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亂了,亂了。先說一下國際形勢。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繼續蔓延,意大利成為中國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3月8日,意大利新增死亡病例133例,死亡病例接近400例,累計確診7375例,該國陸軍參謀長也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截至8日,美國新增11例,確診病例達到564例,21人死亡。新冠肺炎已經波及全美34個州。8個州已經進入緊急狀態,其中包括紐約州,該州州長批評美國聯邦政府在應對疫情方面行動遲緩。

另一方面,全球金融與能源市場出現劇烈震盪。

週五(3月6日)歐佩克與俄羅斯原油減產協議談崩,次日,沙特打響原油價格戰,週一開盤(3月9日),原油價格發生史詩級閃崩,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重挫逾30%,創1991年1月伊拉克戰爭以來的最大跌幅。油價震盪引發全球股市集體暴跌。

據彭博3月9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措施,以減輕因冠狀病毒引起的經濟影響,並幫助減緩其在美國的蔓延。經濟方案仍在討論中,尚未提交給特朗普總統。

新冠加原油戰,這是世界經濟要崩盤嗎?

特朗普最為看重股市,隨著美股的暴跌,已有專家警告稱,這些情況“可能暴露出準備在11月面對選民的特朗普的主要弱點之一”。

新冠疫情在美國的快速蔓延,也讓特朗普成為靶子。美國媒體似乎在做著鋪墊。近日,一向對特朗普還算客氣的Wall Street Journal刊發文章,稱特朗普關於美國疫情講話造成混亂。

主流大報《華盛頓郵報》也稱特朗普在新冠病毒問題上“扮演專家”(下圖)。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長期對特朗普極為不滿的《紐約客》當然不甘寂寞,其封面已表明了立場: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很多美國人認為,特朗普能搞好經濟、就業,這不錯,但還遠遠不夠。他們還要求更多,包括領導人的道德原則,在法治、憲法和美國精神等問題上的高標準。

當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突然變成更高優先級的事務,特朗普的一舉一動又被置於美國媒體的放大鏡之下。在防疫上的過失,有可能引發對特朗普治國無能(incompetence)指控的總爆發。

特朗普已經把防疫重任“甩鍋”給了副總統彭斯。

相比之下,他的亞洲夥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政治生涯已經遇到危機。

在任7年,安倍一直順風順水,但現在,批評者說,在應對疫情方面,現年65歲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未能掌控大局。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在一些民調中,安倍晉三的支持率已經跌至30%多。2月29日,安倍就此次危機舉行了首次新聞發佈會,他照本宣科的表現令日本記者不滿,之後推特上湧現出100多萬條要求他辭職的帖子。《朝日新聞》報道說,“圍繞首相的環境很嚴峻。”

這可是把日本帶出“20年經濟低迷”、創下最長首相任期的安倍。過去7年,安倍經濟學再成功又如何?

特朗普和安倍因為應對疫情遭到非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麻煩,則是因為5年前一名反對派領導人被暗殺的事件。

2月29日,俄羅斯各地爆發抗議示威,人們再次喊出了“俄羅斯不需要普京”的口號。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5年前的一件刑事案件,兇手已經入獄,但人們還是把普京政府與那樁謀殺聯繫在一起。

這可是給俄羅斯開疆拓土、誓言復興俄羅斯的普京大帝。在一些俄羅斯人眼裡,也不過如此。

在很多國家,有太多不知道“感恩”的國民,領導的處境確實有些淒涼,以下羅列一二:

英國:災民不搭理約翰遜首相

先拿英國來說。作為實行行政問責制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英國從政需要些大無畏精神。政府官員不僅在議會里被議員質詢得暈頭轉向,還得面對老百姓的百般“刁難”。

2019年11月,英國中北部部分地區洪水成災,千餘人逃離家園,但英國首相約翰遜拒絕就政府救災不力道歉。2019年11月13日,約翰遜來到災區,遭遇了尷尬的狀況。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在南約克郡,約翰遜和一位女性居民搭訕,但災民愛理不理。這位女士說:“我現在不想和你說話。你不介意的話,我繼續忙了。”她還說:“你根本沒幫我們……我不知道你們今天來這裡幹什麼。”

隨後,約翰遜被另一位女士指責,“我們想知道為什麼你拖了這麼久?5天啊,鮑里斯,你才來看我們!”

還有一次,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西約克郡參加活動,在街上,被一名當地居民狠狠“訓斥”了一頓,另一名男士乾脆讓約翰遜離開當地。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澳州:莫里森視察火災遭災民大罵

相比澳大利亞,英國災民對他們的領導顯得過於“紳士”。澳大利亞人簡直不把他們的總理當人。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把國家燒了個底朝天,也讓民眾怒火中燒。2020年1月2日,澳總理莫里森前往新南威爾斯省一處災區視察,結果遭到災民痛斥。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一名婦女稱政府只派四輛車來救火。她說:“總理先生,我們沒有錢,但我們有善良的心!”

莫里森準備離開,但其他民眾圍了上來,斥其為“白痴”。一名男子說:“你在這拉不到任何票,不會有人投你們自由黨的。孩子,你玩完了。”

莫里森被罵得灰頭土臉,恨不得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子裡。莫里森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能理解民眾的感受和怒火,因為災民們失去了一切。

日本:官員戰戰兢兢雙膝跪地

救災是政府最基本的職責,政府做得好是份內之事。在很多救災領域,日本政府是全球的典範,但在民眾面前,日本政府官員仍表現得十分謙卑,可謂戰戰兢兢,他們擔心做不好失了民心。

雖然你是首相,我也不想和你說話

2018年6月至7月,日本部分地區暴雨成災,為了慰問災民,安倍晉三前往災情最嚴重的岡山縣。在當地避難所內,安倍一邊雙膝跪地鼓勵受災民眾,一邊詳細瞭解受災情況。安倍這一舉動得到了民眾的讚譽。

贏得十次讚譽又如何?下一次,如果有過失,還是會前功盡棄。

這就是普京、特朗普、安倍們的困境。

即使帶來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即使將國家帶出“20年的經濟低迷”,只要有所失誤,仍然有可能被民眾輕易拋棄。

英國人冷對他們的首相,澳大利亞人痛罵他們的總理,在很多地方仍然是一種新鮮事。在很多人的眼裡,這類人是不容侵犯、高高在上的存在。

那位英國女士本可以對英國首相來一番客套,違心地說幾句奉承話,諸如,“領導辛苦了”、“感謝領導在百忙之中親自慰問考察”......

但她就是不說。

她的冷淡,顯示了一種尊嚴。

首相併沒什麼了不起,他之所以成為首相不過是來自民眾的授權。工作失誤,隨時有可能下臺。

馬克思·韋伯說,世界需要祛魅。顯然,政治人物也需要祛魅。

在英國,說出那句“我現在不想和你說話”,可能不足為奇。畢竟,最大的政治人物走出辦公室,也和普通人無多大分別。在一個正常的社會,批評當權者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但在今天的俄羅斯,敢於說出“俄羅斯不需要Putin”,可能仍然需要一些勇氣。允許民眾在街上說出這句話,實屬俄羅斯的一種進化。

好吧,最近和很多人一樣,在家呆久了,有些鬱悶。

我現在不想說話。

文|Jen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