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如何灭掉南宋的?

popoking


你好,我是舟说,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元朝花了四十五年一步一步地才将南宋灭掉。

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其军事实力世界一流,横扫亚欧大陆,打败了众多国家的军队,但是面对军事实力一般的南宋,蒙古铁骑却没有这么顺风顺水,用了三代人才完成这一统一大业,为什么呢?

我觉得对元朝而言,既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

内在的原因

①统治者生活糜烂。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窝阔台沉溺于女色,因酗酒过度而死。

②统治者疏忽大意。在钓鱼城,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合川区,因防守牢固,蒙古军队久攻不下,一天大汗蒙哥登上高台查看军情,被城中发现,于是他被炮弹击中,不久去世。

③蒙古皇族内战。由于蒙哥汗死的太突然,太意外,所以没有来得及立下继承人,因此而引发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长达五年的内斗,这一方面拖延了攻打南宋的时间,另一方面消耗了蒙古帝国的实力,导致了蒙古帝国从此走向分裂。

外在的原因

①南方地势特殊。南方多江河多湖泊,地势不平,这种地貌大大限制了蒙古军队的战斗力。

②南宋军民众志成城。尤其是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如黄州保卫战中的抗蒙名将孟珙,将蒙哥一炮打死的钓鱼城守将王坚和张珏,坚守中部重镇襄阳六年之久的吕文德和吕文焕等等。

南宋军民抵抗蒙古军队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南宋名将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南宋人的精神写照,今天俨然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魂魄,面对一个个看似不可能战胜的困难,我们愈战愈勇,始终屹立不倒。


舟说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过几十个不同的朝代,自然也就意味着先后灭亡过几十个朝代。而每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也千奇百怪,各有不同。

不过,总的来说不外乎三种情形,分别是:

(一)统治阶级上层夺权

(二)被统治阶级下层起义

(三)外族入侵

今天,问题中提到的元朝如何灭亡南宋,就属于第三种情形,是典型的外族入侵。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努力还原那段历史。

尽管,现在的蒙古族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但在两宋时期,蒙古族还属于正儿八经的外族,长期都对于中原政权虎视眈眈。

在金国消灭北宋政权之后,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期间,金国企图南下消灭南宋,而南宋也企图北伐消灭金国。但是,由于国力所限,谁都没能得逞。双方就这样反复拉锯,一直僵持着,谁都看谁不顺眼,可谁也奈何不了谁。

就在鹬蚌相争之时,渔人果然得利了。北方的蒙古族逐渐崛起,由于存在着世仇,金人曾将铁木真的先祖活活钉死在木桩上,所以蒙古人先对战金国。

直到1233年,蒙古和金国之间进入到最后的决战阶段。为了加快灭金的进程,蒙古人选择与南宋结盟,双方一起出兵剿灭金国。

本来,南宋以为这是一场十拿九稳和获利颇丰的战争,可惜这次失算了。因为,消灭了金国,蒙古人并没有停止自己征伐的脚步,他们将下一个目标选定为南宋。

从1234年起,蒙古人为了征服南宋,前后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历经四位大汗,他们分别是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可谓是坚持不懈地誓死进行侵略。

而且,这些蒙古人完全就是为了侵略而侵略,为了占领而占领。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享受这种征服过程中的快感,至于说征服完了,占领完了,下一步该如何建设或者如何维系呢。

对不起!蒙古人从来不考虑这些,从他们几乎占领整个欧亚大陆但却很快四分五裂就可以发现,落后的游牧民族,根本不知道农耕文明,更不知道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当时的南宋,已经是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甚至就连商业文明也初具规模。事实上,南宋时期的GDP大致占到了全世界的60%以上,这个比重,是我国历朝历代之首,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认为强大的汉朝或者唐朝。陈寅恪曾经这样评价到:

华夏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不过,如此强大的赵宋王朝,自立国以来就没有在军事上强大过。秉承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祖训,赵家历来就重文轻武和守内虚外,导致江山沦丧半壁,由北宋成为了南宋。

蒙古人对南宋开战,主要的进攻路线有三条,分别是:江淮一线襄樊一线川中一线。期间,蒙古人除了川中一线的军事行动有所突破外,其余两条战线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

