意見相反,他該聽誰呢?聽老師的眼下過不了爸爸的關,聽爸爸的明天又要被老師批評,左右為難!
這位爸爸當時可能會覺得:我的解題思路肯定是對的,可這個小兔崽子居然敢質疑我,我這當爸的尊嚴何在?這再長大點還不上天了?今天非得把他搞定不可。
在那一刻,兩個人想的根本都不是同一件事,兒子是一肚子委屈、不知所措,爸爸則感到自己被否定,難免失落、生氣,雙方都沒辦法冷靜思考,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吧。
所以,孩子不聽話,表面上看,是你讓他向東他就偏向西,其實是因為雙方都卡在情緒裡,根本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
所以要想讓孩子聽話,就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怎麼處理情緒?最重要的還是傾聽。
如果那位爸爸聽聽兒子的擔心,或許他能冷靜下來,要麼會發現果然是自己錯了,要麼聽兒子說說老師的思路,找出了問題,這樣一來,兒子也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被情緒困擾,而專心於怎麼解決眼下的問題。
當然,最大的收穫是:兒子也會因為爸爸能認真聽自己的話而感到被尊重,也會因為爸爸處理的能力,更加崇拜爸爸,以後遇到問題也許還會主動徵求爸爸的意見。
這樣的關係下,爸爸還怕兒子不聽話嗎?
當然,每個孩子不聽話的情境是不一樣的,但不管你的孩子是因為什麼不聽你的,我想破解他的辦法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多傾聽!
他的話你都聽進去了,他的情緒都釋放掉了,你和孩子的關係變好了,聽話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媽媽V幫


孩子不聽話,常常讓家長非常頭疼。以後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改變和孩子的交流方式,讓孩子更“聽話”。

1.學會跟孩子說話,少用“不字”

孩子跟別人不同,他既是你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只不過這個“人”不成熟而已。很多父母都會站在家長的位置上去跟孩子溝通,比如平時總是習慣跟孩子說:“少吃零食!”“不許看手機!”“不許出門!”等等。

換位想一想,我們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特別討厭父母的這些“不”字呢。其實同樣的事情,我們也可以換個方法,比如不讓孩子看電視,我們可以說:寶寶,電視需要休息了,來和媽媽一起玩玩具吧。

還有收玩具,很多父母會說:趕緊把玩具收起來。如果換成:我們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呢,是不是好很多呢!還有寶寶洗澡玩水不出來,很多父母會指責孩子不聽話或者命令孩子趕緊出來,如果換成:你快點洗完,媽媽等你一起讀繪本呢?

2、理解孩子,學會用孩子的認知能力看待問題

比如孩子有一個手工沒做好哭了,很多父母會說:不就一個手工嗎,有什麼哭的,不會接著做唄。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理解孩子,然後想辦法讓孩子安靜下來。孩子只有感覺自己被理解了,才會聽媽媽的。當然媽媽也可以讓孩子哭一會,這也是孩子釋放壓力的好辦法,對培養孩子的情商也有好處。

3、不要給孩子打上不好的身份標籤

孩子寫作業,有一個題不會,父母就說孩子太笨了。你覺得這樣說有道理嗎?父母自己小時候寫作業就什麼題都會嗎?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就事論事,幫孩子解決當前的問題,給孩子講明白,這樣孩子才會尊重你,聽你的。

4、讓孩子參與家庭生活

很多媽媽在做家務的時候,看到孩子過來,總是把孩子趕到一邊,怕孩子搗亂。等到孩子大了之後什麼也不做,又怪孩子不聽話,一點責任心也沒有。

其實研究表明,從小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你洗碗的時候,雖然孩子不會洗碗,但你可以讓孩子幫你拿一些碗筷。這樣孩子學會了做家務,提升了動手能力,還不會搗亂了,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5、家長要身體力行,說一不二

很多父母特別是老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一直在旁邊說:你不聽話,我就如何如何。而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那裡說,而沒有采取行動,結果孩子越聽越皮,越大越不聽話。

