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支付宝有点越来越像美团了。

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的标题党,而是不少资深媒体人的共同感觉。因为被誉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版”之后,新版支付宝从战略、口号甚至到APP界面,确实让人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别忘了,阿里巴巴集团公开宣称过未来的使命是live@alibaba(数字生活平台),这直指美团的核心阵地!与之对应的是,美团使命是“Eat better,Live better”。马云要大家“在我这儿生活”,王兴要大家“在我这儿活得更好”,那么双雄只有你死我活了!

实际上,新生代王兴看不上老前辈马云多次开怼,阿里系全力打压美团,这在中国互联网江湖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某种程度上,阿里VS美团,腾讯VS头条,正是轰轰烈烈上演的BAT老巨头面对TMD小三巨头“抢班夺权”的大决战!只是“头腾大战”因为从公关打到GONGAN(江湖传言办了人进去),引发的眼球要多得多。而后者,往往是看谁补贴多......

这场战争,注定是漫长角力的马拉松,也是风云诡谲的春秋战国。本号一直密切关注、长期开八。之前的系列文章《阿里深喉:马化腾暗挺王兴对决马云?》、《王兴钦定阿里太子?蒋凡锅从天降》、《美团收购摩拜的七个幕后关键问题》、《少年船长王兴:美团要干“O2O淘宝”》请果断戳标题即可直接查看。

【从工具到“生活平台”,支付宝的DAU隐忧】

在昨天(3月11日)的2020支付宝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宣布,支付宝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支付宝要做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从“支付就用支付宝”到“生活好支付宝”。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有超过6亿人使用余额宝来存钱、5亿人到支付宝蚂蚁森林种树,有1亿人加入了相互宝,在支付宝平台上第三方小程序超过了170万,民生政务服务超过了1000多种,每天有超过1亿人通过支付宝进行生活服务的支付。”胡晓明一口气列举了一大串精心组合的数字,可能是怕大家没理解到位,随后直接说“支付宝超过一半的用户不是为支付而来的”!

言下之意喊给媒体、行业和资本:听好了,“哥不只是一个工具了,哼”。原因很简单,支付宝本来是一个支付工具,工具就是工具,而工具的粘性普遍较比低。尤其是DAU(日活跃,移动APP最核心指标),支付和PC时代的流量之王搜索、移动时代的流量之王社交都没得比。

所以你会毫不惊奇地发现,阿里集团PC时代一度死磕搜索,移动时代一度死磕社交。你知道支付宝为了DAU有多拼么?以2016年彭蕾时代犯下众怒的“校园日记”为标志,可谓屡败屡战。这几年偃旗息鼓,也谈不上“回归初心”,用“实在没招”更真实一些。

就像前阿里CEO陆兆禧时代曾力推“来往”试图对决微信一样,马云当时还近乎撕破脸皮地鼓动员工“火烧南极大陆”,最后做砸了说是“声东击西”。我当时看到都惊呆了,也不知道击的哪门子“西”,因为腾讯的核心业务就是社交为本、游戏变现。只能说,大佬们总是有办法为大话掩饰的。

即使现在,支付宝为了DAU也是花样百出,连疫情通报都发。我在朋友圈问大家怎么看?有人说不点,有人说点,还有人说烦了就关通知,各取所需吧。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超级APP之梦,买买买+装装装PK美团?】

当年日本人有个战略:“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纯粹套用一下这个著名句式:支付宝欲做数字生活平台,必live@alibaba;欲live@alibaba,必做超级APP。说白了,支付宝的野心是要做超级APP。

中国古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毫不夸张地说,许多APP其实都是上架日即死亡日,沦为僵尸。只是拜这两年的小程序所赐,才有了出头之日。为什么?因为率先推出小程序的微信是一个超级APP、超入口级产品!唯有超级APP,才有超级势能,才能强势拉动,就像现在的视频号有点如火如荼的架势一样。(我的视频号也叫【王冠雄频道】,天天吐槽科技商业真相和内幕故事,果断关注)

如果说PC时代的腾讯被同行们羡慕嫉妒恨地称之为“插根扁担都开花”(TOM在线创始人王雷雷语),那么让我说,移动时代的微信简直是插根扁担都长成树啊——而且是参天大树那种。

不信?作为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半壁江山和唯一一张“移动船票头等舱”,微信随便一个九宫格入口,至少就值几十亿美元。当年马化腾就是凭借“投资少量现金+微信入口”的招女婿模式,先后轻松成为京东、美团、58、搜狗等一大波中生代互联网公司的二股东。光是聪明地懂得狠狠从微信对话窗口搞流量薅羊毛的拼多多,成立3年市值就一度破400亿美元。毫不夸张地说,微信赋能能力之强,简直是手指缝里随便漏点就是一个百亿美金公司啊!

