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他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全國優秀教師;他是科學家,也是中學數學教育的探索者,被媒體稱為最接地氣的科學家之一:為讓數學更容易學,他提出教育數學,試點的兩個普通班的學生3年之後數學成績個個優秀;為讓數學更生動地呈現,他的團隊推出了“超級畫板”和“網絡畫板”,其中幾定理機器證明研究成果得到成功應用。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張景中先生的主要貢獻

張景中(1936年——),河南省汝南縣人。1954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學習,1957年肄業,曾在新疆、北京等地農場裡參加勞動。1979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講師,198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工作,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學家。1995年10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在數學方面的主要貢獻:

(一)提出了面積解題方法,並用之於機器證明的研究,使幾何定理可讀證明的自動生成這個多年來進展甚小的難題得到突破。

(二)創立計算機生成幾何定理可讀證明的原理和算法,這項成果被權威學者認為是使計算機能像處理算術一樣處理幾何工作的“里程碑”。

(三)創立定理機器證明的數值並行方法的原理和算法。

(四)對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吳方法進行了改進和發展,創立了含參結式法,升列組的WR分解算法,徹底解決了可約升列相對分解問題。

(五)創立了教育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學生眼中的張景中:華中師範大學彭翕成老師所著的《師從張景中》,記述著名數學家張景中院士對青年學生的關心照顧和指導培養,對於年輕人治學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而其中的師生故事也讓人潸然淚下。該書不侷限於對張景中先生治學研究、培養人才等有興趣的數學愛好者,書中所傳遞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振奮人心,給人以鼓舞,適合所有有志奮鬥者閱讀。

張景中主編的數學系列有以下:

《數學家的眼光》《幫你學數學》《新概念幾何》《數學聊齋》《數學美拾趣》《幻方及其他》《數學演義》《趣味隨機問題》等十餘部作品。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張景中說,那麼多青少年喜愛我的作品,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可以把學數學比作吃核桃。核桃仁要砸開了才能吃到。有些核桃外殼與核桃仁緊密相連,成都人形象地叫“夾米子核桃”,如果砸不得法,砸開了還很難吃到。數學教育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砸核桃吃核桃仁;而教育數學呢,則是要研究改良核桃的品種,讓核桃更美味,更有營養,更容易砸開吃淨!

張景中:科普工作不僅是科普作家的事,也是科學家的責任。我小時候喜歡讀科普作品。法布爾的書讓我看到一個新奇的世界,伊林的作品讓我知道了許多平常的東西包含著不平常的故事和道理。科普讀物啟發我思考,激勵我探索,使我產生了研究和創新的願望。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出書,也要寫好看的科普書。就這樣,我給自己加上了寫科普書的責任。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張景中先生的求學經歷

1951年 5月 河南省立汝南聯合中學成立學生會,張景中任校學生會主席。(百度百科:河南省汝南縣第一高級中學)

張景中的中小學時代是在家鄉河南汝南縣度過的,父親張樂群是汝南師範學校的語文教師。1954年他考進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由於勤奮好學且極具詩情才意和數學天賦,被學友們冠以數學力學系“十大才子”之一的雅號。

1957年北大肄業,1958年22歲的張景中被開除學籍,告別了未名湖畔,先後於家嶺西村、584農場分場、化肥廠、於家嶺東村等地勞動了8年,又落魄滯留新疆13年。後來,他開始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二十一團子女中學代課教書,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他仍舊不忘讀書學習,仍然堅守著“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的信念。在上下工的路上,邊走邊下盲棋,鍛鍊記憶力,養成不用紙筆想問題的習慣。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張景中打過土方、挖過溝渠、燒過石灰、做過鹽酸、種過田、參加過航運隊、修過公路、當過中學代課老師、養過豬,勞動強度是難以想象的。即便如此,張景中還不忘數學。他隨身帶有幾本書,其中《數論基礎》是最常翻看的,上下工的路上或開會時就“忙裡偷閒”,在頭腦中思考和演算。在條件允許時,還經常與同學楊路通信交流研究心得。

張景中說:“當時始終堅信,國家和社會的不正常局面終將會結束的,不可能一直都搞政治運動。數學知識總是有用的,將來總是可以在國家建設中作貢獻的!專業不能荒廢!”

