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浙江大学公众号发表《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一文?

Yuraku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推文已删除,小西抓紧找了下其他平台转发这篇文章(最后一个图),简单聊下自己的看法。
推文中标题中有一句“总有一款适合你”,要是打开后发现自己没找到吻合的学习桌,会不会尴尬呢?
先上个图:

注:图中标记数字是原文就有。
好吧,上网课的学习桌上是电脑双屏、平板、麦克风、机械键盘。上网课真不是晒装备,尤其是“线上学习必备神器”大PK,“苹果全家桶”360°展示,第一眼会让人不敢相信真是在上网课,进而就引发出不小质疑。

聊之前,先说明我们并不仇富,也不应该、没必要仇富。
每个大学里面都有富裕家庭的学生,条件好且家长愿意,有这样的装备不为过。但是,大学官方出面宣传的覆盖面应该要广些,起码不要避开普通学生如何上网课的,尤其是山区困难学生,或是学校是如何帮忙解决问题的。

比如说,南开大学便于学生线上学习,给全校29819名学生每人发100元专项补助,用于补贴网络流量。西安交通大学也给5000余学生发放补贴,每人20G全国流量。当然,类似的举措浙大肯定也有,但是并没凸显出来。
个人觉得,宣传网课不是简单地晒各种“神器”。同学们不傻,不用宣传也知晓如此优秀的装备上网课肯定好,可前提是家庭条件足够好。

另外,文章中部分描述不太适合学校官方推文讲,如“选择最适合自己使用的机械键盘,长时间打字也不会觉得累。”真的,我感觉是在某个机械键盘店铺的广告语中有看过。

2月29日邓州李家三姐弟在家上网课。因仅有一个手机,小孩子落下不少功课,面对同学和老师质疑就选择吞食母亲治疗药物。相信不少朋友看过这个报道,让人心疼。

事实上,上网课遇到类似困难的家庭不少,大学生同样有。同期浙大推文发这样的网课必备神器,对比有点刺眼。

其实,在看了浙大这篇推文之后,我们并非在关注网课,而是放在桌上的电子设备上。也许,官方“活泼有趣”更容易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感。但是,校内征集学生照片时,普通学生提供的网课图片在筛选时是被忽视了吗?
事实上,在浙大校内论坛和学生群体中,不支持官微类似推文的学生同样不少。也许,以后的推文会更贴近普通学生,会让大家更有代入感。

目前,推文已被删除,估计不少朋友都没看到。当然,针对此时,每个人的观点会有不同。但是,发这样的推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阅读者关注点本身也不在网课学习上,图片或许有些刻意。
哎,当年我也挺想去浙大的,只怪自己没考上,尴尬!
最后,小西想问一句:你们网课学习怎么样啦?
⚪ 若是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

帅小西De


没上头条之前,我还不知道有这个事情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呢,我特意去考古了一下,但是发现好多地方,这篇文章已经下线了啊。我就奇怪了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呢?难道宣传什么不合适的言论呢?

经过我的一番查找,总算还能找到一些痕迹啊,我看过了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啊,只是看到了一个网课上课设备的进化论而已。

第一阶段:基础款,电脑+记笔记

这像很多在家办公的我们或者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时候,或者上班在办公桌上也是这样子的。

桌面上散落着几本参考书、看着电脑老师讲课,然后记一下笔记。旁边放个水杯,再有点零食简直就觉得完美了。

第二阶段:升级款,电脑+平板电脑+记笔记

我想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喜欢看老师讲的视频,同时呢,还希望看着课本,一边自己划一下或者和课本对比一下。

估计下学期的课本还没有到位呢,所以老师就把电子版教材发过来呢,那么只能再加一个平板电脑了。

不过我学习的桌子总是很乱的,浙大学子的看着都好整齐啊,难道是摆拍吗?

第三阶段:超级进化版,两部电脑+平板(投影仪)+手机+记笔记

这个让我看出了一个人同时在上好几节课的感觉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呢?