所以父母們在這一點上一定要說一不二,當孩子犯錯誤了,就必須要付出代價。比如孩子不吃東西浪費食物,你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就可以拿走,讓他餓半天,下次他一定就不敢了。

另外不讓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要率先垂範。比如早睡早起、不看手機、不罵髒話。

所以說,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並不只是孩子的問題,父母們也有責任。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正確對待孩子的一些行為,給孩子一個公正的評價。

當然,不是孩子啥都聽你的,他就是乖孩子。在某些問題上,也要給孩子自主決定的機會,鍛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昕雨橙子


家長會說話孩子就聽話!要講究方式方法。

一,生活中跟孩子的相處

生活中多跟孩子說,咱們一起做什麼什麼吧,要好說好商量。

要分清楚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你的所有物。

我想讓孩子學做家務,比如整理孩子的房間。我故意把她常用的書本放在高的書櫃裡,然後問她,唉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很彆扭,好像不太合適的樣子,你覺得怎樣整理用起來比較舒服呢?她真的會認真思考一下,然後自己動手去整理了。以後這件事兒她都不會假手他人,因為她只接受自己的整理方式。

是不是很聽話地去做了?

二,學習上跟孩子的相處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大傷腦筋,這孩子怎麼回事兒?一樣的上課怎麼就是學不會?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真不讓人省心呢!

那,你有想過自己在他們這個年齡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嗎?

我曾經回想過我上學的時候比我家孩子調皮多了,不上晚自習帶著一群孩子在山上捉迷藏;老師去開會了,帶著幾個人爬到草垛上玩牌;暑假作業不寫漏寫……犯的錯太多了。這樣一比較反而覺得現在的孩子好可憐,哪裡有我那麼美好的童年?

光是輔導班就把孩子累慘了,你那時候上這麼多輔導班嗎?那為什麼對孩子還各種挑剔呢?

別苛求寬容點兒。

比如孩子的口算,要在10分鐘內做20道題,可能孩子在15分鐘才做完,你可以說今天表現比昨天進步多了,昨天用了17分鐘今天才用了11分鐘,這樣下去可能以後只用9分鐘就可以做完了。

事實會告訴你,這種積極的暗示真的會讓孩子變得你想像不到的優秀!

而且,你這樣說話孩子會感受到被肯定的樂趣,從而增加自信心。

讓孩子聽話的前提是家長怎麼說話。

多用代入法去跟孩子相處,想想自己當年的樣子就不會太苛責孩子。

多用正面的鼓勵的積極的暗示去說話,孩子只會更聽話。


米田米米


我覺得孩子不聽話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包括孩子在內。我們從小也沒有一直聽父母的話對不對?

憑什麼因為我是孩子的父母,就要求孩子必須聽我的話呢?父母也沒有辦法保證自己永遠都是對的。

所以,我覺得關於如何看待孩子聽從父母的話,要分情況區別對待。

首先,關於孩子的人身安全問題,這個是底線問題。不可以玩兒火,不可以跟陌生人走,不可以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等等。在事關孩子安全方面,絕對要求孩子必須聽家長的話,而且要不厭其煩地跟孩子強調這件事。

其次,其它情況,我認為應該以終為始,去思考父母應該採取的對策。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目前社會中,我們對於“好孩子”的評價標準是什麼呢?一般就應該是孩子馴服、聽話,表現合乎成人的期待吧。

但是當長大成人後,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又有什麼樣的期待呢?獨立、自主、有自己的想法,願意,並且有能力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自己的責任。

所以,可以看到,“好孩子”和“成年人”的期待在父母心目中本身就是相悖的呀。我們怎麼可能要求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聽父母的話,成年後就能自發自動地具備了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素質呢?