支付宝自然看得口水直流,当然,手上也没闲着。有人统计过支付宝的重大历史迭代:从担保交易、你敢付我敢赔、快捷支付、扫码支付、余额宝、蚂蚁森林、相互宝……支付宝十五年血战江湖,已经牢牢坐稳全球支付领域的头把交椅,甚至成为跻身“全球综合月活跃用户数排名前十的APP”中为数不多且排名最高的非社交APP。有时也不得不感慨,中国互联网打来打去,最后都是姓马的菜(马云马化腾)。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有趣的是,支付宝也先后推出了生活窗、小程序。显然,支付宝也试图成为像微信那样的超级APP。但是,微信的本质是“I/0系统”(张小龙语),它更像是一个类操作系统。作为超国民级APP,它的垄断性远要比支付宝强。

社交玩不转,DAU又是必须的。怎么破?支付宝盯上了用户刚需+高频的吃喝玩乐业务,即本地生活服务。作为支付工具,支付宝又不可能自己做,只能是第三方来做。所以,“买买买”相关业务资产并装入支付宝,同时大力扶持第三方PK美团就成了唯一的战略选择。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胡晓明专门公布数据称:“目前支付宝前十大买菜小程序日均交易额为疫情前的3倍,而疫情期间已有20万商家入驻饿了么!”这是隔空喊给王兴听呢。

【马云VS王兴?不如说胡晓明VS王兴!】

支付宝和美团这场战争,媒体往往喜欢用马云决战王兴的标题。其实俩人根本不是一个年代的人,甚至不是一个江湖辈分。

按照圈内的一般分法,马云马化腾是1999年那一波公司的(BAT都是这年先后成立),周鸿祎姚劲波那一波属于2005年左右创办主业公司的“中生代”,王兴张一鸣都是2010年左右创业的“新生代”。时势造英雄,诚如是也。

作为阿里集团两大核心业务之一的掌门人胡晓明非常低调,你在网上甚至搜不到他是哪里人、年龄多大,只能从公开资料看出来大概和王兴差不太多。但是,他在如今阿里集团的地位有目共睹。

去年9月10日杭州,在阿里巴巴集团20周年暨马云荣休晚会的最后,阿里集团CEO张勇和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引人瞩目地俩边各领一队人马出现在舞台,紧密团结在马云周围,象征意味十足。更鲜为人知的是,据说马云退休前不久蚂蚁才换了工牌,“旨在加强集团色彩”。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其实包括在媒体圈里,阿里公关和蚂蚁公关都是各搞一摊。风格也很大不同,比如支付宝更会卖萌,什么算术题、二哈啥的。大家私下八,感觉身段更柔软一些。当然这不是拱火,实际上都做得非常好,风风火火,配得上天团名号。

那么王兴这边呢?有个很有名的段子,王兴见马云,认为马老师最强的是“忽悠”,马云一笑说自己最强的是“管理”。外界都以为“忽悠”是指公关,其实这也包括了内部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其实,美团的地推铁军、价值观考核、轮岗退休等计划,都有参考阿里的色彩。要知道,前不久刚退休的美团二号人物王慧文甚至公开说过“中国互联网的组织管理只有阿里巴巴一家及格”。这个高度评价,你品,你细细品,真是知己莫若敌啊!

当然,王兴对阿里系的态度有目共睹,比如去年就公开说“如果阿里更有底线一点我会更尊重他”;再比如,支付宝账单隐私条款的事,也有媒体报道称王兴说“用户也得注意一下阿里和蚂蚁的底线”;还比如,去年干脆质疑马云的诚信有问题。指名道姓直指马云和蚂蚁支付宝,感觉梁子结的很深。

支付宝决战美团?俩家APP越来越像......

现在,马云退休了,由正当年的胡晓明来跟王兴斗,这是一出大戏!

【结束语】

众所周知,支付宝上市已经箭在弦上。实际上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坊间一直传闻它将在今年A股+香港两地创纪录IPO!

距离最近的消息发生是两个月前,据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蚂蚁金服正准备加快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最终在香港和上海上市蚂蚁金服的估值为2000亿美元,使得这家网络金融巨头立即成为最有价值的非上市公司。

因为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估值也许会有一些波动。但至少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起步,是没啥大问题的。而据今天最新数据,美团的收盘市值约合5000亿人民币。

美团点评、阿里巴巴这两大中国互联网超级企业,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这场战争将是残酷而漫长的……美团点评+摩拜+猫眼+酒旅VS口碑+饿了么+哈啰+淘票票+?,也许未来还有更多大戏上演。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众,我们吃瓜就好。别站队……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看好谁?为毛?欢迎留言!

公告:疫情期间【王冠雄频道】除了科技赈灾,也在关注企业如何渡过难关、会引发什么样的未来商业变革。欢迎交流和提供线上采访线索。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一起转型

王冠雄,新经济观察家、意见领袖,首个竖屏科技脱口秀雄辩·科技show主讲人、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蓝港等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相关营销工作,参与4次IPO,横跨行业主要领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热点快评,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百度,各大门户及科技博客、媒体社群、短视频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FT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