最牛的是第二张图啊,除了两个电脑,我竟然还看到了投影,这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啊。

我想说一句,土豪,能分给我一个设备吗?

看了这篇文章只会让我有3个想法:

1、浙江大学的学业真的是很紧张、很难啊。

我记得刚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记笔记。但是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都没怎么记过笔记的,你看看人家,每个人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简直和高中有的一拼啊。所以对于前段时间看到的关于浙大学霸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全天满满安排的课程,我信了。同时觉得学霸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2、上网课竟然也能这么认真,优秀的人果然是自律的

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不论是大中小学都是不能开学的,所以网课成为了一种新形式。

但是对于网课的各种吐槽真的是不断的,不外乎是上网课大家很不认真、觉得效果很差。看了浙大的这个,我发现是否网课还是正常上课,对于他们真的是没任何关系啊,甚至是比很多在课堂上课的人都认真啊。

3、浙大土豪有点多啊

看了浙大这些学生的网课设备配置,我发现我只能达到基础款啊,想全方位的上好网课,我竟然没有设备,嘤嘤嘤!

最后,我觉得就是挺普通的一篇文章,大家也不用过度解读,其实这段时间大部分人都是一边一个电脑学习,一边一个手机在那里播放。

另外都是为了学习,只要达到效果,只是设备多点,多花钱点,真的是没什么!说的好像以后人家赚不回来一样?浙大加油!


煮酒论高考


由于疫情推迟开学,全国各大学也相继开始上网课。前几天浙江大学公众号推出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的图片有十几幅,每个学习桌上都是n台电脑+n个ipad+手机(n≥1),可谓现代设备齐全,还有的是电脑双屏,机械键盘,iPad+PenCi1,再加上酸奶,巧可力吃的喝的共七八样之多,可谓丰富多彩。这些图片前面的第一句话是: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大曝光!多种“神器”来袭,总有一款适合你!




显然这些图片是事先从富有者孩子那儿征集的,为什么学校不考虑贫困家庭学子如何上网课呢?还有许多农村边远山区的家庭无电脑无网络,怎么能正常上网课呢?

这些图片给人的印象不是晒学习而是晒装备炫富有。特别对于这些“神器”总有一点适合你之说,完全未考虑弱势群体的感受,脱离实际,真有“何不食肉糜”之嫌。



也许这篇报导意在取乐活跃气氛,但取乐活跃之余留给人们的是什么?尤其在疫情肆延正学困顿网课代学之时,作为全国十大名校之一,应该关注什么是需要正视和采取措施的。我听说南开大学给每个学生100元的在线学习补助,用于买流量方便上网。这显然是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尤其顾及贫困生的需求。可以肯定浙大也有帮困措施,但应该体现在疫情当口和與论导向。我听说越是顶级而有作为的大学越关注弱势群体,这代表了发达社会的方向。这样的大学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名牌。


远山的呼唤


《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看到这一幕,第一感觉就是高大上,高等学府果然与普通院校不一样,同样是网课,浙大学子多管齐下,现代化电器一用俱全,除了有些眼花缭乱外,没别毛病。

网上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炫富,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多的电脑和平板,上个网课至于吗?

其实,我感觉不应该过度解读这篇文章和图片,家里有这种条件为什么不能利用,且现在早已是信息化时代,如何更为有效的利用现代化工具,同样也是一种能力,你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看待学习,只要能达到学习效果,省时省力最好不过,而浙大学子的网课,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哪里不懂就从哪里开始搜索,现代化的学习方式。

当然,能有这种学习条件的毕竟是少数,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浙大学生的学习桌很有学习气氛,桌面干净整洁,让人有马上进入学习状态的感觉,让人在枯燥的网上学习中不容易产生枯燥和懈怠。

这与目前正进行如火如荼的中小学网课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网课不存在"应付"的情况,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不用刻意欺骗自己,不像现在的很多中小学学生,为了应对网课老师的筛查,各种方法五花八门,但归根到底还是欺骗了自己。