蒙古铁骑虽然骁勇善战,但在面对已经伤痕累累,但却领先它太多的南宋政权时,始终不得其法。尤其在水军方面,蒙古人更是一筹莫展,始终短缺这一个板块。

1261年,时任泸州知府的刘整,竟然为了私怨举兵投降了蒙古人,成为蒙宋交战以来的第一个汉奸,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看来,堡垒最先都是在内部被攻破的,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刘整曾经先后转战于南宋的各个边镇,熟知其中各地的内情和地形。而蒙古人也开始推行“以华制华”的策略,使刘整很快就找出了南宋的一系列漏洞。

到1270年时,蒙古人的攻势已经越来越有章法,再不是之前的横冲直撞了。而且,蒙古人已经拥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专门用来攻击南宋。就这样,南宋政权中唯一的军事优势,也在此时荡然无存。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正式建立了由蒙古人统治的元朝。

元朝建立后,蒙古人继续合围襄阳城,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后,蒙古人取得襄樊之战的胜利。此后,直接威逼到了南宋的核心地带,国都临安也岌岌可危。

1276年,南宋朝廷在主和派的推动下,五岁的宋恭帝宣布投降元朝,结束了赵家近三百年的正统传承和统治。

不过,当时的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从临安逃了出来。尽管只是两个小娃娃,但作为一面汉人的旗帜,还是在一帮抵抗派陆秀夫和文天祥等人的簇拥下,继续在浙江、广东等地坚持抗元斗争。

1277年,随着元军的继续南下,福州也彻底沦陷,流亡的小朝廷被迫转移到了泉州一带,后来又辗转到了广东一带。不料,因为海上遇到了台风,端宗小皇帝虽然没有当场溺死,可也在不久后就得病死掉。

于是,端宗的弟弟卫王赵昺又登基称帝,同样是一个不懂事的娃娃皇帝。

1279年,元朝铁骑已经将南宋的小朝廷逼得无路可走,包括太监、宫女、文臣、武将,以及数万残兵和百姓,大约有二十万人左右,退到了广东的崖山。

这次南宋流亡政权对元蒙侵略的最后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抵抗,史称“崖山之战”。这次作战是悲壮的,这是最后的战役!

据载,近十万人战死,而尚未战死的十万军民,也全部投海殉国。陆秀夫还怀抱七岁的小皇帝,毅然跳下悬崖,捍卫了自己最后的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从此,南宋宣告彻底灭亡,我国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的侵略,结束了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和进程。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明朝末年时,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曾经在《后秋兴之十三》中提到: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虽然,元朝的历史也在后来的发展中被并入了华夏历史。但是,元朝消灭南宋,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历史的倒退。


文史不假


1274年6月,忽必烈发布伐宋诏书,命左丞相伯颜为统帅率领20万大军,水陆并进。临行时忽必烈告诫伯颜不得滥杀无辜,说明他不是想发动一轮新的烧杀掳掠,而是决心征服江南各地,统一中国。伯颜大军从汉水入长江,以南宋降将吕文焕统领的水军为先锋,顺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南宋的贾似道既无意抵抗,又求和不得,他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勉强率领13万精兵,携带大批后勤物资溯江而上,迎战元军,大小船只相连百余里。

两军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下游的丁家洲相遇,贾似道见元军来势凶猛,吓得心惊胆战,未经交战便鸣金收兵,13万大军顷刻崩溃。元军乘胜追击,直逼南宋都城临安。除少数将领坚持率众抵抗外,南宋各地的大小官吏纷纷投降。

南宋朝廷一面将贾似道贬职处分,一面再三向元军求和,最后只好投降。1276年初,伯颜进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及两宫太后和大批皇室宗亲及大臣等,并将他们北上押至大都。第二年又以水军下海追击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诸人拥立的宋端宗。1279年2月,文天祥等战败被俘,陆秀夫抱着年仅9岁的南宋小皇帝在广东崖山(今广东新会南)跳海而死。至此南宋王朝终于灭亡,全国各地都被元朝所统一。

元朝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统治集团,是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新兴统治力量,他们必然战胜南宋没落腐朽的统治集团,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中国大地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三代600多年国家统一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虽然南宋政治与今天可谓格格不入,南宋的灭亡归根结底是封建制度腐朽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后人仍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十点说史


1274年6月,忽必烈发布伐宋诏书,命左丞相伯颜为统帅率领20万大军,水陆并进。临行时忽必烈告诫伯颜不得滥杀无辜,说明他不是想发动一轮新的烧杀掳掠,而是决心征服江南各地,统一中国。伯颜大军从汉水入长江,以南宋降将吕文焕统领的水军为先锋,顺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南宋的贾似道既无意抵抗,又求和不得,他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勉强率领13万精兵,携带大批后勤物资溯江而上,迎战元军,大小船只相连百余里。

