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上空的A-10(上)

拥有海空军事优势的美国向来片面强调国际法赋予的公海航行自由权,并不惜主动恶化地区局势。2016年4月22日,4架参加美菲“肩并肩”演习的美国空军A-10C“雷电”II攻击机,首次飞赴中国实际控制的黄岩岛水域飞行,美方强调A-10机群是在黄岩岛一带国际空域活动,执行所谓“空海态势感知飞行”。美国驻菲空军分队指挥官卡德声称:“我们的工作是根据国际法确保海空区域保持开放,这极其重要,国际经济有赖于此——自由贸易有赖于我们运输货物的能力。”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更是渲染,这些绰号“疣猪”的飞机在美菲演习结束后继续留驻菲律宾克拉克基地,主要从事海空侦察、救援和反海盗行动。专家指出,美国“疣猪”闹海纯属“自找没趣”,中国在南海实施正当的国防与海洋维权活动不会受到丝毫干扰,“时间仍然站在中国一边”。


黄岩岛上空的A-10(上)


南海“搅局”

据美国《空军时报》披露,到南海“搅局”的A-10原属驻韩美国空军第25中队,当初主要针对朝鲜庞大的装甲集群,侧重近距离空对地火力支援(CAS),至于“空海态势感知飞行”,算得“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前美国A-10飞行员杰伊·凯勒认为,作为一款突出长时间盘旋特性、大任务载荷的慢速飞机,A-10只能活跃于己方具有较大制空把握的区域,或者在不甚敌对的国际空域“转悠”。因此,美国将这款“客观上容易被打下来”的飞机派到南海,某种意义上是在“恶心”中国人,如果不动手,拥有较长续航时间和巨大武器挂载的“疣猪”就总在你面前晃荡,如果打(或者驱赶),美国正好“借坡下驴”,指责中国影响“航行自由”,把“屎盆子”往别人头上扣。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注意到,美军在南海加紧舞刀弄枪,恰恰在2014年8月双方签署内容详尽的《海空相遇行为准则》之后,这份文件确保中美机舰发生“性质敏感”的“相遇”时能够依章办理,防止误判。美军似乎将规则当成“防撞垫”,不仅能持续试探解放军是否遵守相关规范,还能以此为由,让美军机舰在南海“自由进出”,维持军事存在。不过该刊承认,美军持续以“维持海空航行自由”的理由派遣舰机深入南海,穿越有中国军人守卫的南海岛礁附近,但没能达到阻挠中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况且每次美国机舰出现,都有解放军通过无线电警告和相关舰艇,美军除了“敲锣打鼓”证明“我来了”,真正有价值的情报搜集或威慑传播目的都没达到。


黄岩岛上空的A-10(上)


日本《外交学者》承认,不要说A-10,即便是更早前的2015年美菲“肩并肩”演习期间,美军P-8A反潜巡逻机飞越中国南沙岛礁时,照样受到解放军监视和无线电警告,而且美机过后,中国在相关岛礁建设方面进一步加速,对相关海空区域的监控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恰恰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从种种事态来看,美国舰机出没南海,中国舰机和固定岛礁驻军进行监控,结合两军已有的规则,形成“斗而不破”的局面,倒是符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常态化的“竞合博弈”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