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接诊量明显增加 诊疗工作紧张有序

1月29日,大年初五,阜阳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人来人往。记者在现场看到,病人的防护意识普遍较好,全都戴着口罩;接诊医生戴着口罩、护目镜,身着防护服,目之所及,秩序井然。

“疫情出现后,市民比平时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这几天,发热门诊日接诊量都超过300人,较平时有明显的增加。”发热门诊护士长华娟娟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应对,市医院专门加强了发热门诊的力量,将医护人员增加至50人左右,开设了3个诊室,其中2个为普通诊室,1个是有湖北接触史的诊室。在预检时,医护人员会询问患者有无湖北接触史,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引导至相关门诊。

56岁的周先生一大早便来到市医院发热门诊,言语中透露着焦急:“吃了两天药,还是有些发烧,您帮我看看吧。”“没事,只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症状也比较轻微,我给你开点药,按时吃。另外,注意休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市医院发热门诊主任王保贵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病人没有明确的湖北接触史,也没有明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市医院120急救分站护士长侯芳说,冬季本就是流感的高发期,来到门诊的大多数患者被确诊为普通流感。为防止前往就诊的病人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医护人员会在第一时间为没戴口罩的患者发放口罩,叮嘱大家做好防护,有序就诊。

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发热门诊,记者看到患者就诊时除登记个人信息外,还要详细登记是否去过湖北(武汉)或接触过从湖北(武汉)回来的人员等信息。

疫情发生后,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将原来的干部病房改造为感染科病区,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目前,我们每天安排4名医生值班,平均每天接诊量约100人。”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患者就诊高峰期多出现在下午2时至晚上10时,该院在常规排班基础上加派医生增援,优化就诊流程,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自从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支援一线,我就没回过家。”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告诉记者,她爱人是呼吸内科医生,也被抽调到所在医院发热门诊,“我们俩都忙得不着家,孩子才三岁,只能交给爷爷奶奶照顾。”

“当前,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加。市民扎堆就诊问题比较突出,既不利于病人收治,也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礼周建议,轻症患者可以先在家隔离观察几天,如果有湖北(武汉)接触史或症状没有缓解的,则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尽快到医院就诊。“我们发热门诊分别开设了湖北(武汉)来源和非湖北(武汉)来源两个诊室,以避免交叉感染。”

在太和县医院发热门诊,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患者来到门诊后,首先在预检分诊台接受分诊,由分诊护士详细询问是否有湖北(武汉)接触史,并详细登记个人信息,做到患者信息可追溯。随后,分诊护士为患者测量体温,再根据是否有湖北(武汉)接触史,分别引导至相应诊室。

为避免交叉感染,太和县医院发热门诊还专门设置了隔离观察室、挂号缴费处、取药处、化验室以及发热病人专用卫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实行二级防护,每4小时轮换一班,以保障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医院还为值班医护人员安排了宿舍,餐食则由食堂负责送达。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每天接诊量达110余人,患者就诊主要集中在中午到夜间12点前。”太和县医院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针对疑似病例,该院还组织专家组会诊,需要隔离观察治疗的,则直接送到感染科病房。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保障全市人民身心健康,市医院、太和县医院等医疗机构还纷纷利用互联网,紧急开通互联网医院发热咨询门诊,组织专家在线为发热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朱启业 丁志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