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退休工資越高嗎?同等條件下,後退休比先退休工資要高嗎?

蘇沛鋒


越早退休工資越高嗎?同等條件下,後退比先退休工資高嗎?其實你這個問題前後沒有什麼關聯性,越早退休養老金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比晚退休的人員高,同等條件下,晚退休比早退休的人養老金更高,這才是事實。

對於早退休還是晚退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沒有辦法選擇的,也不允許自由選擇,一般來說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達到規定的年限,都會要求按時辦理退休,除了實行彈性退休的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領導職務的女性人員,符合提前辦理退休條件的人員以外,其他人員都是無法選擇提前辦理退休或是延遲辦理退休的。下面舉個例子做個簡單的說明。

比如老李今年55週歲,特殊工種工作年限已經達到10年,並辦理了特殊工種工作年限的認定,按照現在的退休條件老李完全可以在55週歲辦理退休,但是老李如果單位需要,老李本人也願意,老李也可以選在60週歲辦理退休。假設老李在55週歲辦理退休時,當地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每月5000元,繳費年限為20年,平均繳費基數為每月4000元,那麼老李每月的基礎養老金為900元,個人賬戶資金餘額為768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為452元,老李的每月基本養老金為1352元,到了60週歲時,老李可以參加4年國家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預計每年調整金額在70元左右,4年就是接近300元,也就是說老李在60週歲每月養老金為1600元左右。

如果老李55週歲不辦理退休,而是選擇60週歲再辦理退休,這時由於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也在增長,5年以後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6500元左右,繳費年限增加了5年,累計繳費年限為25年,假定繳費基數還是4000元,個人賬戶資金餘額為96000元。基礎養老金為每月1312.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為691元,每月基本養老金總額為2003.5元,比5年前辦理退休多了651.5元,比老李在55歲辦理退休,參加了4年養老金調整後,即在60歲時所領取的養老金多了403.5元。

也許有人會問,老李提前5年辦理退休多領了5年的養老金,少交了5年的養老保險,總體上還是划算的。但是老李在60歲辦理退休,多領了5年的在崗工資,在崗工資應該比養老金多了4倍左右,即使多了交了5年的養老保險,也只多交了19200元錢,也就是個人繳費的8%,也只有在崗工資的8%,所以總體上來說,老李早5年辦理退休肯定是吃了大虧的,晚5年辦理退休肯定更為划算。當然這是指的在崗職工,有的在崗職工是可以選擇提前辦理退休,也可以選在按照正常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但是靈活就業人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全額繳費,對於退休年齡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都願意選擇辦理退休,辦理退休後除了領取養老金以外,還可以繼續自己靈活就業。

綜上所述,從上面舉的老李這個案例說明,養老金的高低並不是依據提早退休或是晚幾年退休,也不是看先退休還是晚退休,而主要是取決於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資金餘額、當地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等因素。在同等條件下,晚退休比早退休更為划算,養老金水平也會更高。


幫兄愛唱歌


這個問題我有深刻體會,我鄰居趙某,2019年企退,破產企業,後自己又補了幾年社保,30年零3個月,都是最低線社保,養老金3071元,每年工齡平均養老金100元,還有一董姓,2018年企退,工齡36年,養老金3600多元。而我們2008年退的,32年工齡,養老金2691元,也就是說養老金己漲了十多年,養老金平均每年工齡才80多元。所以說,企退人員越晚退養老金越高,這可能與社會平均工資有關係。我們是河北唐山的。

平均每年工齡100元養老金,就是說20年工齡2000元,30年工齡3000元,雖然不高,卻是企退人員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呀!


無所畏155988211


早退休的養老金應該說相對比較低,在同等條件下,後退休的比先退休的養老金相對比較高,這很正常,因為獲取養老金的原則是多交多得、長交多得,退休晚比退休早的社保金交費年限長、數額多,當然養老金要高一些。


以我們單位為例,我原來在一家國有煤炭企業工作,因為礦上實行國家規定的關井破產政策,男職工50週歲、女工45週歲即可辦理正式退休。我在2006年50歲那年辦理了正式退休手續,當時養老金接近1500元。

我們礦的關井破產政策比較特殊,因為我們生產的煤炭其品種是國內稀有資源一一肥煤,雖然資源枯竭但井下還有一些殘餘儲量,為了回收寶貴資源,國家允許礦上關井不閉坑,繼續開採剩餘資源,一些沒達到提前退休年齡的人員繼續在礦上工作。


十幾年過去了,現在1963年以前出生的男職工已經陸續退休,他們當中有一些原來同我一塊工作的同事,由於他們退休晚,交費時間長、數額多,退休後的養老金都比我高,雖然我的養老金也經歷了十幾年連漲,提高到現在的3500元,但仍然比晚退休的養老金低。我講的是我的個例,不同企業、不同情況,這個例子不一定適用。

但總起來說,誰交費年限長、交費數額多,領取的養老金就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早退休的退休時雖然養老金低一些,但每年都在調整增長,儘管漲得不多,但能漲就不錯,讓退休老同志每年有個盼頭!