总之,对于浙江学子的学习桌,画面具有冲击感,让我们这些日常平淡的生活注入一股活力,鲜明。


迷途远望


今天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发布了浙大学子在家里上网课的一些装备,里面不仅有笔记本电脑、ipad、分屏器还有投影仪等众多设备,然后网络上的一些人疯狂吐槽其炫富,认为其摆拍传播了一种买买买的风气,随后该篇推文已经删除。

这篇推文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主要还是因为部分人觉得不真实,有点炫富的嫌疑,但是说实话这有没有可能是真的呢?我认为还是有的,浙江大学作为名校,在全校范围内寻找那些上网课装备比较豪华的还是肯定能找到的,但是这么多高端电脑、ipad、分屏器加在一起难免让一些人觉得会有炫富的味道在这里面,毕竟这一套可能也要上万了!

我自己也是负责大学推文运营的,这其实还是反映了浙江大学学生组织对于一些立场的不敏感性,这样的推文发出来肯定是存在争议的,不知道策划这篇推文的部长有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上网课真的需要这么多设备吗?上网课真的需要这么多和豪华的设备?就算一些人要用这么多设备毕竟是一小部分,但是当在全校搜索整理成一篇推文之后难免会让人想歪,我相信这篇推文发出来策划的人肯定没有想到这一层次的,只想着抓住阅读量、抓住人的眼球!

虽然这确实反映出来了一些贫富差距但是一些自媒体也在煽风点火,因为这篇推文里面也写了一名同学只有一台电脑也可以学的很好,一些自媒体在宣传的时候就抓住了仇富的心理直接批评浙江大学进行炫富。

不管怎么样,这篇推文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前期策划考虑不足,收集素材不全,发布图片没有反映真实情况等等,希望以后浙江大学官方平台能够更加严谨吧!

你对于浙江大学这篇推文怎么看呢?


高校研究生


对于浙江大学公众号发布的浙大学子网课桌的内容,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无非就是晒一下学生的精神面貌,要知道公众号平台的内容传播是有局限性的,只有你主动关注了才能看到信息,不关注也不会告诉你这些的,那么浙大的公众号自然是浙大学子和校友关注的对象,发布的内容也自然是给他们看的,只要他们乐意,很舒服就OK了,但随后官方给删除了,我看没有必要,要显示出浙大的气势才行啊!

先看看这篇文章的内容吧,主要是大家在家学习的一些桌面文化图片:

这个桌面一看就技术宅,两台笔记本不同用途,还有优质耳机,桌面收拾的也并不是很整洁。

这个桌面也不是大家之前所说的晒家底,也是普通人家,书桌都显得很拥挤,但看到电脑和书本推挤在一起,也能看出是个爱学习的大学生。

这个桌面就很凌乱了,应该是没有摆拍的那种,比较真实,看到看到瓶瓶罐罐,就知道这是个爱养生的学生,但时刻不忘学习。

这个是女生的桌面,PAD,笔记本都有,粉粉的杯子,看上去简约而不简单,最主要的那个笔记让人佩服。

这一张估计就是大家争议最大的桌面,很多人认为这是在炫富,的确比较高大上,但这个女生桌面我看到更多的是心细如尘,怡然自得。

总的来说,我不建议浙江为了网友的争议而删除公众号文章,让他们说呗,这本来就是真实的学生在家的状态,虽然有的是摆拍,但一个不爱生活的人谁去摆拍呢?我倒觉得这些学子心态积极,值得点赞!


美蛙英语


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浙江大学公众号上发表的《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让人大开眼界。

有人看到了学霸们成绩的背后,是家庭实力的比拼。因为这些晒出来的学习桌,不是台式机加ipad,就是笔记本加分屏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些装备恐怕很难一时凑齐吧。


抛开一些人说的炫富目的,我却看到了另外一面。

我看到他们的学习桌,都是很整洁干净。能进入浙江大学学习,不是学霸,也一定是同龄人中学习的佼佼者。

我想,学霸们除了学习方法异于常人,他们的学习习惯也一定和普通人不一样。

从他们寒假在家晒出的网课学习桌,我想说:锻炼孩子专注力,从学习桌开始!

