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超级工程即将启动,核心舱已运抵发射场,可容纳3名宇航员

近日,中国航天传出好消息,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已成功运达海南文昌发射场,不久后将搭乘长征5B运载火箭升空,并将首次执行外太空在轨建造任务。

太空超级工程即将启动,核心舱已运抵发射场,可容纳3名宇航员

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中国航天预计有40多次发射任务,包括火星探测和空间站等多个项目,其中,将会有12次事关空间站的建设,由此可见,对长征系列火箭来说今年仍是忙碌的一年,而随着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长征5B的应用,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将在2020年全面展开,预计在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任务。

太空超级工程即将启动,核心舱已运抵发射场,可容纳3名宇航员

此前,航天单位特意为“天和”核心舱的转场运输设计了“面包”型包装箱,用以控制海陆运输中的震动量级和温度,此外,由于空间站核心舱属于精密设备,在减震方面,包装箱内还进行了“充氮”处理,这和市面上高端硬盘的减震原理类似。据悉,“天和”是整个空间站舱室的控制中枢,早在2019年4月就已完成初样测试,公开的数据显示,“天和”长约18米,重量约22吨左右,比目前国际空间站的“曙光号”核心舱略大,可容纳3名宇航员驻留。

太空超级工程即将启动,核心舱已运抵发射场,可容纳3名宇航员

原计划是在2018年后进行发射,然而,与之配套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在2017年发射失败,影响了“天和”的时间安排,同期还造成了“嫦娥5号”发射计划的推迟,随后,相关单位为此进行多次稳定性试车验证,长征5B完成了多项技术升级,可以说,2020年是长征5B走向成熟之年,将会成为运送中国空间站太空舱的中坚力量。

太空超级工程即将启动,核心舱已运抵发射场,可容纳3名宇航员

事实上,早在2018年,“天和”核心舱就曾亮相青岛航展,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独立建造空间站的国家,中国在太空科研领域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拥有全套空间站建造技术。此前,根据俄罗斯专家预测,当前的国际空间站由于技术过于陈旧,预计最多“续命”到2024年就会返回地球,届时,外太空可能只有中国的空间站能够使用。

太空超级工程即将启动,核心舱已运抵发射场,可容纳3名宇航员

和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不同,中国的空间站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并且在设计建造之初,就为不同的航天器预留了大量接口,让各国科学家进行太空科研成为可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空间站,是真正惠及全人类的事业,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政治目运作的空间站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天和”核心舱被送往发射场,中国的空间站建设即将启动。

太空超级工程即将启动,核心舱已运抵发射场,可容纳3名宇航员

​然而,在中国航天的规划中,空间站仅是整个太空超级工程的序幕,如今,火星探测器和探月计划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无数国内外网友纷纷为中国点赞,中国人的开放、包容与奉献延续了五千年华夏民族的精神要义,随着航天探索领域的全面开花,世界必将见证中国历经无数辛酸风雨之后永不屈服的民族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