两军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下游的丁家洲相遇,贾似道见元军来势凶猛,吓得心惊胆战,未经交战便鸣金收兵,13万大军顷刻崩溃。元军乘胜追击,直逼南宋都城临安。除少数将领坚持率众抵抗外,南宋各地的大小官吏纷纷投降。

南宋朝廷一面将贾似道贬职处分,一面再三向元军求和,最后只好投降。1276年初,伯颜进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及两宫太后和大批皇室宗亲及大臣等,并将他们北上押至大都。第二年又以水军下海追击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诸人拥立的宋端宗。1279年2月,文天祥等战败被俘,陆秀夫抱着年仅9岁的南宋小皇帝在广东崖山(今广东新会南)跳海而死。至此南宋王朝终于灭亡,全国各地都被元朝所统一。

元朝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统治集团,是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新兴统治力量,他们必然战胜南宋没落腐朽的统治集团,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中国大地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三代600多年国家统一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譚天说帝


1274年6月,忽必烈发布伐宋诏书,命左丞相伯颜为统帅率领20万大军,水陆并进。临行时忽必烈告诫伯颜不得滥杀无辜,说明他不是想发动一轮新的烧杀掳掠,而是决心征服江南各地,统一中国。伯颜大军从汉水入长江,以南宋降将吕文焕统领的水军为先锋,顺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南宋的贾似道既无意抵抗,又求和不得,他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勉强率领13万精兵,携带大批后勤物资溯江而上,迎战元军,大小船只相连百余里。

两军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下游的丁家洲相遇,贾似道见元军来势凶猛,吓得心惊胆战,未经交战便鸣金收兵,13万大军顷刻崩溃。元军乘胜追击,直逼南宋都城临安。除少数将领坚持率众抵抗外,南宋各地的大小官吏纷纷投降。

南宋朝廷一面将贾似道贬职处分,一面再三向元军求和,最后只好投降。1276年初,伯颜进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及两宫太后和大批皇室宗亲及大臣等,并将他们北上押至大都。第二年又以水军下海追击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诸人拥立的宋端宗。1279年2月,文天祥等战败被俘,陆秀夫抱着年仅9岁的南宋小皇帝在广东崖山(今广东新会南)跳海而死。至此南宋王朝终于灭亡,全国各地都被元朝所统一。

元朝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统治集团,是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新兴统治力量,他们必然战胜南宋没落腐朽的统治集团,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中国大地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三代600多年国家统一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小金狮


忽必烈灭宋之战

忽必烈灭宋之战是元世祖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的战争。1268年元世祖发起元灭宋之战,首先派刘整与阿术率军攻打襄阳,史称襄樊之战。1274年元军攻下襄阳,宋将吕文焕投降,随后中书丞相史天泽和枢密院使伯颜率军顺汉水南下长江,目标建康。1275年降将吕文焕率元水陆联军于芜湖击溃贾似道的南宋水军,史称丁家洲之战。隔年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谢太后与宋恭帝投降元军。然而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张世杰与陈宜中等大臣持续在江西、福建与广东等地抗元。元军陆续攻下华南各地,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广东崖山。隔年3月,张弘范在崖山海战攻灭南宋海军,陆秀夫挟持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亡。元朝统一中国地区,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七个封建正统皇朝。

此战,历时12年,由于忽必烈攻宋方略正确,善择伯颜等良将,注重发展水军和大力实行招降安抚政策,形成了军事、政治优势,致宋军于被动挨打境地,终于灭亡南宋,结束了自北宋灭亡后一百五十多年的南北对峙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宋则因政治腐败,治国、治军方针迂腐,奸相当权,排斥异己,任用庸才,赏罚失律,致使朝野上下,离心离德,招致败亡。


可爱的小豫


1274年6月,忽必烈发布伐宋诏书,命左丞相伯颜为统帅率领20万大军,水陆并进。临行时忽必烈告诫伯颜不得滥杀无辜,说明他不是想发动一轮新的烧杀掳掠,而是决心征服江南各地,统一中国。伯颜大军从汉水入长江,以南宋降将吕文焕统领的水军为先锋,顺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南宋的贾似道既无意抵抗,又求和不得,他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勉强率领13万精兵,携带大批后勤物资溯江而上,迎战元军,大小船只相连百余里。