从照片来看,他们的学习桌,干净整洁,分区明显,功能齐全,而且都归类了。

这些书桌,似乎都遵守了一个原则:断舍离。

“断舍离”这三个字,源于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意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日本有部电视剧《我的家空无一物》,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对家居环境特别讲究的人,她的家被她收拾得只剩少量的必需品,大大的客厅空无一物,衣柜里的衣服也很少,连餐具也几乎是一人一套,没有多余的。

日本的断舍离,在中国也掀起了热潮。不知道浙大的这些学生们,是不是也受到了这个观念的影响,亦或是,他们从小就具有这样干净整洁的习惯。

有时候很多家长会苦恼自己的孩子,在写作业时总是不专心,坐在学习桌签一会儿摸摸这里,一会儿抠抠那里。本来1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几乎要半个小时才能做完。



看了浙大学子的这些学习桌,我想给出建议:试试整理一下孩子的学习桌吧,把所有与作业无关的东西,通通都撤掉,只留下一支笔,一个本,一个橡皮擦。

没有了外物的影响,孩子的专注力会好得多吧。

试试看。


英语老师Minnie


自年前去浙大培训过一次后,真经对浙大的官媒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浙大这方面是全国做的最好的,学校对这块工作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当真经去浙大公众号看的时候,这篇《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已被原作者删掉。不过,某乎上还有原文的截图。所以真经又看了一下。

文章收集了十几个浙大学子的在家上网课的学习桌,想通过学习桌这个侧面来反映学生们在家学习的状态。比如,晒出来的某同学的“全套神器”,电脑、PAD、手机,显示出一个女孩的心细如尘。

还有这样一个高逼格的学习桌,电脑双屏、机械键盘、ipad+pencil,这一定是很多男生梦想中的办公学习条件。

以及这样的,一个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桌,一台式,两笔记本。

后面还有很多照片,应该都是学生们投的稿。而这一篇公众号文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获了4.6万的阅读,这一方面说明浙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话题的热度。

真经在高校工作多年,与学生也接触很多,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学生们确实是很喜欢这样的互动,有参与感,能感到非常贴近自己。而目前,各高校的媒体,基本上都是学生在策划,所以,浙大学生策划这样的一个话题真经也并不感到奇怪。

但真经看完这篇文章后,心中总是感觉有些不太舒服的地方。

第一,这篇文章不是大家晒如何学习,而是在晒装备,晒B格,更像是一个买手平台的晒物评测活动,甚至给人一种炫富的感觉。难怪有网友反问:穷人应该怎么学习呢?

第二,这里面晒的学习桌,都是电脑、平板,但据真经所知,很多大学生在家里是没有电脑的,只能靠手机学习,甚至由于村里网络不好,只能用4G流量,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还专门给学生赠送了流量包。为什么不晒晒这些学生的学习桌?浙大没有这样的学生吗?

第三,最重要的是,这篇文章更像是几个大学生自嗨的活动,如果是在某群里,或者某吧里,也无可厚非,但通过官微发出来,其导向何在?是要鼓励大学生们买笔记本电脑、买ipad吗?要知道,前段时间,一位中学女生因为没有手机上网课而喝农药自杀,浙大的这篇文章,在这个时候发出来,究竟想说明什么?是要说“何不食肉糜”吗?要知道,作为大学官媒,就算没有流量,也必须保证导向正确,保证正能量,而这篇文章,其实是不知所云的。

真经在浙大培训时,有老师就讲到,浙大在国内的关注度仅次于清北,浙大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造成舆情。所以,像这样的推文,放在其他学校,可能根本没人关注,但在浙大,就成了焦点。所以,真经还是由衷的希望,大学的推文,能在轻松活泼的基调下,还是应该多一些正能量,就如一些网友所说:什么时候浙大给贫困学生发电脑了,再来报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