千山車神


首先糾正一個說法,退休後領的不叫工資,叫養老金。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一般來說,越早退休,養老金越低,同等條件下,後退休到養老金是比先退休的人要高的。

因為養老金中除了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外,還有一個原則就是晚退多得。

也就是說,在同等條件下,退休年齡越晚,養老金水平久越高。

這個道理顯而易見,退休年齡越晚,一是繳費年限越長,繳費要比早退休多幾年,個人賬戶養老金自然要高一些。

二是晚退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越低。根據目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50歲退休是195個月,55歲退休是170個月,60歲退休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蓄額÷計發月數,可見計發月數跟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反比的,越晚退休,計發月數越少,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

三是晚退休的當地平均工資水平越高。養老金還有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決定基礎養老金水平到條件之一就是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會上調,所以晚退休的話,社會平均工資越高,自然基礎養老金久越高。

可見,按照現在的制度設計,在同等條件下,晚退休的養老金基數是更高的。

不過,雖然晚退休的當年養老金基數要高,但早退休的養老金實際水平可能不會比晚退休差太多。

這是因為早退休可以早幾年領取養老金,還可以享受幾年的養老金上調,如果養老金漲幅夠高的話,養老金可能會比晚退休的人還要高。

當然這只是暫時現象,因為晚退休的養老金基數高,以後每年上漲的金額也多,所以還是會跟早退休的人拉開差距的。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你希望早退還是晚退?


思之想之


在同等條件下,越早退休養老金會越低; 後退休要比先退休的人工資更高。

我有兩個同學,在同一個市級中學任教,兩個人的職稱都是中學副高。其中一個是2018年8月退休,另一個是2019年9月退休,前後相差只有一年,後退休的比先退休的每個月養老金多了320元。

至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

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長繳多領、多繳多領"。即使兩個人在同一個退休地,由於退休時間前後不同,就意味著後退休的比先退休的那個人繳費年限更長、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更高、繳費金額更高、個人賬戶儲存額更多等。

一般來講,如果按照社會平均100%的基數來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每多繳一年,退休時每個月就可以增加與退休時當地社平工資標準1%左右的養老金; 如果按照社會平均工資60%的基數來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每多繳一年,退休時每個月就可以增加與退休地社平工資標準0.7%左右的養老金。

由此可見,越早退休工資越高嗎?回答:在同等條件下是不可能的; 同等條件下,後退休比先退休工資要高嗎?回答: 這是肯定的。


葉公來幫忙


同等條件下,不論退休早晚,退休金都應該相同,否則就會造成不公平。

如果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的話,同等條件下,越早退休工資肯定不會越高,後退休也不會比先退休工資高。就機關事業單位來說,2014年10月之前執行的退休政策是比較公平的,不論退休早晚,只要是同等條件下達到退休年齡退休的,退休金都完全一樣。

比如,相同學歷、相同時間參加工作、相同職務的兩個人A和B,A出生年月比B早兩年,A先退休的兩年內,A的退休金肯定不如B這兩年內的在職工資高。但是,過兩年B也達到了退休年齡,B雖然比A晚退休兩年,但是B退休後的退休金和A的是完全一樣的。因為兩人的基本退休費相同,退休補貼也相同,B比A多的也只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但最多也超不過十幾塊錢,並且以後調整退休補貼時,兩人的標準也是完全一樣的。

2014年10月之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政策進行了調整,與企業養老保險政策進行了並軌。以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計發退休金時,就和在職時的職務職稱等沒有關係了,只和在職時繳納的養老保險有關係,這樣就很有可能會出現退休越晚工資越高的情況。因為,退休越晚辦理退休時上年度的人居可支配收入肯定越高,並且在職時繳納的養老保險也會越多,雖然退休後每年也會調整退休金標準,但那只是全社會普遍調整,肯定是趕不上在職人員工資調整的,在職工資越高繳納的養老保險就越多。

總之,同等條件下退休人員,不論退休早晚,退休金應該是一樣的。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同等條件下,退休越晚,退休當月領取的養老金要高,但是,早退休好還是晚退休哪個更好?這個要因人而異,接下來超老師通過數據為大家分析,望大家對號入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退休時間。


第一,影響養老金的的因素有哪些?



