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的高校毕业生咋办?

滇青锐评


即将走向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已经开始为找工作而做准备,疫情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确实有很大的影响,近日 国家出台了很多的就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的择业保驾护航。

1.研究生扩招。今年的扩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另一种是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研究生扩招规模比较大的有以下几个专业。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和专业。主要扩招的地区是中西部和东北部。首先国家还是鼓励同学们继续学习深造的。

2.“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及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聘之后不久就会发布笔试和面试信息,有意向的小伙伴可以留意,想进入体制内,也是一条很不错的路。

3.在一些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领域当中,都有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国家政策也鼓励毕业生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就业创业,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元化就业。

4.估计大学生入伍,加入教师行业。

综合几点,国家对今年应届毕业生择业出台的政策还是非常大的,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选择,相信自己,相信政府,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容容陪你学百科


其实很多高校毕业生到了大四已经不在学校了。一部分大学生在外租房准备考研,更多的大学生已经在单位实习。

在学校上不上课估计已经没有多大影响了。

当然可能学校的一些论文答辩、寝室腾退、退饭卡、退图书卡......以及一些细节的沟通与交结,可以选在某一段集中的日子一起办理。

然后学校也可以统一找一个时间来发放学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让已经合格的学生顺利毕业。


花熹老师


你好,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今年带的班级正好面临毕业。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和自己的一些思考,我对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客观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称: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74万,同比2019年增加40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危机四起,很多大型的企业面临着裁员,甚至一些企业面前着破产,这会导致失业人数的增加。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社会招聘中本就没有太大优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根据各大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对应届生的招聘也比往期减少。

二是:客观分析自己。受到疫情影响,一些学生开始盲目投入到专升本和考研大军。从今年的考研成绩公布来看,考研也不是条轻松之路。如果你有强烈的提升学历的意愿,并且善于学习,喜欢学习,对所选的专业有深入学习的愿望,当然考研或者专升本可以选择,并且可以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建议不要这么做,最后你可能一无所获。

三是:适当的降低心理预期。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应届生应该适当降低心理预期,做“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准备。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经常挑三拣四,这种就业心态不适合目前的就业市场,大家在就业时候可以避开受到影响较大的一些行业,比如餐饮,旅游,交通运输,零售等;而互联网+、电商、医疗、线上教育、虚拟经济等行业受到积极影响,就业机会更多,毕业生就业选择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些行业。当然,对于工作薪酬,建议疫情影响下可以适当放低要求。

四是:抓住机会,多渠道积极就业。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影响,不少企业和高校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无接触招聘方式,助力毕业生就业。这段时期,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利用网络渠道,积极的推销自己,抓住就业机会。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也积极的拓宽一些其他就业选择,比如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好的选择,大家不要忽视。

以上就是我给今年高校毕业生的一点建议,作为毕业班的辅导员也是操碎了心,大家还有什么好办法,欢迎讨论!


做小夕老师的小乖乖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举行了发布会,在该会议上,中央教育电视台记者提问了教育部对“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如何顺利求职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受今年经济下降和突发疫情双重叠加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并且今年高校毕业生874万,相比增加了40万,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许多家庭的利益,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教育部面对当前情况,已经积极安排了应对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教育部将大量推进网上就业服务,将会把教育部就业平台与各高校就业网、社会招聘网,还有省级招聘就业网紧密联系,扩大就业平台,共享岗位,确保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同时教育部将会对网上用人单位以及其招聘信息将会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网上就业的信息安全。还有就是在防控疫情没结束前,为了避免大规模的人员接触,将暂停各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

二、教育部将进一步打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将会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多渠道的就业。并且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或者进行创业,在校企合作的平台将会加强供需人才的对接。同时还要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计划等基层项目。

三、教育部将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或者身体有残疾的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计划。另外,教育部将会开通就业指导热线,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解决求职的疑惑,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教育部将会适当延长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时间,对离开学校单位但未找到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将户口以及档案在学校保存两年,待找到工作单位后再办理就业手续。

在此,也提醒各位高校毕业生在即将求职就业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个人简历,要详细全面,还有自我介绍,要提前组织好语言,如果有能力同学,还可以对个人简历和自我介绍准备中英两种版本,有备无患。同时高校毕业生要有面对社会的思想准备,有良好的择业心态,才不会到关键时候有种迷茫的感觉。


中老年讲坛


1. 首先是学业学分的问题。对于学分不够的毕业生,学校可以安排网上上课和考试,及时帮助完成学业。

2. 导师可以在网上为毕业生提供毕业论文的修改和撰写建议,并做好相关论文答辩的安排;

3. 毕业就业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在网上及时更新相关就业信息和安排,比如校招等,及时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遇到的问题。


潇洒不羁爱自由


一、毕业生离校,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距离现在还有3个月有余。看目前疫情发展情况,估计离疫情结束的日子不会太远。疫情彻底结束后,找工作应该不是问题。

二、参加网上招聘活动。为了不影响毕业生就业,多所大学在近期举办了多场网络招聘会,参加企业数量据说很大,马上毕业的学生做好简历,应该积极参与进来。

三、主动出击,利用招聘网络平台,搜索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招聘信息,主动投递简历并联系他们人资部门人员,询问相关情况。现在很多央企和大型民企都在其官网发布了招聘信息,各个高校有需要招聘辅导员和教师的也都发了公告,可以主动联系他们。

总之,疫情之下,对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积极主动,能够吃苦耐劳,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


碧海旁的黑马


首先放平心态

这次疫情是千年不遇的,从未见过的,对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不要着急说要找什么工作,可以去找,还是要放平心态,找不找得到都不要着急!

现在保住命是最重要的,不要被传染,也不要传染别人,你就已经很好了,在这么大的疫情面前,命比工作重要,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人云亦云,看到有人工作了复工了,就着急,没必要,现在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没看到有多少人失业了,有多少公司倒闭了,有多少人倾家荡产了!

未来在家办公是常态,毕业没找到工作的,可以直接在家办公了,怎么办公,办什么公呢?可以学学拍抖音,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粉丝,慢慢变现,做好了绝对要比去上班赚的多,好汉子不挣有数的钱,首先还是不要着急,一步一步的来,做好每一步,结果自然成,不要盯着结果,那样一定没有好结果,要盯着过程,过程是最重要的,在家办公你是老板,在公司老板看结果,在家,你要看过程,因为过程决定结果!

抖音头条,都是可以赚钱的,已经有太多人赚钱了,为什么不学习学习呢,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工作才可以呢?扩散一下思维,你的生活就会不一样!


反逻辑智慧


高校毕业班的同学可以先实习再就业了,目前可以在线招聘,坚定信心,一定会战胜疫情!



古代先生


首先要完成毕业之前的所有学业,同时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你是准备毕业之后进行就业还是创业,然后选择你要进军的行业,是做本专业的,还是你擅长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

在没开学的这段时间,如果相关课程基本完成,就可以在家着手为自己的事业做准备。

准备就业的,准备好一份精美的简历,可以从这3个方面去写:从小到大最有成就的3件事是哪些,当下的你能做什么,2020年你是怎样规划的。

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3个纬度,这样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各方面。

多练习当做讲话,与人打交道是任何行业的基本,好的沟通和演讲方式能给自己加分。

充足的准备,疫情结束那天 工作自然不会离你太远。


Clement32906533


高校毕业生其实不必焦虑。第一:现在很多公司开始了网上招聘,网络面试,更是免去了奔波之苦;其二,疫情过后,很多企业会加大力度,国家经济需要全面复苏和进步,会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其三,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好好的规划下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更清晰和有条理的面对未来的职场;其四,可以利用时间好好充实下理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