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北京,還好有你們,17年後的武漢,你們依然在!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衝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年僅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鬥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17年前正是因為有像鄧練賢這樣的人,我們才打贏了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那場戰爭勝利的代價是非典死亡者中,有三分之一是醫務人員。

17年後的今天,我們的醫務工作者中還有這樣的英雄們嗎?答案是,有!

2020年1月23日,一封來自於曾參加原第一軍醫大學赴小湯山醫療隊的南方醫院醫護人員寫下的《請戰書》傳遍網絡。在這份《請戰書》中,多位醫護人員主動要求赴新型冠狀病毒防治一線工作,並按下紅手印以表決心。

《請戰書》中寫道,17年後的今天,當全國人民正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作為一支有豐富經驗、戰勝過“非典”的英雄集體,“我們隨時聽候調令,義無返顧”。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這是他們許下的莊嚴的誓詞,這份誓詞他們一直在用生命守護。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武漢,醫護人員來不及感嘆或是悲傷,已經全副武裝戰鬥在最危險的第一線。有人在發熱病房堅守了432個小時,有人日以繼夜救治感染病患。

選擇了白衣天使這個職業,需要捨棄的不僅僅是自己,有時候還要捨棄親情。

2019年10月14日,陝西寶雞。主治醫生許向東手術前突然離開,患者家屬當時不知所措。

後來大家才知道,許醫生當時去看了一眼樓下剛剛去世的父親。見了父親最後一面後他馬上返回手術室,直到手術成功才離開。許醫生說:“我就想親眼看一下父親……這個時候患者這邊可能更需要我,我想每個醫生都會這麼做的。”

17年前的北京,還好有你們,17年後的武漢,你們依然在!

一層樓的距離,卻是世上最遠的距離!樓上是等待手術的患者,樓下是剛離世的父親。

2019年12月31日22點56分,連續兩週每天多臺手術後,四川大竹縣人民醫院楊醫生在回家途中的電梯內多次打呵欠。

第一次打呵欠,楊醫生在電梯摔倒

17年前的北京,還好有你們,17年後的武漢,你們依然在!

第二次在地下車庫再度摔倒

17年前的北京,還好有你們,17年後的武漢,你們依然在!

好在,楊醫生只是摔斷了兩顆門牙。

第二天,他又按時回到了工作崗位。

這些可敬可愛的人,其實也只是普通人罷了。但是當他們穿上了白大褂後就成了白衣天使,像耶穌一樣將人間的痛給了自己。

如今,全國各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愈演愈烈,希望這些在一線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可以保護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