記得之前有一天晚上,在和我兒子玩兒的過程中,他無意中狠狠地撞了我一下,當即我的左臉就腫了起來。雖然是無意的,但是疼痛仍然讓我非常地生氣。我當時就想狠狠地訓斥他一頓。

但想起之前教過他的,如果生氣了,可以緊緊地抱一下他,或者自己去自己的冷靜區冷靜一下。我跟他說,媽媽現在很生氣。過來讓媽媽抱一抱。緊緊抱完了之後,還是不解氣。然後我說,我現在需要去我的冷靜區冷靜一下。冷靜好了以後,我會再過來跟你玩兒。

結果,在陽臺的墊子上沒呆兩分鐘,他就顛兒顛兒地跑過來,媽媽,對不起。我不是故意撞疼你的。

之前我也有過經歷,一味地要求孩子給我道歉,併為他固執地沒有說對不起而大發雷霆。反而是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其實,孩子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很多時候,都是有清晰的認知的。

希望家長能夠時時提醒自己,我究竟希望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如果可以剋制自己的情緒,正確地引導,同時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去成長,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還我們一個驚喜。


小巷深處幽


先給他警告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事情,吃飯的時候,喊寶寶好幾遍都不作出回應,這時你可能特別生氣,衝著孩子一頓亂吼,雖然寶寶表面對你服從了,可是內心卻抱有抵抗情緒,因此這種情況不適合大吼大叫。在批評寶寶之前最好先給他提個醒,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惹你生氣了,這時他的內心已經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等到你批評教育他時,會從內心接受你的意見,並且再有這種情況發生時,你不用發火,他就會乖乖的改正。


小妞的小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孩子由於年齡小,比較調皮,不聽話是很正常的,作為家長有時候會非常頭條。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跟孩子交流,在生活中告訴他道理,哪些我們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雖然孩子會比較懵懂,但是潛移默化的會改變孩子。

我們不能因為孩子一時不聽話,就拳打腳踢,那樣不僅不會教育好孩子,相反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出現叛逆。當然也不是說不能打孩子,如果真的好話說盡還是不聽話,可以適當的打幾下,要注意輕重。

總之,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什麼樣的孩子跟父母的教育有直接關係,作為父母首先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吃葡萄不喜歡吐皮


其實這個問題,許多人偏右,一味對孩子言聽計從,導致嬌生慣養,所以家長些微的刺激,動輒尋死覓活,許多人偏左,對孩子始終用拳頭,棍棒說話,最終導致孩子膽小,自卑,懦弱,都是極端的做法
所以我認為適中才是好的方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a5a60c2468845659a17335d38792087\

西北偏北540


孩子不聽話,家長我想要對他進行這個教育,首先是教育,然後就是說,要排除一些器質性的病變,有的小孩不聽話是上課,無論是活動、做遊戲,就是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上課喜歡做小動作,聽不進老師講課的內容,這樣其實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叫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就是說這種疾病對孩子要到醫院,我們的兒科、神經科要進行規範化的診療,必要時還要注意進一步查明原因,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同時有的還要補充一些維生素、鈣,營養神經的製品,促進嬰兒,小孩的神經系統發育。


豪豪噠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也有過和你一樣的煩惱,孩子經常不聽話,弄得身心疲憊,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了。

和先生也會因為孩子的事吵架,感覺只有自己一個人再關心孩子,真的很累,為孩子好也沒有人領情。委屈,然後又對不聽話的孩子發脾氣。

當我發現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開始反思自己,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看父母如何去塗鴉,孩子就很可能變成什麼樣,所以我們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呢?對孩子期望值太高了,孩子有時候反而跟你對著幹,父母情緒的不穩定也會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不聽話,焦躁不安拖拉好動愛玩等。孩子大了。有些道理也會懂,有時候我們可以放下身段蹲下來抱抱孩子,告訴他,這樣對不對,為什麼不對,有什麼後果,他慢慢會去理解。也覺得父母說的沒錯,就會去改變。該嚴厲嚴厲,該溝通溝通,該玩的時候陪陪孩子一起互動。他會乖起來的,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