根據養老金公式來看,影響養老金的多少的因素包含:退休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工齡時間,過渡性養老金指數。

深入分析發現,退休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工齡時間和過渡性養老金指數都是定數,幾乎不受影響,個人賬戶儲存額受繳費基數影響。

所以,影響養老金的的決定因素為: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和計發月數。

第二,同等條件下,後退休5年比早退休養老金高多少?

數據支持:為方便計算,甲在20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2013年月度社平工資5793元),乙在北京市2019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2017年月度社平工資為8467元);繳費基數每年都按社平工資繳費(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年限為甲20年,乙25年(無視同工齡);甲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為13萬,乙為17萬。



1.甲退休當月的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5793+5793×1)÷2×1%×20=1158.6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男性)=130000÷139=935.2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女性)=130000÷195=666.67元

提前退休5年繳費20年的甲,若為男性退休首月養老金為2093.85元;若為女性退休首月養老金為1825.27元。


2.乙退休當月的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8467+8467×1)÷2×1%×25=2116.7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男性)=170000÷139=1223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女性)=170000÷195=871.8元

晚退休5年繳費25年的乙,若為男性退休首月養老金為3339.75元;若為女性退休首月養老金為2988.55元。

3.早退休和晚退休數據對比。

晚退休5年比早退休,因為社平工資每年上漲10%左右,所以,基礎養老金差958元,約上漲83%;個人賬戶男性差288元,女性差205元,漲幅約為31%;退休首月養老金男性差1246元,漲幅約為60%,女性養老金差1163元,漲幅約為63%。


第三,超老師針對早退休還是晚退休好的見解。

1.早退休晚退休因人而異,不要一刀切。

如果退休時身體狀況不太好,可以選擇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城鎮職工社保,女工人50歲,女幹部55歲,男性60歲);如果身體狀況還好,公司想繼續高薪留用,不僅只承擔個人部分,可以累計養老和醫療保險年限,還可以拿到工資和公積金補助。

2.交社保領取養老金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是影響養老金的的最主要因素,也體現了養老保險的公平公正,所以交社保肯定比購買商業保險或者固定存款要划算。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超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職說社保


退休的年齡是固定的,不是說你想改就能改的,人為的延後退休,個人交保費是不划算的。

現在法定退休年齡男60歲,女工人50歲,女幹部55歲,很多地方自由職業者也是55歲。

故意晚退辦不了。例如:男性,本來你60歲到退休年齡繳費也夠15年了,你偏要交至62歲辦理退休。實際工作是把你多交的兩年費用返還給你,按照60歲應退時的社平給你計算退休工資,而不是按62歲那年的各項參數計算工資,差的這兩年按正常的每年調資。

只有在到達退休年齡繳費不夠15年時才會往後延遲退休,直至交費夠15年。

社保的繳費每年都在變且每年都漲,交同樣的錢不同年份退休這種概率幾乎沒有。


用實事回答一下你的問題,二零零幾年時累計交15年需要一萬五左右,當時開工資四、五百元,現在漲到二千了;一零年時交15年費用不到三萬五,當時開資七、八百,現在漲到一千七八;而現在交I5年,費用六七萬,開資不到一干五。

當時退休工資和現在退休的工資數字比較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他們的購買力是不一樣的。這麼一比較還是早退休、早受益、多漲工資、更合適!

關注我,關注更多精彩!


網悠然


養老金的影響因素特別多,不僅跟繳費工資、繳費年限、退休年齡等因素掛鉤,同時也與你退休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有關。任一參數不同,都將影響到養老金的高低。關於“早退休跟晚退休的工資對比”,保叔將從以下兩方面來分析。

1、不考慮養老金調整:同等條件下,後退休比先退休核算出來的養老金更高。

2、考慮養老金調整:先退休的,可以早享受養老金調整待遇,調整後的養老金金額要高於後退休的人員。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越早退休工資越高嗎?

我們一起先了解下初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以福建(除廈門)為例:

假設老王早5年退休,繳費水平比較低,繳費年限也較短,核算出來的初始養老金金額是1000元/月;隔壁老張晚5退休,繳費水平比較高,繳費年限也較長,核算出來的初始養老金金額是6000元/月。

雖說早5年退休的,可以提早5年享受養老金調整,但二者的初始養老金金額差距在5000元,5年的調整水平無論怎樣也無法超越這個差距。因此,無法絕對的說越早退休的,養老金就越高。只有在初始養老金金額差距較少的情況下,越早退休的,養老金金額才會越高。

同等條件下,後退休比先退休工資要高嗎?

