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某些国家受过中国大量援助,还要恩将仇报?

要说世界上有哪个大国对外援助是不计回报、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为什么某些国家受过中国大量援助,还要恩将仇报?

让我们追溯一下历史,先来看看新中国对外援助的账本。

自1950年新中国对朝鲜和越南提供物资援助开始,到1985年,新中国对外援助的国家超过110个,对外援助实际支出达人民币411.81亿元(按当时的实际货币价值统计) 。其中成套项目和技术援助为158.72亿元,占38.54%;物资援助为225.74亿元, 占54.82%; 现汇援助为27.35亿元, 占 6.64%。在新中国对外援助的110多个国家之中,越南、朝鲜和蒙古三国获得援助力度最大。

为什么某些国家受过中国大量援助,还要恩将仇报?

以越南为例。从1950年至1978年,"中国援越物资的总价值超过 200亿美元……包括足够装备陆、海、空军200多万人的轻重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品, 上百个生产企业和修配厂,3亿多米布,3万多辆汽车……中国帮助越南修建了几百公里铁路,供应了全部铁轨、机车和车厢。当越南粮食歉收时,中国援助了越南500多万吨粮食。当中国有了大庆石油,刚刚能够自给的时候,就尽力供应越南近200万吨汽油,同时,还援助越南3000公里以上的油管……最特殊的是,中国还援助几亿美元外汇,供越南机动使用"(黄文欢《越中友好与黎笋的 背叛》)。

为什么某些国家受过中国大量援助,还要恩将仇报?

这对于家底儿薄、多灾多难的新中国来说,是远远超出国力的,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这一时期的对外援助由于规模庞大、援助数额高,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实力,加重了国民经济的负担,妨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诗经》有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新中国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背景下,还如此大公无私、行侠仗义。但是, 为什么还有一些受援助的国家,尤其是受援助力度最大的那几个,不仅不感恩戴德,甚至与新中国反目成仇呢?

古语有云:斗米恩,担米仇。意思就是如果你给一个穷人一升米,没让他付出任何代价,那就和这一升米本来就是他的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而当他问你再要一升米时你不给他,那就表示你抢走了属于他的一升米,所以他越想越气,早晚得与你反目成仇。

为什么某些国家受过中国大量援助,还要恩将仇报?

在受援助的穷人看来,你有义务帮我,所以选择帮助我,你只是在履行你的责任,因此我不需要感恩。而且,如果他没有很好地履行这个责任,就应该受到谴责——我恨你是自然的。

新中国在对外援助的过程中,虽然也获得了很多的政治意义上的回报,比如被黑人朋友抬进了联合国等等,但是也不容否认,我们付出了很多的代价。因此咱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对外援助的思路,制定了更加理性、更加务实的原则,比如量力而行、授人以渔、透明操作,讲求实效等。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在不断的对外援助过程中,彰显了大国道义和情怀,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大部分国家的尊重和赞誉。

为什么某些国家受过中国大量援助,还要恩将仇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