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感覺,陳氏太極56式,有些動作和上一個完全不搭,上下招根本接不下來?

給點錢就能摸的小貓咪


所有太極拳套路都是人為編制出來的,均含有自己特定的攻防含義,動作銜接多以轉承起合為特點,使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纏綿不絕。由於五十六式是結合了陳氏一、二路中的動作編輯而成的,致使原來一些過渡動作偏離了轉承起合為特點,會有一些突兀的感覺。因為適合表演時兼顧快慢相間的設計理念,這樣安排能顯出陳氏太極拳的運動風格。故建議平時鍛鍊身體還是將一二路分開練習為好,畢竟一路以平緩為主,二路以穿蹦跳躍為主,風格迥異,一路注重基礎練習柔中寓剛,二路注重發力,剛中帶柔。凡是在沒有充分理解掌握一路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前去打二路,都是瞎胡鬧。



太極寄暢


你的問題很好,說明你有了一定境界。太極十年不出門,主要靠自己悟,當你到達一定境界的時候,哪裡不對自然就知道了,完全能自己改拳,因為動作不對馬上自己的氣上浮,而且感覺彆扭。楊氏太極拳除了傳統85式和24式沒有不彆扭,48式還勉強之外都不行。當你到了一定境界看別人打拳的時候對方打的不好,你自己的氣立馬就上浮,難受。應該有人能體會到我說的吧!


破譯國學密碼


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曾對武術套路提出這樣的要求:“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這是中國傳統武術各家對套路的共同要求,但所達到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真正的高級套路不僅上下相承,而且任何一勢都可以直接轉換到另外的任何一勢,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太極拳只一勢論》。

太極拳各家傳統套路都是按照這樣的要求編排的,但陳式太極拳五十六勢屬於競賽套路,主要目的在於競技表演,楊式、吳式、孫式、武式的競賽套路,也是如此,還有二十四勢、四十八勢、八十八勢太極拳、三十二勢太極劍,屬於健身套路,也都是如此。

由於競賽套路和健身套路的目的不同,不符合“勢勢相承”的技擊要求,完全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這些套路的廣泛傳播,對太極拳的宣傳和推廣普及做出了很大貢獻,習練者多是以表演和健身、娛樂為目的,他們並不在意套路是否符合技擊要求。



經典太極


想多了,問題在於你自己的身體沒協調松沉到位,力憋著堵著肌肉僵著當然動不起來了,況且陳氏纏絲為核心,始終是在畫著圓,力道都是很順的。


揚州心意


是的。所以這兩天我開始看趙堡太極拳。


扶情74600056


招熟,懂勁,神明,你做到了多少。


高君孝19511951


哈哈,你是不是剛練?照拳論,不搭的多了,我勸你一句,腰疼膝蓋疼就別練因為越練越疼,換別的門派吧


江山煙雨1


真正動起手來,沒人按套路出“牌”,至於怎麼銜接、轉折,戰場上誰還顧得了這些?





杏林帥哥


其實拳腳本身就沒有什麼銜接不銜接,一招就是一招,一試就是一試,都是隨機應變來的,每一招都是為了致勝,練拳就是練出自然反應,做到快速準確的擊打對方的最薄弱環節,打不打得到是速度問題,打不打得倒是力量問題,打不打得出是反應問題。


用戶71872347823


56式定位就表演套路,是打給人看的。如果練習傳統套路,很容易就能發現各種銜接問題。個人建議,別隨意拼接改動傳統套路,今天的改動成就,也許會成為明天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