两军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下游的丁家洲相遇,贾似道见元军来势凶猛,吓得心惊胆战,未经交战便鸣金收兵,13万大军顷刻崩溃。元军乘胜追击,直逼南宋都城临安。除少数将领坚持率众抵抗外,南宋各地的大小官吏纷纷投降。

南宋朝廷一面将贾似道贬职处分,一面再三向元军求和,最后只好投降。1276年初,伯颜进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及两宫太后和大批皇室宗亲及大臣等,并将他们北上押至大都。第二年又以水军下海追击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诸人拥立的宋端宗。1279年2月,文天祥等战败被俘,陆秀夫抱着年仅9岁的南宋小皇帝在广东崖山(今广东新会南)跳海而死。至此南宋王朝终于灭亡,全国各地都被元朝所统一。





轩轩鱼鱼


1268年元世祖发起元灭宋之战,首先派刘整与阿术率军攻打襄阳,史称襄樊之战。1274年元军攻下襄阳,宋将吕文焕投降,随后中书丞相史天泽和枢密院使伯颜率军顺汉水南下长江,目标建康。1275年降将吕文焕率元水陆联军于芜湖击溃贾似道的南宋水军,史称丁家洲之战。隔年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谢太后与宋恭帝投降元军。然而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张世杰与陈宜中等大臣持续在江西、福建与广东等地抗元。元军陆续攻下华南各地,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广东崖山。隔年3月,张弘范在崖山海战攻灭南宋海军,陆秀夫挟持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亡。元朝统一中国地区,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七个封建正统皇朝。



眞愛壹丗


1.军备竞赛的不相匹配:宋太祖是通过陈桥兵变得到的大宋江山,这一点令他们的执政方略有所失衡,纵观整个宋朝,重文轻武的策略贯穿始终。显然是担心下一个陈桥事变的悲剧重演。全民在享受意境高远的美妙宋词同时蔬于武备。似乎忘了金,元的骑兵在大漠的苍穹之下厉兵秣马。无论战时全民动员程度,还是单兵作战的能力,均被蒙古人甩了几条大街,公元1273年。襄阳沦陷,大宋无险可守,灭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2.联蒙灭金就是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尚且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三足则鼎立,灭了金等于削去鼎之一足,如何鼎立? 因此宋朝朝堂上的上层决策者从政策的顶层架构上,就出现了方向上的重大纰漏。

3宋朝政治体制身内部的腐朽,积蔽以久的大臣们相互攻讦 ,频繁内耗导致将士离心,民心向背 ,不能团结一心 ,大规模地组织武装力量施行有效反击。


文良自媒体


学过高中历史的人能具有的印象仅仅限于“蒙古南下:灭金、占大理、灭南宋”这样的大概印象。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重文轻武,不思抱负。

1258 年秋,蒙哥率蒙军主力四万,号称十万,分三道入蜀。与此同时,蒙军对鄂州和荆山(今安徽怀远北)分别进行了攻击,对长江上中游的全面施压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蒙哥能够顺利控制整个四川盆地,那三路蒙军会合一处,顺江东下,南宋会早二十年灭亡。

然而蒙哥死在了重庆钓鱼城,这个战略没有能够实现。蒙古内部甚至陷入了夺汗内战,给了南宋喘息准备的机会。

即使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

把重庆山区死磕下来的概率也很低

忽必烈上台以后,蒙古高层转变了对长江中上游这些城市的看法。四川盆地内的川西和川中平原地带当然好征服,可川东的岭谷地带对蒙古骑兵来说就太令人痛苦了。

与其死磕川东的山城,还不如在江汉平原和南阳平原交接处的襄樊下手。攻下襄樊之后,同样能够起到东进威胁江淮乃至浙北的作用,同时还能堵住四川援军东出的渠道,比一味追求打下四川带来的高势能更为务实。

这才有了忽必烈对襄樊的不顾一切代价的围攻,最终让蒙古大军完成了统一大业。蒙古大军控制襄樊以后,从水陆两路南下,进逼长江流域,威胁东方的临安。

另一方面,从汉江南下,蒙军也能利用降将吕文焕的个人威信取得长江以南的鄂州。从此,南宋引以为傲的长江天险也就不复存在了。当贾似道的军队和蒙古大军在芜湖对峙时,蒙古骑兵得以在江两岸布阵,同时在江上也有着实力不弱的水师,胜负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