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人文内涵和内在意义:顺应天时,天人合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儿女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扫尘祭灶体现了炎黄子孙爱好清洁、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拜年文娱寄托了华夏儿女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祈望未来拥有幸福生活。

扫尘祭灶拜年文娱在中华民族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小年开始进入除旧布薪的迎春阶段,人们开始为迎接春节忙碌起来,迎春习俗在这一时段集中体现出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孝敬、礼仪、饮食、清扫活动,还有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诸多范畴,无不在春节习俗丰富而灵动的智慧中得以展现。

春节的人文内涵和内在意义:顺应天时,天人合一

春节的来历及其意蕴解读

我国的春节,起源于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之“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象形字,“日”,代表太阳,“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字结合起来,引申为新年开始的一天。

历史上,元旦的日期历代不尽相同。秦朝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刘彻时期,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至清末。民国元年,我国将正月初一之元旦年节定为春节,将阳历二月二日称为元旦,实际是阳历薪年节。一九四九年,新中国仍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阳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可见,元旦作为春节,日期的变动调整,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继承勇于变革的可贵品质。

春节的人文内涵和内在意义:顺应天时,天人合一

春节,是中华先祖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满载美好未来憧憬、开启希望的节日。

扫尘祀灶及其文化意义

扫尘,是迎接春节的重要民俗,起源于古代人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这一习俗,在宋朝已经形成。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除夕,人们清扫屋字,除去旧年的尘埃,喜迎春节。

俗谚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民闻有些地方在送灶神前扫尘,说灶神画尘记人间之事,欲以此禀报天帝,为抹除灶神记录,在送灶神前,将烟尘掸去;有的地方在送灶神后扫除,说灶神上天,家中清扫毫无顾忌。天津宝坻在送灶前扫尘,扫除前。先祷告道:“土地奶奶躲躲,扫了房子供果。”扫尘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好清洁、讲究卫生、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

祀灶之后,诸神返抵天界,直至新年才返回人间。从小年到除夕是神灵缺位的日子,这段时间民俗称为“乱岁”,民间婚嫁不须择日即可举行,百无禁忌,名日“赶乱”。可见。中华春节文化认同“天”,强调顺应天时,遵循大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天与人是同一的,不仅有物质的自然的接连,还有精神上的互通。

春节的人文内涵和内在意义:顺应天时,天人合一

拜年文娱及其人文内涵

拜年送贺喜,是年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全家穿上新衣,子女给长辈拜年,相互拜年。之后,左邻右舍、家族老少,相互串门拜年。人们拜年,就是希望当下及未来拥有和享有幸福的生活。悬春联,是我国人民过年节的传统习俗。

清代《燕京岁时记》日:“春联者,即桃符也。”古时,在大年初一,人们把桃符钉在门的两侧,以辟邪降幅,作为“除旧更新”的象征。蜀后主孟昶有一年过年节,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旬联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悬春联,是人们以示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追求美满生活的期盼。

春节的人文内涵和内在意义:顺应天时,天人合一

放爆竹,舞狮是春节期间重要的娱乐活动。爆竹也称爆仗、鞭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燃烧,发出劈啪的炸声,以此驱鬼除邪,除旧迎新。燃放爆竹使节日活动更加绚丽多彩。过年,我国人民广泛开展传统的舞狮活动。大年初一清早,就有大锣大鼓伴奏的狮子舞挨家挨户拜年贺喜。有趣的是舞狮者每到一户时,都要到中堂、普房、厨房及猪栏等处一边舞、一边唱,歌颂一番,以图吉祥如意。人们爱以舞狮来助兴,希望狮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辟邪,带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

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文明,其演进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着普通百姓生产生活过程,关乎人民群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文化应用价值。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