1972年,張景中獲得探親假回到故鄉河南汝南縣看望久別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之後又去成都看望同樣落魄的同學楊路,這次成都之行讓張景中收穫到了自己的愛情,認識了未來的妻子周碧如。

1974年,張景中命運發生轉變,走上了中學的講臺,成為一名人民教師。1979年年底,43歲的張景中調到在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教學。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資質再好的人也需要勤奮惜時。張景中下盲棋可以同時下3盤。在新疆勞動時,他遇到過能同時下5盤盲棋的對手,還勝了自己,但這人最終也沒做出什麼科學成果。

多年來,張景中確實惜時如金:每次出差,他總是選擇火車,因為他認為坐火車時可以看書、寫東西;每次開學術會議,除了聽報告和用餐,他總是一頭扎進自己的房間……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張景中先生自謙地說自己一天最長也就工作12小時,有精神就工作,累了就休息。即使過了84歲的高齡,張先生仍保持著這樣的習慣。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與張景中先生的一面之緣

20世紀90年代,一葉在汝南高中讀書的時候,居住在親戚汝南高中教師夏季白先生家中,有一次,碰巧遇到張景中先生前往看望恩師夏先生。

那個時間,應該是張先生剛剛評選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他說話聲音輕輕柔柔,一身知識分子氣質,絲毫沒有成名後的張揚和不可一世,就如同對待學生和藹可親的數學老師。

1953年 7月 ,夏季白帶領高中二、三兩個班40餘人赴許昌參加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全被重點大學錄取。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那天下午,他們師生二人談了很久,敘了很長時間,我在裡面小屋裡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怕冒然走出去打斷他們的談話,不走出去下午的課就沒有辦法去上了。後來,想了想,人的一生也不一定會碰見這樣的機遇,好不容易遇見一箇中國科學院院士,不妨就聽聽他們的談話,學習學習人家的精神。

由於20多年過去了,他們談的什麼內容具體記不清楚了,只記得張景中先生向夏老師講述他在勞動期間,拉磚坯的時候,懷裡偷偷藏著書,在豬圈餵豬的時候,也偷偷藏著書,一有時間就看書,有時候晚上偷偷出來找有光亮的地方看書。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就如同他自己在一些報告會上說的那樣,“如果你想做學問,想學習,一定要向大家學習,可以看大家的書,甚至能找出他的不足。大家也會犯錯,任何人都有侷限性。要敢於挑戰權威,嘗試權威做過的問題我能不能做得更簡單一點。所以,經常看一些大家的書,看看有沒有可改進的地方,即使很小,也能提高信心。”

一葉在高中一年級入學的時候,成績非常不好,之後由於自己刻苦努力學習,成績終於有所好轉,在當年一年級文理科分班的時候分到一年級最好的理科班——少年科技班,由於那個班級的學生成績都非常棒,學習都非常刻苦,而且留下來的又都是原班主任的嫡系班底,自己一個從外班分入的學生,成績又不是特別拔尖,由於內心不夠強大,自卑心理作祟,感到班主任和同學們對我非常的鄙視和瞧不起。

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籍貫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身處困境仍不忘讀書

有幾次數學作業做錯題、課堂上接老師話把和上早自習遲到等緣故,被班主任罰站在講臺下面,被班主任罰到操場裡跑圈,被班主任罰脫去草鞋,等等處罰讓我感到自己像裸體一樣被剝光暴露在大家面前,絲毫沒有一點尊嚴。厭學情緒非常嚴重,都不想到班級裡去,一下課就飛出教室,直到上課鈴聲的最後一響才進教室。

或許機緣巧合,受他們二老的談話所感染,受張景中先生20多年困境仍不忘讀書學習的精神鼓舞,從那以後,我也開始刻苦學習,努力把以前拉下的課程趕上、補上,但由於荒廢的時間太久了,又不是像張景中先生那樣的聰明智質,最後只考上一個普普通通的二本院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