1、如果是以初始養老金對比,同等條件下,後退休的肯定要比先退休的核算出來的初始養老金金額要高。

保叔以福建廈門為例:張阿姨和王阿姨,出生年月相同,同一年開始繳交養老保險,繳費水平都一樣,繳滿15年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存儲金額是10萬元。假設張阿姨是2013年50週歲時退休,王阿姨是2018年55週歲時退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為1,暫不考慮利息問題。

張阿姨的初始養老金=(4655+1)÷2×15年×1%+(10萬÷195個月)=862.02元/月

王阿姨的初始養老金=(6288+1)÷2×15年×1%+(10萬÷170個月)=1059.91元/月

因此,同等條件下,早退休的,退休時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要低於晚退休的,並且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也要多,相應計算出來的初始養老金要低於晚退休的人員。

2、如果是考慮到養老金調整方面,早退休的,可以早享受養老金調整待遇,調整後的養老金金額要高於晚退休的人員。

還是以上面的張阿姨和王阿姨為例:按照廈門的養老金調整水平,張阿姨13年退休,14年開始就可以享受養老金調整,到18年時可以領取到的養老金金額是多少呢?

根據表格,張阿姨早退休,到2018年時可以領取到的養老金金額每個月是1875.61元。而王阿姨晚退休,在2018年退休時每個月領取到的養老金金額是1059.91元/月。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家加社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

家加社保


養老金高低是退休人員最關注的話題。老年人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總是要相互比較一下,但是情況非常複雜。有的老人發現越早退休工資越高,有的老人則是說退休越晚工資越高。究竟是什麼樣的規律呢?

養老金計算是由統一的公式的

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實際上是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制定的,退休人員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國發1997年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的,可以額外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由各省自行確定。各省的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直接跟平均繳費指數相關,有的是按照(1+平均繳費指數)÷2計算,過渡性係數也是從1%~1.4%不等,上海市曾經實行過“虛賬實記”,廣東省是“視同繳費賬戶”,江蘇省是根據1995年的社平工資轉化後計發。


影響養老金待遇高低的幾個要點

第一,社會平均工資。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都要使用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大家都很熟悉我們經濟發展的規律,過去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非常快,年增長率超過10%。因此,其他因素都相同的話,自然是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越高,也就是說退休越晚養老金越高。


第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是影響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重要因素。過渡性養老金主要是跟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時間的繳費年限有關。對於基礎養老金,如果其他因素都相同,繳費年限15年養老金待遇只有繳費年限30年的一半。所以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待遇越高。

第三,個人賬戶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個人賬戶餘額的高低直接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是按照當月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的,歷史月份會每年根據國家公佈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如果說每年的記賬利率能夠跟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完全一致的話,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了。可實際上,過去我們個人賬戶記賬利率非常低,有一段時間只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因此貶值的相當厲害。這種情況下繳費的時間越晚,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會越高一些。

第四,退休年齡。退休年齡決定了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小。目前4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233個月,50歲是195個月,55歲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一些專家可以延遲到7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56個月。


所以說,如果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明顯是退休越晚養老金越高。

退休後的養老金增長

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實際上並不是儲蓄支付的養老保險制度,而是一種現收現付制的方式。雖然說把養老的責任推給年輕人,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能夠保障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水平。對於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我國,是最適合的一種方式,因為積蓄收益跑不贏大家收入增長。這種養老保險制度,在世界各國都普遍流行。

2005年,國家才建立起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政策機制。到2019年我們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實施了15年連漲,大家的養老金水平待遇普遍提高。2005年我們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已經比較滯後,因此連續實施了11年年均增長超過10%的調整。

國家的養老金具體調整模式,基本上是維持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的。可以說是大家普遍調整一部分,按照工齡調整一部分,按照養老金比例調整一部分,在對一些特殊人群適當傾斜照顧一下,尤其是高齡老人。

這一種養老金調整模式,好處在於能夠縮小高低養老金水平之間的比例差距。比如2019年養老金平均調整水平是5%,養老金水平最低的人群可能增長速度是10%,但是養老金水平較高的人群增長比例可能只有3%~4%。能夠有效實現低收入人群的養老金保值增值。

養老金調整模式鼓勵了低收入人群早退休。國家的調整模式是對繳費15年最低基數這樣的人群實施照顧,比如我岳母2003年退休養老金水平是390多元,經過10多年連續調整,養老金已經達到了3000元。同期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水平低的能有2500,高的也不過4000元,實際上差不多了。

相對而言,高收入人群退休越晚越划算,畢竟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仍然高達8%~10%,按照養老金公式計算,養老金增長還是非常可觀的。

但是,能不能退休並不是我們決定的,只要到達了法定退休條件,不辦理退休也不行。希望以後國家的退休年齡能夠更加靈活一些,讓有需要的人能夠提前或延遲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